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血剂:当归补血汤

2019-08-17 15:23:0109:53 3064
声音简介
补血剂:当归补血汤
《内外伤辨惑论》

组成:黄芪30g,当归6g

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补气生血。

主治:血虚发热证。肌热面红,烦渴欲饮,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亦治妇人经期、产后血虚发热头痛,或疮疡溃后,久不愈合者。

证治机理:本方主治之血虚发热,《内外伤辨惑论》谓“此病得之于饥困劳役”。劳倦内伤,血虚气弱,阴不维阳,阳气浮越于外则肌热面赤、脉来洪大,但按之虚软无力。血虚气弱,阴津不足,因气不化津,故烦渴欲饮。本证虽谓血虚,而以虚阳浮越之发热为急,故宜重力挽其浮越阳气,所谓“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故治宜补气生血。

方解:方中重用黄芪,大补肺脾元气而善能固护肌表为君,正如张秉成所云“盖此时阳气已去里而越表,恐一时固里不及,不得不从卫外以挽留之”,且大补肺脾之气,以资气血生化之源。臣以当归,养血和营。二药相伍,一气一血,一阴一阳,以五倍量之黄芪为主,补正气而摄浮阳,使气旺血生,阳生阴长,虚热自除。
至于妇人经期、产后发热头痛,属血虚发热者,用此方益气补血,其证自解。疮疡溃后,久不愈合者,亦为气血不足,用本方补养气血,托疮生肌,疮自收口愈合。

配伍特点:本方重用补气,少伍养血,意在补气以生血。

辩证要点:本方为体现补气生血法,治疗血虚发热证之代表方。以肌热面红,渴喜热饮,脉大而虚为辨证要点。

鉴别:当归补血汤证与白虎汤证临床表现均可见发热,李东垣特别指出“血虚发热,证象白虎”。二者一虚一实,不可不辨。白虎汤证为外感热病之阳热实证,其身大热面赤,必伴汗大出而恶热,且脉洪大有力,大渴而喜冷饮;当归补血汤证为内伤劳损之虚热证,虽亦身热面赤,但无汗出而不恶热,脉虽洪大而按之无力,其口渴而喜热饮。《内外伤辨惑论》卷中更强调“惟脉不长实有辨耳,误服白虎汤必死”。
当归补血汤与补中益气汤均治虚热。补中益气汤证为中气下陷,阴火上乘之气虚发热;当归补血汤证为血虚气无所依,虚阳浮越之血虚发热。二者皆可见身热口渴、脉虚大无力。但补中益气汤所治气虚发热尚可见恶寒、面白、自汗,且气短乏力为甚。

艾灸以及手法调理:
血虚发热,肌肤发热,面红,烦渴欲饮,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也治疗妇女经期、产后血虚发热头痛,或疮疡溃烂久久不愈合。

腹部和背部艾灸:膻中穴,中脘穴,气海穴,关元穴,膈腧穴,肺俞穴,脾俞穴,肾腧穴,八髎穴。
以上采用悬灸法最佳,采用6.0CM粗艾条悬灸,每个穴位悬灸十分钟左右。倘若没有人帮你,也需要购买艾灸工具。

四肢艾灸:血海穴,足三里,三阴交,合谷穴,太渊穴。
以上穴位采用穴位灸盒子,绑在四肢穴位上艾灸,可以和身体伤悬灸同时进行。

艾条选择很讲究,蕲艾三年陈最佳。

艾灸后每个穴位按揉一下,以便于艾灸后的热量迅速渗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贴中药贴:膈腧穴,命门穴。

建议在中药师的指导下进行,千万不要自作主张。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胖补气瘦补血

气血养生的生活方式。

by:禺悦读书李君利

胖补气 瘦补血

胖补气瘦补血~朱德保健医生的气血养生法

by:后爱刘杨

996加班补血指南

专辑名:966加班补血指南歌手:Newyounggoswag...

by:华语音乐

调气补血中医有方

气为阳,具有温煦、固摄作用,气虚则温煦功能不足,机体则表现为寒证,脾阳(气)不足,导致消化机能低下。面色萎黄,唇色淡白,头晕眼花,心悸失眠,舌淡脉细及妇女月经不...

by:德慧堂官老

中医养生《胖补气 瘦补血》

《胖补气瘦补血》在本书中,胡教授深入浅出地讲述了一眼知健康的诀窍——胖则气虚,要补气;瘦则血虚,要补血。而胖瘦又有不同——人有四胖,气有四虚;人各有瘦,因各不...

by:我是旭东Mr

细说贫血与补血,贫血不一定缺铁

我们陶醉于车水马龙的城市,但是鲜有关心自己的体内是否畅通,我们习惯了加班加点的奉献,却没有留意过自己身体出现的变化。你可知,贫血已经走进现代人的生活?离我们并不...

by:舆乾

胖补气瘦补血(节选) 胡维勤 著

本书是胡维勤教授几十年行医经验的总结,供大家借鉴、参考。但还是建议您咨询医生或去医院就诊。

by:静和仁爱

每天5分钟快速补气养颜补血调经

气与血是每一位女性身体内拥有的两大基本物质,一旦女性身体缺少气与血的话对于身体健康是没有任何好处的,很多女性不明白的是养血补气为什么如此重要,接下来就给大家详细...

by:听友180359045

胖补气瘦补血:体质气血养生之道 | 中医养生

【这本书适合】·40岁+身材渐渐失控的男性女性·吃得少,却身体虚胖的朋友·无论怎么进补,仍然身体消瘦的朋友·想利用中药、食疗,进行日常保健的朋友【图书简介】本书...

by:1号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