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词的赏析

凉州词的赏析
2个回答2022-09-23 00:52
王之涣《凉州词》赏析

凉州词①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②
春风不度玉门关。③

前两句偏重写景,后两句偏重抒情。
背景的雄奇,更反衬出它的荒凉
凉州词赏析
1个回答2023-12-20 02:23
▲王之涣《凉州词》赏析
凉州词①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②
春风不度玉门关。③
作者简介
王之涣,688-742,字季凌, 排行七, 原籍晋阳(今山西太原),五世祖隆迁居绛州 (今山西新绛)。曾任冀州衡水主簿,因谤辞官,家居十五年。晚年出任文安 县(今禹河北)尉,卒于官舍。为人慷慨有大略,善作边塞诗,与高适、王昌 龄、崔国辅等唱和,名动一时。靳能为作墓志,称其“歌从军,吟出塞,皎兮 极关山明月之思,萧兮得易水寒风之声,传乎乐章,布在人中”。《全唐诗》 存绝句六首,皆历代传诵名篇。
注释
①凉州词:《乐府诗集》卷七九《近代曲词》载有《凉州歌》,引《乐苑》云: “《凉州》,宫曲名,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远进。”邝陇右道凉州,治姑臧 (今甘肃武威)。此诗用《凉州》曲调,并非歌咏凉州。 ②北朝乐府《鼓角 横吹曲》有《折杨柳》,歌词云:“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下马吹长笛, 愁杀行客见。” ③玉门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
《凉州词》赏析
此诗经“孤城”为中心而衬以辽阔雄奇的背景。首句“黄河直上”,有人 认为很费解,故易“黄河”为“黄沙”。然而“黄沙直上”,天昏地暗,那能 看见“白云”?其实,“黄河直上”并不难理解。李白与王之涣都写过沿黄河 西望的景色,不同点在于:李白的目光由远而近,故创出“黄河之水天上来” 的奇句;王之涣的目光自近及远,故展现了“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奇景。遥望 西陲,黄河由东向西,无限延伸,直入白云,这是纵向描写。在水天相接处突 起“万仞山”, 山天相连, 这是竖向描写。就在这水天相接、山天相连处, “一片孤城”,隐约可见。这,就是此诗所展现的独特画面。
前两句偏重写景,后两句偏重抒情。然而后两句的情,已孕育于前两句的 景。“一片孤城”,已有萧索感、荒凉感。而背景的辽阔,更反衬出它的萧索; 背景的雄奇,更反衬出它的荒凉。“孤城”中人的感受,尤其如此。这“孤城” 显然不是居民点,而是驻防地。住在这里的征人,大约正是沿着万里黄河直上 白云间,来此戍守边疆的。久住“孤城”,能无思家怀乡之情?这就引出了三 四句。羌笛吹奏的不是别的,而是“愁杀行客见”的《折杨柳曲》,其思家怀 乡之情已明白可见。妙在不说思家怀乡,而说“怨杨柳”。“怨”甚么呢?从 结句看,是怨杨柳尚未发青。李白《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 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有助于加深对这个“怨”字的理解。诗意很婉曲: 闻《折杨柳曲》,自然想到当年离家时亲人们折柳送别的情景,激起思家之情; 由亲人折柳的回忆转向眼前的现实,便想到故乡的杨柳早已青丝拂地,而“孤 城”里还看不风一点春色,由此激起的,仍然是思家之情。诗意如此委婉深厚, 而诗人意犹未足,又用“不须”宕开,为结句蓄势,然后以解释“不须”的原 因作结。 意思是:既然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 关外的杨柳自然不会吐叶,光 “怨”它又有何用?黄生《唐诗摘抄》云:“王龙标‘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 金闺万里愁’,李君虞‘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与此并同一意, 然不及此作,以其含蓄深永,只用‘何须’二字略略见意故耳。”写景雄奇壮 阔,抒情含蓄深永,正是这首诗的艺术魅力所在。
含蓄深永的诗是可以从多方面理解的。杨慎《升庵诗话》卷二:“此诗言 恩泽不及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李锳《诗法易简录》进 一步指出: “不言君恩之不及,而托言春风之不度,立言尤为得体。”
从唐人薛用弱《集异记》所载,“旗亭画壁”故事看,这道诗脱稿不久, 已传遍四方,推为绝唱。

