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人生的现代七绝诗

七龙珠中孙悟空的绝招是什么?
2个回答2022-10-25 01:10
元气弹,小型的能秒掉一个星球,大的应该能把太阳这样大的星球秒掉。
七龙珠Z悟空 所有绝招
3个回答2022-12-17 13:58
元气丹,龙拳,kamekameha,界王拳,瞬间移动,没什么了。
七绝·七绝
1个回答2024-02-27 05:45
阴世新添枉死鬼,阳间不见少年人。
花容月貌无双女,惆怅芳魂赴九泉。
七绝七绝
1个回答2024-03-07 07:06
七绝诗有
志南《绝句》,张旭《桃花溪》,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闺怨》,王昌龄《送柴侍御》,王之涣《凉州词》,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岑参《逢入京使》,杜甫《江南逢李龟年》,韦应物《滁州西涧》,张继《枫桥夜泊》
韩翃《寒食》,柳中庸《征人怨》,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写情》,李益《春夜闻笛》,刘禹锡《乌衣巷》,刘禹锡《春词》,白居易《后宫词》,张祜《赠内人》,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杜牧《泊秦淮》,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遣怀》《秋夕》《金谷园》
李商隐《夜雨寄北》《寄令狐郎中》《为有》《瑶池》《嫦娥》《贾生》
温庭筠《瑶瑟怨》,郑畋《马嵬坡》,韩偓《已凉》,韦庄《金陵图》,陈陶《陇西行》
张泌《寄人》,李白《早发白帝城》,《望庐山瀑布》
希望我的回答您能满意~
七绝·七绝
1个回答2023-01-31 22:10
阴世新添枉死鬼,阳间不见少年人。
花容月貌无双女,惆怅芳魂赴九泉。
"七绝"有哪七绝?
1个回答2023-03-11 03:52
绝心、绝意、绝思、绝想、绝妄、绝断、绝情 七绝琴七绝之意是为断七情绝六欲
一个十七岁少年的人生感悟精简点
1个回答2024-01-20 17:13
供你参考: 花非花雾非雾,雾里看花终隔一层,雾散人空梦已醒;物是人非往事休,何苦拘于过往愁;回视凝望烟雨中,只剩空影莫回首!
人一简单就快乐,一世故就变老。
生活里,有很多转瞬即逝,像在车站的告别,刚刚还相互拥抱,转眼已各自天涯。
有些藏在心底的话 ,并不是故意要去隐瞒,只是并不是所有的疼痛,都可以呐喊。.如果看到面前的阴影别怕那是因为你的背后有阳光。
成长意味着失去,而有的东西,失去了就没有办法在从新拥有,也许本来人生就是一个在受伤之中复原的一个过程,重要的是经历,得到的是经验和体会。
长大的代价,就是慢慢忘记童话故事。忘记曾经看到王子吻醒睡美人时的开心,也忘了白雪公主醒来时的激动。
长大的代价,是越活越枯燥。想去爬山,看远山苍翠,高远傲然,但最后却因为怕热而选择在房间里吹冷风。想出去走走,看湛蓝天空,堆着朵朵冰激凌似的白云,一团一团如浓郁的奶油,但最后却因旅燃行为太冷,选择拿着热水袋,一杯杯的喝着热茶。想起当年,小时候,我们不怕热不惧段仿冷。童年阳光灿烂,不必想未来竞争激烈,不用被生活逼迫妥协,也不会因哪段铭心刻骨弄到遍体鳞伤。
忘了从多久开始,自己已经习惯被放弃,被伤害,被拒绝。也许是因为自己真的接受不了那么多放弃,误会,伤害。也渐渐的心无感觉了。突然一种窒息感,压抑得我喘不上气,只能一次又一次深呼吸,忍住溢到眼眶的泪水,然后告诉自己,没事,没事,真的没事。可能自拆哗己从一开始就不该报着那么大的希望,就不会摔得那么痛。是我把自己想得太重要,并不是每个人都难以割舍。总是擅长口是心非,却又迫切的希望别人能有所察觉。即使以后什么都变了 我们都还年轻。昨晚喝了酒捂着肚子一个人走在路上突然感觉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喧闹不属于我,安静在路灯下蹲着,我更适合沉默抬头看见了星星那一瞬间真的很想流泪。这一次,是最后一次。我走在没有你的夜里,挺长的路。
西游记第四十七回感悟?
1个回答2024-02-26 13:33

