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建立湘军

曾国藩的湘军数量很少,为何战斗力却很强?
1个回答2024-03-17 10:55

曾国藩本是文官出身,但是他却带出了一支勇猛的军队。晚清时期,统治者能够苟延残喘,延续统治。可以说大部分都是湘军的功劳。所谓“无湘不成军”,湘军的战斗力缘何这么强?

首先就是湘军的身体素质。行军打仗,身体强壮是根本。曾国藩深知这个道理,所以湘军都是挑选的身体强壮的农民。然后开始超高强度的军事化训练。经过长期的训练,具备出战的实力才会投入战斗。

湘军的武器装备也是相当的先进。镇压太平军所使用的武器,大量的火枪、火炮都是从洋人那里进口的。湘军能以少胜多,这些武器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曾国藩在对湘军的管理方面也积极严苛。有个制度叫“取具保结”,湘军里的每一个士兵,都要把籍贯、亲属、乡邻等登记在案,一旦有临阵脱逃、投敌叛变等行为,层层累及,相当于连坐。

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军饷丰厚。湘军的普通士兵每月6两,高出绿营两倍。而军队里的中层干部就更高了。可以达到一个县令俸禄的两倍!这样高的兵饷,值得湘军拼命奋斗。

除了湘军自身的武力值爆满之外,曾国藩作为主帅的军事才能也是湘军打胜仗的关键。曾公治军,拥有打仗带军的谋略和兵法。优秀的部队+卓越指挥,湘军创造出很多战绩。消灭了太平天国起义,还扑灭了各地起义军的作战,挽救了清王朝,改变了当时清朝的格局。

创立湘军的曾国藩和创立淮军的李鸿章,哪一个人的功劳更大?
1个回答2022-11-28 23:35
对于这样的问题,我只能说他们两个人在各自的领域都很伟大,他们的功劳不能相对比,创立湘军的曾国藩曾经打过胜仗,而创立还金的李鸿章同样击退外敌,所以他们的功劳都很大
曾国藩创建了湘军,李鸿章创建了淮军,两个谁的战斗力更强?
1个回答2022-07-21 20:54
我个人感觉如果要说战斗力的话,肯定是湘军相对于比较厉害,但是他们俩也有各有各的优点吧,各有各的特点,也不能说李鸿章创造淮军一点儿也不好。要说强一点儿那就是相湘军。
湘军的创建背景
1个回答2024-01-25 13:42

1852年,太平军出广西,进湘鄂,所向披靡,清廷深感绿营和八旗兵已不足用,便饬令各省举办团练,以助“攻剿”。1853年1月21日,因母丧回湖南湘乡守制的礼部右侍郎曾国藩奉命帮同湖南巡抚张亮基督办湖南团练。后来,曾国藩认为团练不足恃,决定组建一种新的军队,这就是“湘军”(也称“湘勇”)。
湘军大体上仿照明朝戚继光的营制,以营为基本单位,直接受“大帅”统辖(后增设统领,各统率若干营)。每营编营官一、哨官四、勇丁五百人,另配长夫一百八十人,合计每营六百八十五人。每哨设八队,火器队与刀矛队各半。火器主要有抬枪、鸟枪。全营有劈山炮队二,直隶于营官。湘军水师筹组的时间略晚于陆师。水师每营编快蟹船一、长龙船十、舢板船十,共二十一只,员额为四百四十七人(1856年后,改制如下:裁快蟹船,长龙船减为八艘,舢板船增为二十春亏二艘,全营共有船三十艘(每船炮位如旧),唯森帆员额增至五百三十二人)。每只长龙船安炮七门,舢板船安炮四门,均为六百斤至千斤的洋炮。各船还配有火枪、刀矛,以备近战。此外,湘军还设有营务处和粮台,分别管理全军的军务与后勤。
曾国藩作为湘军的创始者,他将湖南各地团练整合成湘军,形成了书生加山农独特的体制,成为清政府与太平天国起义军作战的主要军事力量。满清政府虽然对地方汉族武装不信任,但不得不倚重于湘军。曾国藩同时又借助了指雹安徽本土力量,发展了淮军,并培养了淮军首领李鸿章。湘军不但消灭了太平天国,还参与了清廷与各地其他起义军的作战,挽救了清王朝,而且使兵权落入汉族,改变了当时清朝的政治格局。