王之涣,(688—742):字季凌,并州(今山西太原市)人。曾官文安县(今属河北)尉。其边塞诗与王昌龄、高适等齐名。现仅存绝句六首。
这是一首雄浑苍凉的边塞诗。“凉州词”,凉州歌的唱词。《乐府诗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辞》载有《凉州歌》,并说明是玄宗开元年间西凉府都督所进。凉州,治所在今甘肃武威县。这首诗豪迈奔放的歌声,把我们带到祖国大西北的壮丽山川面前。诗中描写的西北边疆之美,绝不同于江南水乡柔媚明丽之美,而是一种高远的美,粗犷的美,足以令人精神世界升华的美,使人感到自己力量存在的美。这种美使人立即感到历史和未来,立即感到永恒和无穷。最能表达这种美感的是诗的前二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它源远流长,一泻千里。远远望去,只见它蜿蜒曲折,奔流于万山丛中。它仿佛由天上流来,又仿佛流向天外。“黄河远上白云间”,是诗人真实的感受。李白不是也有过“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诗句吗?这绝非偶然的巧合。在那片广袤无垠的土地上,诗人眼前所见到的似乎只有两件事物:地上奔涌的黄河与天空浮动的白云。诗人全神贯注,空旷而绝无寂寞之感。黄河、白云,色彩对照明丽。水在流,云在飞,使人感到宇宙的脉搏与呼吸。
稍稍将目光转移, 诗人看到了天地间别的景物。“一片孤城万仞山”。对此仍是那样地强烈。城是“孤”的,是“一片”,山则众多,高达万仞。山之高,更显出城之小,山之众,愈见其城之孤。通过这一对比描写,祖国西北边塞的雄奇广袤之美显现出来了。
诗人在上两句用这么大的魄力写景是为了什么呢?原来是为了写景中之人,寄寓自己对这广袤的边塞之中的人事的深沉感慨。这就是诗的后两句的内容。羌笛,是西北边疆富有地方色彩的乐器。当羌笛的声音随风传来《杨柳枝》那熟悉的旋律时,诗人的情绪激越了。笛声充满了哀怨之情,在寂寥的山野间萦绕。那是戍边的军士在吹奏送别曲吧。他们曾经在这催人心碎的乐声中,告别了亲人,踏上漫漫的征途。现在,只要吹起这支曲子,他们的眼前仿佛会立即浮现妻儿的泪眼,慈母的愁容。但是诗人劝慰他们:“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你们何必借《杨柳枝》来抒发满腔的幽怨呢?要知道,春风是吹不过玉门关的。这两句,写边地的荒寒和征人的怨情,情调转为忧伤。但这种忧伤不是一般悲抑低沉的哀叹,而是暗含讽刺之意的。杨慎《升庵诗话》卷二说:“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可见诗人的真意并不在于夸张塞外的荒寒,说那里没有春风,而是借自然现象来暗喻安居于繁华帝都的最高统治者不关心征人的生活,对于远出玉门关戍守边境的士兵不给予一点温暖。
这首诗是一幅西北边疆壮美风光的画卷,又是一首对出征将士满怀同情的怨歌,二者统一于短短的四句诗中,引人遐想,耐人寻味,使人对盛唐边塞有较全面深入的了解。全诗句句精采,情景交融,妙绝千古。
《凉州词》的赏析
1个回答2023-12-10 19:24

《凉州词》,作者是唐代诗人王之涣。这首诗主要是以一种特殊的视角描绘了黄河远眺的特殊感受,同时也展示了边塞地区壮阔、荒凉的景色,悲壮苍凉,流落出一股慷慨之气,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凉州词》的赏析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

static/uploads/yc/2022****/e92ca5bc6af9d64796ce7afb103a70dd.png"width="484"height="300"/>

