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登宣城谢北楼唐李白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的朓怎么读
1个回答2022-09-10 06:12
谢朓是李白很佩服的南齐杰出诗人。谢朓北楼,即谢朓楼,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是宣城的登览胜地。
朓 tiǎo (tiao三声)
本义:古书上指农历月底月亮在西方出现.。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跟登鹳雀楼唐李白的区别
2个回答2022-12-07 16:01
《登鹳雀楼》的作者是王之涣而非李白。
原文如下: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释义: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创作背景:
该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仅存的六首绝句之一。
作者早年及第,曾任过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县的主薄,不久因遭人诬陷而罢官,不到三十岁的王之涣从此过上了访友漫游的生活。写这首诗的时候,王之涣只有三十五岁。
作者简介:
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
历史上有名的谢眺楼位于什么省李白曾经登临赋诗写下了秋登宣城谢眺北楼等著名
1个回答2024-01-03 13:04

谢朓楼,是中国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的一座著名楼阁。

南北朝时,门阀名士,陈郡谢氏的谢朓担任宣城太守,在郡城之北的陵阳山修建一楼,称“高斋”。《宣城县志》记载:谢朓“视事高斋,吟啸自若,而郡亦治”。

唐代时,为纪念谢朓,因而重建此楼,以其在郡署之北,改称北望楼,或作北楼。人称谢朓楼、谢公楼。大诗人李白路过谢朓楼时,写作了《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并在诗中称赞谢朓“中间小谢又清发”。从此谢朓楼知名天下。

唐咸通十五年(874年),宣州刺史独孤霖改建此楼,改称叠嶂楼。明嘉靖时宁国府知府方逢时重修,复称高斋楼。清康熙时,知府许廷式重修,称古北楼。光绪时,知府鲁一员再次重修,题二匾额,一曰叠嶂楼,另曰谢朓楼。

谢朓楼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唐 李白
1个回答2023-10-24 00:38
你想让我们干嘛?
唐宣宗李忱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1-20 20:43

唐宣宗李忱(810-859),汉族,他是唐宪宗的第十三子,原名李怡,唐穆宗的弟弟。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的叔叔。

唐宣宗李忱是个怎样的人物?
1个回答2024-01-26 12:24
唐宣宗李忱是宪宗的第13子,穆宗的弟弟。敬,文,武宗的叔叔。他是晚唐最后一位值得一提的皇帝。 武宗一直也没有立太子,所以在他病危的时候。宦官马元贽拥立李忱为帝。 宣宗一即位,就把武宗朝的宰相,晚唐重臣李德裕贬出朝廷。一直到死,李德裕也未能还朝。又重用牛党的白敏中为相。延续几十年的牛李党争最后以李党的彻底失败告终。 宣宗勤于政事,孜孜求治。他非常喜欢读贞观政要。他重新整顿吏治,并且限制皇亲和宦官。他把死于甘露之变中的除郑李之外的百官全部昭雪,也曾经想根除宦官,但鉴于甘露之变的前车之鉴,未能有所行动。 对外关系上,他击败吐蕃,收复河湟。这是安史之变后,唐对吐蕃的唯一一次军事上的胜利。 大中十三年(859)五月起,宣宗因为食用仙丹中毒,身体状况已经很糟了,一连一个多月都不能上朝。到了八月,病入膏肓的宣宗一病归西了。嗣后宫中又是变故频频,而宣宗已是无知无觉了。他一直信任的宰相令狐绹摄冢宰负责治丧,为他做了最后一件事。群臣上谥号曰圣武献文孝皇帝,庙号宣宗。第二年二月,葬于贞陵。 历史上评价说,宣宗在位期间曾经烧过三把火,一把火使“权豪敛迹”,二把火使“奸臣畏法”,三把火使“阍寺詟气”,并称誉他为“明君”、“英主”。综观宣宗50年的人生,他曾经为祖宗基业做过不懈的努力,这无疑延缓了唐帝国走向衰败的大势,但是他又无法彻底扭转这一趋势。当大厦之将倾,谁又有雄才大略能施展回天之力呢?! 宣宗性明察沉断,用法无私,从谏如流,重惜官赏,恭谨节俭,惠爱民物,故大中之政,讫于唐亡,人思咏之,谓之小太宗。
登鹳雀楼是不是李白的诗?
1个回答2024-03-02 03:04
不是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儿童唐诗三百首:《登鹳雀楼》
1个回答2024-02-27 08:17
《登鹳雀楼》
作者: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解】:
1、鹳雀楼:在今山西省蒲县西南,传说鹳雀经常栖息于此。

【韵译】: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评析】:
这是一首登高望远诗。寥寥数语,把景色写得浩瀚壮阔,气魄雄浑,放眼宇宙之
无限,寓寄哲理之深沉。诗的两联皆用对仗,而且对得顺乎自然,气势充沛,浩大无
边,浑然天成。“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被作为追求理想境界的座右铭,遗芳
千古。
小王和小李进行登高比赛,从一楼开始,当小王登到四楼时,小李登到三楼。
2个回答2023-12-16 23:17
速度比3:2所以1.16-1=15 15:10
2. 21-1=20。 30:20
答:小李11楼,小王31楼
李白的《登鹳雀楼》
2个回答2022-12-07 16:01
不是的,《登鹳雀楼》是王之涣的,不是李白的,很多人误解了,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