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为什么好辩?

2024-02-11 23:22

1个回答
孟子在先秦诸子之中素以“善辩”著称,其门人公都子曾对他说:“外人皆称夫子好辩”。孟子回答说:“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其好辩善辩,动辄与人言辞交锋,必欲争胜的个性特点,反映在文章里,就不仅仅是从逻辑上说明道理,而且具有强烈的文学性和感染力了。笔者就其论辩的主要特色,现援例以抒管见。
如果说把孔子比作一位老者,他用温和的语言教导我们该如何做人,如何处世。那么孟子便是一位血气方刚的小伙子,他用有力度的语言教导国君如何成为明主。孔子重在成仁,孟子中在取义。
但孟子的取义却并非一味地说教。伴君如伴虎。如何驯虎,让凶猛的老虎听话?这是一个非常需要技巧的差事。孟子的善辩流传很久了 ,为何世人会称道?
孟子善辩中在善于用譬喻。孟子的譬喻取材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所喜欢的具体的是事物。如用禾苗与雨露来说明百姓与君子的恩惠之间的关系,形象易懂。在说明人们做事经常以“不能”为借口代替“不为”。正如用“月攘鸡”取代“日攘鸡”而已。
孟子善辩重在对比。既有双向的对比,如《王何必曰利》中由怀利------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与怀义-------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做对比。还有单边对比的 。如得民心----得民—得天下与失民心---失民---失天下。
孟子的善辩中在善于偷换概念。孟子在《民为贵》中从行为角度吧桀和纣定位为独夫,像这样的残暴的独夫任何人都可以除之而后快。这样就解了齐王给下的弑君的套了。在一般人眼中对桀和纣的定位是从身份上定位暴君扒升指的,而汤和武王是他们的臣子,在儒家传统思想中,臣是不能杀君的,无论此君是残暴还是仁慈。但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在孟子的偷换之下却变成了正义之举了.
孟子的善辩还非常善于逻辑推理。孟子文章的核心是王道,但王道的核心是以民为本,而以民为本的核心又是民以食为天,而食的核心又是制恒产。所以王要对得天下,即要得民,要得民就要得民心,要得民心的具体手段可以包括助民生产,与民同乐等等手段。
孟子善辩的这些技巧再配上他强烈的感情,充沛的气势,灵活的论证手法。使得它的论证散文或如疾风骤雨般快捷或如清汤白水般流畅,韵味绵长,非常有意思。 
  一、论辩机智灵活   
  孟子论辩中的机智灵活,主要体现在他善于巧设机关,诱敌上钩,善于欲擒故纵,借题发挥上。
  例: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梁惠王章句上·齐桓晋文之事》。
  ⑵孟子谓齐宣王:“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
  王曰:“弃之”。
  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
  王曰:“已之。”
  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
  王顾左右而言他。
  (《梁惠王章句下·孟子谓齐宣王》)
  ⑶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
  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由古之乐也。”
  曰:“可得闻与?”
  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曰:“不若与人。”
  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
  曰:“不若与众。”
  (《梁惠王章句下·庄暴见孟子》)
  例(1),一心效法齐桓公、晋文公的齐宣王,一开口就向宣扬“仁政”的孟子讨“霸天下之术”,可见话不投机。孟子此时若顺王意,必曲己意,如违王意,必废此行。但孟子春配不急不躁,闲暇从容,他巧转话锋,避异求同,以“孔子的学生没有说过齐桓晋文之事,我也没听说过”斩断齐王问霸之念,继以“如果你要我说的话,我讲讲用‘王道’统一天下”为诱饵,钓齐王上钩。而齐王旨在统一天下,当然除“霸天下”之道外,其他能“王天下”之计,也是不妨一听的,于是,就让孟子执耳牵鼻,大谈笑游起“仁政”来。此例足显孟子善诱之智,从全章看也并非孟子“仁政”主张的胜利,而实在是因他善辩的智慧才使宣王心悦诚服的。
