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凭箜篌引》赏析

李贺《李凭箜篌引》赏析?
1个回答2023-01-20 13:50
这诗太玄乎了,不理解也吧!!
《李凭箜篌引》的鉴赏
1个回答2023-08-18 02:53
李凭箜篌引中,张 颓 的表现手法及表现效果
《李凭箜篌引》全文及鉴赏
1个回答2022-10-11 20:46
字数限制,请参考资料
李贺的《李凭箜篌引》的原诗和赏析
1个回答2023-05-11 05:10
好像不止7句恶,,上个月应付考试背过
曹植《箜篌引》赏析
1个回答2024-04-14 15:05
原诗:

置酒高殿上,亲交从我游。中厨办丰膳,烹羊宰肥牛。

秦筝何慷慨,齐瑟和且柔。阳阿奏奇舞,京洛出名讴。

乐饮过三爵,缓带倾庶羞。主称千金寿,宾奉万年酬。

久要不可忘,薄终义所尤。谦谦君子德,磬折欲何求?

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盛世不再来,百年忽我遒。

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先民谁不死,知命复何忧?

赏析:

全诗开篇就是一幅盛大的聚会画面。

高高的大殿之上到处摆满了美酒佳酿,亲朋故交跟随着主人四处游走高声说笑。后面的厨房里,正在准备丰盛的美食,烹羊宰肥牛一片繁忙的景象。

大殿之中,歌舞的盛会已经开始。秦地的筝声慷慨激昂,齐地的琴瑟和缓轻柔;舞女们跳着奇美的舞蹈,歌女们唱着来自京洛的名歌。

“阳阿”,是地名,赵飞燕微末之时就是一名阳阿的舞女,这里代指舞女,又与后一句的“京洛”相对应。

之后,画面转为近景,重在描写主人和宾客间的互动应答。

开心的畅饮已过了三巡,主人和宾客都放下了矜持,悄悄地放松腰带尽情享受眼前的美食。主人笑叹宾客们礼物的丰厚,称这是千金寿。宾客们都奉上溢美之词,赞这是万年都难有的盛宴。

“千金寿”,这里曹植引用平原君用千金为鲁仲连祝寿的典故,形容客人们所送礼物的名贵。

客人们都说:这样的盛邀永远都不会忘记的,薄情寡义终为道义所不齿。这里“要”通“邀”。

主人笑着回答:谦逊有礼本就是君子该有的美德,我弯腰表示恭敬又会有什么别的祈求?

盛极之后,画风突转。

曲尽宴终之时,清冷的风吹过,才惊醒地发现,白天已过,日坠西山。诗人清醒地意识到,盛时不会再回来,百年生死忽然就迫到眼前。活着的时候可以住在华美的房子里,死后只能归藏于山丘之间。

这种极盛时的急转直下,让人更感到悲凉和也更让人清醒。

于是,诗人继续道:“先民谁不死,知命复何忧?”

我们的祖先又有哪一位可以长命不死,知道了生命这必然的走向,我们又有什么可忧愁的?

是的,能坦然面对死亡的人,才能积极地活出“生”的意义来。

这首诗,有人认为是曹植早期的作品,因为诗词用语激扬、不见幽怨,似曹植早期作品的风格。

但是,从整首诗的思考角度和面对死亡时的从容态度来看,我更倾向于认为这是曹植晚期的作品。因为只有经历过盛年巅峰状态并且正在走下坡路的人,才会感慨“盛世不再来”,面对自己日渐衰落的状态也才会道出“百年忽我遒”。

而年轻人,对死亡的理解更多的是“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热血和凛然。
《李凭箜篌引》什么意思啊
2个回答2022-09-10 01:02
本诗作者李贺,《李凭箜篌引》中李凭是位宫廷乐师,擅长箜篌,箜篌则是一种乐器,箜篌引是乐府相和歌旧题.本诗是赞扬李凭技艺高的一首诗.
李凭箜篌引作者是
1个回答2023-04-28 19:21
是唐朝的李贺
《李凭箜篌引》的意思和中心思想
1个回答2022-10-14 23:12
英才教程上有
李凭箜篌引中的李凭是谁
2个回答2022-06-26 16:50
李凭是唐代优秀的伶人,善奏箜篌,出神入化。
李凭:当时的梨园艺人,善弹奏箜篌。杨巨源《听李凭弹箜篌》诗曰:“听奏繁弦玉殿清,风传曲度禁林明。君王听乐梨园暖,翻到《云门》第几声?”“花咽娇莺玉嗽泉,名高半在玉筵前。汉王欲助人间乐,从遣新声坠九天。”箜篌引:乐府旧题,属《相和歌·瑟调曲》。箜篌:古代弦乐器。又名空侯、坎侯。形状有多种。据诗中“二十三丝”,可知李凭弹的是竖箜篌。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