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佛教的乞食

2024-05-13 23:27:2956:22 62
声音简介
拆书酱做白话翻译:
“尔时”指的是正当讲述和听闻佛法的机缘成熟之时。
“世尊”是佛陀的别称,他还有另外十个称号,但总体上都可以称为世尊。因为他具备了这十种德行,所以被世人所尊崇,因此得名世尊。这十个称号的依据来源于《大论》,具体如下:
如来:诸法一如为如,不来而来为来,这是从佛性的本质和表现上来说的。
应供:应受人天之供养,这是从佛的大悲大愿上来说的。
正遍知:知一切法,即假即空,都是中道。一空一切空,一假一切假,一中一切中,无偏无倚,寂照同时,这是从佛的智慧和洞察力上来说的。
明行足:有两种解释,《大涅槃经》中说明是得到无量善果,行足是能行之足,指戒慧,这是从佛的修行和成果上来说的。《大论》中则解释明为宿命、天眼、漏尽三明,行为身口意三业,只有佛三明之行具足,这是从佛的神通上来说的。
善逝:就像说好去一样,指的是进入无余涅槃的境界,生灭灭已,寂灭现前,这是从佛的断证上来说的。
世间解:一切有情非有情的事相,佛都能了解,这是从佛的后得智上来说的。
无上士:在一切众生中,佛是最无上的,这是从佛的地位上来说的。
调御丈夫:佛或以柔软语,或以苦切语,善能调御丈夫,使入善道。这是从佛作为教主的角色上来说的。
天人师:佛为人天的表率,就像日光遍照一样,无不蒙益,这是从佛的普度众生上来说的。
佛:自觉、觉他、觉满,这是从佛的究竟觉果上来说的。
其他经论中,这十个称号有时会有所合并,但《大论》中从第一如来至第十佛分为十个,以世尊为总称,似乎最为得宜。
关于“食时”,这是三世诸佛所定的规矩,就是过了中午一点,就不能再吃东西了。现在说的是,吃饭的时间快到了,最好先去乞食。在藏传佛教的律典中,关于食时的说法各不相同。现在我先介绍其中一种说法。在十二时辰中,丑、寅、卯这三个时辰,被认为是天界众生的食时,被称为“初分”。(也有人认为寅、卯、辰是“初分”,圭峰宗密的《禅源诸诠集都序》就是依据这种说法。)辰、巳、午这三个时辰,被认为是人间众生的食时,被称为“中分”。未、申、酉这三个时辰,被认为是畜生道众生的食时,被称为“晡分”。戌、亥、子这三个时辰,则被认为是鬼神等众生的食时,被称为“夜分”。这些时辰的划分,大概是说各类众生大多在这个时候吃饭,或者应该在这个时候吃饭,但并不是说这些时间是固定不变的。只有佛法中“过午不食”的规定是固定不变的,这个规定的用意是非常深远的。佛教律典中说,乞食的时间大约在辰时左右,因为太早或太迟都可能乞不到食物。如果去得太早或太迟,可能无法获得食物,这样不仅不能布施给他人,还可能引起他人的烦恼。如果乞不到食物,自己也会感到烦恼。
疑难字词或专业术语解释:
三世诸佛:指的是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中的所有佛。
过中一发:指的是中午一点以后。在佛教中,有“过午不食”的规定,即过了中午一点后,就不能再吃东西了。
辰时:古代以干支纪时,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辰时相当于现在的早上七点到九点。
晡分:古代一天被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分为四个部分,即初分、中分、后分和晡分。在这里,“晡分”指的是未、申、酉三个时辰,大约相当于现在的下午一点到七点。
圭峰《纂要》:指的是唐代僧人宗密所著的《禅源诸诠集都序》,也被称为《圭峰纂要》。
核心内涵:
这段古文主要介绍了佛教中关于“食时”的规定和解释,以及各类众生在不同的时辰用餐的传统观念。同时,也强调了佛教中“过午不食”的规定和其背后的深远用意。这既体现了佛教对时间和规矩的重视,也反映了佛教对生命和自然的尊重。
