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梅花精选

张发祥宋小梅是什么电视剧
1个回答2024-03-17 14:25

张发祥、宋小梅是电视剧《团圆饭》中的角色。

剧情简介:宋一达(李光洁饰)行事高调个性张扬,一次偶然中,名叫宋一和(代旭饰)的小偷偷了他的行李,两人大打出手闹到了警察局才知道,原来他们竟然是有着血缘关系的亲兄弟。原来,宋家有六兄妹,他们在年幼时失散,至今未能团圆,而作为家中的老大,能够集合一家人吃上一顿团圆饭成为了宋一达最强烈的愿望。

宋家兄妹们流落在外,每个人都面临着不同的境遇,老二宋一亚(李健饰)成为了医生,前途无量、老四宋一梅(何泓姗饰)想要回归家庭却被养父母所桎梏、老五宋一文(熊俊豪饰)身患残疾个性孤僻,在宋晓雪(傅晶饰)的帮助下,宋一达能够完成自己看似不可能完成的愿望吗?

角色介绍

宋小梅

演员:何泓姗

宋家小女儿,性格倔强,精明能干。在父母去世后被包子铺老板收养,上学打工之余还要照顾养父的白痴女儿,生活过得艰辛委屈。大哥想要接她回家,养父却要求补偿巨额抚养费。但是曾经被家庭“抛弃”的阴影与多年凄苦生活的经历在小梅心中留下了深深的伤痕,她拒绝跟大哥回家。如何弥合小梅的伤?唯有家人间真挚温暖的亲情。

简单儿童宋词精选大全
1个回答2024-01-30 16:24
1.简单儿童宋词精选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宋代〕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何似一作:何时;又恐一作:惟/唯恐)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长向一作:偏向)

  译文

  丙辰年(公元1076年)的中秋节,高高兴兴地喝酒直到天亮,喝了个大醉,写下这首词,同时也思念弟弟苏辙。

  明月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我拿着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天上的宫殿,今晚是哪一年。我想凭借着风力回到天上去看一看,又担心美玉砌成的楼宇太高了,我经受不住寒冷。起身舞蹈玩赏着月光下自己清朗的影子,月宫哪里比得上在人间。

  月儿移动,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明月不应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可又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之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事儿自古以来就很难周全。希望人们可以长长久久地在一起,即使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亮。

  苏轼简介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2.简单儿童宋词精选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宋代〕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亡同:无)

  译文

  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翠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音,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是谁家的公婆父老?

  大儿子在小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在家里编织鸡笼。最喜欢的顽皮的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辛弃疾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 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3.简单儿童宋词精选

  清平乐·春归何处

  黄庭坚〔宋代〕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译文

  春天回到了哪里?寻不见它的踪迹只感苦闷寂寞。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消息,一定要帮我呼唤它回来与我同住。

  谁也不知道春天的踪迹,只好去问一问黄鹂。然而黄鹂的婉转鸣声,谁又能懂呢?一阵风起它便随风飞过了盛开的蔷薇。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4.简单儿童宋词精选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宋代〕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译文

  昨夜雨虽然下得稀疏,但是风却劲吹不停,酣睡一夜仍有余醉未消。问那正在卷帘的侍女,外面的情况如何,她却说海棠花依然和昨天一样。知道吗?知道吗?这个时节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了。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宋词爱情精选
1个回答2024-02-29 10:24
精选宋词。2008-11-1515:59。。。⑦山盟:爱情的盟誓,像山一样地坚定不移。⑧锦书:书信。⑨难托:难寄。唐琬已另嫁

宋词爱情精选:
宋代文人为何喜欢作诗称颂梅花?
1个回答2024-03-15 21:27
梅花的文化内涵是在宋朝发展、丰富、定型的。文人咏梅,林逋开风气之先,写其清高绝尘的雅致,苏轼继之,以梅为知己,陆游作品最多,突出其高洁坚贞的品格。这三人名气很大,影响一代士风以至民俗,可以说宋人少有不咏梅的。

