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排除法诊断半表半里

2020-05-14 08:23:4911:21 358
所属专辑:伤寒温病
声音简介

前面讲了少阳病、厥阴病的实质,其实是结合了小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来讲的,现在来回顾一下小柴胡汤方证的诊断标准,就是判断出病位在半表半里,而且是偏于阳证的时候,同时又具备了小柴胡汤四大症的时候,这就是一个小柴胡汤方证。同时我们列举了小柴胡汤方证的条文,总结归纳后发现胸胁部位是它的一个典型的标志,都是有助于我们临床判断的,在院校教材当中,小柴胡汤方证要点其实很简单,就是少阳病的提纲:口苦咽干目眩,加上一个小柴胡汤的四大症,再加上一个脉弦,就是院校教材中的小柴胡汤方证的诊断要点。

 

那么紧接着就会有人问,既然少阳病是半表半里阳证,厥阴病是半表半里阴证,关键是如何判断出来,这是一个半表半里的病位呢?能不能根据提纲来判断呢?

 

如果见到典型的半表半里证,符合少阳病、厥阴病提纲条文的,则可以直接判断。如见到“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脉弦”之症,则可以直接判断为少阳病小柴胡汤证,从而可以给予小柴胡汤治疗。对于复杂病症,难以直接根据条文提纲判断的,可以采取排除法。

 

在之前讲课的时候说过,正是因为半表半里处于胸腹两大腔间,包含的脏腑器官比较多,病邪郁集于此体部,则往往影响多个脏器、或某些脏器,从而发作异常的反应,所以证情复杂多变,因此或然证比较多,如小柴胡汤证、四逆散证的条文。因此必然不能够象表证或者里证那样能够提炼出一个较为明确的概括性提纲,所以我们发现不管是少阳病的提纲条文“口苦咽干目眩”,还是厥阴病的提纲条文“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都不足以完全概括少阳或厥阴的本质。因此临床上,往往有时候并不能够根据条文提纲来判断是否属于半表半里证。所以我们在这里提出来一个排除法,用排除法来诊断半表半里。

 

排除法诊断半表半里

 

表里易判,而半表半里不易判断。对于复杂的病症,则可以采取排除法,即排除了病位在表、在里,那么就可以判断出是半表半里之证,因为从病位上来说,无外乎表、里、半表半里,不在表不在里,那只能在半表半里了。就像我们考试做题,明明知道选择题abcd当中,必然有一个正确答案。如果我们把三个错误答案都给排除了,那么剩下一个必然是正确的答案,这就是排除法。

 

再进一步结合寒热、虚实的情况,可以判断出是半表半里偏于阳证的少阳病还是偏于阴证的厥阴病,然后再进一步辨方证。《伤寒论》中,六经排列顺序为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少阴病、太阴病、厥阴病。在三阳病中,少阳排到最后,在三阴病中,厥阴病排到最后,都是由于表里易判的缘故,对于排除了表、里的证,自然归属于半表半里证,因此半表半里证排到表证、里证的后面。

 

半表半里病位的特殊性,决定了可从侧面和排除法来判断少阳病、厥阴病。凡阳性证除外表里者,当即属半表半里阳证;凡阴证除外表里者,当即属半表半里阴证。胡希恕先生通过长期研究,结合临床观察,根据半表半里形成的特殊性,提出从侧面和排除法来判断半表半里证。

 

医案举例分析

 

案例一:

 

患者张某,2010年1月15日就诊。自觉心悸、气短感,易紧张,长出气后缓,乏力疲惫,眠差夜间易醒,醒后难眠,夜间咽中炙脔,腿根发紧,下肢窜痛至足跟,口干,心烦,不易汗出,月经期可,经量少,四逆,便不调,偶有便鲜血。脉细,舌淡暗大苔薄。

 

分析:该案症状较多,一时之间难以确定该用何方治疗。但采用经方“先辨六经继辨方证”的原则,则问题应手而解。该案病症较多,可以采取排除法,该案并无明显的发热、恶寒等表证,也无明显大便秘结、大便溏泄的里证,故可以排除表证、里证,故考虑该案属于半表半里证。然后再结合口干、心烦、四逆、月经量少,为血虚郁热,证偏于阴性。故至此可以确定为半表半里的阴证,即厥阴病。由此可见,此处的四逆、月经量少为半表半里虚寒,同时郁久化热,兼夹水饮上冲,可见心烦、心悸、气短、眠差等,故治当以清上温下、调和寒热、养血利饮,辨方证为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方证。