白话文翻译:
关于穿衣,佛教制定了三种衣物。第一种是安陀会,意思是中衣,是穿在里面的衣服,紧贴着身体穿。在修行或者工作的时候都可以穿。这种衣服由五条布块制成,被称为下品衣。第二种是郁多罗僧,翻译过来的意思是上衣,也被称为中品衣,由七条布块制成。这种衣服也可以在进入村庄或者讲法的时候穿。如果遇到大众聚集的场合,就应该穿大衣。第三种是僧伽黎,意思是众人聚集时所穿的衣服,即大衣。这种衣服又被称为上品衣,或者福田衣,由九条到二十五条布块制成。当进入王宫、城市、村庄,或者在大众聚集、威严的场合,或者进行授戒、讲法、乞食等活动时,都应该穿这种衣服。
从五条到九条的衣物,都是由布块剪裁成方形,然后缝制而成的。布条数量少,那么布块就大;布条数量多,那么布块就小。布块小的时候,就像田地的界限一样分明,所以只有九条布块的衣服被称为福田衣。十条以上的衣服,因为有些人的身材魁梧,衣服的尺寸也随之变得宽大,所以布条的数量就增多了。在天竺寒冷的地方,允许重叠穿这三层衣物;而在我们这里,由于寒冷和习惯的原因,通常会在普通衣服上加穿这些衣物,所以没有重叠穿的习惯。只有在喇嘛中才有这样的穿法。
这三种衣物统称为加沙。加沙是梵语,是根据颜色来命名的,意思是颜色不纯正、暗淡的。所以引申开来,混杂的味道也被称为加沙味。不纯正就是混杂的意思。颜色混杂,那么颜色就显得暗淡无光了。所以,黑色应该像泥土一样,青色应该像旧铜的颜色,红色应该是红色偏多黑色偏少的木兰色(四川有这种树,日本称为香染色,是用丁子香染的),也就是天竺所说的干陀色;或者红色和黑色混杂在一起像紫色。有些传记记载,可以用地黄屑、荆檗黄等研磨出的赤土赤石汁来染色。总之,不允许使用青、黄、赤、黑、紫等鲜艳纯正的颜色,必须使用混杂的颜色,使其看起来暗淡无光。《四分律》说“每一种颜色都可以随意破坏”就是这个意思。
另外,缦条衣是沙弥和沙弥尼穿的衣服,意思是没有条纹的。没有三种衣物的大僧侣也可以穿。优婆塞等人在拜佛等时候,也可以暂时借用穿着,但不能经常穿。在佛法传到东方之初,出家人还不知道剪裁的制度,只穿缦条衣而已。直到一百八十七年后,才开始知道这个制度。
疑难字词或专业术语解释:
僧伽黎:僧人所穿的大衣,也被称为福田衣,由九条到二十五条布缝制而成,是佛教僧侣在正式场合所穿的衣物。
沙弥、沙弥尼:指的是小和尚和小尼姑,是佛教中对年轻出家人的称呼。
优婆塞:指的是在家修行的佛教信徒,也称为居士。
缦条衣:是一种没有条纹的衣物,主要为沙弥和沙弥尼所穿。
核心内涵:
这段古文详细介绍了佛教中关于僧侣衣物的规定和由来,包括衣物的种类、制作方法和穿着场合等。这些规定不仅体现了佛教对仪式和规矩的重视,也反映了佛教对节俭、朴素生活的倡导。同时,通过衣物的颜色和制作方式,也可以看出佛教对内心修炼和精神追求的强调。
白话文翻译:
关于持钵:钵多罗是梵语,翻译为“应量器”。这意味着食物的量应该适中,不要过大,以此来克制贪心。它也被称为“体色量”,都与佛法相应。钵的材质限定为铁或瓦等,不允许使用木头制作,因为木钵是外道所使用的,而且容易沾染污垢。钵的颜色应该朴素。关于钵的量,如上所述。简称为“应器”,是指贤圣应得的供养之器。释迦牟尼佛成道后,四天王取龙宫供养的过去维卫佛的绀琉璃石钵,化为四个,各持一个奉献给释迦牟尼。世尊又将这四个钵合而为一,用来乞食。
进入舍卫大城:这个花园位于城市的东南五六里处,所以说“入城”。城市周围六十多里。内城有九亿户人家,地域广阔,人口稠密,所以被称为“大城”。
关于乞食:佛教规定,出家人不允许使用四种方法来谋生。第一种是种植树木和农作物,这被称为“下口食”。观察星象来预测吉凶,这被称为“仰口食”。与各地的豪门贵族交往,这被称为“方口食”。占卜算命来预测吉凶等,这被称为“维口食”。这些都被统称为“不净食”或“邪命食”。唯一允许的是乞食,这被称为“正命食”,是出家的正道。什么是正道呢?就是要折服自己的傲慢,不贪图口腹之欲,专心修行,让所有人都能打破吝啬,增加福报。至于佛祖亲自乞食,根据《缨络经》,这包含了许多意义。例如,它可以让所有人不产生骄傲和傲慢,让所有有障碍的众生都能见到佛祖并获得益处,展示出家人不应该积蓄财物的道理。
