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与诗词典故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1个回答2024-03-01 02:34

D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常识。

A项错误,该句出自《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比喻即使三日不见,别人已有进步,即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人。该句说的是吕蒙好学,与周瑜无关。

B项错误,成语出自《晋书·苻坚载记》,与之相关的战役是“淝水之战”。“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形容人惊慌时的疑神疑鬼。

C项错误,该句出自唐朝王之涣的《凉州词》,描写了边塞凉州雄伟壮阔又荒凉寂寞的景象。玉门关位于甘肃省敦煌市。

D项正确,春秋晋公子重耳逃亡到楚国,楚成王礼遇重耳,为了报恩,重耳表示若双方交战,他会退后三舍(九十里)作为报答。在城濮之战中,重耳遵守了诺言。

故正确答案为D。

下列典故与人物的对应正确的是(    )。
1个回答2024-03-11 21:35

D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常识。

A项错误,漠北之战是汉武帝元狩四年,卫青和霍去病率兵深入漠北地区与匈奴进行的一次大规模战役。霍去病击败匈奴后,乘胜追击到大漠深处的狼居胥山,并在此积土为坛,祭天以告成功,后来人们便以“封狼居胥”指建立显赫功绩。故涉及的历史人物为霍去病。

B项错误,城濮之战是周襄王二十年,晋、楚两国在卫国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地区进行的争夺中原霸权的首次大战。此战中,晋文公兑现了流亡楚国时许下的后退九十里(三十里为一舍)的承诺,后来便演变成“退避三舍”。曹刿是春秋时期的军事理论家,与之相关的战争是长勺之战,典故是一鼓作气。此处涉及历史人物是晋文公。

C项错误,桂陵之战是周显王十五年,发生在河南长垣西北的著名截击战,孙膑在此战中创造了“围魏救赵”战法。“减灶诱敌”出自马陵之战,此战中孙膑利用庞涓的弱点,建议田忌采用减灶计来麻痹魏军,庞涓狂妄自大而轻敌,进入孙膑的包围圈,被逼自杀。故二者涉及的历史人物都为孙膑。

D项正确,巨鹿之战是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后期各诸侯义军也参战),同秦名将章邯、王离所率四十万秦军主力在巨鹿(现属邢台市平乡县地区)进行的一场决战性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破釜沉舟出自《史记·项羽本记》,讲的是项羽在巨鹿之战中之前,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以示决不后退的决心。故涉及人物为项羽。

故正确答案为D。

下列有关世界文化说法不正确的是(    )。
1个回答2024-02-18 16:10

B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A项正确,《荷马史诗》相传是由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创作的两部长篇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统称,是他根据民间流传的短歌综合编写而成。

B项错误,印度的种姓制度是古代世界最典型、最森严的等级制度,四个等级从高至低分别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而贱民——达利特则不入种姓制度。

C项正确,《伊索寓言》是世界上最早的寓言故事集,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人,善于讲故事。今天流传的《伊索寓言》乃后人搜集改写的,其中夹杂着一些其他民族的故事。这些故事多以动物生活为题材,情节生动,寓意深刻,语言诙谐。

D项正确,世界上最早的三大文字分别是古埃及的圣书体、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以及中国的甲骨文。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下列成语和光学原理对应正确的是(  )。
1个回答2024-02-11 20:34

D

解析:

本题考查物理常识。

A项错误,“管中窥豹”意为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借以比喻只见到事物的一小部分。竹管是直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只有这块斑纹反射的光的光路通过竹管进入人眼,被人感知。

B项错误,“海市蜃楼”是一种因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自然现象,是地球上物体反射的光经大气折射而形成的虚像。光的散射是指光通过不均匀介质时一部分光偏离原方向传播的现象。

C项错误,“杯弓蛇影”意为挂在墙上的弓映在酒杯里,以为杯中有蛇,借以比喻疑神疑鬼。“杯弓蛇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平面镜成像,使弓在酒杯里形成虚像,让人误以为是蛇。

D项正确,“镜花水月”意为镜中花与水中月,用来比喻虚幻的事物。铜镜和水面都可以算作平面镜,而平面镜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印证了虚幻。

故正确答案为D。

下列与诗词典故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1个回答2024-03-02 23:21

D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常识。

A项错误,该句出自《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比喻即使三日不见,别人已有进步,即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人。该句说的是吕蒙好学,与周瑜无关。

B项错误,成语出自《晋书·苻坚载记》,与之相关的战役是“淝水之战”。“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形容人惊慌时的疑神疑鬼。

C项错误,该句出自唐朝王之涣的《凉州词》,描写了边塞凉州雄伟壮阔又荒凉寂寞的景象。玉门关位于甘肃省敦煌市。

D项正确,春秋晋公子重耳逃亡到楚国,楚成王礼遇重耳,为了报恩,重耳表示若双方交战,他会退后三舍(九十里)作为报答。在城濮之战中,重耳遵守了诺言。

故正确答案为D。

关于小学生情感的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1个回答2024-01-27 01:51

A B C D

解析:

本题考查小学生的情感发展。小学阶段,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情绪的调节控制能力增强,冲动性减弱。情绪调节控制能力的发展,保证了儿童情绪的稳定性,使小学生能够较好地适应学校的课堂生活和完成学习任务,并保证了他们与同伴的友好相处。但值得注意的是,小学儿童的自制力毕竟是有限的,在日常生活中还需要家长和教师长期不懈地给予引导,帮助他们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2)情绪、情感的内容不断丰富,社会性成分不断增加。小学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由对个别事物产生的情绪、情感逐渐转化为对社会、对集体和对同伴的情感;由事物的外部特征引起情绪、情感转化为由事物的本质特征引起情感体验。(3)高级情感进一步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生活的拓展,小学生的社会性需要越来越丰富,这促进了高级情感的发展。A、B、C、D四项均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ABCD。

关于中小学生内部言语的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个回答2024-02-01 15:18

A C D

解析:

本题考查对中小学生内部言语发展的识记情况。刚入学的小学生处于出声思维的阶段。随着年级升高,学生在演算时无声语言逐渐开始占主导地位,但是阅读或演算存在困难时,仍会用有声语言来“帮忙”,即使高年级学生也是如此。ACD项正确。

B项:进入初中,在阅读或演算存在困难时,仍会用有声语言来“帮忙”,出声的言语思维不会消失。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CD。

下列作品、作者、时代及体裁对应正确的是(    )。
1个回答2024-03-01 11:22

C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A项错误,《稻草人》是新中国第一本为儿童而写的童话集,而非寓言。童话是一种富有幻想色彩的故事,而寓言比较短小、简练、朴素,重在教训和讽刺。作者叶圣陶,原名叶绍均,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

B项错误,《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于永州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而非王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全诗描绘了一幅幽静寒冷的画面: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

C项正确,《游山西村》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七言律诗。这是一首纪游抒情诗,抒写江南农村日常生活,诗人紧扣诗题“游”字,但又不具体描写游村的过程,而是剪取游村的见闻,来体现不尽之游兴。

D项错误,《兵车行》是唐代诗人杜甫自创的乐府新题。七言绝句是汉族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七绝,此体全诗四句,每句七言,在押韵、粘对等方面有严格的格律要求。

故正确答案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