西游记四十七回是“圣僧夜阻通天水金木垂慈救小童”、四十八是“魔弄寒风飘大雪僧思拜佛履层冰”、四十九是“三藏有灾沉水宅观音救难现鱼篮”,这三回讲的是通天河金鱼精的故事。可概括为:唐僧遇阻通天河,夜宿陈家村,巧遇灵感大王祭祀,孙与其斗法通天河,救得童男童女。灵感大王为捉唐僧,降雪结冰,引得唐僧师徒过河,然后在冰下挖开冰面捉走了唐僧。等人几番打斗,灵感大王闭门不出。找观音援助,观音编篮而来捉了妖怪,原来灵感大王是观音走失的金鱼。唐僧等得老鼋相助,渡过通天河。

西游记第七十八回感悟
1个回答2024-04-10 11:55

本回之中的比丘国国王竟然要杀害一千多名小孩,想来真是残忍无比。在吴承恩生活的年代,这却不仅仅是个故事,而是血淋淋的现实。

当时的万历皇帝,也是从全国各地搜罗秘方,炼制丹药。他曾经让福建的百姓进献小孩儿的大脑来服用,又让孙太公杀害小孩,用他们的器官配制媚药。这样的行为,和比丘国国王有何区别!吴承恩冒着生命危险,把万历皇帝那些荒唐残暴的事情写到自己的书中,就是为了告诫后人,要以此为鉴,切莫偏听偏信,切莫狂热的笃信某一种思想。

扩展资料

西游记第七十八回

比丘怜子遣阴神  金殿识魔谈道德

却说这师徒四人逃离狮驼岭,不多时的功夫,就来到了比丘国。最近,这比丘国改了个国名,改成了小子城。原因嘛,则是跟他们那个荒唐的国王有关。三年前,有一个道人给国王进献了一位十六岁的美少女,国王一看见,就喜欢得不得了。

没过多久,就封这个美少女做了美后,封这个道人做了国丈,从此就对国丈是言听计从。最近,国王的身体日渐消瘦,精神也越来越萎靡。国丈就专门准备了一些药物,来给国王延年益寿。只是吃一些药物的话,倒也无所谓。

不过这些药物竟然要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小孩儿的心肝来做药引子,这就有点过分了。家家户户是敢怒不敢言,虽然是按照国王的指令,把自家的小孩儿关在了笼子之中,可是却私下里传播谣言,把此地称作小子城。

师徒四人听到这样的事情,岂有不管之理。当天晚上,孙悟空就联系各路神仙帮忙,把城中所有的小孩全都藏在了城外的树林里。第二天清晨,孙悟空则变化成一只蟭蟟虫,飞在唐僧的帽檐上,随着他一起去见识见识这个昏庸的国王。

话说这个国王啊,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主见,当他刚刚看到唐僧的时候,那态度是毕恭毕敬,礼貌周全。可当国丈夸耀了一番道教,贬损了一顿佛教之后,他就对唐僧爱答不理了。没有主见,最多只能算作笨。而这个国丈,则就是坏了。

他不仅当着唐僧的面,大大地贬损了一顿佛教,而且在唐僧走后,来劝国王杀掉唐僧,用唐僧的心肝来替代小孩儿的心肝,做药引子。

这笨笨的国王对国丈是言听计从,国丈说杀掉唐僧,他就立刻派出兵马包围了唐僧居住的金亭馆驿,来捉拿唐僧了。还好,孙悟空偷偷探听到了这个消息,提前一步回到馆驿之中,在唐僧脸上糊了一团泥巴,又吹了一口仙气儿,把唐僧变成了孙悟空,自己则摇身一变变成了师父的模样,跟着锦衣官回王宫去了。