凉州词赏析

这首诗表达出戍边士兵的思乡怀土之情。诗的首句写极目远眺之景,描绘出黄河的蜿蜒雄壮。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写塞上孤城,意境萧杀悲怆。先写边塞的萧索悲凉,以衬托戍守者的孤苦寂寥。第三句忽而一转,引人羌笛之声。羌笛所奏是《折杨柳》的曲调,这就不能不勾起征夫的离愁了。

玉门关内或许春风和煦,关外却是杨柳不青,离人想要折一枝杨柳寄情也不能,征人怀着这种心情听曲,一个“怨”字,用词精妙,语调委婉,深沉含蓄,耐人寻味。这首诗写出戍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但写得悲壮苍凉,没有衰萎颓唐的情调,表现出诗人广阔的胸襟。也许正因为《凉州词》情调悲而不失其壮,所以才能成为“唐音”的典型代表。

凉州词是关于什么事情的

凉州词这首诗写的事情是反映的是唐朝与北方异族之间的关系。

《凉州词二首》

作者:王之涣

其一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其二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译文:

凉州词其一

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凉州词其二

突厥首领来到中原求和亲,北望自己的领土,看到了边界以北的拂云堆神祠,回想昔日曾经多次在此杀马登台祭祀,然后兴兵犯唐,颇有几分踌躇满志。

但现在唐朝天子神武超绝,不肯与突厥和亲,此次中原之行只好无功而返。

凉州词诗句的三重意思

一、凉州词借喻春风讽刺盛唐最高统治者享乐于长安城,不顾远离都城的玉门关守卫们,让他们没有机会回家团聚亲人。

二、玉门关守卫埋怨羌笛弹出的悲伤思念杨柳曲,让他们想起亲人。想起自己的责任,想起遥远的家人因为有自己的守护而安于生活,又安慰自己,好好守护这关口,为国家,为家人护航。

三、凉州词作者用春风怨朝廷对他的不关注。他在盛唐时期,被冤枉辞官无人来问候,无人关注。转身又安慰自己,都城太远,可能照顾不到自己。

王之涣的个人介绍

王之涣虽出生在当时的顶级望族太原王家,但一直为官不顺。公元726年,王之涣在遭人诬陷诽谤后,便辞去官职。不过,王之涣性格豪放不羁,常常击剑悲歌,其诗也多被当时乐工制成歌曲传唱。此外,王之涣与高适等人都是好友,经常相聚互赠诗赋文章。公元742年,王之涣复任文安县尉。同年,在官舍病逝,享年五十五岁。

凉州词写作背景

据唐人薛用弱《集异记》记载:开元(公元713—741年)间,王之涣与高适、王昌龄到旗亭饮酒,遇梨园伶人唱曲宴乐,三人便私下约定以伶人演唱各人所作诗篇的情形定诗名高下。

王昌龄的诗被唱了两首,高适也有一首诗被唱到,王之涣接连落空。轮到诸伶中最美的一位女子演唱了,她所唱则为“黄河远上白云间”。王之涣甚为得意。这就是著名的“旗亭画壁”故事。此事未必实有。但表明王之涣这首诗在当时已成为广为传唱的名篇。

王之涣的凉州词的赏析?
1个回答2022-06-24 10:13
诗经“孤城”为中心而衬以辽阔雄奇的背景。首句“黄河直上”,有人 认为很费解,故易“黄河”为“黄沙”。然而“黄沙直上”,天昏地暗,那能 看见“白云”?其实,“黄河直上”并不难理解。李白与王之涣都写过沿黄河 西望的景色,不同点在于:李白的目光由远而近,故创出“黄河之水天上来”  的奇句;王之涣的目光自近及远,故展现了“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奇景。遥望 西陲,黄河由东向西,无限延伸,直入白云,这是纵向描写。在水天相接处突 起“万仞山”, 山天相连, 这是竖向描写。就在这水天相接、山天相连处, “一片孤城”,隐约可见。这,就是此诗所展现的独特画面。
王之涣的《凉州词》如何赏析?
1个回答2022-11-28 21:28