仅就梅花本身而言,凌寒而开,春天凋零,清丽秀美的韵致、伤感坚贞的格调和宋代内敛型文化十分契合。
本人有件家传的宋代梅瓶能了解一下吗
1个回答2024-05-04 04:08
宋代是传统制瓷工艺发展史上一个非常繁荣昌盛的时期。现时已发现的古代陶瓷遗址分布于全国170个县。其中有宋代窑址的就有130个县,占总数的75%。陶瓷史家通常将宋代陶瓷窑大致概括为6个瓷窑系,它们分别是:北方地区的定窑系、耀州窑系、钧窑系和磁州窑系;南方地区的龙泉青瓷系和景德镇的青白瓷系。这些窑系一方面具有因受其所在地区使用原材料的影响而具有的特殊性,另一方面又有受帝国时代的政治理念、文化习俗、工艺水平制约而具有的共同性。
白梅 宋梅 红梅分别有什么特点
1个回答2022-09-11 07:30
白梅:洁白无瑕。红梅:饱满艳丽 。
宋人有耕者选自哪篇古文
1个回答2024-02-08 18:43
  《守株待兔》,出自《韩非子·五蠹》。
宋词精选 长的 (要读五分钟)
1个回答2024-02-22 10:59
●摸鱼儿
辛弃疾
更能消几番风雨?
匆匆春又归去。
惜春长怕花开早,
何况落红无数。
春且住。见说道、
天涯芳草无归路。
怨春不语。
算只有殷勤,
画檐蛛网,
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
准拟佳期又误。
蛾眉曾有人妒。
千金纵买相如赋,
脉脉此情谁诉?
君莫舞,君不见、
玉环飞燕皆尘土!
闲愁最苦。
休去倚危栏,
斜阳正在、
烟柳断肠处。
对花选自黄梅戏什么
1个回答2024-04-08 14:48

对花选自黄梅戏什么回答如下:

《对花》选自黄梅戏《打猪草》

对花:

我国北方广泛流行的一种传统小调。歌唱者以互问互答、对猜花名的方式,比赛智能、传授知识、娱乐游戏。它的演唱形式多样,有的用乐器伴奏,有的甚至伴以锣鼓边舞边歌。

歌曲多采用分节歌形式,十二段词,每段唱一个月的内容,问、答各一句,不断交叠,句幅渐紧,更替渐密,越唱越热烈。每段唱词只有两句,如问:“正月里来开的什么花?”

答:“正月里开的是迎春花。”以下就是大段的衬词。有相互称谓的“哥哥呀”“妹子呀”,有嬉戏、逗趣的“得儿呀”,有模仿锣鼓的“七个隆冬、八不隆冬”等等,十分热闹。

河北、陕北、河南、辽宁等省都有各自较典型的曲调。此外,东北、华北地区还流行“反对花”,即以十二月对起,倒推至五月,也颇具特色。

《对花》选自黄梅戏《打猪草》,其唱腔属于“花腔”,即民间小调。节拍灵活,曲调明快流畅,生活气息浓厚,地方特色和民歌色彩鲜明。

《对花》是以花为主题的问答式对歌,各种各样的花作为艺术符号,被置于唱词之中,即景设喻,借花抒情,引起对美好生活的联想。作品中保留着较多的口语和方言,比较典型的如“么”代“什么”,“么用处”“么杆子么叶”,都是安徽安庆方言。

语言的地方色彩增添了作品的乡土气息。“得儿喂,得儿喂的喂上喂”等衬词,使作品既具有民歌的风味,又创造了更多表演空间。两个主人公利用衬词所做的风趣表演,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吃梅竹马选自哪个典故?
1个回答2024-04-07 02:01

“青梅竹马”原典出自唐·李白《长干行》诗:“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意思是形容男女儿童之间两小无猜的情状,也借指自幼亲密玩耍且陪伴长大的青年男女。诗的开头回忆他们从小在一起亲昵的嬉戏:“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后来,用“青梅竹马”和“两小无猜”来表明天真、纯洁的感情长远深厚,也可以把“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放在一起使用,意思不变。后人以青梅竹马称呼自幼一直陪伴长大的男女,尤其指之后长大后恋爱或结婚的人,至于从小相伴一起长大的同性朋友则称为“总角之交”。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