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善求善报”是伪善吗?

2024-02-06 01:07:5806:35 63.4万
所属专辑:佛教不是这样的
声音简介

问:法师好!佛法提倡人们多做善事。关于“善有善报”这个观念,我有很多疑问,请您指教。

答:好的,您请说。

 

问:“善有善报”是真实的,还是佛陀为了吸引众生信佛而发明的一种说法?

答:善有善报,不是为了鼓励人们行善而画的空饼,恰恰相反,佛法是通过一个行为的果报是乐或苦来定义它的善与恶。

 

问:善恶是根据结果来判定的?这怎么讲?

答:善与恶,本身就是一个概念。佛法讲的善恶,是根据业果法则来定义的,而业果法则是佛陀在圆满的智慧中所证悟的事物运行的规律。“行善得乐果,造恶得苦果”,是用一个概括的道理把业果法则表达出来,目的是使众生便于理解和实践。

 

问:学了佛法,知道得财富的因果是布施,越施越多,布施的时候就总是会起这个念头。如果为了发财而去布施,这样的动机是不是很不好呢?

答:虽然这个动机不清净,但对绝大部分人来说,刚开始很难不执著果报,而如果能够深信“善有善报”的观念,便能支撑人们超越许多眼前得失,坚持善良。这种“功利”,至少比急功近利、损人利己要强上百倍。

 

问:如果是为了求未来的福报做好事,那在我看来,这种善心也要大打折扣的。难道不应是只求内心的清净快乐吗?

答:求福报与求内心的清净,是在同一条路的不同层次上,佛法并不认为前者庸俗而后者高尚,只是更理智地指出,求福报是不究竟的。

 

问:我在学佛之前什么都不懂,做善事没有任何目的想法,反而学佛以后再做善事时会想“这样是不是有功德”之类的,学佛不应该有如此明确的目的性吧?

答:做事不有目的性但却不能没有目标。目的性是指为了个人私利而耍手段,甚至损人利己的功利心学佛之前没有任何想法,没有目的性,同时也没有方向和目标,也就不会用心、持续去做善事,而是散心、随心行善,受了挫折还会怀疑善良;学佛后知道了因果,做事就有了标准和方向,知道怎样做有什么后果,人生才能更加理智,行善才能更加持久和坚定,这是内心逐渐明朗、有力的过程。


问:先前无求,现在有求,是不是变得越来越自私了?

答:佛法的“自利”与世俗的“自私”是不同的。我们积累功德目的是为了成佛,成佛是为了具足圆满的福德智慧去利益众生,这个宗旨完整全面地建立起来,就不会感到疑惑了。

 

问:可是佛法不是说要不住相布施吗?这种有欲求的念头总让我觉得自己很伪善。

答:“不住相”是高阶菩萨的境界,对于凡夫而言,“不求任何东西”是无法做到的。初期必须找到正确的所求,树立起高远的生命宗旨,这不但不是伪善,而且是正念,否则容易执著于空而废失善业。《大智度论》中说:“新发意菩萨,先教取相随喜,渐得方便力尔,乃能行无相随喜。譬如鸟子,羽翼未成,不可逼令高翔;六翮成就,则能远飞。”深信因果、以欢喜心努力行善,是学佛的第一步,这能让我们懂得利人就是利己,慢慢打开自己的心量;进一步,要体会福报也不是究竟的,从而希求智慧;再上,才能以无所求之心广积福报,利益众生。

 

问:原来是这样啊,豁然开朗,谢谢您!以后我要更加坚定、更加积极地去行善!

答:随喜!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千原520

佛法讲的善恶,是根据业果法则来定义的。 行善得乐果,造恶得苦果。 其目的就是告诉我们(因果)定律。 至于,带有所求的目的做善事就是假善(伪善) 所以真正的善,是无住相布施。 这样不进利益他人,更利于自己。

五台山百花仙

在五台山收听,随喜赞叹!

少私寡欲阿弥陀佛

深系因果,以欢喜心努力行善 ,是佛学的第一步,这让我们懂得利人就是利己,利益众生,慢慢向上,阿弥陀佛。

千原520

真善: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 假善:带有所求的心,去做善事。 所以,学佛修行就是为了成就像佛一样高尚的品德。 祈愿,愿我通过修学修行佛法。得到诸佛的加持。洗净我一切不善的思想,行为,语言。净化我的身心。显现原本的自己。

觉照znqlyfjy

要懂得珍惜别人给你的任何一份善意,因为珍惜是道德,是一种正能量,是一种正常心态的选择。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求善(苑举正)

自然赋予我们痛苦,目的是为了更长久的生存;若没有经过这些痛苦的历程,人就无法拥有自然赋予我们的生活。所以,缺失的确存在,但这些令我们感到不好的地方,往往是因为要...

by:三少海龙

小橘灯青春励志故事:人文求善卷

【内容简介】选取的是那些著书立说泽及后世的文化名人,以及一心为民乐于助人的道德模范:钱钟书、鲁迅、蔡元培他们为了创造文化、启迪智慧,为了心中的善意,为了能让这个...

by:北京旖泽文化传媒

穿成炮灰求善终,太子却非要娶我|古代言情|穿越|日久生情|腹黑|AI专辑

【作品简介】穿书的凌玥成了相府嫡小姐,身份尊贵但结局凄惨,只因有份欺辱过流落民间的太子。炮灰也想善终,为了避免日后被报复,当机立断救下了那个被欺凌的小可怜,从此...

by:XI_VOICES

古今善恶有报事例

古今善恶有报事例古今善恶有报事例

by:放下2018

古今善恶有报事例

佛经中有句话:凡夫畏果,菩萨畏因。凡夫之所以是凡夫,是因为只知道惧怕后果,于是只知道拜佛;菩萨之所以是菩萨,是因为知道一切的果必有其相应的因,消除恶因自然就消除...

by:清音读经典

诸经要集丨善恶业报论

这是一部集教法、修行、仪轨和善恶业报等的佛教类书,经文故事丰富多彩,通俗易懂,是现代人都能看得懂的佛法典籍。

by:艾晨儿之音

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

李苏居士~《占察善恶业报经》

by:卍李苏文化传媒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