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与执拗》7:宋神宗的抉择

2024-05-07 19:00:0012:18 58
所属专辑:小谦聊好书
声音简介

你好,这里是《小谦聊好书》第二季,今天我们继续聊赵冬梅的《宽容与执拗》。


上期节目我们说到,因为前任宰相韩琦攻击青苗法,王安石选择了休病假,宋神宗想提拔司马光为枢密副使制约王安石,却遭到了司马光的拒绝。司马光这边在拒绝,王安石那边却已经结束了休假,回到了工作岗位。王安石一回来,就开始对反对派进行严厉打击,三战三捷。


王安石的第一战剑指韩琦,为青苗法辩护。其实批评青苗法的人很多,但韩琦是批评青苗法最用力的老臣,也是唯一真正打动了神宗的批评者,连王安石都承认,其他人的批评都不在理,根本不值一辩,只有韩琦的批评,才值得一辩,所以很快,由王安石亲笔润色的驳韩琦书《画一申明常平新法奏》雕版印刷,下发到各州县,严正申明青苗法是利民之法,若有害民之事,一定是推行过程中出了问题,这可能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第一份雕版印刷的论战文章了。


王安石的第二战以谏官李常的贬谪为契机,一石三鸟,压制舆论。李常本来是王安石推荐的谏官,可却大力批评青苗法,最后被贬为滑州通判。


受李常事件牵连被贬的,还有司马光的老同年、翰林学士、知通进银台司范镇。针对李常对青苗法的批评,王安石责令李常交代,究竟哪一州哪一县有他所指称的极端行为。条分缕析讲明白,这叫“分析”。宋朝制度,谏官可以“风闻言事”,只管纠错,话可以说得相对模糊,而不必交代信息来源。谏官“分析”是前所未有之事。责令李常“分析”的诏书,在通进银台司遭到了范镇的坚决抵制。于是,就像处理司马光的翰林学士任命一样,神宗再次绕过通进银台司,让旨意直达李常。范镇愤然请辞,神宗照准。


责令谏官“分析”,破坏了台谏官作为独立的监督者所享有的特权;绕过通进银台司直达政令,破坏了通进银台司的封驳权。而这两项制度都是防止皇帝或者宰相专权的关键。这就是王安石的石头砸下来的第三只大鸟——本朝制度。


王安石第三战的打击对象是御史中丞吕公著。吕公著的前任吕诲因为反对王安石,被贬出京。而吕公著则是王安石亲自推荐的御史中丞,他被贬同样是因为反对王安石。以吕公著离任为契机,神宗与王安石达成共识,对台谏官进行了一场大换血。


王安石胜利了,他扫除了前进道路上的拦路虎、绊脚石,可以大踏步前进了。可在司马光看来,这却是制度的崩塌、秩序的瓦解。眼看着变法的反对派纷纷被贬,批评的声音渐渐远去,许人说话的空间正在压缩,司马光感到窒息。司马光很清楚,宋神宗已经彻底倒向王安石这一边了。其实宋神宗这么做并不奇怪。


你想,宋神宗是宋英宗的儿子,可是宋英宗并不是宋仁宗的儿子,只是因为宋仁宗驾崩的时候没有儿子,他才有机会继承皇位,这是他的运气,可是宋英宗即位之后的表现实在是不怎么样。首先他身体不好,甚至精神上都有点问题,无法履行皇帝的责任,再加上他在位期间把大量精力浪费在濮议之争上,把朝廷搞得乌烟瘴气,所以宋神宗作为他的儿子,当然需要用自己的努力证明宋仁宗当年没有选错人,那么他就一定要努力解决北宋一直以来存在的各种问题,实现富国强兵的梦想。可是韩琦、富弼、欧阳修、张方平、司马光这些人根本给不了他什么具体的方法,只是一味地强调节流,只有王安石告诉他,可以通过理财解决朝廷的财政危机,从而充实国库,等国库充盈就可以提高军事水平,从而开疆拓土。当其他人都在拿祖宗家法来约束宋神宗的时候,只有王安石告诉他,对于祖宗家法,不能盲从,而是要学会变通,甚至可以根据现实情况自己创造新的家法,换句话说,你自己也可以是祖宗,也能留下新的祖宗家法啊!说到这儿,相信你也明白了,宋神宗重用王安石是必然的,当然他也希望能够用司马光来制衡王安石,可是如果这样做失败了,以至于他必须要在王安石和司马光中选择一个,那么宋神宗一定会选择王安石,因为只有王安石能帮他实现梦想。


