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管理学的故事《三个和尚》?

2024-01-06 00:22

1个回答
说明了这样的管理学道理:
资源配置不合理,资源过剩的现象造成。解决的办法就是要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合理分配每个人的工作任务,充分利用所有资源。
具体说来:
1、故事反映了一个人力资源规划的问题。 人力资源规划是指为了达到企业预期的战略目标,基于现有的人力资源状况,制定的为了满足企业发展需要的人力资源配置和使用计划,人力资源规划要对企业未来发展所需人力进行科学的预测,特别是人力资源的结构和数量。三个和尚的问题,可以说是一个没有进行人力资源需求分析或需求分析不科学的原因导致的。也就是说事前没对“挑水”这个岗位到底需要多少和尚进行准确的预测,没有考虑到人员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而是按照1+1=2的逻辑配置人力,以为人多就是好事,所以才出现了这种规模不经济,低效率的事情。 人力资源配置还要与企业规模,组织资源等相一致,否则也不会产生高效率的。故事里“组织资源”只有一条挑水的担子,而“人力资源”却有三个和尚,人力资源超出了实际的需要,不能和组织资源和谐一致,即使和尚们争着去挑水,也不会产生高效率的。 和尚挑水也是人员配备的不科学,因人设岗,专门为和尚设了挑水的岗位,有了和尚就在该岗位使用,而没有考虑和尚还会扫地,还会做饭等,因人设岗,导致冗员越来越多,且效率越来越低,不但团队的效率还不如个人的效率,而且影响到个人的积极,导致大家都没有水喝。
2、故事反映了人力资源管理中工作分析和岗位说明的问题。 工作分析和岗位说明,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一个岗位开展工作的基础和指导,它通常对一个岗位的工作内容,职责范围,权力与利益,工作关系与责任等加以说明,以便该岗位的人员积极自主的开展工作。而在三个和尚的故事中,就没有对挑水这个岗位进行说明,没有明确三个和尚的分工,职责,权力和利益等,没有说明今天大和尚挑水,二和尚来监督,喝不上水大和尚负责,明天二和尚挑水,小和尚来考核,喝不上水二和尚负责,后天小和尚挑水,大和尚来指导,喝不上水小和尚负责。因为只有一条挑子,可以通过分期、分批、分工、分环节挑水来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嘛,故事没有通过岗位说明将挑水这一工作分解成一定的环节,没有让三个和尚在不同的环节各负其责,而大小和尚齐挑水,不分先后,不分主次一起挑水一齐负责,因为没有明确责权利,大家都有责任又大家都不负责任,既然都不负责,三个和尚没水喝也就不足为奇了。
3、故事反映了一个激励与报酬制度的问题。一个合理的薪酬制度,分配时需要在资力与学历、年资与职级上实现绝对公平,在能力、贡献、绩效上强调多劳多得,按绩效高低和贡献大小进行分配,实现相对的公平。这样就可以激发每一个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来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故事里的三个和尚没有一个公平合理的报酬分配体系,没有按劳分配或按贡献大小分配,不是多挑多喝,而是搞平均主义,分配时既不考虑资格的先来后到,又不按能力和绩效分配,导致挑了水吃了亏的和尚不再挑水,没挑水的也不去挑水,大家都没有挑水的积极性,那又哪来水喝呢?一个挑水大家都来喝,对主动挑水及挑水多的和尚没有奖励,对不挑水坐喝水空的和尚没有惩罚,没有挑水的积极性,哪来人去挑水,哪来的水喝呢?
