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语言艺术魅力的相声

关于艺术魅力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23 02:26
1,不落窠臼。
不落窠臼,拼音是 bù luò kē jiù,意思是指比喻不落俗套,有独创风格(多用于文章或艺术品、作品)。窠臼:老套子,旧格式。动宾式;作主语、谓语、定语;含褒义感情色彩。
语出清代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六回:这“凸”“凹”历来用的人最少,如今直用作轩馆之名,更觉新鲜,不落窠臼。
2,别具匠心。
别具匠心,拼音是bié jù jiàng xīn,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的构思。常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匠心:巧妙的心思。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感情色彩。
出自唐·王士源《孟浩然集序》:“文不按古,匠心独妙。”意思是写作应该独出心裁,不按古时候的旧套路。
3,匠心独运。
匠心独运,拼音是jiàng xīn dú yùn,意思是独具创新地运用精巧的心思,形容文学艺术等方面构思巧妙。不能用于形容制造工具等。主谓式;作定语、宾语、状语;含褒义。
出自秦牧《花城》:“人们选择和布置这么一个场面来作为迎春的高潮,真是匠心独运!”
4,独具匠心。

独具匠心,拼音是 dú jù jiàng xīn ,意思是具有独到的灵巧的心思,多指技术或艺术方面有创造性。匠心指巧妙的心思。动宾式结构成语,通常在句中做嫌厅败定语,含褒义的感情色彩。
出自唐代张祜《题王右丞山水障》:“精华在笔端,芹颤咫尺匠心难。”意思是笔下写出来的都是精华,但字义咫尺之间相差却很大,想要有独到的巧妙运用很难。
5,别出心裁。
别出心裁,拼音是bié chū xīn cái,意思是表示与众不同的新观念或办法。用来形容诗文、美术、建筑等的构思设想独具一格,与众不同。同独出心裁。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状伏薯语;表示与众不同的新观念或办法。
出自明代李贽《水浒全书发凡》:“今别出心裁,不依旧样。”意思是现今的这个做法,不同于以前的样子,是众不同的新观念。
形容“艺术很有魅力”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22 04:21

文学类:不落窠臼 脍炙人口 妙笔生花 行云流水

音乐类:余音绕梁 曲高和寡 阳春白雪 绕梁三日、响遏行云 天籁之音 曲终奏雅 双管齐下

书画类:笔走龙蛇 妙笔生花 画中有诗 栩栩如生 唯妙唯肖 出神入化 引人入胜 鬼斧神工

1 这些富有魅力的神话故事,深深地打动了孩子们的心。

2 这幅画呈现出的艺术魅力令人赞叹不已。

3 色彩斑斓的秋天为九寨沟增添了无穷魅力。

4 没想到这里区区弹丸之地竟有着无穷的魅力,吸引来无数文人墨客。

5 你的魅力在于你对人生天真烂漫的态度。

6 难怪她获得胜利,因为她有令人一见如故的魅力。

7 人格的魅力是任何话语难以比拟的。

8 凡尔赛宫的内部陈设和装潢富于艺术魅力。

9 这栋建筑的设计很是别具一格,具有独特的魅力。

10 绘画有着别具一格的魅力。

11 他具有令观众爱戴和尊敬的自然魅力。

12 她的裙子和上衣搭配起来有别具一格的魅力。

13 他知道,有些人觉得他很有魅力,有些却不以为然。

13 造 句 网是一部在线造句词典,其宗旨是让大家更快地造出更优质的句子.

14 绘画有着别具一格的魅力。无论是漫画、水粉画都是我非常喜欢的。尤其是漫画人物,是我一直以来酷爱的。

15 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无时无刻都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形容艺术魅力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3-05 14:06

惟妙维肖 赞不决口 独具匠心 五彩缤纷 恰倒好处 栩栩如生 有滋有色 画中有画 巧夺天工 犹比西施 博大金深 想象奇特 .