我想,司马光也一定想通了这一点,所以他主动提出离开中央朝廷,宋神宗也明白,司马光和王安石根本不能共存,所以他只能为了王安石暂时放弃司马光了,于是在熙宁三年九月十六日,司马光被任命为知永兴军。永兴军是宋朝对唐朝故都长安的正式称呼。


抵达永兴军之后,司马光便被宣抚司铺天盖地的命令包围:命令陕西义勇分作四批,轮番发往缘边戍守;命令在当地驻军中选拔精锐之士,同时面向社会招募敢死队员,以备奇兵;命令各州制作干粮、布袋、推车,以备运送军粮……所有这些命令,全都指向战争。


司马光顶着巨大的压力下令,暂不执行宣抚司制作干粮的命令,同时,他又向宣抚司打报告,请求取消干粮制备命令。


熙宁四年正月,当春天即将到来的时候,作为永兴军的地方长官,司马光的面前出现了一道难题:催收青苗钱。司马光向来反对青苗法,所以向中央请求:


第一,将青苗法的偿还条件改为借米1石,还米12斗;


第二,暂缓追缴青苗欠款。熙宁三年夏天大旱、秋天淫雨,夏粮绝收,秋粮严重歉收,让老百姓拿什么还呢?已经有那么多还不起的出去逃荒了,还想再逼走更多的人吗?竭泽而渔,岂是为政之道?他已经下令所属八个受灾最严重的州,按照百姓受灾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追缴青苗钱。


不久,圣旨下达,大意是:命令陕西常平司疾速关牒永兴军,本路州军必须认真执行司农寺的催缴命令,一切按规定执行;不得执行司马光所下命令,以免耽误百姓及时缴纳青苗钱。


接到圣旨的第二天,司马光递交报告,请求到洛阳出任闲职,开封很快照准。四月,司马光离开古长安,前往洛阳,他在洛阳一住就是十五年。


这十五年中,他最大的成就,便是编年体史学巨著《资治通鉴》。《资治通鉴》记载了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历史,它的记事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下至宋朝建立的前一年,是宋朝人的古代史和近代史。


当然我在这里也必须要说,《资治通鉴》如此庞大的体量,当然不是司马光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的,事实上《资治通鉴》最终能成书并流传至今,很多人都为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当时贡献最大的就是刘攽、刘恕、范祖禹这三位出色的助手,以及宋英宗和宋神宗。


宋英宗就特批,成立以司马光为主导的专门机构——书局,它的唯一任务就是编修《资治通鉴》。司马光可以自主选择修史助手和工作人员,所有书局工作人员由朝廷提供俸禄待遇,连续计算工龄;宫廷图书馆龙图、天章二阁和国家图书馆三馆秘阁的藏书向书局开放。此外,宋英宗还从“皇帝私房钱”里拨款赞助修史,并安排一名宦官在书局服务,以便沟通,由此来确保皇帝对《资治通鉴》编修工作的直接关怀。书局的这些特权,后来即位的宋神宗都予以保留,他还为《资治通鉴》作序赐名。司马光于熙宁三年外放永兴军,熙宁四年回洛阳“靠边站”,书局却仍然保留在开封。


熙宁五六年间,书局和司马光经历了严峻的考验。有人散布谣言,说《资治通鉴》迟迟不能完工,是因为司马光贪图官府的笔墨缯帛,还有皇帝御赐的水果点心和赏钱。这显然是要利用司马光的道德洁癖,刺激他主动放弃书局,切断与皇帝之间最后的直接联系。


司马光还没做出反应,他最亲密的助手范祖禹先沉不住气了,向司马光建议解散书局,私人修书;而他本人情愿放弃官员身份,追随司马光。范祖禹是范镇的侄孙,与司马光有师生之谊,于熙宁三年司马光离京外放前夕入书局,从此一直留守,当时只有三十出头,血气方刚。


而司马光五十五岁,已知天命,编著《资治通鉴》便是老天赋予司马光的使命。所以司马光很清楚,为了《资治通鉴》,就必须保留书局、依靠朝廷;而要依靠朝廷,就必须忍受诽谤所带来的屈辱。面对诬蔑攻击,司马光不申辩,不抗争,绝不以任何方式撩拨对手。


最终,宋神宗保留了书局,并且允许书局迁往洛阳。这要感谢那位担任书局通讯员的宦官,他奉命暗查,发现皇帝答应给书局御用的笔墨缯帛和果饵金钱,司马光从未请领。


元丰七年(1084)十二月,《资治通鉴》正式完成,进献给朝廷。它的最后定稿共计三百五十四卷,包括正文二百九十四卷,目录三十卷,《考异》三十卷。此时,距离宋英宗下诏开设书局,已经过去了十九年。