1、王之涣的《凉州词》赏析: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西北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首句抓住自下(游)向上(游)、由近及远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描绘出“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动人画面:汹涌澎湃波浪滔滔的黄河竟象一条丝带迤逦飞上云端。写得真是神思飞跃,气象开阔。而“黄河远上白云间”,方向与河的流向相反,意在突出其源远流长的闲远仪态,表现的是一种静态美。同时展示了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不愧为千古奇句。

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出现了塞上孤城,这是此诗主要意象之一,属于“画卷”的主体部分。“黄河远上白云间”是它远大的背景,“万仞山”是它靠近的背景。在远川高山的反衬下,益见此城地势险要、处境孤危。这样一座漠北孤城,当然不是居民点,而是戌边的堡垒,同时暗示读者诗中有征夫在。“孤城”作为古典诗歌语汇,具有特定涵义。它往往与离人愁绪联结在一起,第二句“孤城”意象先行引入,为下两句进一步刻划征夫的心理作好了准备。

诗起于写山川的雄阔苍凉,承以戌守者处境的孤危。第三句忽而一转,引入羌笛之声。羌笛所奏乃《折杨柳》曲调,这就不能不勾起征夫的离愁了。折柳赠别的风习在唐时最盛,“杨柳”与离别有更直接的关系。所以,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的笛曲也会触动离恨。这第三句以问语转出了如此浓郁的诗意,末句“春风不度玉门关”也就水到渠成。用“玉门关”一语入诗也与征人离思有关。所以末句正写边地苦寒,含蓄着无限的乡思离情。此诗虽极写戌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但写得悲壮苍凉,没有衰飒颓唐的情调,表现出盛唐诗人广阔的心胸。

《凉州词·王之涣》原文与赏析
1个回答2023-12-19 19:17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在今甘肃省西部,隋唐时地处关中通往西域的要冲,是中国经营西域的重镇。同时,中亚、南亚、西亚的文化,经天山南北路传入,也都要经过凉州。凉州成了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交流融汇的一个中心。著名的“西凉乐”就是构成隋唐燕乐的主要来源之一。唐代有《凉州》大曲,不少诗人为它写过歌词,如王翰、柳中庸、张籍、耿湋、薛逢等,或称《凉州词》,或称《凉州歌》。王之涣《凉州词》二首,“黄河远上”这一首当时传唱尤盛(另一首“单于北望拂云堆”)。唐薛用弱《集异记》有一个故事,记王之涣一次与王昌龄、高适出游,在酒楼遇到一些伶人正在唱着他们的诗歌。他们就当下打赌,看谁的诗最受伶人看重,比较高下。结果是王之涣这首《凉州词》压倒诸人,成为夺魁之作。清王士祯还推之为唐人绝句四首压卷之作之一。

《凉州词》属于盛唐边塞诗一类。这首诗是以家在内地而来戍边的边防军人的口吻写的,就玉门关内外风光迥异,表露了他们深切的离情与乡愁。

开头两句,本意或在写戍地的荒远,但视野极为纵深阔大,在西北高原辽阔的背景上,突出高山万仞,黄河直泻这样的宏观景象,很有气魄,极为壮观。“黄河远上”,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卷二十六作“黄沙直上”。虽仅两字之差,两者的境界却大不相同。“黄沙直上”渲染边地风沙之苦,眼前看不到一点春色,且有阵阵的风沙卷地而起,与结句的“春风不度玉门关”相呼应。不过就诗意来说,不能不承认“黄河远上”更具胜境,足与李白的“黄河如丝天际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西来决昆仑”诸诗媲美,同是写黄河上游气象的名句。把它作为此诗的起句,格高调响,高唱入云,一开头就气度不凡。“一片孤城”与“万仞山”相映衬,戍守的边城仅占绝大空间的区区一角,显得空旷寥廓而又高寒荒僻。“孤城”的“孤”字就透露出边防军人的处境和心情。它不光是表明所处的地理形势,其中也包含着他们离家万里,远处荒漠,四顾无亲的一种荒凉索寞之感。他们极目眺望,终日见到的,无非是遥天、黄河、群山、孤城,看不到一点如同故乡的春光,其心情也就可知了。诗中写景不能是孤立的,写环境也是为了写出生活在其中的人。前人有“情中景”、“景中情”等种种说法,开头这两句就是将耳目所见和身心所感很好地结合起来写。

