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歌朗读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小学三个学段朗读目标各是什么?请你分析这三个学段朗读目标的异同。
1个回答2024-02-01 05:40

小学第一学段的朗读目标是:“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学段的朗读目标是:“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学段的朗读目标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个学段朗读目标相同的是都要“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不同的是不同学段目标达成的要求不同。第一学段只要求“学习”不要求“会用”,更不要求“能用”。第二学段则要求“会用”但不要求成为一种能力,不要求能很熟练地运用。而第三学段,则是最高的要求,能用,指已经成为了一种能力,能熟练地运用并掌握了朗读的技巧。这样规定,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符合不同年段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

关于朗读的宣传标语
1个回答2024-02-10 19:59

关于朗读的宣传标语有很多以下是列出的一些:

1、朗读,陶冶心灵,启迪智慧。

2、走进书里,享受朗读的魅力。

3、朗读,让文字有声有色。

4、朗读,让阅读更生动。

5、朗读,让孩子爱上阅读。

6、用声音传递文化,用朗读改变世界。

7、静心聆听,感受朗读之美。

8、朗读,让经典永不磨灭。

9、美好的声音,美好的传统。

10、朗读,让知识与情感同行。

11、朗读,让文字跃然纸上。

12、朗读,是对文字最好的演绎。

13、好书要读,好声音要听,好文章要朗读。

14、朗读,让我们拥抱健康、快乐的生活。

15、朗读,让我们共建美好的阅读环境。

朗读的好处:

1、提高口语表达能力:通过朗读,可以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不仅能够让自己更加自信地发表演讲或者与人交流,还能够激发自己对语言学习的兴趣。

2、增强语感与韵律感:朗读有助于增强语感与韵律感,让我们更加敏锐地感受到语言的节奏和音调变化,从而更好地掌握语言的美感。

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朗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所读的内容,通过语音表达,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文字的含义和背景。

4、改善发音和语调:朗读有助于改善我们的发音和语调,使语言更加清晰、生动、自然。

5、减轻压力:朗读可以缓解压力和紧张情绪,让我们感受到心灵的宁静和放松。

总之,朗读是一种非常有益的学习方法和生活方式,对于口语表达、语感培养、阅读理解、发音和语调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同时也让我们更加享受语言和文学的美妙。





课标中各个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
1个回答2024-05-04 07:54
正确答案:C 解析:朗读时要根据朗读材料选择语气和感情。
《世说新语》其中一则给它标上朗读符号
1个回答2024-01-20 23:36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 有一人/欲依附, 歆/辄难之。 朗曰:“幸/尚宽, 何为/不可?” 后/贼追至, 王/欲舍/所携人。歆曰: “本/所以疑, 正/为此耳。 既/已纳其自托, 宁/可以急相弃邪?” 遂/携拯如初。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我爱朗读的宣传标语
1个回答2024-02-07 12:31

我爱朗读主题标语:

1、诵国学经典品盛世文明。

2、读高雅书,做优雅人。

3、用珠宝装扮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

4、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5、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

6、与经典同行,打好人生底色:与名著为伴,塑造美好心灵。

7、诵读,为精神打底;读书,为人生奠基。

8、营造诗意校园,建设精神家园。

9、诵读,让校园精神起来!

10、读书修身,读书养性。

11、诵读,为人生打下高雅的底色。

12、最是书香能致远。

13、读书修身,读书养性。

14、读高雅书,做优雅人。

15、诵国学经典,品盛世文明。

16、与经典同行,与轻贤为友。

17、读中华经典,做龙的传人。

16、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

18、诵读经典诗文,传承华夏文明。

19、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

20、传承中华文化,感受母语魅力。

21、学习经典文化,陶冶美好心灵。

2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23、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

24、诵读,为精神打底;读书,为人生奠。

25、热爱书籍,享受阅读;热爱母语,享受经典。

语音标准自然是朗读最基本的要求
1个回答2024-01-23 19:13

基本标准如下:

一.是正确、清楚,用普通话朗读,读准字音,不漏字,不添字,不错字,不破句;

二.是态度自然大方,语气顺畅,停顿合理,节奏恰当;

三.是能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比较准确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朗读的技巧:

朗读的技巧主要是停顿、重读、语调和速度。

1、停顿是语句间的间歇、声音的休止。一般是:首名、小标题与正文间,段与段间停三拍;句、问、叹和冒号处停两拍;分号处停一拍半;逗号停一拍;顿号、间隔号处停半拍。

2、重读是把句中重要词语读重一些表示强调,“重要词语”一般指句中主语、动词谓语和修饰限制的定语。

3、语调变化是用来表达不同感情的,常见的有升调、降调、曲调、平调四种。一般地说,表颂扬的、赞叹的、热诚的、悲壮的句子。

要用升调;表祈求的、感激的、沉痛悲哀的、叹息的句子。要用降调;表犹豫的、怀疑的、暗示的、双关的句子用曲调;表心平气和的、庄重的、谨慎的、仁慈的句子要平调。

4、速度依文章的内容而定。一般说,交代说明性的内容,描写的句子,含有庄重或悲哀的句子读缓慢些,紧张气氛的内容、激烈的对话,慷慨陈词,含有快活,愤怒、恐怖、惊愕的句子读得急促些。

朗读文字标出重音和停顿
1个回答2024-02-28 23:43
1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2当/灿烂的太阳/跳出东海的碧波,
帕米尔高原/依然是/群星闪烁;
当北国/还是银装素裹的世界,
南疆/早已洋溢着/盎然的春色。
啊,我们爱你,中国!
......
我们爱你——
傣家竹楼前/如水的月色,
世界屋脊上/布达拉宫的巍峨。
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
大草原的羊群、戈壁滩的骆驼。
......











关于朗诵比赛的标题
1个回答2024-03-10 09:02
流年岁月,激情诗颂.再奏乐章,荣取辉煌
新目标八年级上册课文朗读录音
1个回答2024-02-25 05:58
请留下电子邮件!
朗诵评分标准
1个回答2024-02-07 04:24

朗诵评分标准如下:

一、主题内容(20分)

1、内容(10分):题材不限,内容健康向上,充实生动,有真情实意。

2、主题(10分):寓意深刻,富有感召力和警世作用。

二、普通话(40分)

1、发音(20分):语音准确 20分,较准确18分,基本准确 15分,最低 12分。

2、语速(10分):语速怡当、声音洪亮,表达自然流畅 10分,因不熟练,每停顿一次扣1分。

3、节奏(10分):节奏优美,富有感情10分;节奏鲜明,基本有感情8分。

三、表达 (30分)

1、表达(10分):表达自然得体,动作怡当 10分,表达较为自然大方,动作设计合理8分,表达基本自然,动作较少6分。

2、感情(10分):处理得当 10分,处理一般6分。

3、感召力(10分):富有创意,引人入胜 10分;有创意,有一定感召力8分。

四、台风(10分)

1、上下场致意、答谢。(5分)

2、服装得体,自然大方。(5分)

朗诵,指大声朗读。就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朗,即声音的响亮有力;诵,即背诵。朗诵,就是用响亮有力的声音,结合各种语言手段来完善地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 

朗诵是口语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朗诵不仅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增强艺术鉴赏,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朗诵,读者可以陶冶性情,开阔胸怀,文明言行,增强理解;小者,可以有效地培养对语言词汇细致入微的体味能力,以及确立口语表述最佳形式的自我鉴别能力。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