4、故事反映了一个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 通过对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为提供一个上升的通路,可以为企业建设一个合理的人才梯队,使各类人才在企业中流动,达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而 故事里本来大和尚已经熟悉挑水的技巧了,懂得提高挑水效率的规律了,可以发展发展其它方面的能力了,可是庙里还是让他挑水,等二和尚补充上来的时候,没有给大和尚轮岗或晋升的机会,或让他去扫地呀,或是去图书馆(藏经阁)的当一下护法呀,所以就导致了两个和尚抬水喝的情况,当小和尚来的时候,还是没有给另外两个和尚规划规划,没让大和尚去做饭或当住持方丈,也没有让二和尚去扫地或去藏经阁,还是大小和尚齐挑水,挑水已没有乐趣,谁还愿意挑呢。
5、故事反映了一个绩效考核的问题 没有绩效考核就没有不挑水的压力,不按绩效分配,也就没了不挑水的后顾之忧,不进行绩效评价,也不会有末位淘汰。故事里没有给和尚设定挑水目标,没有制定挑水效率与数量的KPI考核指标,没有对一个和尚应该挑多少水,发挥潜能可以挑多少水进行规定,更没有对和尚去不去挑水(出工的问题),去挑一趟水用多长时间(出力的问题),一天下来挑多少水(出活的问题)进行评价和考核,不对挑水多的和尚进行奖励或提升,也不对挑水少的和尚进行末位淘汰。挑不挑一个样,挑多挑少一个样,精明的和尚谁还会去挑水呢?
相关问答
老和尚管小和尚叫什么?
1个回答2023-01-04 09:51
当然是叫他的法号了,如果是不知道他的法号,那么应该叫师傅,因为不管是大是小,他都会是叫师傅的
礼部尚书是几品?主要管什么的?
1个回答2024-02-14 04:21
从有三省六部制开始就有这个官位,官拜一品相当于现在,文化部、文娱部部长、书章典籍馆长。 主要工作是对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有政治方面的说明,掌管祭祀,对当朝一贯制服、典章制度的规范。 譬如:皇帝 官员...
全文
用管理学的原理去解决三个和尚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23 13:28
1.两个和尚时,第二个和尚来了,打破小和尚原有的规则和制度,小和尚作为初来着,一般掌握主动权,由于高和尚有高的优势,所以两人能够很好达成协议--一起挑水一起喝。胖和尚来了之后,小和尚和高和尚作为权势大...
全文
怎样从管理学的角度看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10 19:55
简单一点就是执行力问题。因为挑水要用到水桶和扁担,而扁担没有办法使得三个人平均用力挑水,也就是没有一个公平的付出机制让三个和尚分工合作完成任务。不过一个和尚或两个和尚就可以做到平均出力共享成果。 ...
全文
怎样从管理学的角度,看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3-10 06:43
一个部门三个文员,分工不明确! 我们公司销售部有三个文员,因为部长主抓销售,对文员的分工并不在意,这三个人就总起内讧,她觉得打印合同这件事完全不需要自己负责,自己的事已经很多了,那个认为新车才归自己管...
全文
《大长今》里提调尚宫和最高尚宫各是管什么的?谁大?
1个回答2022-09-07 13:35
提调尚宫 小宫女-宫女-内人-尚宫-最高尚宫-提调尚宫,最高尚宫是各部门宫女之首.
礼部尚书是几品?主要管什么的?
2个回答2022-09-05 14:31
礼部一般设有:尚书一人,正三品;侍郎一人,正四品下。掌礼仪、祭享、贡举之政。其属有四:一曰礼部,二曰祠部,三曰膳部,四曰主客。
《三个和尚》给我们什么管理学启示?
1个回答2023-12-02 15:42
说明了这样的管理学道理: 资源配置不合理,资源过剩的现象造成。解决的办法就是要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合理分配每个人的工作任务,充分利用所有资源。 具体说来: 1、故事...
全文
三个和尚的故事与管理启示
1个回答2024-01-17 15:33
话说有一个寺庙,三个和尚挑水喝,结果他们各自觉得分配不公,都不想去挑水。然后就请寺院的方丈来处理此事,结果方丈请来了一名主持和一名监院来解决这个问题。 主持来了之后便对管理上进行调整,招聘了一批...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