在其城中,次第乞已:这里的“次第”指的是按照顺序,逐家挨户地乞食,不加选择。而“乞已”意味着或者钵已经满了,或者已经乞过七家,并不是说要依次乞遍整个城市。结合下面的句子来看,“乞已”后就立即返回,不再多看其他地方。
疑难字词或专业术语解释:
钵多罗:梵语,意为应量器,是佛教僧侣用来乞食的器具。
维卫佛:过去佛之一,是佛教中的一个重要角色。
绀琉璃:一种蓝色的宝石,这里指维卫佛的钵是由这种宝石制成的。
不净食、邪命食:指出家人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的食物,如种植、占卜等。
正命食:指出家人通过正当手段,即乞食获得的食物。
核心内涵: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佛教中关于乞食的规定和含义,以及乞食在佛教修行中的重要意义。通过持钵乞食,佛教僧侣可以折服自己的傲慢,克制贪心,专心修行,同时也可以让施舍者增加福报。这段文字不仅体现了佛教对修行方式的独特理解,也展示了佛教对节俭、朴素生活的倡导。
白话文翻译:
回到原处:指从城市回到花园。
吃完饭:这里的“饭”指的是吃饭的行为,就像《论语》中的“饭疏食”一样。而“讫”是完毕的意思。《宝云经》上说:乞讨得来的食物,应该分成四份。一份要给同行的僧人。一份要施舍给贫穷或生病的乞丐。一份要施舍给水生和陆生的众生。最后留一份给自己吃。《十二头陀经》中并没有提到要给同行的僧人,这可能是因为各自有不同的用意,但可以合并执行。之所以没有提到与同行分享,是因为每个人都应该自己去乞讨。而现在提到,是因为可能有些人因为其他缘由,没有时间去乞讨。现在对于修行的僧人和贫穷病人两种人,都说“拟与拟施”,意思是如果有的话就给他们,并不确定。但是对于水生和陆生的众生,是一定要施舍的,所以没有说“拟”。
收拾衣钵:如果不收拾,就会让人牵挂,无法安心修道。
洗完脚:为了保护生命,所以赤脚行乞(印度地区常穿皮鞋,容易伤害到生命),但又怕脚沾上尘土,所以需要洗脚。接下来要说的是,做完这些事情后,就立刻开始修行观想,把修道看作是最重要的事情。
铺好座位然后坐下:铺座位,“铺”就是展开的意思,“座”是坐的工具。在行走、站立、坐着和躺下这四种威仪中,行走容易让人心神不定,站立容易让人感到疲劳,躺下容易让人昏昏欲睡,所以修行者最好是坐着,因此出家人中有很多是不倒单的。结跏趺坐是佛门的常规坐姿,所以这里就简略不提了。结跏趺坐有四种好处:一是能让身心收敛,迅速感到轻松安逸;二是能坐得久,不容易感到疲倦;三是这种坐姿与外道不同,他们没有这种坐法;四是这种坐姿端庄稳重,能引起他人的尊敬和信任。
疑难字词或专业术语解释:
跏趺坐:是佛教中的一种坐法,通常是将双脚交叉放在大腿上,类似于我们常说的盘腿坐。
不倒单:指的是佛教修行者常坐不卧,不分昼夜地进行修行。
核心内涵:
这段文字主要描述了佛教僧侣在乞食后的日常生活和修行习惯,包括食物的分配、衣钵的收拾、洗脚以及修行的坐姿等。其中,跏趺坐被强调为佛教修行者的常规坐姿,因为它有助于身心的收敛和持久坐禅,同时也是佛教与其他宗教或修行方式的一个区别标志。整段文字不仅详细描述了佛教僧侣的日常修行生活,也体现了佛教对身心修炼和尊重生命的重视。
白话文翻译:
从“著衣”到“而坐”的这些内容,都是佛祖释迦牟尼佛出于对大众的慈悲,亲自为众生树立榜样。实际上,世尊并不需要这样做。为什么这么说呢?例如,《缨络女经》中提到:“化佛的身体如同完整的金刚,没有生与熟的区别。”《涅槃经》也说:“如来的身体,并非由杂食所成。”那么,佛祖为什么还要示现乞食的行为呢?除了之前提到的消除人们的傲慢等三种意义外,无非是为了给修行的人树立一个典范。