表示艺术魅力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19 13:35

追魂夺命_成语解释

【拼音】:zhuī hún duó mìng

【释义】:夺取魂魄性命。形容魅力极大。

【出处】:《绿野仙踪》第四十三回:“我活了四十多岁,才只见了这样个伶俐俊俏、追魂夺命、爱杀人的一位小堂客。”又第七十九回:“再看香裙下面,偏又配着周周正正、瘦瘦小小、追魂夺命一对小金莲,正是洛神临凡,西施出世。”

造句

1、之后,无比不爽的哼了一句,指了指吴聊那藏有追魂夺命霸王枪的裤衩,冷冷的说道:“就算你让我一尝童子尿的滋味,这事,本尊也绝对无法给你办成,哼!”。

2、乾坤殿内众人此时争论不休,魔君冷傲天,追魂夺命等人也俨然在座。

3、追魂夺命,还是移形幻影??其他人也被岩石的动作吓了一跳,甚至连导师们都不例外。

4、第三个就是天下镖局王大江,他以追魂夺命枪法出名,我与他斗了三十回合,他便败下阵来。

5、陈风淡淡一笑,右手轻轻捏住了筷子,剑海中的追魂夺命剑法再度被打开,与他的灵魂高度融合。

6、想起追魂夺命剑法,陈风一下子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信心,至少他从地球上带来的诸多剑法,在这个世界里都是独一无二的。

7、追魂夺命煞手拳本就属于至刚至阳的拳法,伤人先伤己,攻势凌厉,讲究连环攻杀,一气呵成。

名人追求艺术魅力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4-19 01:35
你可以去查查 杨丽萍

是以为不错的艺术家

希望能够帮到你

以上纯属个人意见,如有不当之处还望谅解
中国艺术的演变和发展
1个回答2022-10-03 19:49
这个问题太笼统了
小学生艺术画展可以画什么
1个回答2024-03-10 23:39

最好是想象力丰富些!色彩绚丽些,可以突出些主题就最好了! 节约 梦想 家庭

哈利波特的艺术魅力
1个回答2024-03-16 16:11
小说的艺术价值我觉得还是比较高的
叙事详略得当,语言逻辑性强,情节波澜起伏,最重要的是人物的描写烂厅很成功,每个哈利波特的读者都会找到自己喜欢的人物,而这些人物无论是主角还是昙花一现的次要角色都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把握住好的人物描写是小说成功的重要原因,同时人物的心理描写也栩栩如生,很生动,在很多情节中给人的感觉都是可以身临其境!!并且,任何一个人物都既有优点又有缺点,这样让读者会觉得更贴近我们的生活。即使是魔法世界,即使是在很遥远的国度,读者们也都会将书中的人物看做自己的挚友!

其次小说的写作结构就是紧贴中心思想,环环相扣。作为饥喊隐儿童读物,哈利波特整个的思想就是关于“爱”的力渗悔量和“友情”的强大!!每一部,每次历险都会在最后表达出“爱”的重要性。虽然有些空洞,但是很好理解,对于读者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意义。《哈利波特》与《指环王》不同,它的受众比较年轻,因此这样浅显的意义以及丰富的故事,多姿多彩的人物都是该书成功的重要原因!
民间故事展现了怎样的艺术世界?
1个回答2024-03-09 20:19


民间故事在我们面前展现了基于民众现实生活世界又超出这个世界的另外两重世界。幻想故事借助想象构造出一个寄托人们理想愿望的光明世界,它自然也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普通百姓为主人公,然而帮助人们战胜邪恶,带来光明美好的却是神仙、宝物、魔法等神秘力量,它从包含着原始自然崇拜、宗教信仰等等的民间神秘文化中衍生而来。

生活故事构造的艺术世界同样也具有超脱现实生活世界的特点。它由具有非凡智慧的主人公在形形色色的较量中出奇制胜压倒权威,并将“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从而饱含使叙述主体感到优越的喜剧性。它源于民间深厚的诙谐文化传统,叙事时虽保持着现实生活的种种样相,实际上却是对生活的“戏仿”,对当时生活秩序的颠倒,以另一种方式折射出民众的理想愿望。

