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中断楚江开儿童画。

2024-02-15 23:11

1个回答

1、天门中断楚江开儿童画:

2、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天门山》,全诗如下: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3、该诗为725年(开元十三年)作者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作。李白无比热爱祖国的壮丽山河,一生遍游名山大川,留下了许多不朽的杰作。该诗描写诗人舟行江中溯流而上,远望天门山的情景。

       第一句“天门中断前握野楚江开”,着重写出浩荡东流的楚江冲破天门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它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楚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

      第二句“碧水东流至此回”,又反过来着重写夹江对峙的天门山对汹涌奔腾的楚江的约束力和反作用。由于两山夹峙,浩阔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上句写望中所见天门两山的雄姿,下句则点醒“望”的立脚点和表现诗人的淋漓兴会。诗人并不是站在岸上的慧喊某一个地方遥望天门山,他“望”的立脚点便是从“日边来”的“一片孤帆”。读这首诗的人大都赞赏“两岸青山相对出”的“出”字,因为它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但却很少去考虑诗人何以有“相对出”的感受。如果是站在岸上某个固定皮弊的立脚点“望天门山”,那大概只会产生“两岸青山相对立”的静态感。反之,舟行江上,顺流而下,望着远处的天门两山扑进眼帘,显现出愈来愈清晰的身姿时,“两岸青山相对出”的感受就非常突出了。“出”字不但逼真地表现了在舟行过程中“望天门山”时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且寓含了舟中人的新鲜喜悦之感。夹江对峙的天门山,似乎正迎面向自己走来,表示它对江上来客的欢迎。青山既然对远客如此有情,则远客自当更加兴会淋漓。“孤帆一片日边来”,正传神地描绘出孤帆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的情景,和诗人欣睹名山胜景、目接神驰的情状。由于末句在叙事中饱含诗人的激情,这首诗便在描绘出天门山雄伟景色的同时突出了诗人的自我形象!

相关问答
天门中断楚江开中的天门指什么
1个回答2023-02-07 17:41
天门:撞开意思
天门中断楚江开中的楚江指的是什么
3个回答2023-07-31 11:55
己阅长江,长江中下游地带在古代属于楚地,所以叫楚江。
天门中断楚江开、楚江指的是什么?
1个回答2022-12-24 03:58
”天门中断楚江开“一句中“楚江"意为:长江流经旧楚地的一段,当涂在战国时期属楚国,故流经此地的长江称楚江。
天门中断楚江开是指
1个回答2023-08-03 20:25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拍如门中断楚江袭搜启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漏睁   “天门中断楚江开”是指“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
天门中断楚江开这句诗的意思是什么呢?
2个回答2023-03-01 03:10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长江好像鬼斧神工一般劈开了雄壮的天门山。后面是:碧绿的江水滚滚东流没有回转。
“天门中断楚江开”全诗是什么?
2个回答2023-06-05 18:06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天门中断楚江开下一句
2个回答2023-07-18 01:05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辩哪出,孤帆一唯灶耐片日边来。 这是李白的《望指春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楚江名字的来源
1个回答2022-08-15 16:40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天门:天门山,在今安徽当涂县境内。山分东西两峰,东博望山,西梁山,两山隔江相对如门户。楚江:长江。回:打旋。 ○唐·李白《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山开讲的是哪里
1个回答2024-03-13 18:20
这首诗便在描绘出天门山(今安徽省当涂县境内)雄伟景色的同时突出了诗人的自我形象。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李白 译文一:...
全文
楚王断带是哪个楚王 具体出处是哪本书
1个回答2024-02-14 22:18
  看过《东周列国志》的朋友也许知道“楚王断带”的故事:   春秋时期,楚王请了很多臣子们来喝酒吃饭,席间歌舞妙曼,美酒佳肴,烛光摇曳。同时,楚王还命令两位他最宠爱的美人许姬和麦姬轮流向各位敬酒。 ...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