既然佛祖不需要食物,那么“饭食讫”的描述又是怎么回事呢?他到底吃没吃呢?这里有两层含义:一,如果佛祖完全不吃,那么施食者的福报就无法圆满。佛祖出于慈悲,让他们满足愿望,所以也会随众一起吃饭。二,有说法是当食物快要到佛祖口边时,有威德天神在旁边隐形接走食物,转移到其他地方去做佛事。这样既能让施食者的福报圆满,佛祖又能用神力去做其他佛事。所以,吃与不吃,这两种解释并不矛盾。
另外,《阿含经》中提到,佛祖行走时离地面四指高,脚下有莲花承托,原本不需要洗脚。但他还是一一示现了这些日常行为,这不就是为了给大众树立榜样吗?
前面所说的第一段,只是对经文的字面解释。第二段提到的“作人模范”等,也只是普通的意义。最关键的是,我们要明白为什么本经要以这些日常行为作为开头呢?这其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这正是在亲切地指导我们,在日常的言行举止中去体会佛法。
试想,佛祖为了度化众生,示现为凡人,每天都在穿衣吃饭,这不就是在以身作则吗?为什么在各经之首,多描述放光动地等神奇景象,而现在要宣说一切法的总持、出生诸佛的金刚般若大法时,却偏偏以这一段日常生活作为开头,这难道不奇怪吗?不巧妙吗?其实,奇妙之处并不在于奇妙的事物本身,而是在于看似粗浅、平常的事物中。我们要知道,极平常的事物与极高深的道理是密切相关的。
古今的学者们,有的认为这是以戒定为发起,有的认为这是以如如不动的景象为发起,还有的说这些日常事物不能等闲视之,或者说穿衣吃饭就是放光动地的发起。各有各的见解,各有各的妙处。现在,我综合各家之说,从针对经文的要旨方面来揭示和阐明,使人更容易理解。这个义蕴非常深刻,一时难以说尽,我暂且概括为十点来大致说明一下。
疑难字词或专业术语解释:
戒定:佛教中的修行方法,戒是约束行为,定是心性的专注和稳定。
如如不动:指的是心境如如不动,即心境平静、不受外界干扰的状态。
总持:指佛法中的总纲领、总原则。
金刚般若大法:指佛教中一种高深的法门,强调智慧的坚如金刚,能破一切烦恼。
核心内涵:
本段文字主要阐述了佛祖释迦牟尼佛通过日常行为以身作则,为众生树立榜样的深远意义。同时,通过解释经文中为何以日常行为作为开头,揭示了佛法中极高深的道理与极平常的事物之间的密切关系。这体现了佛教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修行、体悟佛法的教义。
白话文翻译:
(一)般若(智慧)是滋养我们精神生命、继承和传播佛法的重要方法,就像衣食对于人的肉体生命一样必不可少。现在,通过讲述穿衣乞食等日常行为作为引子,正是为了让那些有远大心志的人明白,般若这种智慧之法是我们片刻都不能离开的。因此,经文中说:“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则为荷担阿耨菩提(即承担起无上正等正觉的重任)。”又说:“应当知道,这样的人成就了最高、最稀有之法。”还说:“这部经典所在之处,就如同有佛在,也如同有受尊重的弟子在。”从这些经文反面来看,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般若就像衣食一样,对我们至关重要,一刻也不能离开。因此,以这些日常行为作为引子来阐述般若的重要性。
(二)经文中说:“在未来的五百年中,那些持戒修福的人,会对这部经典生起信心。”由此可见,持戒修福是进入般若之道的门户。乞食是佛教戒律所规定的。现在所展示的穿衣持钵、依次行乞的行为,既是在引导众生持戒,也是在普遍地让众生修福。经文中的颂词说:“法身本来就不需要食物,但为了增长人和天的福报,佛慈悲地化身为福田。”世尊每天都去乞食,这就是每天都在激发众生能够进入般若的信根。现在,在讲述金刚般若之前,以这些作为引子,是多么亲切啊!
