(第十八章)为感受铺一条直路

2024-04-26 22:03:3615:57 15
所属专辑:《家庭的觉醒》
声音简介
为感受铺一条直路
生活中与世界上所有冲突的根源,就是我们被禁止去感受我们的感觉。我们被教育去扭曲自己的感觉,而将它用来对抗别人。

我们执迷于了解子女的感受,其实也是在反对他们拥有自己的感受。我们错误地把自己对他们感受的关心, 当成对他们感受的接纳,还以为我们给了他们空间。然而,我们被子女的感受迷惑,或者对他们的感受表现出控制敌,都给了他们一种信号,使他们害怕自己的感受。我们没有对他们的感受保持名观中立,把他们的感受看作既是平常的又是不可避免的,反而无意中对他们指指点点, 导致他们对自己的感受无法释怀,有时甚至失去控制。

我们应该给孩子带去这样的信息,那就是:感受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正如他们的恐惧。 各种各样的感受和恐惧总是会有的,正如他们脑海中总会有不同的念头。允许它们的存在,而不是去扰乱、控制或者逃避,反而会令它们自然地来也自然地走。正是我们的干涉和控制才导致一切都乱了套。

当我们给自己铺一条通往内心感受的清晰而直接的路线时,我们便不再害怕在必要的时候对它们进行反省, 也不再被它们狭制。我们可以说, “我现在很难过”或者“我觉得很沮丧”。单纯而清晰地承认我们的感受,让我们能够认清它们,而不是被它们的力量所控制。

当我们的孩子看见自己的父母在他们面前表现得固执己见,阴晴不定,甚至发狂, 他们不仅会不再信任我们,还会开始害怕我们。不幸的是,我们从孩子的眼睛里读到了他们的恐惧,还误以为那是尊重。事实上,我们都被家长要当统治者的迷思迷惑了,在不知不觉之间,我们享受着用恐惧威吓孩子、让他们向我们屈服的快感。 我们的“自我” 进一步得到了膨胀,以为自己很强大,很重要。

一旦我们习惯了恐吓孩子,从情感上要换他们,孩子便会害怕我们,表面上服从我们,但长期而言这对他们改变行为几乎没有帮助。孩子的内心还会充满着诸如厌恶、愤怒等情绪, 要是我们持续这样用情结虐待他们的话,它们甚至会心怀怨怼。相反,当孩子感受不到家长强加给他们的期里时,他们便不会辜负我们的信任。 培养信心需要时间和诚心,而且只有随着我们真正成熟起来才能实现。

如果希望与孩子创造良好的沟通, 我们需要制止自己控制孩子的欲望。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接受孩子当下的真实模样。例如,要是我们看到房间乱糟糟的,而想抑制自己不要发作,我们可以问自己:“为什么衣服掉在地上会影响到我的心理平衡呢?为什么我觉得自己受到了威胁,以致会有想责骂孩子的冲动呢?”

我们吸收了太多“事情本该如此” 的标准价值, 常常觉得自己没有选择,只能发作。我们身不由己。然而,通过观察每个反应,认清究竟是哪种迷思使它发作起来(通常不止一种迷思),我们开始学着去則服自己的激动反应。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去观察, 在某种特定情景下,我们给了自己什么信号。这样能帮助我们去辨认我们究竟被哪一种或哪几种文化迷思给蛊惑了。

这意味着我们永远不对孩子生气吗?完全不是。问题不在于我们被惹恼了,而在于我们对心头涌起的情绪做出什么反应。我们是直接盲目地发作,给孩子可怕的惩罚,还是用一种更加健康的教养方式去处理,来促进亲子之间的交流和关爱呢?

任何情况下,把情绪的因素拿掉,拿出最真挚的感觉,我们就可以创造出一种合作伙伴的关系。 与子女分享我们的感受, 与随着性子发作有着根本的不同。我们停止了责备,改变了反复无常的性情。这样,我们可以自由地与孩子讨论问题,意识到双方都有权表达同意或者异议。在一种彼此联合、平和对话的方式下,双方最终能达成统一的抉择。大家的共识是各方都负有责任。换句话说,孩子看见我们没有控制他们,而且真心地希望得到他们的协助,他们也会愿意支持彼此达成的协议,甚至还会提出我们没想到的好建议呢。

要是你觉得我宣扬的是不闻不问、放任自流的育儿方法,也许你可以开始看清在觉醒式教养中,我们究竟投入了多少。我们投入了更多的时间与精方与子女真诚地分享我们的感受,和他们讨论问题直到达成共识,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对着他们网叫“我说了是这样就这样!”。在我们的命令和独裁之下,孩子
是不会给我们积极的回应的——没有人会。

那么,一场能抛开所有负面情绪来向孩子表达我们感受的真诚对话,究竟是怎样的呢?具体怎么做,才能让我们给孩子发声的机会,从而让他们接受双方讨论后达成的任何决定呢?

以下的对话是一些如何让孩子参与到决策过程的例子,哪怕孩子只有两三岁大:

家长:看见你的房间乱糟糟的,就让我感到不舒服,因为我是个喜欢整洁干净的人。你会为凌乱的房间感到不舒服吗?

孩子:不会,我觉得挺好的。

家长:要是妈妈把家里都弄得和你的房间一样駐乱呢?你会觉得怎么样?