《资治通鉴》的定稿是一项极其繁重的工作,而司马光却在这漫长的苦役中保持了始终如一的认真严肃。他亲手改过的草稿,曾经堆满整整两个房间。黄庭坚翻阅过其中的几百卷,他看到,司马光的批注竟然没有一个字是潦草的。《资治通鉴》所展现的是司马光眼中的历史和世界,以及司马光的历史思考,它是司马光的史学著作。


就在《资治通鉴》完稿的第二年,宋神宗驾崩,他年仅十岁的长子赵煦即位,史称宋哲宗。神宗的母亲太皇太后高氏垂帘听政。高太后虽然是宋神宗的母亲,但并不支持变法,所以她决定逐步废除宋神宗在位时期的新法,可眼下朝廷的高级官员都是支持新法的,所以要想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对高层进行人事调整。这个时候,高太后想起了一个人,这个人一直反对新法,而且无论是学识、品德都无可挑剔,更重要的是,他刚刚完成了《资治通鉴》,可谓名满天下,这个人当然就是司马光。


于是,元丰八年五月二十六日,司马光被任命为门下侍郎,成为副宰相。那么,司马光在成为副宰相之后,会做些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下期节目要聊的内容。


以上就是本期节目的全部内容,希望听了以后对你有所启发,下期节目我们接着聊!


本期书单:


1.《宽容与执拗》,赵冬梅著;


2.《资治通鉴》;


3.《大宋宰相王安石》,毕宝魁著.


撰稿:小谦


讲述:小谦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枕流_企承

司马光的官路也是起起伏伏的啊!他能有十五年的空窗期潜心完成《资治通鉴》,是不是还要拜王安石所赐😅

小谦_9j 回复 @枕流_企承

是的,仕途上的失意反倒促成了《资治通鉴》的诞生

猜你喜欢
宽容与执拗

北京大学宋史专家赵冬梅教授以多年宋史研究积淀为依托,自司马光的家世渊源追溯而起,将其初入仕途至崭露头角,再至成为股肱之臣,乃至走上宰相高位进而影响宋代历史走向的...

by:中信书院

宽容与执拗 迂夫司马光和北宋政治 赵冬梅

本书以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一代大儒司马光的成长轨迹、人生经历、社会活动为核心,讲述了其生命所跨越的自真宗、仁宗、英宗、神宗至哲宗这五个朝代的历史变迁,以及与...

by:仲冬闲话

借我执拗如少年

《借我执拗如少年》是文化咖“10万+”书系重磅首推的第一部作品,共讲诉了15个故事,书中的少年们敢爱敢恨,热血澎湃,脆弱孤独,在这个现实的社会中活得像个异类。他...

by:九点学问

此生轻许误红尘|最执拗的是时光

【内容简介】余书忱和易晓婵在春日的校园里邂逅,两人相互吸引,一起度过了一段快乐美好的时光。尽管朝夕相处,相互爱慕,可两人各怀心事,不敢轻易向对方敞开心扉。易晓婵...

by:印象派玫瑰

执拗的低音—一些历史思考方式的反思

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王汎森院士在复旦大学光华人文讲座中的演讲,主要通过对近代历史资料和著作的分析,挖掘在历史研究中容易忽略的非主流现象,从而解析在历史转型的关键...

by:听友49250537

借我执拗如少年(众人眼中奇葩异类的潇洒生活)

这本书里的人个个都是众人眼中的奇葩,他们不务正业,敢爱敢恨,热血澎湃,脆弱孤独,在这个现实的社会中活得像个异类。他们干得最多的事情,就是在你想象不到的时候突然爆...

by:联合读创书院

宽容

生活总是充满酸甜苦辣,懂得笑着低下头的,都是聪明人。有人问左宗棠:“天地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左宗棠回答:“三尺。”提问者不以为然道:“我们每个人都超过三尺,如果...

by:海霞煦时

宽容

弱者常逞强,强者总示弱。俗话说:“锋芒毕露者难赢,克己让人者易得。”人生在世,之所以痛苦,是因为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总是忙着去争去抢,却忘了适时的停一停,让一...

by:海霞煦时

宽容

从人文主义的立场出发,探寻千百年来人类精神上“不宽容”的根由。书中记录了精神专制造成的恐怖残酷罪行,说明人类的进步过程其实非常缓慢,摧枯拉朽的运动往往带来新的不...

by:婉卿讲书

宽容

1985年,三联书店首次出版房龙代表作《宽容》。1998年,此书连续印刷11次,成为“20年来对中国影响最大的百本图书”之一。

by:哪六字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