(三)圭峰大师说:“戒律能够资助定力,定力能够启发智慧,因此以戒定作为发起。”需要知道的是,没有戒定的智慧是狂妄的智慧,并非真正的智慧。乞食是一种戒律,而敷座而坐是为了进入禅定。在展示了戒定的事相之后,再讲述深奥的般若智慧,这难道不是显示了戒定慧三学的固定程序吗?这样让人知道修行的先后顺序。另外,经典中虽然主要讲述的是智慧,但在引子部分特别补充了戒定的重要性。佛菩萨为了度化众生,考虑得如此周到恳切。
(四)对于所有学佛的人来说,能够在日常生活的衣食起居中修炼自己,这是降伏虚妄之心的关键方法。贪求衣食,不惧怕世俗的劳烦,这固然是执着于外相;但如果因为厌恶这些世俗劳烦而产生烦恼,同样也是执着于相。我们必须要随顺环境,既不迷失也不烦恼,这才是使心安定的方法。所以经文中说:“一切法,皆是佛法。”经文中也多次从布施等度化的角度来谈论如何降伏和安住内心,这也是同样的道理。
试想,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哪一个不需要衣食呢?我们既无法摆脱对衣食的需求,又不能过于贪婪。而且,既然我们已经发心学佛,那么布施度化众生等事情,都是我们必须学习的。如果我们不在“一切皆如”上用功,那么从早到晚,我们不是执着于有,就是执着于空,何时才能求得一个自在呢?即使是一句佛号,我们又怎么能念得好呢?宏法利生等事情,我们也一定学不好。现在,从穿衣吃饭这些日常小事上,我们应该发起“两边都不执着,一切皆如”的甚深般若智慧,让人领会到,就是在这些日常小事上用功,既不可执着于有而忽视空,从而取法相,更不能离开有而只谈空,从而取非法相,这才是真正的大慈大悲。
(五)如来随顺凡夫的行为,比如穿衣乞食,这是为了表明他不执着于果位的相,这正是经文中所说的“如来者,即诸法如义”。我们要知道,不仅果位是如,因位也是如。所以我们应该离开一切相,发起无上正等正觉的心。而降伏内心的方法,都包含在其中了。通过不执着于果位的相来启发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也不应执着于相,这真正是因能包含果的海洋,而果能透彻因的源头,非常奇妙。
(六)在《金光明最胜王经》中提到:“五蕴实际上就是法身。”五蕴,是由因缘而生的虚幻存在。而法身,则是那寂静光明的真空状态。这句话的意思是让人们从虚幻的存在中,看到真实的空性,而不是完全的消失。本经中多次强调,重要的是佛法不说完全的消失,也是这个意思。我们应该知道,所谓的第一义空,就是要求我们不执着于任何事物,但也不能将其看作是完全的消失,这样才算得上是真正的第一义。这是学习般若智慧的关键。佛祖以法身示现为凡人的衣食等虚幻形象,正是希望凡人能从自己的虚幻形象中,认识到自身本来就具备法身。我们不需要去追求外在的虚幻,也不需要去外在的世界寻求真实。如果我们执着于真实,反而会从真实中产生虚幻。经中的句子如“应该无所执着地生出自己的心灵”,“应该生出无所执着的心灵”,“凡人不是真正的凡人,众生也非真正的众生”等等,都是在阐述不执着、不断灭,既不贴近也不远离的意义。因此,可以说本经的发起是极其重要的。
(七)佛祖示现为乞食的形象,但乞食后就回到原处。我们这些凡人,只知道忙于谋生,整天整年地向外追求,从不知道反观自己的本性。佛祖又示现为食后收拾一切,静心入观。而我们凡人则吃饱后就嬉戏,躁动不安,几乎没有片刻的安静,又怎么能修观呢?我们需要知道,般若智慧的力量是从内心的观照中产生的,而内心的观照必须先要静心。现在用这些句子来阐述,正是为了告诉我们,面对世间的一切缘分,来时应对,事情过去后就应该收拾心情,将其抛在一边。然后重新反观自己的内心,背离世间的尘埃,合于觉悟,才能发起般若智慧的本源。这一点需要特别注意。