  例⑵,显现了孟子论辩中善设埋伏欲擒故纵之智,孟子这次见齐王,意在责其“不行仁政,丧失民心。”试想,客居之臣,若直接诘问万乘之主,他能接受得了?机敏的孟子却从“对失信的朋友,对失职的官吏”怎么处置问起,让齐王说出“与他断交”,“撤掉他”的话之后,猛然提出了“假若一个国家治理不好应怎么办”的问题,齐王就是清楚了孟子的目的,然欲辩无辞了,所以直窘得左右张望岔开话题了,这真是问者有心巧设伏,答者无意自结网,这结果是齐宣王始科不及的。
  例⑶,孟子为游说齐王,劝其“行仁政”,“与民同乐”,采用了“借题发挥暗渡陈仓”之计。其始齐王听孟子问“乐”,真是“闻乐色变”,十分担心出丑。孟子把握了齐王这一心理,用“如果大王喜欢音乐,那么齐国就差不多治理好了,其实当今的音乐也就好似古代的音乐”来解除齐王疑虑,甚至还使齐王产生了点侥幸和得意,在此基础上,孟子偷梁换柱,一步步把纯音乐之“乐”与治国之“礼乐”混为一谈,并诱出了齐王独乐“不若与众”之语,从而达到了向齐王宣扬“与民同乐”的目的。这一回合齐王更是输得莫名其妙了。
  例⑶,孟子为游说齐王,劝其“行仁政”,“与民同乐”,采用了“借题发挥暗渡陈仓”之计。其始齐王听孟子问“乐”,真是“闻乐色变”,十分担心出丑。孟子把握了齐王这一心理,用“如果大王喜欢音乐,那么齐国就差不多治理好了,其实当今的音乐也就好似古代的音乐”来解除齐王疑虑,甚至还使齐王产生了点侥幸和得意,在此基础上,孟子偷梁换柱,一步步把纯音乐之“乐”与治国之“礼乐”混为一谈,并诱出了齐王独乐“不若与众”之语,从而达到了向齐王宣扬“与民同乐”的目的。这一回合齐王更是输得莫名其妙了。   
  二、气势咄咄逼人   
  孟子论辩除了机智之外,字里行间总洋溢着一种倔傲不贰,势不可遏的逼人之气。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中言:“文者气之所形;文不可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塞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这话虽说得过于抽象,但却说明了孟子行文气势凌人,尖锐犀利,如长河大浪,磅礴而来,咄咄逼人,恣行无阻的特点。
  例⑷景子曰:“……礼曰:‘父召,无诺;君命召,不俟驾。’固将朝也,闻王命而遂不果,宜与礼若不相似然。”
  曰:“岂谓是与?曾子曰:‘晋楚之富,不可及也;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吾何慊乎哉?’……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恶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哉?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
  (《公孙丑章句下·孟子将朝》)
  例⑷所记是孟子本打算朝见齐王,当听说齐王准备拜见他却推有小病而未至,后又让使臣召孟子朝见,孟子就推病,回避使臣和太医,朋友责怪孟子失礼,孟子和朋友的一段对话。当景子指责孟子“闻王命而遂不果”“与礼若不象似然”时,孟子闻言,似乎就上了火气,引经据典,理直气壮陈辞:“他有财富,我有仁,他有爵位,我有义,我为什么觉得比他少了什么呢?”“辅助君主治理百姓自然是德为上,他哪能仅凭爵位来轻视我的年龄和道德呢?”这些话铮铮有声,字字珠玑,不仅表现了一个“不召之臣”的凛凛气节,显示出一个傲然儒者的尊严,而且论议的气势也给对方欲辩不容之感。
  孟子文章的气势逼人还显示在行文利落通俗流畅上,文中多用短句,偶有长句,段落分明,节奏铿锵,顿挫跌宕。如例⑷中“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吾何慊乎哉?”“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再如脍炙人口的《鱼我所欲也章》《天时不如地利章》,读来无不给人一种酣畅淋漓,如水决堤,浩浩荡荡,所向披靡的雄肆之美,难怪后人提到孟子散文总要说它以气取胜。   
  三、说理善用譬喻   
  汉赵岐《孟子题辞》说:“孟子长于譬喻,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孟子》全书二百六十一章,有九十三章总共使用譬喻一百五十九种。有时是短小的比喻,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告子》)再如《齐桓晋文之事章》也一连用好几个比喻,既有生动的直观性,又能够揭露事物的本质。用“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来突出齐宣王的“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同样是力能做到而不去做,“不为也,非不能也。”“挟泰山以超北海”与“为长者折枝”也是形象的对比出前者是绝对做不到的,而后者不过是举手之劳。这样,“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就异常鲜明突出了。“天下可运于掌”这个比喻也是具体而形象的。“缘木求鱼”的比喻,和孟子其他许多比喻一样,已成为成语,孟子用它来告诫宣王以区区之齐,要战胜力量八倍于齐的各诸侯国,和“缘木求鱼”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是多么异想天开荒唐可笑的事,所以要安国定本统一天下,唯一的出路就是“保民”,推行“仁政”。