创建湘军的湖南近代名人是[ ]
1个回答2024-03-14 02:59

B

创建湘军的湖南近代名人是
1个回答2024-05-10 06:21

B

曾国藩是三立全人吗
1个回答2024-02-17 02:03
个人认为是的。
据说历史上有两个半人可以做到“立德立功立言”,即孔子、王阳明、曾国藩。文人之中立德、立言者大有人在,最难的是立功。三国的诸葛亮、明朝的王阳明等是比较少见的例外。曾国藩应该是其中很优秀的一个,称之为三立全人并不为过。他着力修养道德,也是当时有名的诗文高手,名列明清八大家,至于立功更不必说,以文人统兵建立湘军,最终镇压太平天国,其中艰辛,自是不足为外人道也!
黄埔军校的建立?
1个回答2024-02-10 21:23
黄埔军校,全名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是一间中华民国的军事学校,培养了许多在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中闻名的指挥官。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一至六期,原址设于中国大陆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军校在1924年由中国国民党成立,目的是为国民革命军训练军官,然后国民政府北伐统一中国的主要军力。黄埔军校于1927年改制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1946年再改制为陆军军官学校,并于中华民国政府迁台时一并迁至台湾高雄县凤山市。2010年2月,黄埔军校同学会旧址被改造成夜总会   孙中山先生希望通过创建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孙中山在开学典礼上曾致词:我们开办这个学校,要用里面的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诸位就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创立了革命军。我们的革命才能成功。   [1] 1924 年,在国共两党首度携手合作、国民革命风起云涌之际,世纪伟人孙中山先生高瞻远瞩,视“教育为神圣事业,人才为立国大本”,在广州亲手创办了一文一武两所学堂 —— 国立广东大学(今天的中山大学)和黄埔军校。黄埔军校建校时的正式名称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因其校址设在广州东南的黄埔岛,史称黄埔军校。黄埔军校建立的目的是为国民革命军训练军官,尔后其学员成为国民政府北伐统一中国的主要军力。1946年行宪之后中国国民党名义上移交军队于国家后改称“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至今。 黄埔军校建立以来,以孙中山的“创造革命军队,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以“亲爱精诚”为校训;以培养军事与政治人才,组成以黄埔学生为骨干的革命军,实行武装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完成国民大革命为目的。一方面积极进行孙中山革命的三民主义教育;一方面介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军校采用军事与政治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针,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广大黄埔师生在反帝反封建、争取国家统一与民族独立的斗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湘中和湘西,有哪些名人、大将军?
1个回答2024-03-15 09:29

湘中湘西的名人有蔡伦,欧阳询,曾国藩……这些人在历史上都有很大的影响力的,对中国的发展都有做出贡献。

东汉的蔡伦发明造纸术,材料仅仅是树皮,麻头,破布,和旧渔网,制作难度小,耗的人力物力都小,真的是很为民造福啊,因为在这之前古人用的纸都是用棉帛做的,笨重还特别贵,几乎成了贵族有钱人的用物,平民百姓都没有好的书写工具,蔡伦的这一发明使我国文明得以传承,而且还是当时世界第一位发明纸的名人,甚至有的国家几百年后才发明了纸。

唐朝书法家欧阳询,是当朝太子身边的红人,主攻书法,学习王羲之的书法并自成一体“欧体”,是唐朝四大书法家之一,书法作品不计其数,他的作品《三十六发》总结了书法用笔,形势技巧,美学要求等,是中国书法界的珍贵遗产。

曾国藩是清末大臣,慈禧身边的红人,是阁学士,与李鸿章等人创办江南制造总局,曾对抗太平天国,在长沙编练陆师,领导洋务运动, 虽然最后失败了,但曾国藩的爱国情怀我们是有目共睹的,只是他思想太过死板,对西方的经济发展照搬照抄,没有找到中国落后的真正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