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转杨六朗诉苦

杨宗保和杨六朗是不是同一个人
2个回答2022-12-28 18:55
不是啊,杨宗保是杨六郎跟郡主的儿子
谁能告诉我一下杨六郎的事迹?
1个回答2024-03-12 05:19
民歌《小放牛》说:“’杨六郎把守三关口”;话本说:“.六郎三关为元帅”。三关者何地?史家有考,乃瓦桥关(今雄县城)、益津关(今霸县城)、高阳关(今高阳东旧城村)是也。其实,杨六郎把守的不独三关而已,从泰州(今满城县)狼牙山到泥沽海口(今天津军粮城泥沽村),曲折两千里,都是杨六郎的防地。

“六郎”威名,契丹畏称

杨六郎即北宋名将杨业(亦称杨继业)的长子杨延昭。延昭本名延朗,因避圣祖赵玄朗之讳,于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改名延昭①。他既然是杨业的长子,为什么又称他为六郎呢?原来这个大名是契丹的辽兵叫起来的。《宋史·杨延昭传》说:“契丹惮之,目为六郎。”《续资治通鉴长编》说:“敌惮之,目日六郎。”《东都事略》说:“虏人畏之,呼为六郎。”

为什么契丹怕他,就称之为“六郎”呢?据郝树侯在他的《杨业传》中考证:“古代往往以天上的星宿比拟世间的正面人物。契丹称宋为南朝、南国,因而他们赞扬杨延昭为南斗。南斗六星在宋初已成习惯语,这样,久而久之,就直呼为六郎了。”

郝氏之“星宿解释说”,一扫宋代话本和元代杂剧解之为“排行老六”的谬传,弄清了这个“玄妙”多年的问题。

近读常征先生的《杨家将史事考》,得知他对六郎由来的考证又有新意。常氏引《太平御览》卷六《大象列星图》说:“‘南斗六星去牵牛二十六度四分之一,主兵机;北斗六星中第六星主燕’。南斗六星固主兵机,为大将之象,而作为大将之象的北斗第六星更主燕——燕地正是当时契丹国家所在,杨延昭镇守河北正为对付契丹,契丹人畏之惮之,因而喻以镇慑本国(即主燕)的大星,称之为北斗六星杨延朗是完全可能的。时间既久,辗转相传,杨延朗的朗字渐渐演化为郎,北斗六星也渐渐简化为六星,杨延朗和杨六星,便复合而成为杨六郎,进一步简化,就变为《宋史》所称的六郎了。”

另外还有一则民间传说,竞与两人之‘’星宿解释说”吻合。传说云:契丹在北,宋朝在南。北有北极星,南有天狼星。宋时天狼星“主兵灾”,契丹对延昭害怕之中兼有敌视,便把他比作“天狼星”,呼为杨天狼。“天,’字和“六”字形体相似,久之,“天”字混为“六”字,便把杨天狼讹称为杨六郎了。这种‘“六”“天”相混的说法,虽是民间流传,不足为据.但“六”字与某种星宿联系着,是一个巨星的代号,确是不错的。

那么,宋人或与杨家同代,或去杨家不远,元代更与宋代相接,何以会误称六郎为 “排行老六”呢?因为杨延昭的成绩,同他父亲杨业一样,均发生在边地,且又十分壮烈。人们既知杨业有七子,又有“六郎”名扬天下,辗转相传,人云亦云,就认定六郎是“排行老六”了。再加上那时国家修订的史书都属档案藏书,有的迟至元代才行刊布,故艺术家们在说书演戏的时候,就沿用其讹传的“老六”的说法了。据史书载,杨业七子除长子延昭颇负盛名之外,其余六子,延玉随父阵亡,《宋史》一笔带过;另五子只列其名,荫补小官,并无惊人功名。

靡战辽兵,功名显赫

杨延昭随父降宋后,为宋廷镇守代州(今山西代县)不过八年(即公元979年到986年,22岁至29岁),但是.他把守河北边关的时间,却有十六年之多(即公元999年至公元1014年,42岁到57岁)。延昭在代州作过阳武峪(即今蟀县西的阳武峪村)都巡检,警备过晋北诸州②;雍熙北伐时,作过其父杨业大军的先锋,史、志说他作战晓勇,“战朔州城下,流矢贯臂,斗益急’叹。但是,那时他年龄尚轻,官职亦低,毕竟还没有父亲杨业那种镇慑契丹的“杨无敌”的威名。延昭来到河北时已是独当一面或指挥一线的统帅, “六郎”威名便震动天下了。据史、志所载,他打了八次大胜仗:

