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中庸解读第九讲02

2023-07-20 23:59:0510:11 1945
声音简介
孔子说:“吾学殷礼,有宋存焉”,宋国是殷商的后代,我们晓得历史上有三个时代不同:“夏尚忠”,夏朝的文化尚忠,也可以说“夏尚质”,物质那个质,很本质很朴素的,那么注重在现在讲科学的精神。殷商的时代,“殷尚鬼”,宗教性很严重,就是说宗教的情绪,对于鬼神之道的非常严重,殷尚鬼。“周尚文”,周代的文化整个是重视人文文化,这个是三代的不同。这三代就是千八百年,几个中间的你看历史的沿革、演变,一步一步的演变,换句话我们了解了先民,自己民族文化的成份,同我们个人思想血统里头、我们下意识里头都具备有这些东西。所以在春秋战国的时候,杞国虽然地方很小,还保留夏朝的这个科学的精神,那么后来所以在燕赵战国一带就发生了神仙炼丹之术、天文地理这些学问,所以都在燕赵、在北方发展起来。

另外我们看到一个人,比孟子早一点点,比孔子迟一点——墨子,所以我们现在手里拿到《墨子》那一本书,觉得这个文章好别扭!经常有人问:墨子怎么写得那么别扭呢?(其实)不然,墨子是宋国人,宋国的文字。我们“四书”所用的是孔孟、齐鲁的文化。《老》《庄》是南方、楚国的文化,南方文化文学境界、哲学境界都很高,很优美!所以你看研究《墨子》,墨子里头,诸子百家的著作,孔孟也提到鬼神,那么始终有个态度:“敬鬼神而远之”,偏重于人文思想。可是在墨子里头因为承受殷商文化后人,喜欢谈天,喜欢说鬼,所以墨子、敬子的思想相通,“兼爱”。所以韩愈说“博爱之谓仁”是“兼爱”墨子思想来,韩愈是研究墨子的专家,所以韩愈儒家的东西就是墨家的东西。墨子讲“兼爱”,讲“尚同”,也讲“尚鬼”,很重视这个鬼,所以尤其是在政治的权力上,非常重视宗教的情操、宗教的信仰。墨子是尚鬼,宋之后。

所以孔子说我想研究殷商的文化,因为孔子本人也是宋之后、殷商之后,不过呢祖先搬到齐鲁来。在现在,我说的比较在资料上可以考据得出来的是周代的文化,“吾学周礼,今用之”。他说现代时代整个周代是人文文化的社会,人文文化的天下,“吾从周”,我现在在文化思想上我绝对赞成人文文化,跟到周代的走。但是孔子拼命研究譬如《易经》这方面学问,说孔子是走夏朝的文化。因此讲我们中国人过了三千年的过年,正月、阴历的过年,穿新衣,带新帽,这种过年叫做“夏历”,夏历就是我们现在过的习惯,阴历的正月为岁首,为一年的开头。假使是殷商的历法呢,以阴历十二月为岁首,周朝是十一月为岁首,殷商的历法是十二月作为一年的开始,那么殷尚鬼,宗教情绪,所以西方人过圣诞节还是重十二月,你这样一研究啊,世界的人类文化差不多,那搞鬼事的都搞鬼事,搞人事的都搞人事,我们的正月过年玩龙灯这是人事;十二月过年的啊,玩圣诞节啊,同殷商所搞鬼神之事,这个人类文化一研究起来,再加上印度、埃及,是关联的,越研究越有趣,越有趣你越到钻牛角尖里,你要变书呆子了;赶快要爬出来,要懂得人事,孔子做学问就在书堆子里要爬出来懂人事、人文之道,所以说“吾从周”。

那么这一段研究完了,我们晓得,说孔子“生乎今之世”,绝对不主张“反古之道”,但是“反古之道”并不是说推翻了传统,必须要知道传统,不知道传统也就是反古之道。所以传统的文化历史不能放弃的。不过在人文文化的重点上他是建立崇拜周公的文化,建立制度,因此再说明理由,下一章:

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过矣乎!
他说一个人对天下,王(wang4),这个王,不是讲做皇帝,“王”字加一个“日”——旺,兴旺,拿现在讲,复兴、振兴这个世界,有三个重点,这三个重点中间一个最重要的重点是什么呢?“寡过”,少错误,一个人少犯错误。现在我们有一个拿人文文化的理想,西方人的观念,因为西方尤其是美国人的观念:“多去尝试,没有关系,错了,错了再改正,不然没有进步。”——错不得的啊!小玩意儿你多去尝试,错了再改正;把手表拆了,研究研究,搞错了,再去买一个,好办!没有钱,衣服当了去买。——天下大事不能尝试的!所以古人重寡过,少犯过错,就要智慧支持。现在我们讲一切的文化跟着西方走:尝试,没有关系,有创造;错了,错了再改。再改啊,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我们看了几十年,很多的错误,到了再改永远改不了啦!那个头已经变成屁股了,把屁股变成头,改不起来的啊!没得办法。所以呀,这个地方,人不可以不学无术,要多读书——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智慧。所以他说“王天下”有三个重要,“其寡过矣乎!”他说做人要审问,真正重要的“寡过”。纵然人不能无错;少错,一切学问的道理,就是修养到自己少错。说一个人绝对无过、没有错,不可能!除非圣人;圣人不可得,很少,人寡过就是圣人,错误越来越少。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中庸》解读

《中庸》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儒家学说经典论著,“四书”之一,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专辑按章节录制,分原文、字词释义、原文解释及解读四个部分...

by:亦鸿读书

解读《中庸》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作者为孔子后裔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中庸》是被宋代学人提到突出地位上来的,宋一代探索中庸之道的文章不下百篇,北宋程颢、...

by:周义山

李漫博《解读中庸》

《中庸》乃儒家性命之学,内圣外王之道,是学子修行成圣的路标、修养圣心的窍诀,其揭示的是君子及圣的文化人格。《中庸》思想是对中国文化、文明认知观、生命观、价值观的...

by:千秋叶文创

中庸十讲

琴棋书画:《古琴老八张》《古琴CD精粹》《秦腔曲牌集》《常用书法字帖》《书法史小讲》诗酒花茶:《李白诗集导读》《千家诗》《唐人绝句选》(方言)《宋词三百首》(...

by:眉坞老农

《中庸》解读 │妙音播讲

《中庸》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原属《礼记》第三十一篇,是儒家经典之一,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所作。其内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把...

by:妙音传统文化讲堂

中庸解读(带文稿)

为衔接中华文化断层而努力!南怀瑾先生作品,敬请收听~

by:菩提雅舍

中庸别讲

杨军教授的《中庸别讲》的补充片段。

by:姜老师的小教室

中庸讲解

《国学经典》开始语:尊敬的各位正本家人大家好!北宋大儒张载有四句很有名的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正本系统肩负时代使命,学习...

by:正本系统广西孝道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