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逍遥游03:万类互化,涵容空有

2024-03-27 21:16:4560:04 4377
声音简介

文字由先生讲课整理而成,经先生修改后摘录如下:


01/图南,你准备好了吗?


《尚书》说:“天之历数在尔躬天理天命,皆在于人的躬行,此人能弘道之谓。人所以以圣贤为宗,欲从圣贤得智慧,非圣贤多智可抓取。实是效法圣贤,践行道德之诚意,意诚能循天理而行,即是致知。


《逍遥游》中有言: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人来到这个世间需要做准备。大鹏图南还需要累积风力,我们大多数人只贪智慧、贪觉悟、贪解脱,却不能备预,根本不知道准备什么,更不用谈准备好了。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背负青天,人生当有回旋之地,此地何在?心大,则地大;心空,才能存万有。人可以被外力逼到角落,但是,心的宏大,强权也不能扰;身可以被锁在笼子里,心却无人能困。心在,人就在。所以庄子说:“可以服人之口,不能服人之心。”“哀莫大于心死。”人能背负青天,即是能立,这个青天不在外面。


莫之夭阏则是两方面的。


“夭”,夭折。莫夭的不仅是生命,更是人的本性与良知,身心两安,才是莫夭。


,堵死的意思。莫阏,不能把自己的通道堵死。


能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那么图南,就是生命的必然。南,光明之向,君子南面。图南,即生命是澄明而照旷的,不暗不淤,有外王之气象。


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


并不是每个人有眼睛都能看到的,也并不是每个人有耳朵就能听到。


每个人活着莫不欲过幸福生活。但是,何为人的幸福?幸福的因由何在?如何抵达?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人生的图南之行,“你准备好了吗?”

02/芴漠无形,变化无常


认真,大不易!老百姓都知道,文人有武相,武人有文相。豪杰丈夫也有温柔的时候,女性也有丈夫气,这就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所以,真正的学庄子,当知儒道不二理,庄孟是一心。通达于庄者,必有儒之气象;通达于儒者,当有庄生风仪。高明的生命,如庄蝶有分而无别。相辅相成、相生相克。一旦坐实了朝一个极端走,学庄子不成,反弄一身庄子的腥臊味。学不及质,只是着庄孔皮相,即是末流。


《天下》篇,庄子自述,开篇八个字:“芴漠无形,变化无常


芴漠无形,变化无常,即不可捉摸,没有办法形状,生命的圆融之状是没办法描述的。学佛的人知道,如来或者佛这样的名相都不是坐实的,像是一个虚空,上帝也是这样。没有经验和知识可以依持。孔子讲“仁”,但是当弟子试图把“仁”具体化的时候,孔子说我不知道什么是“仁”。言“中庸”,子曰:“中庸不可能也!”圣人们用名相,不是意必固我地用。学习庄子,不是为了学习庄子什么经验,不是为了知识的积累;而是对自我生命状态的一种调整。我们可以一生不知道庄子、孔子、老子、佛陀是谁,但我们需要借着学习庄子、学习孔子、学习佛陀的名义,去试着了解自己是谁。


被自以为是的遮蔽,才不知我是谁。德国人海德格尔说“在”,我在即是解蔽,中国人称之为发蒙。


人的心性由锁闭到绽放,由愚痴到光明,一天天在变化。这个变化的过程,圣人称为“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是我们人人的逍遥游。


逍遥游这三个字,从它一出现,就堵死了无数望文生义的聪明人,人一旦想当然,就启动了自欺模式。一见到“逍遥游”,就动贪心,就妄念无拘无束,妄念不劳而获,妄念害死人,莫借庄子之名犯花痴。

03/归于寂静,得闻天籁


我们现在开始进入文本。《逍遥游》是庄子内篇第一篇,看到题目的时候,初学者先不要去臆想它的意思。看各种注本,重在感通,不贵记诵,至于对“逍遥游这三个字的解释,姑妄听之。凡文字,皆有义相,圣贤借文字传文字不可传的意,此亦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真正让人受用的,并不是文字能总结出来的。