其实,民间创作的幻想是现实的幻想。这个幻想从不越出这里现实的物质的世界,它从不用任何理想的彼世的东西来修补这个世界的不足,它在时间和空间上展开,它能感觉到这广阔的时空并且广泛深刻地加以利用。这个幻想依靠人类发展的实际可能性,这里的可能性不是指近期的实际行动计划,而是指人的潜力和需要,指现实中人的本性所具有的任何时候都不会取消的永恒要求。这些要求是会永远存在下去的,只要有人在,就无法压制这些要求。它们是现实的,就像人的本质是现实的一样。所以它们或迟或早不能不为自己打通道路以求完全的实现。

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1个回答2024-04-24 06:49
  关于艺术的起源问题一直被学术界称为"斯芬克斯之谜",这主要是因为人们对人类早期的历史和艺术方面的资料所知甚少。尽管如此,历史上的许多学者还是在这一领域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努力,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各种关于艺术起源的学说。这些学说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人类艺术发生的某些条件和根据,对学习艺术和进行艺术教育有着重要的价值。虽然这些关于艺术起源的学说必然涉及到人类艺术的方方面面,但其中关于美术起源问题的论述通常都是这些学说的重要方面。以下我们就来简要介绍、评析一下历史上几种主要的关于人类艺术(美术)起源的学说。

  1、模仿说

  这是一种关于艺术起源问题的最古老的理论,始于古希腊哲学家。这种学说认为:模仿是人类固有的天性和本能,艺术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的模仿。在古希腊哲学家看来,所有艺术都是模仿的产物,美术艺术如此。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模仿的对象是实实在在的现实世界,艺术不仅反映事物的外观形态,而且反映事物的内在规律和本质,艺术创作靠模仿能力,而模仿能力是人从孩提时就有的天性和本能。"继古希腊哲学家之后,文艺复兴时期的达 芬奇、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俄国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都不同程度地继承和发展了这一学说。这种理论直到十九世纪末仍然具有极大的影响。

  今天,用模仿说作为艺术起源的动力的美学家已经不多了,因为事实上有很多现象,如人类的史前洞穴壁画是很难用模仿的冲动去解释的。但模仿说仍有它一定的价值,它揭示了人类一种比较原始的心理倾向,这种倾向与艺术是相通的。一方面,对客观事物的模仿也是一种对事物的把握方式,它使人从中看到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从而引起人心理上的快乐和满足。另一方面,不管原始人由于什么原因创作和制作了原始艺术,这些原始艺术本身(如史前洞穴壁画上的动物轮廓)却无疑是由模仿得来的,也就是说,模仿即使不成为动因,也至少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正因为史前造型艺术都基于模仿的手段,我们才能认识到这些形象所模仿的原型是什么动物。我们从今天所发现的原始艺术作品中也不难看出,模仿是大部分原始艺术创作和制作的主要方法。而其它方法,如表现和象征的方法也都是从模仿之中发展演变而来的。

  2、游戏说

  游戏说认为艺术起源于游戏,它是包括美术在内的艺术发生理论中较有影响的一种理论,其代表人物是德国著名美学家席勒和英国学者斯宾塞,人们也因此把游戏说称为"席勒-斯宾塞理论"。席勒在《美育书简》中,通过对游戏和审美自由之间关系的比较研究,首先提出了艺术起源于游戏的观点,认为艺术是一种以创造形式外观为目的的审美自由的游戏。"自由"是艺术活动的精髓,它不受任何功利目的的限制,人们只有在一种精神游戏中才能彻底摆脱实用和功利的束缚,从而获得真正的自由。游戏说还认为,人的审美活动和游戏一样,是一种过剩精力的使用,剩余精力是人们进行艺术这种精神游戏的动力。人是高等动物,它不需要以全部精力去从事维持和延续生命的物质活动,因此有过剩的精力,这些过剩精力体现在自由的模仿活动中就有了游戏与艺术活动。斯宾塞和席勒一样,也认为游戏是过剩精力的发泄,它虽然没有什么直接的实用价值,却有助于游戏者的器官练习,因而它具有生物学意义,有益于个体和整个民族的生存。

