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缮性》第一讲(3)把住本位,知位守位

2024-01-10 09:11:3708:18 3638
声音简介

 “冯学成先生最新出版著作《禅说庄子》系列共16本,以通俗的语言,对《庄子》中的26篇,通过逐句分析的方式进行解析,结合佛教禅宗思想分析庄禅之间的内在关系,并结合现实人生,突出每篇文字的现实警讯与指导意义,为浮躁迷失的现代人指出另一条安身立命的途径。文字浅白易懂,说理深刻。 ”

 

以下内容为节选,学习更多请购买正版书籍

 

“知与恬交相养”,下面好事情就来了,“而和理出其性”。什么是“和”?现在讲“和谐”,《易经》乾卦里讲“保和太和,乃利贞”,《中庸》里讲“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和”,用藏传佛教的话来说就是“大圆满”。为什么大圆满?人人有份,每个人都得到满足了,每个人都没有遗憾了。在自然界里,每一个生命体、每一个生命现象都有自己恰当的位置,都能与其环境融为一体,并生生不息,善安住于其中,恶也安住于其中,喜怒哀乐都安住于其中,那才能称其为大圆满。

这样说,好多人理解不了。就我们的身体而言,眼耳鼻舌身、心肝脾肺肾、五脏六腑,它们在一起是“和”的,没有缺陷,那我们的身体就是健康的。如果哪个部位不和谐、有缺陷了,那身体肯定有病。你说眼耳鼻舌身、心肝脾肺肾、五脏六腑谁当老大?你特别看重谁行吗?不行,谁也不能过于看重,谁也不能忽视,它们必须处在一种圆满、和谐的状态中,我们的身体才是健康的。所以,对这个“和”字,我们首先可以从生命现象出发来感觉。

另外,从心理上、从精神上来讲,这个“和”也不可少。若心态失和,喜怒哀乐充斥于其中,那日子好过吗?平常一个人心平气和、神闲气定、安详吉祥,那是多大的福气呀。若心态失和,时时处于亢奋、忧愁、烦恼、失落之中,这日子就没法过了。

社会上也是这样。从最高层到最底层,东南西北中、各行各业,都是社会生命体的有机存在,它们必须通融和谐。能源、交通运输也好,商业、农林牧副渔也好;政府机关公务员、农民、工人也好,老板、打工的也好……都必须在这块土地上和谐共存。如果单方面胜出,其他方面受损,社会就不和谐、不圆满了。所以,“和”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反思一下,我们自己的生命和不和?我们的精神和不和?换句话说,就是圆满不圆满?有没有缺失?有没有缺陷?

“理”就是自然之理、大道之理。我们的本性如果达到了智慧和恬淡交相养的这么一种状态,那么和气、健康、愉悦就出来了,“理”也出来了。自然之理非常合理地在我们身上运行,人与社会就“交相养”了。那么社会性、自然性自会遵循各自的规律运行,也可以说沿着各自的轨道在走。什么轨道?大道的轨道。不管是自然性、社会性,还是精神性,都是沿着自己的轨道在走,这就叫“和理出其性”。这个“性”,就是“知与恬交相养”而形成的我们的这个心性。我们的心性是又“和”又有“理”的。

 

把住本位,知位守位

下面又说,“夫德,和也”。“德”是什么?“德”就是圆满。圆满就是没有缺失,没有亏欠。从社会性来讲,就是品行无亏,仁义礼智信无亏,上下左右、男女老少对我们没有意见。大家和谐相处,自己的心性也是“知与恬交相养”的,这样就圆满,就有德了。从自然性来讲,心有心的位置和功能,肝脾肺肾也各有其位置和功能,眼耳鼻舌身也各有其位置和功能,同心协力为我们的生命服务,就圆满、有德了。所以“夫德,和也”。

“道,理也”。道就是自然之理,自然之理就是道。道的运行被我们所认识,我们对道的运行由衷赞叹,真美呀,真圆满呀,真合理呀!而并不是人为地发明了一个什么东西,强加于我们生命、社会上的才叫理,不是。它一定是自然而然的,与大道同行的,才叫“理”。

下面说,“德无不容,仁也”。这个“德”是德行。德行宏大深远,无不包容,就是“仁”。我们平常说仁人志士的“仁”,是指慈悲、善良、多为别人考虑。而这里说的“仁”,半径很大,就是佛教所说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并不是根据亲疏、愚贤来判断的,所以“德无不容,仁也”。

“道无不理,义也”。我们的生活、工作、行为无不合理就是“义”。我们常说见义勇为、大义大勇,义,的确是付出型的,不是自私自利的。自私自利就谈不上宏大,谈不到包容。所以,德宏大包容就是仁,道之运行“无不理”就是义。

“义明而物亲,忠也”,“忠”和“义”是一体的。忠是责任感,对责任的担当和忠诚,一个人义利分明又有责任感,还与人相亲,这就是“忠”。严格来说,忠者,中也,首先就是中间的“中”,有责任心,这个责任心不左不右不上不下。过度的责任心是浪费表情,责任心不够也不行。另外,忠者,中(音重)也,直中目标而不会偏差。其次还必须与物相亲,看别人是否认同你,亲近你。当然,利人者人必亲之,谁对我好,我当然会亲近他;对我不好,我必然会疏远他。能让人亲近的,才谈得上是忠。所以,“义明而物亲,忠也”。

所以这个“忠”应是纯而不杂一己之私,实在而不虚伪,人们得到了实惠,而且是心性上和实际利益上的实惠,自然会在情感上有所反映。这样的反映当然不会是忧,有所失才忧嘛,既然是有所得,当然会“乐”啊。所以“中纯实而反乎情,乐也”。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猜你喜欢
禅说庄子 缮性 冯学成 国学

冯学成先生,1949年出生成都,20岁在四川江油当知青的时候认识了著名的禅师和武术家海灯法师,并经其举荐参学于本光法师。后来更师从离欲老和尚、遍能老和尚、贾题韬...

by:丙林感悟国学之美

馮學成《禪說莊子 刻意 繕性》

刻意:虛無恬淡純素之道繕性:道家修行的“指月錄...

by:恆者读书会定竹

《数字心理学》|钟缮夤

了解自己的人生“剧本”

by:华晨曦之

钟缮夤《唤醒沉睡的幸福》

钟缮夤《唤醒沉睡的幸福》数字心理学“You&Number数字心理学”简单来说,是一门形象化的心理学,基于的是中国传统的中庸思想,利用西方数学和统计学的计算方...

by:钟缮夤_数字心理学

钟缮夤数字心理学精选

主播简介:钟缮夤(ZhongShanYin)和谐方舟创始人cctv影响力人物栏目嘉宾畅销书《数字心理学》作者中国FAP家庭帮辅计划开创者2019家庭教育行业...

by:钟缮夤_数字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