(八)整部《金刚经》的核心主旨在于如何使心降伏,如何使心安住。然而,这实际上并不容易做到。达天法师曾经说过:“一旦有所执着,觉悟的心灵便会消失。当我们试图强行降伏心灵时,虚妄的思绪反而会更加炽烈。因此,我们需要达到一种无所降伏而自然降伏,无所安住而自然安住的状态。”那么,所谓的“无所降伏的降伏,无所安住的安住”,我们应该如何开始实践呢?现在,我们观察佛祖的日常生活,他穿衣、吃饭、穿过街道、洗脚、铺设座位,这些琐碎的事情并不是一时兴起才这样做的。他在救度众生的四十九年中,一直保持着这样的生活态度。佛祖金刚不坏之身其实并不需要食物,也不需要洗脚,甚至不需要学习禅定。但是,为了众生,他每天都像普通人一样生活,表现得非常自然,这真正体现了平等和如如不动的境界。佛祖这种平凡而自然的生活态度,就是我们降伏心灵、安住心灵的最好榜样。我们也应该这样修行和学习。每当我们遇到各种情境和缘分时,都应该按照佛祖的教诲去行事,保持自然和无为的态度。这种自然无为的态度,就是无所降伏的降伏,无所安住的安住。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真正领悟般若智慧的深刻含义。
上文所提到的“无所降伏的降伏,无所安住的安住”,可能还是有些难以理解,请允许我再解释一下。佛祖与普通人截然不同,那么他为什么要表现出像普通人一样的行为呢,而且表现得与人无异?我们应该理解,正因为佛祖表现得与人无异,所以他才与普通人截然不同。我们应该从这一点上去体会,并且从自身上去体会。为什么呢?虽然我们是普通人,但本质上我们都具有如如不动的佛性。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不被表象所迷惑。我们在学习般若智慧时,应该从不执着于表象入手。所谓不执着,就是说不离开一切表象,但又不被其所束缚。如果我们片面地将无相视为不执着,那么就又陷入了对非法相的执着,从而走向了断灭的极端。因此,经上说:“如果能看到一切表象都不是真实的表象,那么就看到了如来。”所谓“一切表象都不是真实的表象”,就是说虽然存在各种表象,但我们不被其所束缚。经上又说:“不执着于表象,就能保持如如不动。”只有不执着,我们才能看到一切法相和非法相。不执着,就是无所降伏的降伏,无所安住的安住。经文的开头以不执着于表象为出发点,其含义是非常深刻的。
综合以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金刚经》的发起部分,完全展现了第一义空的含义。你看,佛祖表现出像普通人一样的行为,是为了利益他人,他没有自我相。般若智慧,是从琐碎的事物中自然流露出来的,没有法相。佛祖不需要食物却去乞食,甚至表现出洗脚、铺设座位等行为,这些都是以无言的教诲来保护和嘱托所有发大心的人,也没有非法相。从这些行为中,我们可以领悟到真空理智,它清晰地呈现在我们心中。发起部分的精妙,没有比这更超越的了。
诸位需要知道,我们之所以在发起部分反复阐述,不厌其烦,是因为我们希望所有善良和有知识的人们,能够了解如何生起信心,并明了三空理智,这是随处可见的。当你们在穿衣、吃饭时,行走或静止时,都可以随时进行这样的观照,当下就能获得益处。然后,你们才会明白,《金刚经》真的是消除苦难的良方,是进入佛智的捷径。请大家对此表示尊重。
白话文翻译:
(乙)接下来是正宗分,这部分分为两个小节:(丙)首先,是当机者的赞叹与请求;接着,是如来的赞许。
(丙)在第一个小节中,又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丁)首先是礼赞;其次是请求佛法。
(丁)在礼赞部分,还可以细分为两个环节:(戊)首先是具体的仪式;其次是称赞。
(戊)说到具体的仪式:那时,长老须菩提在众人之中,从座位上站起,袒露右肩,右膝跪在地上,双手合十恭敬地对佛说。
这里的“时”,指的是世尊乞食后回到园林的时候。这个“时”字非常值得注意。下文中提到的稀有之叹,就是基于上文世尊穿衣持钵乞食的那段描述而来的。经文的编纂者在这里加上一个“时”字,其中蕴含了无尽的感慨。世尊每天都是这样穿衣持钵去乞食,众人看到却像没看到一样,但这次机缘成熟,被须菩提一眼看破。般若大法,世尊不常讲,即使讲也必须要等待机缘成熟才可以。这真的是稀有难逢,可以说是千载难逢的时机。
