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中庸解读第九讲01

2023-06-13 12:48:3408:09 1995
声音简介

《话说中庸》09讲(1)


所以啊,人生一切的事业,就是把握时间空间,得其时位。得不到时间空间啊,那你就做你的学问境界、道德境界,不求现生的成功。还有一点,最成功、最高远的到了,在未来的时代历史上永远你是成功;那么,要花了很大的代价,什么代价?你现有的一生,就准备寂寞,很寂寞、很穷困的,安于穷困、安于贫贱、安于寂寞地过一生,建立你的千秋事业。假设现有又想看到成功,又不安于寂寞,那么学问也不够,才能也不足,那就变成“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完全不会成功,是个非常非常普通的人。所以,我们读了这一篇书,也告诉我们一个人生的真正的方向,每一个人要建立自己的人生观,要认清楚自己。

另一方面,读了这一篇书,使我们了解子思等于给他的祖父给孔子写了最好的一篇传记评论哲学,写得非常清楚,但是没有一个是替他祖父辩护,事实是这样一个事。那么,何以看出来?下面就有:

子曰:‘吾说夏礼,杞不足徵也。吾学殷礼,有宋存焉。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

这就是孔子圣之时者,他跟着时代走。但是他绝对——所以孔子在论语上——“信而好古”,他不像现在的学者,现在的风气是动辄疑古,对于古代的文化一切都怀疑,与孔子的路线是相反。孔子是好古,“信而好古”,因为古代很难考证,保留态度。现在人他学问修养不够,不保留,自己不懂的,“那没有这回事!”“是什么理由啊?”“我都不懂嘛!”很多年轻人我碰到,我说:“怎么一回事?”他说:“我不信。”我说:“为什么?”他说:“我都不懂嘛!”我说是这样啊!那我只好看看他,因为他太伟大了!我等于用孔子的话“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啊!那我对他我就不懂了,他有那么好的自信。

所以你看孔子,我说夏朝的礼——夏礼,“杞不足徵也。”夏朝的文化,在孔子的周朝的历史的记载不完全。我们的历史、夏朝的历史有啊!古人记载历史,记账一样,把这个账记下来、日记簿,今天我坐了三次公共汽车,到什么地方,有些什么事由,中间经过不详细。那么夏朝的后代就是“杞”,在春秋战国的时候一个小国家,“杞”大家记得吧?在我们文化里有一个历史的故事:杞人忧天,对不对?什么叫“杞人忧天”知道吧?杞国的人经常怕地球毁灭了,所以叫杞人忧天,后来变成笑人。等于我们报纸上经常,这两天也有了:什么七月半啊,民间有谣言啊,什么观音王母啊,弥勒佛下生啊,天灾来喽,大家准备啊什么,基督教、佛教啊到处有这些谣言。杞国的人经常怕天塌下来,随时怕天倒了,所以我们后世觉得笑话,杞人忧天——多余的顾虑。是真的多余吗?一点都不多余!

杞人为什么忧天呢?因为杞国人是夏朝的后人,夏朝我们的文化天文研究得最好,所以那个时候的科学文化的资料没有了,已经古代这个地球物理的变动,认为有大灾难,这个地球物理天体的变动,随时有大灾难,所以养成了“杞人忧天”,他随时顾虑到气候的变化与地球物理的关系,等于现在的科学家;很多科学家担心得比我们担心啊!我们还只担心明天怎么办、明年怎么办;科学家担心北极的冰山,现在热度增加了,融化得很厉害啊!这个地球马上要毁灭啦,所以学科学、大科学家最后都神经病了,愁死了!他替我们愁,替人类愁。杞人也是这样一个路线,所以叫“杞人忧天”。

那么孔子说:我啊,研究夏朝过去的文化,研究我们文化的来源,“杞不足徵也”,他说杞国人虽然是夏朝的后人,可是所知道自己祖宗的文化太少,没有办法去考证,所以对夏朝一代,孔子说我还在保留、怀疑,虽然上古的文化是非常好,是自己的祖宗的文化,但是他觉得“我还是怀疑”,可是不像现在学者,一怀疑,就说这个没有,我不相信、假的。孔子不讲这个话,所谓“多闻阙疑”,就是他做学问的态度,有怀疑的地方,他就说“我在怀疑”,他一定保留态度,因为有一天证据发现了,不是这样一回事,你很丢人哦。我们先休息。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中庸》解读

《中庸》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儒家学说经典论著,“四书”之一,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专辑按章节录制,分原文、字词释义、原文解释及解读四个部分...

by:亦鸿读书

解读《中庸》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作者为孔子后裔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中庸》是被宋代学人提到突出地位上来的,宋一代探索中庸之道的文章不下百篇,北宋程颢、...

by:周义山

李漫博《解读中庸》

《中庸》乃儒家性命之学,内圣外王之道,是学子修行成圣的路标、修养圣心的窍诀,其揭示的是君子及圣的文化人格。《中庸》思想是对中国文化、文明认知观、生命观、价值观的...

by:千秋叶文创

中庸十讲

琴棋书画:《古琴老八张》《古琴CD精粹》《秦腔曲牌集》《常用书法字帖》《书法史小讲》诗酒花茶:《李白诗集导读》《千家诗》《唐人绝句选》(方言)《宋词三百首》(...

by:眉坞老农

《中庸》解读 │妙音播讲

《中庸》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原属《礼记》第三十一篇,是儒家经典之一,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所作。其内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把...

by:妙音传统文化讲堂

中庸解读(带文稿)

为衔接中华文化断层而努力!南怀瑾先生作品,敬请收听~

by:菩提雅舍

中庸别讲

杨军教授的《中庸别讲》的补充片段。

by:姜老师的小教室

中庸讲解

《国学经典》开始语:尊敬的各位正本家人大家好!北宋大儒张载有四句很有名的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正本系统肩负时代使命,学习...

by:正本系统广西孝道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