  游戏说强调了游戏冲动、审美自由与人性完善间的重要联系,对于我们理解艺术在审美方面的发生具有重要价值。它揭示了艺术发生的生物学和心理学方面的某些必要条件,如剩余精力是艺术活动的重要条件,艺术的娱乐性和审美性等,揭示了精神上的自由是艺术创造的核心,对我们理解艺术的本质是富于启发的。但它把艺术看成是脱离社会实践的绝对自由的纯娱乐性活动,且偏重从生物学的意义上来看待艺术的起因,过分强调了艺术与功利的对立,有绝对化和片面性的弊病。

  3、表现说

  这种学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表现和交流情感的需要,情感表现是艺术最主要的功能,也是艺术发生的主要动因。持这一理论的主要有英国诗人雪莱、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等,还有欧美的一些现当代美学家。在这种学说看来,原始人所有的艺术只有一个最主要的推动力,那就是他们通过各种艺术来表达他们的情感,从而促成了艺术的发生和发展。如托尔斯泰认为:"艺术起源于一个人为了要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于是在自己心里重新唤起这种感情,并用某种外在的标志表达出来。"这些外在标志就是用动作、线条、色彩、声音以及言词所表达的艺术形象,通过这些艺术形象的传达,使别人也能体验到同样的感情。这样,作者所体验到的感情感染了观众或听众,这就是艺术活动。

  如果说人类的科学主要是与理性、认知相联系的话,人类的艺术就更多地是和感性、情感等联系在一起。表现和交流情感的确是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因此表现情感也是推动艺术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心理动力。但是人类表达情感的方式是多样的,语言、情感都能表达情感,而且艺术也不仅仅是表达情感的工具,因此这一学说并不能完全说明艺术起源的全部原因。

  4、 巫术说

  巫术说是西方关于艺术起源的理论中最有影响、有势力的一种观点。这种理论是在直接研究原始艺术作品与原始宗教巫术活动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最早由英国著名人类学家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这种观点用实用性来解释艺术的起源,认为在原始人心目中,最初的艺术有着极大的实用功利价值。按照这种理论,原始人所描绘的史前洞穴壁画中虽然有许多在我们今天看来是美丽的动物形象,但他们当时却是出于一种与审美无关的动机,即巫术的动机。如许多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洞穴壁画和雕刻,往往是处在洞穴最黑暗和难以接近的地方,它们显然不是为了给人欣赏而制作的,而是史前人类企图以巫术为手段来保证涉猎的成功。还有些动物身上画有或刻有被长矛或棍棒刺中和打击过的痕迹,按照巫术说的观点,这是因为原始部落有一种交感巫术的存在,原始人认为任何事物的形象与实际的该事物都有一种实在的联系,如果对事物的形象施加影响,实际上也就是对这个事物施加影响,在动物身上画上伤痕也就意味着他们在实际的涉猎当中可以顺利地打到猎物。原始东西壁画中这些身上有被刺中或击伤痕迹的动物形象,成为支持艺术产生于巫术学说的有力证据。 巫术说对于我们理解原始艺术,特别是原始美术发生的动力,以及这些艺术在当时条件下非审美的性质具有重大意义。但巫术说把精神动机视为原始艺术发生的唯一动机,忽略了隐藏在精神动机后面的动因,即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因而也不能完满地解释原始艺术的真正起源。

  5、劳动说
  在我国文艺理论界占据主导地位的理论,是认为艺术起源于生产劳动。19世纪末叶以来,在欧洲大陆许多民族学家与艺术史家中,就广为流传艺术起源于“劳动” 的理论。希尔恩在《艺术的起源》中就曾经列出专章来论述艺术与劳动的关系;俄国普列汉诺夫在《没有地位的信》中,通过对原始音乐、原始歌舞、原始绘画的分析,以大量人种学、民族学、人类学和民俗学的文献证明,系统地论述了艺术的起源及其发展问题,并且得出了艺术发生于劳动的观点。恩格斯指出,“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和劳动一起,成为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在它们的影响下,动物的脑髓就逐渐地变成了人的脑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