  孟子取譬除了运用文辞简约的比喻之外,还选用完整的小故事和经典的寓言来塑造形象点题明理。前者如“揠苗助长”“五十步笑百步”“再作冯妇”等等,后者最精彩的当数《离娄》中的一段: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所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间良人之所之也。”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人与立谈者,卒之东郭番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人外来,骄其妻妾。
  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
  这是一则完整的寓言故事,它最后点明所讽刺是当时“求富贵利达者”,但它不抽象说理,而是将所阐发之理通过故事具体化。文字虽短,但情节有变化,人物有性格,达到寓理于形,形理并盛的境界。故事中的齐人势利卑鄙,虚伪造作,外表的庄严自足与内心的委琐肮脏形成强烈反差,达到美学上的滑稽效果,完成了尖锐的讽刺目的。特别到最后,把批判的锋芒直指那些不择手段,谋求富贵的“齐人”型的士大夫,使文章蕴意更加深刻,更具普遍意义。
  孟子散文对后世影响深远,它重感性和理性的结合,既主张以文载道又重视文学美感,因而《孟子》不仅是一部哲学著作,也是先秦诸子中杰出的散文著作。
相关问答
孟子为什么好辩
1个回答2022-11-27 17:13
孟子在先秦诸子之中素以“善辩”著称,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心理上的优势,孟子对自己的政治主张十分自信,且很善于揣摩对手的心理;二是孟子在论辩中常大量运用讽刺、比喻和排比等修辞手法迂回进逼,使得对手无法...
全文
孟子为什么说自己“好辩”是“不得已”?原因是什么?
1个回答2022-11-28 23:06
因为孟子不论是在学习以及政治上都是有着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的,他并不是要刻意跟别人辩论,而是当别人的看法与自己不同时,他会与别人讨论对错,因为他不是一个人云亦云的人。
孟子的 三辩之说 有哪些内容?
2个回答2022-09-12 22:28
还有一题是四心说,一起问撒…………嘎嘎
孟子的论辩有什么特点?
1个回答2022-12-19 21:31
孟子在论辩时,一方面善于采取层层追问、步步进逼的方法,使对方无法躲避,理屈词穷;同时也善于运用形象的比喻和充满爱憎的感情,从而富于强烈的文学色彩。
孟子、庄子哪个最会诡辩啊?
2个回答2022-08-03 17:05
名家是诸子百家中最擅长辩论的一个团体,而惠施则是这个团体的代表人物之一。可见,惠施辩才十分了得。而惠施便是庄子的一个长期辩友,两人私交甚厚。然而,通过惠施与庄子游于濠梁之上一文关于儵鱼是否快乐的辩论,...
全文
王好战请以战喻孟子的善辩有哪些?
2个回答2023-12-07 02:33
你是说孟子善辩的故事,有哪一些我觉得你去读孟子这本书应该是可以很清楚的知道。
请问什么叫一辩,二辩,三辩,谢谢
1个回答2024-04-11 04:05
一般四对四辩论赛,分一辩,二辩,三辩和四辩。一辩最先发言,开场陈词,陈述你方主要观点。气质要求沉稳,能hold住全场。重点在于全面。二辩和三辩要求反应快,应变能力强,主要用于和对手一对一攻辩环节。能很...
全文
还有,判断对错 《学奕》的作者孟子,《两小儿辩日》
1个回答2022-12-14 22:59
《学弈》选自《孟子·告子》。 《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御寇所编的《列子·汤问》,是一篇极具教育意义的寓言文言文。
为何在与张仪争辩时,春秋著名的辩论家孟子会心有余悸?
2个回答2022-08-23 21:43
因为孟子觉得张仪特别的有才,觉得他这张嘴能改变天下的格局,所以心有余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