孙悟空七十二变,是哪七十二变?
1个回答2024-01-25 08:29
  “七十二变”一词出自吴承恩的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师父菩提祖师告诉孙悟空法术有两种:一是按「天罡数」有三十六变;一是按「地煞数」,有七十二变。结果孙悟空选择了后者,学会了七十二变。
  那么,“七十二变”究竟是哪七十二变?其实“七十二变”是阴阳五行变化的最高境界。「七十二」代表「多」,代表「无穷」,并不是说「七十二变」就是七十二种变化,多一种或少一种都不行。盖「七十二变」的真正意思乃是「变化多端」或「变化无穷」。
  虽然,西游记一书并没有指明什么是「七十二变」,但从作者指述孙悟空的法术中,可以看出「变」的性质:
  一、可使自己变,也可使别的东西变。
  二、可变人,可变动植物甚至无生物。
  三、可变男,可变女;可变老,可变少。
  四、可变长,可变短;可变大,可变小。
  五、可变无。
  有了以上五种变的性质,天地间没有什么东西不能让孙悟空变的! 《西游记》第七回: “佛祖道:‘你除了长生变化之法,再有何能,敢占天宫胜境?’大圣道:‘我的手段多哩:我有七十二般变化,万劫不老长生,会驾斤斗云,一纵十万八千里,如何坐不得天位?’”按孙悟空的七十二变,应是仿自女娲之七十化。《淮南子·说林训》云:“黄帝生阴阳,上骈生耳目,桑林生臂手,此女娲所以七十化也。”高诱注:“黄帝,古天神也,始造人之时,化生阴阳;……上骈、桑林皆神名”。“化”者,化育、化生之意。郭璞注《山海经·大荒西经》“女祸之肠”则云:“女娲,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变。”乃径以“变”释“化”。其说虽误,而于孙悟空七十二变之说有启迪作用。也有传说二郎神杨戬亦有七十二变,其甥沉香则有七十三变(见杜颖陶编《董永沉香合集·新刻宝莲灯救母全传》),其实这些都是“女娲七十变”之演变。

  “三十六变”一词出自吴承恩的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师父菩提祖师告诉孙悟空法术有两种:一是按「天罡数」有三十六变;一是按「地煞数」,有七十二变。结果孙悟空选择了后者,学会了七十二变。
  天罡三十六变:
  斡旋造化、颠倒阴阳、移星换斗、回天返日、唤雨呼风、振山撼地、驾雾腾云、划江成陆、纵地金光、翻江搅海、指地成钢、五行大遁、六甲奇门、逆知未来、鞭山移石、起死回生、飞身托迹、九息服气、导出元阳、降龙伏虎、补天浴日、推山填海、指石成金、正立无影、胎化易形、大小如意、花开顷刻、游神御气、隔垣洞见、回风返火、掌握五雷、潜渊缩地、飞砂走石、挟山超海、撒豆成兵、钉头七箭。天罡三十六法:斡旋造化、颠倒阴阳、移星换斗、回天返日、呼风唤雨、震山撼地、驾雾腾云、划江成陆、纵地金光、翻江搅海、指地成钢、五行大遁、六甲奇门、逆知未来、鞭山移石、起死回生、飞身托迹、九息服气、导出元阳、降龙伏虎、补天浴日、推山填海、指石成金、正立无影、胎化易形、大小如意、花开顷刻、游神御气、隔垣洞见、回风返火、掌握五雷、潜渊缩地、飞沙走石、挟山超海、撒豆成兵、钉头七箭。

  地煞七十二术:幽通、驱神、担山、禁水、借风、布雾、祈晴、祷雨、坐火、入水、掩日、御风、煮石、吐焰、吞刀、壶天、神行、履水、杖解、分身、隐形、续头、定身、斩妖、请仙、追魂、摄魂、招云、取月、搬运、嫁梦、支离、寄杖、断流、禳灾、解厄、指化、尸解、移景、招徕、迹云、聚兽、调禽、气禁、大力、透石、生光、障服、导引、服食、开避、跃岩、萌头、登抄、喝水、卧雪、暴日、弄丸、符水、医药、知时、识地、辟谷、魇祷。

  《西游记》中会七十二般变化的有3人:二郎神杨戬,齐天大圣孙悟空,牛魔王。虽然都是七十二般变化,但修为就不一样。二郎神杨戬皇亲国戚,没人敢难为他,没人敢用照妖镜照他,没有证据说明他在照妖镜下的功力,但孙悟空和牛魔王都在照妖镜下挣扎过:孙悟空被照妖镜照住,仍还能够“苦战七圣”,行动能力不受影响;牛魔王被照妖镜照住,“腾那不动,无计逃生”。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