“羌笛”两句是说军中的短笛吹起《折杨柳》的曲调,一片哀怨之声。但在边地根本没有杨柳可折,因为这是春风所不到的地方啊!羌笛是西北羌族所创制的一种四孔短笛(是现在箫的前身)。“杨柳”指《折杨柳》曲。我国古代有折杨柳枝送别的风俗。因为“柳”谐“留”音,折柳送别是表示留人、留客的情意,《折杨柳》曲就是一种离别之曲,曲调是非常哀怨的(怨柳实即怨别)。以羌笛吹《折杨柳》曲,在唐代边防军人中很为流行,借以寄托思亲怀乡之念。这在不少边塞诗中都写到过。李白《塞下曲》: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说塞下的人只从笛声听到《折杨柳》的曲调,实际上春天并没有来到边疆。又《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说听到“折杨柳”这支笛调,客居的人都难以遏止自己的思乡之情。王之涣这两句,则兼有感叹塞外没有春色和笛声引起乡思这两层意思。但语气却比李白宛转含蓄,反而说别吹《折杨柳》这个笛曲吧,玉门关外,春色无望,不是吹这种曲子的地方,企图把笛声所触发的离情乡愁,重新深深地埋在心底。

这首《凉州词》,实是一曲边防军人的思乡曲。前两句写凉州一带边地景色,境界雄奇,很有气势。后两句写战士们思亲思乡,表面上说“何须怨”,实际上怨意更深。但是“春风不度玉门关”,怨望之中还是略带宽解,情调并不低沉哀伤。而且,全诗字音洪畅,声调悠扬,还是一种恢宏豪爽的军中之音,与一般寒士的 *** 语不同。明杨慎《升庵诗话》卷二说: “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认为它是抱怨朝廷不关怀戍卒艰苦,或许求之过甚。

开元中诗人,王昌龄、高适、王之涣齐名。时风尘未偶,而游处略同。一日天寒微雪,三诗人共诣旗亭,贳酒小饮。忽有梨园伶官十数人登楼会宴,三诗人因避席隈映,拥炉火以观。俄有妙妓四辈,寻续而至,奢华艳曳,都冶颇极。旋则奏乐,皆当时之名部也。昌龄等私相约曰: “我辈各擅诗名,每不自定其甲乙,今者可以密观诸伶所讴,若诗入歌词之多者,则为优矣。”俄而一伶拊节而唱曰: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昌龄则引手画壁曰: “一绝句。”寻又一伶讴之曰: “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适则引手画壁曰: “一绝句。”寻又一伶讴曰: “奉帚平明金殿开,强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昌龄则又引手画壁曰: “二绝句。”之涣自以得名已久,因谓诸人曰: “此辈皆潦倒乐官,所唱皆巴人下里之词耳,岂阳春白雪之曲俗物敢近哉!”因指诸妓之中最佳者曰: “待此子所唱,如非我诗,吾即终身不敢与子争衡矣。脱是吾诗,子等当须列拜床下,奉吾为师。”因欢笑而俟之。须臾次至双鬟发声,则曰: “黄沙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之涣即擨歈二子曰: “田舍奴,我岂妄哉!”因大谐笑。( 〔唐〕薛用弱《集异记》卷二)

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杨慎《升庵诗话》)

《唐诗纪事》王之涣《凉州词》是“黄沙直上白云间”,坊本作“黄河远上白云间”。黄河去凉州千里,何得为景?且河岂可言“直上白云”耶? (吴乔《围炉诗话》卷三)

王龙标“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李君虞“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与此并同一意,然不及此作,以其含蓄深永,只用“何须”二字略略见意故耳。(黄生《唐诗摘钞》)

神韵格力,俱臻绝顶。不言君恩之不及,而托言春风之不度,立言尤为得体。

(李锳《诗法易简录》)