一个渴者,找水不是为了研究水,掘井找水是为解渴,渴了不知道喝水,水对他就没有意义。我们聚在一起,不是为了研究庄子,只是为了籍庄子以开启自己生命之庄严。


治学,一种是向外去做各种各样的研究,世俗上也可以称为学者。另外一种是我们不得不动用我们的聪明来反制我们的聪明,这叫做归于寂静。


天门开不开,天目开不开,关乎到我们生命能否归于寂静,得闻天籁。当我们的身心,不再被妄念的噪音搅扰的时候,我们差不多就能听闻天籁了。静闻天籁,也不是世俗意义所说的修行,世俗意义上所说的修行,多半已沦落为贪念。能闻听天籁者,生命才有所皈依,才与宇宙同在,才与诸圣贤同在,才能与诸圣贤大悲同体,徳悟一源。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我们大概看一下这一句。“这个字,所有的注本基本上都把它注成,那么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就注释为:北海有一条鱼,这个鱼的名字叫做鲲。


顾名思义,“冥”这个字,对于所有活着的人来讲,都没法正确理解——解释不清“冥”是什么。老百姓说冥冥众生;行星里面有一颗叫做冥王星;地狱叫做冥府。“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冥中如何会有鱼?庄子开篇就没有想让大家懂的意思。大多数人对不懂心生恐惧,所以常装懂以获得安全感,却不知君子大人皆立乎不测。守护好这个不懂,乃为学者之大要!


真如本相跟我们俗常的认识往往相反,把冥变成海,为了让大家方便,也多了个陷阱,一旦“北冥有鱼”,变成北海有鱼,时空立变。“北冥之鱼,我们难以下思维,也闻不到腥味;北海有鱼,这条鱼就带着腥味、海味出来了,受不了海腥味的,就想呕吐了。所以“冥”若转成海,北冥就变成了地球上的地方,就变成了我们可经验认识的东西。


北冥有鱼不是经验世界的,北冥本是我们没有办法下脑子思维的所在,如蚊子叮铁牛,没有办法下嘴。所以,初次接触庄子的人一下就晕了。有人说:写的东西人家都不懂,写它干吗?是,这样问问题挺好,这一问一转便成为了不起的自问:你到底想懂什么?


冥冥之中,混沌之状,未开之状,是道未裂的时候。“这个字,不分黑暗和光明。学者们多把黑暗当成冥,不是这样的。“本身包含着可经验层面的黑暗和光明。就像黑色包含着七色,白光包含着七色是一样,它是个整体的东西。


本来是不可分。说是不可分,又变成了固定的东西,正因为不可分,它才分了,“冥”分南北——有了东西南北,有了时空。庄子于不可分处有分别,于不可能处见可能,于不可知处见可知,这与佛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同其同。


神话传说一斧划破鸿蒙,于是有阴有阳,有清有浊。清者向上扬为天,浊者向下沉为地,于是干天坤地就有了。有轻重上下,就有流转,这一流转,五行八卦就出来了。当然这种表述依然是个线性时间上的表述,所谓线性时间,仿佛有个起点,有个终点,圣人告诫我们,本无终始,本无古今,一切都是当下“冲而用之”。在启用的层面上,我们知道有早晨,有晚上,但是在根本处,这个宇宙,以及使这个宇宙成为宇宙,使时空成为时空的东西是没有终始的,完全是裹在一块儿的。是于不可分处见万殊。

04/无中生有,真空妙有


《道德经》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即无中生有,其名为鱼,再名为鲲。庄子从这里打开,跟世界对话。看似无厘头的言说方式,却为后世读庄子的人,开了方便。


《天下》篇中说“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何为不可与庄语庄语者,言能直指本觉,不蔓不枝,一闻即得。方今天下,人无庄严,故不可与庄语矣!无论是知识分子,还是文盲;不论是所谓智者,还是愚者,大言小言,嚣嚣浮于耳而已。圣人无弃人,所以寓言者,讲志怪,随其所喜,导人归正。


这个字,它的发音是乾坤的乾坤的“坤”就已经是大物了,坤者,地也,就已经是个实体了。“北冥有鱼,从北冥处,突然出来个实体,有了种,有了大地,这是无中生有。


人类所有的创世说,都是无中生有,人的产生也是无中生有。有说人是从肋骨出来的,有说人是抟土所造,有说某神踩在一个大脚印上怀孕了。商的始祖,传说天上突然掉下一个鸟蛋,正好落在一个妇人的嘴里,就有孕了,生出来是商王……这些神话,都是一个真空妙有的机用。这种看似不合常理的神话,都有玄机密意。人依赖自以为得的经验,无法听取神话的召示。神话如拍电报,需要解碼。