疑难字词或专业术语解释:
正宗分:佛教经典的结构通常分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三部分。正宗分是阐述佛经义理的主要内容。
当机者:指当场接受佛法教诲的人,此处指须菩提。
般若大法:般若指大智慧,大法即重要的佛法教义。
核心内涵:
这段经文描述了须菩提在特定时机下,对世尊进行礼赞并请求佛法的场景。通过须菩提的行为和态度,展现了佛教徒对佛法的虔诚和恭敬。同时,通过“时”字的运用,强调了机缘的重要性,以及般若大法的稀有和珍贵。整体而言,这段经文传达了佛教对于虔诚、恭敬和机缘的重视,以及般若大法的深奥和难得。
白话文翻译:
在那时,长老须菩提在众人中站起,袒露右肩,右膝跪在地上,双手合十恭敬地对佛说。这里的“时”,指的是世尊乞食后回到园林的时候。这个“时”字非常关键。接下来的稀有之赞叹,与上文世尊穿衣持钵乞食的描述紧密相连。经文的编纂者在此处用一个“时”字,蕴含了深深的感慨。世尊每天都是这样穿衣持钵去乞食,众人看到却像没看到一样,但这次特殊的机缘,被须菩提敏锐地捕捉到。般若大法,世尊不常宣讲,即使讲也必须要等待机缘成熟才可以。这真的是稀有且难得的时机,可以说是千载难逢。
“长老”是对年长且德行高尚者的尊称。在唐代译文中被称为“具寿”,主要强调年岁的高迈。在魏朝的译文中被称为“慧命”,主要突显德行的深厚。鸠摩罗什根据此处的文义,翻译为“长老”,这个词同时包含了上述两种含义。
须菩提,也被翻译为“空生”、“善现”或“善吉”。他出生时,家中的金银财宝都消失了,因此得名“空生”。出生后七天,库中的财宝又重新出现,所以也被称为“善现”。又有相师占卜说:“这个孩子很吉祥,不需要担忧。”因此也叫“善吉”。他出生时家中财宝的消失,象征着空性的真理。而后来财宝的再次出现,表示这种空并非绝对的空。《西域记》记载:“须菩提原本是东方的青龙陀佛,他在释迦牟尼的法会上现身,以阿罗汉的身份示人,辅助释迦牟尼传播教化。在佛门中,他对空性的理解是最深的。”真正的空并非完全的空无,这才是真正的空性,是第一义的空。在众多弟子中,须菩提的领悟最深,所以在般若法会上,他代表大众向佛提问。
疑难字词或专业术语解释:
长老:对年高德劭的僧人的尊称。
须菩提: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被誉为“解空第一”。
般若:佛教词语,意思是大智慧。
核心内涵:
这段文字主要描述了须菩提在特定时机下对世尊的赞叹和提问,突显了机缘的重要性和须菩提的深厚领悟。通过须菩提的出生故事和他在佛教中的地位,展示了空性的深刻含义。同时,也表达了对于真正空性的理解——空而非空,即真空,是第一义的空。整段文字蕴含着对佛教智慧的赞美和对空性理解的深入探讨。
白话文翻译:
须菩提站出来为大众请求讲解,这其中包含了四个重要的意义。首先,普通的信众每天看到世尊穿着袈裟,手持钵盂,和普通的乞食比丘一样,他们感到很茫然,不知道这其中有什么深层的用意。所以,必须有像须菩提这样的弟子来为他们请求世尊的开示。其次,这已经是第九次法会了,世尊在日常的穿衣吃饭中,都在传授和嘱托般若大法,将最深奥的第一义空的道理毫无保留地讲解出来。但大众可能无法理解,非得有须菩提这样的人来代为启请不可。第三,虽然佛门中的长老并非只有须菩提一人,但在理解“空”的方面,无人能及须菩提,因此由他来请求佛法最为合适。最后,尽管会中也有大菩萨在,但让须菩提来启请更为妥当,因为佛所说的般若大法,主要是为了阿罗汉,同时也兼顾菩萨。如果由菩萨来启请,阿罗汉们可能会误以为这是菩萨之法,与他们无关。现在由须菩提来启请,就可以避免这种误会。