一、咸平二年七月(公元999年),契丹肖太后并辽主耶律隆绪欲大举南侵,屯兵幽州。宋真宗任命杨延昭‘当时知定远军,驻今河北东光)为保州沿边都巡检使,警卫保州、广信、安肃三州军④。保州州府在今安新县城区;安肃军驻今徐水县城,时称梁门;广信军驻今徐水西北三十里的遂城。此三州军,北临易水和白沟界河,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因当时契丹入河北有两条通道,一条是东道,即今固安、雄县、霸县、莫砖州、任邱、高阳一线,这是一条夏秋有水、道路狭窄的路线:一条是西道,即今易县、徐水、满城、望都一线,这是一条四季可通的旱道。杨延昭身为保州沿边都巡检使,亲自镇守最切敌境的遂城,以其副手杨嗣守保州,魏能守梁门,控扼的正是这条西道的咽喉。九月,延昭到任仅只两月,辽兵二十万便在肖太后和辽主耶律隆绪的率领下,突破白沟界河,向南袭来。延昭、杨嗣、魏能飞书告急,请求河北大帅傅潜派兵增援。时傅潜拥兵八万,竟畏敌如虎,屯定州(今定县)不出,遂城便被辽兵包围。肖太后亲执俘鼓督战,攻之甚急。然延昭虽然仅有三千兵马,却十分沉着。他“悉集城中丁壮登脾,赋甲器护守”⑤,打退了辽兵一次又一次的进攻,一直坚持到十月,正好碰上寒潮.延昭旋即利用这一条件,“汲水灌城上.旦悉为冰,y滑不可上。契丹遂溃去,获其恺仗甚众”⑥。这便是传说中杨六郎“冰城计”的史实根据。
六年级书声朗朗所有意思
1个回答2022-11-29 23:40
形容读书声清朗而响亮
少年杨家讲中四朗与六朗到底谁更强点?
3个回答2023-07-23 21:30
我觉得是四朗厉害...
苦越诉越苦
1个回答2024-02-19 11:06
那就别诉苦,换种方式让自己快乐起来。
有一段时间喜欢和朋友诉苦,然后听别人的意见,完全没了自己的主见!后面就养成了喜欢找人诉苦,这是怎么
1个回答2024-02-14 03:26
可能你暂时对工作生活没有太多经验,也存在一定的恐慌,不要着急,成长有个过程。

喜欢听别人意见是好事,可以让别人帮助你,通过第三方看清自己,但是长期依赖了,就只会在别人眼里看自己和看事情,但是事实上没有人比你自己更了解自己。

另外,喜欢诉苦可能不是个好习惯,自己学会承受才会慢慢变成熟,建议你还是多读读书、埋头工作做事,对了,推荐一篇好文章---六六写的《永不抱怨》会对你很有启发。

希望你慢慢从学习、工作中总结自己,提高自己、超越自己!
杨氏之子朗读
1个回答2024-03-20 21:42
展开全部 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我可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朗读者陪伴六位朗读者分别讲了什么
1个回答2024-01-21 06:04

第一位朗读者:郑渊洁,作家,《童话大王》作者。

自爆上学时,因改老师作文题目为《早起的虫子被鸟吃》而被开除。

朗读了一篇自己写的《父与子》。

第二位朗读者:杨乃斌。

从小失去听力,母亲陪伴一起上学十六年。

朗读了一篇冰心写的《不为什么》。

第三位朗读者:蒋雯丽,演视演员。

做艾滋病知识宣传十五年,朗读了一篇林清玄写的《百合花开》。

献给那些受艾滋病影响的孩子们。

第四位朗读者:林兆铭,广州一动物园饲养员。

朗读了一篇梭罗写的《瓦尔登湖》,献给他养的动物们。

第五位朗读者:乔榛,译制片配音。

自述7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感恩老伴一路陪伴。

朗读了一篇裴多菲写的《我愿是激流》。


歌曲撒朗啊撒朗啊,苦力我马野撒朗哈
1个回答2024-03-16 11:11
我的爱 - 李宗泫
有没有把小说转换成语音朗读的应用,请教。
1个回答2023-08-05 09:07
喜马拉雅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