有人把“道”解释成规律,未免轻慢道了!规律是我们可以总结出来的,“道”岂是归纳总结可得?没有人能够总结出“道”来。“,仿佛有可规律的一个表像,但是不能说是规律。如牛有牛毛,但牛毛不是牛。“有规律之相,规律不足以言,名相不可以互换。与我们的思维方式不发生关系,不可言,故《道德经》说道可道,非常道“道”,不是思辨的结果,与语言表述没有关系。


,明末方以智注:鲲本小鱼之名,庄用大鱼之名(出自《药地炮庄》)。《尔雅》里面说,鲲是鱼籽。《尔雅》是最早注文字的一本书,这本书大家是要看的。一个《尔雅》,一个《白虎通》,大家都要作为常用工具书来看,可以帮助我们拓展视野。


最小的鱼称为鲲,庄子突然就笔锋一转,“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先是北冥空空阔阔之状,突然就出来一个东西,这个东西叫,这个的谐音是多余的,余好像是溢出来的。《逍遥游》说:“尘垢秕糠犹陶铸尧舜者也,讲的就是道之余。无论读书还是治天下,这都是圣人之余事。余事,像吃喝拉撒、挣钱、买房子、买计算机,都是生命的余事,这并不是生命的本根。一万年前有人类,那个时候人类没有卖计算机,也没有买计算机的,不会上班打卡,也不妨碍祖先做人。


无论古人今人,生活都会很琐碎,但琐碎不是生活的目的。佛陀说不着相,无寿者相,无众生相,就是人可以寿,可以是群众,但这些相,并不是生命的本相。


今天,太多能被我们总结的经验,和越来越容易获取的知识,反而构成了人成为“人”的最大障碍。人不由自主地被锁定在人的习惯上,习惯了争夺,习惯了伪装,习惯了自欺。

05/万类互化,涵容空有


《逍遥游》开篇,便是一系列的颠覆,让人仿佛一下子找不到北了!《天下》篇庄子自述 “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不傥,不以觭见之也。”《逍遥游》开篇正是如此。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化而为鸟这个不是额外地去讲一个神奇的东西,不是去讲一个外在的变化。化而为鸟是宇宙的呈现,万物的澄明。


化而为鸟,你不要说怎么鱼变成鸟了,我们不需要等到达尔文去证明鸟是鱼变的。万类流徙转移,名相和名相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我们每天都活在“化”的神奇之中。刚刚还是早晨,马上变上午了,此为常态。


,古凤鸟。古凤鸟是个什么鸟呢?就跟龙是一样的,本没有这个动物,完全是精气,元气流动的比拟。今天很多画家,画鲲鹏展翅,画的基本上是大老鹰。大老鹰与庄子所说的鲲鹏,没有一毫关系。


,所谓鱼籽,恐不是寻常之鱼。当然,画家也可以画条鱼、画只鹰说是鲲鹏,但是须得清楚,只是打比方!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这个叫鹏的鸟,它的背不知道几千里。为什么要用“背”?图南背北,庄子用字精准。这个鸟的背有多大,则北有多大,“不知几千里”不可以用人间的度量来衡量它,此鸟与时空等量观。


怒而飞,不是发怒啊,这里是春天到了,百花怒放,怒生,忽然就像是喷发出来一样。传说中的顿悟也是这种怒放的状态,突然地绽开,这叫怒而飞,有一种创世的味道,这个世界忽然就打开了。后来霍金说是爆炸。事实上根本没有那个爆炸,所谓爆炸,要表达的恐怕应是无中生有、瞬间的化生,一下子都有了!这种化生,就是“怒而飞”,忽然飞扬起来。


其翼若垂天之云,翼是大鸟翅膀。大翼像彻天彻地的云彩一样。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读到这,都会觉得:哇!庄子想象力好丰富,好浪漫啊!这真的不是靠想象力,弘大的图像,是有惟精惟一的洞见支撑的,庄子微言有大义。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接下来出现了“海运”二字。“海”是形而下的物。宇宙万物,都是有无之间。在南冥和北冥之间,“海运”成为一个衔接。


万物皆为衔接,以方生方死为接点!生命的日新又新,亦是衔接。不知道从哪儿来,忽然有了我,有了人身,有了灵魂,再一撒手又不知道到哪儿去了,万物,出于土入于土而已。没来得及说拜拜就走了,一丝一毫都不留下。


人生如过客。又何止人生如过客,所有之物都如过客。昨天还是一棵树,今天化作一股烟,点火烧了。何以刚刚还巍然的大树,转头就变成了一抔炭灰。名相也变了,横为变相,纵为生化,才名大树,又叫炭灰,此为变化。