 

故处方:柴胡12g  黄芩10g 花粉12g  生龙牡各15g  川芎6g  桂枝10g 干姜10g  当归10g 白芍10g  苍术10g 泽泻12g  茯苓12g

 

                  七剂水煎服

 

一周后复诊,心悸、气短、紧张、眠差等症状大减,遂据证调理处方,二周后症近已。

 

案例二:

 

赵某,女,46岁,2017年2月6日就诊,慢性咳嗽8月余。八个月前因空调着凉后引起干咳至今,曾在解放军总医院诊断为咳嗽变异性哮喘,近来咳嗽痰白,晨起有黄痰,略带血丝,自觉夜间身热汗出,口干不苦,大便不调,手心发热,没有鼻塞,脉弱,左关脉滑,舌淡红苔偏厚,舌尖右侧有瘀斑。

 

对于这样的一个患者,症状相对较多,可以采用排除法。尤其是在呼吸系统,我们比较高度关注表证,那么患者没有明显的鼻塞,因此我们除外了一个表证,患者大便不调,并没有出现一个典型的大便便秘或者大便溏泄的这样的一个情况,所以里证症状不太典型,患者目前自觉夜间身热汗出,同时有口干,晨起黄痰略带血丝,手心热,有一个上热表现。脉弱的同时大便不调,存在着一个下虚下寒的情况,所以我们排除了表证里证,这是一个半表半里。是一个上热下寒的情况,也就是所谓的半表半里证,而偏于阴性症状表现的,因此我们把它定为一个厥阴病。

 

因此我们给予的处方就是柴胡桂枝干姜汤的原方,只不过加上了生石膏45克,以增强清上热的力度,加上了党参茯苓炒白术,照顾到大便不调、下虚下寒的这样的一个情况,患者一周后反馈,服药一周就大有好转。后来患者说,中医西医治疗五个月了,总是反复不愈,看到我的一篇论文很对症,所以来找我看看,后来我详细问了是哪篇论文呢?其实就是之前发表过的一篇文章,排除法诊断半表半里。

 

小结一下,虽然在《伤寒论》中半表半里证的篇幅较表证、里证为少,但由于半表半里为表之内、里之外,即胸腹两大腔间,为人体诸脏器所在之地,所以临床上,其实在慢性疾病复杂疾病当中半表半里证反而更为多见。这就是我反复说,临床当中是表证常见,里证常见,还是半表半里证常见呢?当然是半表半里证了。那么半表半里证的时候是阳证常见还是阴证常见呢?当然是阴证表现出来的寒热错杂常见了。所以大家会发现,在慢性疾病尤其疑难杂症当中,厥阴病是最为常见的。而柴胡桂枝干姜汤作为厥阴病的代表,大有应用机会的。

 

还记得最早的时候在2006年起跟随冯世纶教授门诊的时候。当时坐在冯老对面,只有我一个学生。冯老开出十张处方当中,多的时候就有八张九张都是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当时特别不理解,后来随着自己临床的阅历的提升,也慢慢体会到了厥阴病和柴胡桂枝干姜汤,临床的重要性,也希望大家能够引起重视。

 

半表半里证(少阳病、厥阴病)的提纲条文,内容概括不强,使得不能够单纯依靠提纲条文来判断,故临床对于半表半里的诊断,可以采取排除法。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错位减和表内除法

纯电脑发声,珠心算除法基础训练用。内含错位减练习和表内除法练习。

by:张文俊珠心算

诊断

抽动障碍

by:快乐小鸥

诊断学

诊断学第九版

by:猫猫maomao8899

诊断学

诊断学是运用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从基础学科过渡到临床医学各学科的桥梁课;临床各专业学科(外科学、内科学、妇产科、儿科、五官...

by:大脑改造计划

诊断学

医学各科目材料(图片、PPT、音频、知识点讲解,电子书、执考题库,技能操作等材料)请联系—微信号:dongying168899

by:优听教材

中医诊断

专业老师讲解

by:寿山养生堂

组织诊断

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马文.韦斯伯德著胡智丰张小雨译2020年6月第1版备注:朗读原著是学习书籍内容重要的方式方法之一,公布录音不谋求任何经济利益,只在宣传...

by:昊伯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