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子女教育:让太子刘禅学习兵家和法家著作

2023-11-29 16:33

1个回答

公元223年,刘备讨伐东吴失败,一路败退到白帝城,终于病倒。这个时候的刘备,清醒地意识到该准备继承人的事情。阿斗的素质,根本够不着做一国之君,这是他刘备所清楚的;同时,才智超群的诸葛亮对他忠心耿耿,这也是他刘备所清楚的。政权的稳固性没有问题,他所担心的还是刘禅的素质跟不上,他琢磨着要尽可能地提高继承人的政治素质和军事素质。因此,在他的遗诏里,提到了读书提高素质的问题。

刘备嘱咐阿斗,登基之后要继续充电,继续学习,学习的内容是什么呢?刘备开了一个书目,一是史书和儒家书籍,《汉书》和《礼记》,阅读这些书籍做到能借鉴历史,并且知道为君的规则和礼仪;二则是法家和兵家的书籍,《六韬》、《商君书》。读这些书有什么用处呢?刘备说“益人意智”,增加智慧,而不光是提高人的修养。

同时,诸葛亮也给刘禅列出了书单,和刘备所开的书单惊人地相似:《申子》、《韩非子》、《管子》和《六韬》。

刘备和诸葛亮为阿斗所开的书单,无一例外都是兵家和法家的书籍,这和后来历朝储君太子只读儒家书籍有很大的差别,为何会如此呢?这和当时的时势有很大的关系。

刘备去世前所处的正是三国形成的时代,他所遗留的政权:蜀汉,并不是一个安稳的政权,无法同后来大一统的王朝相比。三个割据政权之间的竞争关系相当激烈,稍不留神就会被人吞掉。在这种你死我活的政治军事格局中,对于统治者的政治军事素质要求相当高,谁在这上面差一截,可能就是落得个亡国的结局。

因此,在这个节骨眼上,读儒家的书籍可谓是缓救不了急,当时的割据首领都很重法家和兵家,这些门派管用。同时,当时的刘备虽然知道诸葛亮会尽心辅佐,但是他也担心阿斗的素质跟不上,所以急于要阿斗读一些能急用的书,以期在残酷的纷争中立足。

刘备所开的书单,未能保证刘禅不成为亡国之君,竞争形势太复杂,恶补很难短时间铸造一个英明的国君,但是他所列书单却显示出当时贵族阶层的读书倾向。

刘禅登基之后,其太子刘睿所读书目多为儒家修身书籍,遭到大臣孟光的否定,他说:现在三国纷争,讲究的是应对机变,要动真格的,要学兵法韬略,学这些一时不顶用的玩意干嘛?可见当时高层的读书思维都是一致的。

相关问答
刘备教育刘禅小故事
1个回答2024-01-05 13:36
  刘备临终时,教育刘禅道:   “银肆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野洞意思是:做人不要轻视小事情。不要认为小恶不为过就去做,不要认为做这个善事太小不值得做就不去...
全文
刘备教育刘禅小故事
1个回答2023-12-28 03:47
  刘备临终时,教育刘禅道: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意思是:做人不要轻视小事情。不要认为小恶不为过就去做,不要认为做这个善事太小不值得做就不去做。只有品德高...
全文
刘禅是刘备和谁的儿子?
1个回答2024-02-07 20:00
刘禅即蜀汉孝怀帝,又称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三国时期蜀汉末代皇帝,汉昭烈帝刘备之子,母亲是昭烈皇后甘氏。 甘夫人(?-?),《夔州府志》作名甘梅,沛国(今安徽淮北)人,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之...
全文
刘备儿子刘禅故事
1个回答2024-01-23 06:22
某日司马昭设宴款待刘禅,嘱咐演奏蜀中乐曲,并以歌舞助兴时,蜀汉旧臣们想起亡国之痛,个个掩面或低头流泪。独刘禅怡然自若,不为悲伤。司马昭见到,便问刘禅:“安乐公是否思念蜀?”刘禅答道:“此间乐,不思...
全文
刘禅是刘备和谁的儿子
1个回答2023-03-12 19:20
甘夫人的儿子
刘禅是谁和刘备的儿子?
1个回答2024-04-10 17:35
刘禅是刘备和昭烈皇后甘氏的儿子。 刘禅早年生于荆州,多次遭遇灾难,幸得大将赵云相救。刘备攻取益州,建立蜀汉后,册喊绝迹立为太子。章武三年(223年),继位为帝,年号建兴,信任相父诸葛亮,支持北伐...
全文
刘禅是四大名著里哪本书的
1个回答2024-02-25 11:30
出自《三国演义》 刘禅(shàn)(207年-271年),即蜀汉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刘备之子,母亲是昭烈皇后甘氏,三国时期蜀汉第二位皇帝。幼年时多遭难,幸得大将赵云两次相救,刘备定益州后入蜀,蜀...
全文
刘禅是刘备儿子么
2个回答2022-12-02 17:15
是的,刘禅,刘备之子,小名刘二斗,刘禅是刘备与甘夫人亲生,孙尚香是其后母。
刘禅是不是刘备的嫡子?
1个回答2022-09-09 06:29
而且是长子。
刘禅是刘备和谁的儿子
1个回答2024-01-18 08:56
刘禅是刘备和昭烈皇后甘氏的儿子。 刘禅即蜀汉孝怀帝,又称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三国时期蜀汉末代皇帝,汉昭烈帝刘备之子,母亲是昭烈皇后甘氏。 刘禅早年生于荆州,多次遭遇灾难,幸得大将赵云相救。...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