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嗜学事例

2024-05-14 19:58

1个回答
凿壁偷光——梁朝彭 城的刘绮,是交州刺史刘勃的孙子,幼年丧父,家境贫苦,买不起蜡烛,夜读时,常将买来的狄草斩断燃烧,用来照明。 苏秦读书时用锥子刺腿以驱赶睡意;
文光投斧挂树,毅然前往长安求学; 孙康在夜里靠雪地的反光看书;
车武子收集颖获虫照明读书; 儿宽、常林耕地时也常带着经书,抽空背诵;
温舒一边放牧一边在蒲草上写字。

匡衡
有个叫匡衡的人,非常喜欢读书。但是家里贫穷,买不起蜡烛,夜间无法照明读书。匡衡邻居家日子过的挺好,每天晚上都点起蜡烛,屋里得很亮。他想到邻居家去读书,可是遭到拒绝。后来,匡衡想出一个好办法,他在墙上凿了一个小洞,邻居家里的光就透过来了,他把书对着光,读起挺方便。匡衡读的书愈来愈多,可是他没钱买书怎么办呢?有一天,他发现一个才主家,家里堆了很多书,他就去帮才主家干活,不要钱,才主很奇怪,问他:“小伙子,你为什么白白干活呀!”匡衡也不隐瞒,就说:“我帮你干活,不想得到工钱,只想借你家的书看看,不知你答应不?”才主非常高兴,就把家里的书借给他看,后来,匡衡成了一个有学问的人。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说人要刻苦好学。

负薪(xīn)挂角 汉朝时候的朱买臣,小时候,家里很穷。为了维持生活,他每天都得上山砍柴,没有时间读书。但是他好学不倦,常常背着柴一边走,一边看书。
隋朝有一个叫李密的人,小时候给人家放牛。每天出去都要带几本书挂在牛角上,趁牛吃草的时候,他就坐在草地上用心读书。

悬梁刺股: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 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 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 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 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这就时

孙敬悬梁的故事。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 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 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 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 这就使苏秦"刺股"的故事。
孟轲刻苦学习的故事:
古时候,有个学问家叫孟轲。他刚上学的时候,很用心,写字一笔一划,很工整。不久,他觉得学习太辛苦,不如在外面玩耍快活。于是,他逃学了,常到山坡上树林中去玩,好开心啊!
一天,他回到家里,正在织布的妈妈问他:“怎么这么早就放学了?”他只好承认逃学了。妈妈生气地说:“我辛辛苦苦织布供你读书,你却逃学,太没出息了!”小孟轲连忙给妈妈跪下。
妈妈拿起剪刀,一下子把没织完的布剪断了,说着:“你不好好读书,就像这剪断的布,还有什么用处!”
小孟轲哭着说:“我错了!今后再也不贪玩了。我一定好好读书!”从此,小孟轲勤奋学习,从不偷懒。后来他成了著名的大思想家。
张衡
张衡(78~139),字平子,是我国东汉时期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他的出生地在现在的河南省南阳县的石桥镇。他的祖父张堪做过太守,为官清廉。父亲早逝,因此张衡家里很贫穷。张衡从小就勤奋好学,加上天资聪颖,很早就闻名乡里。 据史书记载,他10岁时就“能五经贯六艺”,过目成诵。他兴趣很广泛,常常涉猎自然科学方面的读物,而且写得一手好辞赋。 一天,张衡从一本诗集里读到四句诗,描述了北斗星在各个季节傍晚时的变化:“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他觉得这太有意思了。天上的繁星闪烁,有的像箕,有的像斗,有的像狗,又有的像熊,它们的运行义各有怎样的规律呢?这简直是太美妙了。于是张衡根据诗的内容又参考别的书籍画成了天象图,每夜只要是没有云彩,他就默默地对着天象图仔细观察着夜空。广漠的星空有多少难解之谜呀,他观察着、记录着、思考着,他的脑袋里装满了各式各样的问题,充满了五颜六色的幻想。后来,他终于确认那四句诗里描述得不够准确,事实上斗柄早春指东北,暮春却指东南。 展开
相关问答
急! 古代人嗜学的事例和对此事例的感想
1个回答2024-02-19 12:23
我知道几个成语说的就是古代人的嗜学,比如悬梁刺股,闻鸡起舞 不过现代人已经不需要这样的学习方式了,比如说悬梁刺股吧,难道为了获取知识一定要以上海自己的身体为代价么?这样并不好 还有闻鸡起舞,人的精...
全文
嗜学事例..
1个回答2024-01-27 08:54
古人嗜学的事例 凿壁偷光——梁朝彭 城的刘绮,是交州刺史刘勃的孙子,幼年丧父,家境贫苦,买不起蜡烛,夜读时,常将买来的狄草斩断燃烧,用来照明。 苏秦读书时用锥子刺腿以驱赶睡意; 文光...
全文
古人嗜学的事例
1个回答2024-01-29 18:07
这就多了去了,(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借光)(王曦之墨染水岗)等等,多的很。
古人嗜学的例子
1个回答2024-02-15 06:09
凿壁借光《西京杂记》 【原文】 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
全文
古人嗜学的事例
1个回答2024-02-21 04:51
囊萤映雪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   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
全文
古人嗜学的事例
1个回答2024-01-23 01:39
凿壁偷光——梁朝彭 城的刘绮,是交州刺史刘勃的孙子,幼年丧父,家境贫苦,买不起蜡烛,夜读时,常将买来的狄草斩断燃烧,用来照明。 苏秦读书时用锥子刺腿以驱赶睡意; 文光投斧挂树,毅然前往长安求学; ...
全文
关于古人“嗜学”的 实例
1个回答2024-02-12 10:46
凿壁偷光——梁朝彭 城的刘绮,是交州刺史刘勃的孙子,幼年丧父,家境贫苦,买不起蜡烛,夜读时,常将买来的狄草斩断燃烧,用来照明。 苏秦读书时用锥子刺腿以驱赶睡意; 文光投斧挂树,毅然前往长安求学...
全文
古人嗜学的例子
1个回答2024-02-20 15:12
1屈原洞中苦读: 屈原小时侯不顾长辈的反对,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躲到山洞里偷读《诗经》。经过整整三年,他熟读了《诗经》305篇,从这些民歌民谣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终于成为一位伟大诗人。 2司马光警...
全文
古今嗜学的事例
1个回答2024-01-25 01:16
程门立雪,囊萤映雪,凿壁借光程门立雪,囊萤映雪,凿壁借光
嗜血嗜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2-07-17 17:02
嗜 读音:shì 动词 在这个词中的意思是::特别爱好 而嗜血的意思是:特别喜欢血液,真正嗜血的人是见到血就兴奋就高兴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