须菩提的启请,完全是出于为大众的考虑,他接下来的讲话也是直接针对所有的善男子和善女人。所以说“在大众中”这一表述,蕴含着多层意义。他迫不及待地站起来,因为世尊已经就座,大众也都坐下了,所以他直接从座位上站起。
从表面现象来看是如此,但如果从本质上来说,须菩提其实早已成佛。世尊已经讲解了八次般若,但为何直到第九次讲解金刚般若时,须菩提才站起来启请呢?这说明了任何事情都需要时机、环境、原因和条件四者都具备,才能得以成就。世尊讲解般若是时机,讲解金刚般若是环境,加上种种原因和条件,此时一切才成熟,须菩提于是抓住这个机会来启请大法。
袈裟穿在左肩,所以右肩可以露出来。按照佛的规矩,袈裟平时是不露肩的,只有在恭敬的场合才露肩。人们做事通常用右手,走路时也是右脚先迈出,这表示弟子愿意为师父分担劳务。这部经书强调的是承担菩提的责任,弟子们正应该肩负起这个责任。礼拜时双膝跪地,如果是忏悔则只跪右膝,古人称之为胡跪。跪地表示脚踏实地,寓意着佛法就是实际真理,让人证得自己的本性。合掌是将两手掌相合,不执外物。我们的双手平时总是忙忙碌碌,现在合掌则表示背离尘世,合于觉悟。“偏袒右肩”到“合掌”这些动作,表示身业的清净。外表端庄严肃称为恭,内心虔诚称为敬,这表示意业的清净。“而白佛言”中的“白”是陈述的意思,将自己的心意陈述出来,这表示语业的清净。以上都是佛经记录者的言辞。
疑难字词或专业术语解释:
世尊:是对释迦牟尼佛的尊称,意为世间所尊敬的人。
般若:佛教词语,意为智慧,特指能洞察世间真相的大智慧。
阿罗汉:是小乘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指已经断尽烦恼、脱离轮回的圣人。
菩萨摩诃萨:即大菩萨,是指修行菩萨道并已经证得较高果位的大乘行者。
核心内涵:
本段文字主要阐述了须菩提为大众启请世尊讲解佛法的深层用意,体现了佛教修行者对佛法的虔诚追求和对众生的深切关怀。通过须菩提的启请,引出了佛法修行的核心要义,即身业、意业、语业的清净,以及弟子们对师父的恭敬与分担。同时,也展现了佛教修行者对真理的探求和对智慧的渴望。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朗诵佛学经典原文。

by:曲江尽虚空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节目主题:永通读金刚经主播是谁:释永通适合谁听:学佛,修行,修心,静心。主播的话:感恩缘分,一起互相学习。

by:释永通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第一品法会因由分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

by:大富大贵520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金刚经第一品法会因由分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

by:黄色潜水艇111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节目内容: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主播介绍:适合人群:你将收获:

by:无关信仰只关真相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愿天下所有的父母健康长寿无病无灾

by:LeeSelena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打破执着,培养大格局。

by:仁山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