孩子:我不喜欢那样。我喜欢家里干干净净的。但我喜欢我的房间乱糟糟的。

家长:那么你对自己和给妈妈有个不同的标准吗?我可是尝试为自己和为你定下同样的标准哦。我喜欢把家里保持得整整齐齐的,也希望你电把房网收拾得干干净净的。我们一起商量一下,怎样做才能满足我们双方的标准呢?我希望你的房间保持整齐,这样你就会学会有条理的生活方式。 你的房间乱不乱,不会改变我的生活,但我希望教会你这个宝贵的技能。你学会做一个生活整洁的人,对我来说很重要。就好比你喜欢看到我把家里收拾得整齐干净。我也希望你为自己的房间做到这一点。我能做什么来帮你做到这一点呢?

孩子:我每周会打扫一次房间。要是不够干净的话,你可以提醒我吗?或者帮我收拾一下?

家长:当然可以。

当孩子感受到我们不是在朝他们发作时,他们会对我们参与进他们的生活保持一种更开放的态度。他们了解到我们担心的事情, 会和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忙着和我们作对。这一切都源于我们学会控制和副服自己的情绪反应,好让孩子倾听到我们的真实感受,而不是被我们的情绪爆发吓跑,或着把我们拒之千里。我们不再需要对孩子说:“你在听我说话吗?”或者:“你听到了没有?”

控制情绪,是一件难事,尤其是当我们处在恐惧之中时。在现实中,感受恐惧是怎么一回事呢?

感受:孩子是个慢性子,你越来越对他失去了耐性。你觉得很无助,很沮丧,也觉得自己不称职。

反应:你总想推他们一把, 甚至朝他们喊叫来催促他们。

走进恐惧:留意到你的情绪被激发了。红灯亮了起来,警告着你要停下来。

马上按下你内心的冷静按钮。留意到你的怒气,深吸一口气,然后让内心平静下来。要是有必要的话,离开房间。通过问问题来检视你的恐惧:
●我正在感受的恐惧,其本质究竟是什么?
●什么是我害怕会发生的?
●情况真的有那么差吗?
●那是世界末日吗?
●这种恐惧是不是来自我过去的经历?
●我能否看清这与孩子无关?
●我能不能让这种感觉慢慢过去,选择进一步信任我的孩子?

当你检视你的恐惧时,你仅仅是在观察它。你一边做,一边确认以下这些点。

●我的恐惧,是来自我内心的速失。
●我的恐惧,是来自我要做完美主义者的观念。
●我的恐惧,是因为我相信我不够好。
●我的恐惧,是与我要抚养一名模范孩子的压力相连的。
●我的恐惧,是自然的,正常的。
●我的恐惧,不能定义我是谁, 它只是我的一面。
●我允许恐惧的存在, 同时我也好好过我的生活。
●我恐惧的事实并不能削弱我的能量。
●我所需要做的,就是观察我的恐惧,任它是怎样就是怎样。
●我让恐惧静静地躺在心里头。我必须慢慢消化它,而不是让其他人去处理它。
●只要我任它存在,慢慢地我的恐惧就会消散。
●若是我否定它,或者做出情绪反应,那我的恐惧便会加刷。

通过承认你的恐惧存在,并且任它是怎样就是怎样,你其实是在消化和整合它。现在,你可以集中注意力,以一种更加平和的方式去面对孩子,他们也会感到你在倾听他们,接纳他们。

面对我们的情绪反应,没有其他人能保护我们的孩子。孩子没有选择,不是屈服就是反抗。无论哪种方式,他们都需要花大量的精力来与我们斗争一这些精力本来可以花在天马行空的幻想和随心玩要上。我们必须严肃地保护我们的孩子的心灵。孩子来到我们的生命中,是让我们去尊重他们真实的声音,培养他们真实的自我,而不是为了成为我们的复制品。

更新承诺,抛弃情绪反应
我与愤怒的关系,尽管来密,
而且给我短暂的力量,
却已经超出了它的目的,
而且受到了过多的欢迎。

当它不再能带来改变,
给人勇气,
它就该消失,就该放下,
让混乱、噪音和闹剧都停止吧。

只留下一片宁静
让真理诞生。
一开始,寂静也许是喧闹的,
但一旦拥抱了它,你便听到了革新的呼声。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感受文章的魅力

自己喜欢的文章,分享给大家。这里有爱情观,孝心观,生活经历,诗情画意,做事心态等。

by:赵景莹

感受孩子的感受

青春期与家长说感受孩子的感受,成功的父母永远和孩子站在一起!

by:王俊英读书

第十八章:勤奋系统

进步,来自于拼命

by:妙巴

悠游十八章(前六章)

赵渝,小说家,诗人,著名阅读推广人,著有长篇小说《宋潜的问题》《羊癫记》《悠游十八章》、诗集《玄鸟之歌》、文学讲座集《光与光源——经典文学的一个入口》。2007...

by:蓝畦

十八

词:王胜勃曲:王胜勃唱:大圣乐团发行日期:2019-8-19...

by:华语音乐

十八

我从小就立志要走不同的路每天从早到晚都要读不同的书...

by:华语音乐

十八巷

此时的我很庆幸,庆幸我生于21世纪,庆幸祖国内不会再有战争,还庆幸那只是一个平行时空。生活在和平安定的年代,我们应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by:嗨大莉

十八楼

歌曲名称:十八楼作词:马智勇作曲:陈硕子演唱:陈硕子...

by:华语音乐

感受爱

节目内容:都说相爱容易相处难,可是现在的我们相爱不易,相处太难。两人分开的理由五花八门,各有各的理由,也许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问题,也许两个人在一起不光有爱的能力...

by:雅克卢梭和她的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