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逍遥游01:图南,你准备好了吗?

2023-07-01 20:38:5524:37 1.3万
声音简介

文字由先生讲课整理而成,经先生修改后摘录如下:

01/准备问题

创建庄子网上书院,是为了更多的人一起学习庄子,每周五早上讲一次,美成在久。


自古以来,学庄子的人,容易把庄子宗教化或者学术化。当然,宗教或者学术都可以是接引学人的一个方便,但是,如果着于宗教学术,把庄子宗教化为教主、或把庄子作为客观对象做所谓的学术研究,必失庄子。学人当思:为什么要学习庄子?这个问题不可无。所以,进网上书院学庄子,要问自己:为什么要学习庄子?不学是不是可以?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学习。

有多少人,就有多少个庄子。人之患,在于强不知以为知,以已知盖真知,将庄子固化,给庄子贴各种自以为是的名相标签。或把庄子宗教化,以膜拜的方式去顶礼;或以学术的名义,把庄子零碎了。对众生来说,学庄子不是为了创一个宗教,也不是为了发表一篇论文,不是为了职称,到底你为何要学庄子,所取者何?


或有以庄子为智者而求救赎。庄子谁也救不了;同样,佛陀、孔孟、上帝也救不了谁。人若不自救,则神鬼也束手。人心中若不住上帝、没有佛陀、没有老庄、没有孔孟,一味外求智慧,恐了不可得。每一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庄子、孔子、佛陀、上帝在。“人同此心”,诸圣同此一心,“心”亿万年不变,庶民、诸圣之心无二无分别。所以,人若真的与自己相遇,就是跟诸神、诸圣相遇。诸圣不是你家隔壁东边住着孔子,西边住着耶稣,诸圣与众生同体。


无论是学习庄子还是孔子,是学习佛陀还是信仰上帝,不跟人做无谓的争论。没有谁需要你给他矫正,也没有谁需要你无端地批判他。学道滋养自己的身心,这叫“德润身”。


人生诸事,顺逆取予皆本于道德;涉事历物,是养德或损德,关乎到人之存毁。故顺逆福祸,都是立身明道之助缘。就像是敲钟一样,都可能是一个振聋发聩的声音,但是大多数人没能让生活的每一天每一件事情,成为自心觉醒的一个必需。


02/警惕赞美

按常规讲,讲庄子总要赞美庄子是如何如何的厉害。找一些词语赞美庄子太容易了,古今中外,美庄之言汗牛充栋。我不是反对赞美,更不反对人们对贤哲礼敬,但是,学人当知赞美者未必是同道者,况且美言多不信,人很容易迷失在赞美之中。既然是学习庄子,就有必要警惕赞美!


曾经我们赞美大地上无数个烟囱,以为代表着进步;我们赞美发现了核;我们赞美制出了核武器;连希特勒也收获了太多的赞美。人类的文明,不是源于赞美,而是基于反省与忧患,顺也忧、逆也忧:忧不得行于中道。赞美溢言盛,则易流于伪。


人类走到今天,天堂与地狱,希望与毁灭,真的是福祸并行,利与害每天都在调度着我们,考验着我们的正见与诚心。


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我们分不清世相的真伪?为什么我们认不清自己是谁?为什么我们毫无主见,逃不出各种欺骗?庄子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此言不在毁圣,此言去伪,能闻者得光明。

圣人以内圣而明觉,圣人为明民而降世。人外礼先哲,内省己圣,则活;人外拜圣哲,内无主者,则昏。人一旦外求圣贤,不能因圣觉心,必是迷民,亦将流于邪魔。学人能以往圣觉内圣,是为善学。上天给我们以智力,父母给我们以身体,我们耳目鼻舌俱在。但是善学的人越来越少。多数人只是迷教结党而已,学不能为己,不能内觉,便没有治学。


我们该如何面对自己?所有的学习,都是为了有一天我们跟自己相遇!太多的人,一生跟自己交臂而过,每天“我、我、我”,根本不知道“我”是谁。在这里,了解庄子,是为了因着庄子的因缘践行,以期遇见自己。诸圣同理,我们局限于自己的知见、情绪中,以至于虽日日美圣,却终不能圣明。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有声的青绿

废话太多

SEEMING

幸会!幸会🙏

身心修养

废话一堆,我笑了

1772365teso

听着太费劲了,有气无力

张真讲庄子 回复 @1772365teso

如果声音小,可以带个耳机,或者用音响,也可以直接看文稿。

乙方_ak

不收费 真好 珍惜

张真讲庄子 回复 @乙方_ak

有句流行语:免费的,才是最宝贵的。

猜你喜欢
庄子—逍遥游

庄子认为只有以通达的精神超越现实世界,才能获得无限的自由和心灵的宁静。“道”是庄子超越哲学的核心,“心斋”与“坐忘”是达到超越的理想手段,“逍遥游”是生命自由的...

by:原来是尺素大仙

《庄子·逍遥游》

庄子(约公元前369年—约公元前286年),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主流说法为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

by:桂语涛声

张真讲庄子之逍遥游

庄子(约前369-前286),安徽蒙城人,先秦伟大思想家。庄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之重要组成部分。存世著作《庄子》33篇,又称《南华真经》。庄子之学,是至真之学...

by:张真讲庄子

声音主播

4641817

简介:张真,字抱一,号连山。1972年生,安徽蒙城人。现任北京象罔书院、黄山竹山书院山长。经学私淑先圣,绘事师从武隆萧中胤先生。精研体证庄子之道,游艺丹青水墨之间。多年来,兴办书院、讲学论道、祭祀先贤、授徒弘艺,历千辛而不懈,经万难而不移。为文化传承、民风归厚、生命庄严,渐开一方之先风,成果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