《纳凉》故事翻译诗句赏析,字词解释
1个回答2024-02-09 13:01
这句连用“携”、“来”、“追”三个动词,把诗人携杖出户后的动作,分出层次加以表现。其中“追”字更是曲折、含蓄地传达出诗人追寻理想中的纳凉胜处的内在感情,实自杜甫《羌村》“忆昔好追凉”句点化而成。这样,诗人急于从火海中解脱出来的情怀,通过一系列动作,就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

次句具体指出了柳外纳凉地方的方位和临时的布置:“画桥南畔倚胡床。”这是一个绿柳成行,位于“画桥南畔”的佳处。诗人选好了目的地,安上胡床,依“倚”其上,尽情领略纳凉的况味。在诗人看来,这也可算“最是人间佳绝处”(《睡足轩》)了。胡床,即交椅,可躺卧。陶潜“倚南窗以寄傲”(《归去来兮辞》),是为了远离尘俗;秦观“倚胡床”以“追凉”,是为了驱解烦热,都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他们或多或少是有相通之处的。

一二两句写仔细寻觅纳凉胜地。三四两句则展开了对它的美妙景色的描绘:“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2] ”月明之夜,船家儿女吹着短笛,笛声参差而起,在水面萦绕不绝。晚风初定,池中莲花盛开,自在幽香不时散溢,沁人心脾。诗人闲倚胡床,怡神闭目,不只感宫上得到满足,连心境也分外舒适。这两句采取了对偶句式,把纳凉时的具体感受艺术地组合起来,于是,一个纳凉胜地的自然景色,就活现在读者面前。

此诗以纳凉为题,诗中着力表现的是一个绝离烦热之处。诗人首先经过寻访,发现了这个处所的秘密,其次进行具体布置,置身其间,与外境融而为一,把思想感情寄托在另外一个“自清凉无汗”的世界。

宋人吕本中曾在《童蒙诗训》中评论“少游此诗闲雅严重”(《诗林广记》引),“闲雅”当指此诗词语上的特点而言,“严重”则涉及此诗严肃而郑重的内容。它很可能是秦观在仕途遭到挫折后的作品。

《纳凉》是一首描写景物的短诗。从字面上看,可以说没有反映什么社会生活内容。但是,透过诗句的表面,却隐约地表现出:诗人渴望远离的是炙手可热的官场社会,这就是他刻意追求一个理想中的清凉世界的原因。秦观是一个有用世之志的诗人。他对官场的奔竞倾夺表示厌弃,力求远避,此诗表达的就是这种感情。这种把创作念图隐藏在诗句背后的写法,读者应着意体会。[1]
扬州慢 赏析
1个回答2023-01-28 18:19
请给出《扬州慢》一词的内容
庐州月赏析
1个回答2022-12-28 11:18
会有庐州月赏析的作业?
额………………
灰姑凉故事赏析?
1个回答2024-01-06 16:53

灰姑娘》是格林童话集中最引人注目的名篇之一。故事通过灰姑娘受尽后母和后母两个女儿百般欺凌、但最后终于获得王子爱情,而后母的两个女儿最后被鸽子啄瞎一只眼睛的故事,说明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人生哲理,指出只有扬善弃恶,才会否极泰来。作品在塑造人物形象时采用相互对比、相互映衬的手法,使灰姑娘的善良、勤劳、诚实和后母两个女儿的凶狠、霸道和贪婪的个性特征显得更为鲜明、生动。结构上的最大特点是采用三段法,如灰姑娘要求去参加国王举行的宴会,开头后母要她挑一碗扁豆为难她,接着要她挑两碗扁豆为难她,最后她只得到母亲坟前去求小榛树才去成; 在去参加宴会中,第一天王子没抓住她,第二天王子没抓住她,第三天就用柏油涂在楼梯上粘住了她的金鞋; 在王子用金鞋去找新娘时,第一次后母让自己大女儿穿没穿进,第二次让自己小女儿穿没穿进,第三次让灰姑娘穿不大不小正合脚——如此等等,使原来并不复杂的故事情节显得一波三折,起起伏伏,非常吸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