 南冥者,天池也。


冥本来不可分,开篇北冥,立即剖成南北两半。所谓的南北两半,实际上还是一个,说破没破,说二还一。这里说“南冥者,天池也”,下文又说“北冥者,天池也”。南冥北冥都是天池,什么是天池?不是长白山上的一个大池子;天池非可以经验之池塘;天池,混沌未开,涵容空有之谓。

06/以圣为镜,遇见自己


在这个网上书院学庄子,不要怕听不懂。我们每个人要能安下心来,把之前给庄子贴的标签全部都撕下。不要带着原来对庄子的经验和理解,也不要试图站在庄子之外去研究庄子。我们没有时间去研究一个与我们不相干的庄子。


我们这个群里,也许有的人钱花不完,有的人却未必能吃上饭,人和人不一样,各有各的忙处。尽管只是周五早晨一个小时,听我讲庄子,这一个小时,睡一会儿多舒服呢,是吧?既然起来了,既然在这儿花一个小时,我们就试着给自己一个小时反省的机会。


网上书院虽然是以群的名义,但它不是个聊天群。我这个人平常并不古板,也不固执,但我真诚的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人怀一份诚意,安下心来学习。有疑问就举,不要在这个群里闲聊,想闲聊,闲聊群多了去了。能在众多的群里,找一个不闲聊的群,这也是一股清流,最好不要坏了这个规矩。


人生需要有一个智者引路,所以,我们才亲近老子、孔子、庄子、孟子……随圣人步亦步,师圣人心。与圣人同处,可以使我们少走弯路。把这些圣人像芯片一样植入我们的内心和身体中去。先是外在的植入,久之,外圣跟自己本有的内圣就融为一体了,如以火引火,以水引水,又像两滴水汇成一滴,莫分彼此。


人类自古以来,无论南北东西,总有英雄,匡扶正义,济世化民。诸圣是千面英雄,英雄虽然有不同的面容,不同的国别,不同的出身,但他们有同样的正义,同样的良知,同样的悲悯。英雄仿佛一人千面,而人间的诸多圣人,正是这千面英雄的化身。


人宗圣法贤,贵诚而忌亢,为亢必殃。不亢奋于修行,不亢奋于道术,不亢奋于所谓学传统文化。以圣为镜,时时刳心,则君子存焉。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听友398310297

怎么申请网上庄子书院?

姑射山一土

先生讲的真好

张真讲庄子 回复 @姑射山一土

先生讲学,句句心源流淌,故听众多舒畅而有感。

SEEMING 回复 @姑射山一土

是的,酣畅淋漓、出神入化🙏

吾自泰然舟

咋进庄子学院呀

祁光大

网上书院怎么加入

张真讲庄子 回复 @祁光大

请您联系我,微信/手机:13085059035

芝_rz

想进群,之前学习过,叶曼 郭象 陈鼓应等,内篇没学完呢,还想老师讲版本

张真讲庄子 回复 @芝_rz

请您联系我,微信/手机:13085059035

猜你喜欢
庄子—逍遥游

庄子认为只有以通达的精神超越现实世界,才能获得无限的自由和心灵的宁静。“道”是庄子超越哲学的核心,“心斋”与“坐忘”是达到超越的理想手段,“逍遥游”是生命自由的...

by:原来是尺素大仙

庄子《逍遥游》

庄子名周,战国中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哲学思想以,“道”为本。主张精神绝对自由,否定真理的客观性与事物的稳定性。主张摒弃知识,回到愚昧无知的原始状态中去。他身处社...

by:霏诚勿扰00

逍遥庄子

庄子,中国历史上最为逍遥自在的人,也是最为贫穷的学者。但他的思想却影响了中国数千年,让我们一起走近庄子,透过他的著作来看他的逍遥人生。

by:良文翰

《庄子·逍遥游》

庄子(约公元前369年—约公元前286年),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主流说法为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

by:桂语涛声

声音主播

4641816

简介:张真,字抱一,号连山。1972年生,安徽蒙城人。现任北京象罔书院、黄山竹山书院山长。经学私淑先圣,绘事师从武隆萧中胤先生。精研体证庄子之道,游艺丹青水墨之间。多年来,兴办书院、讲学论道、祭祀先贤、授徒弘艺,历千辛而不懈,经万难而不移。为文化传承、民风归厚、生命庄严,渐开一方之先风,成果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