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纠正孩子

2022-09-19 17:26:2910:09 266
所属专辑:亲子教育
声音简介

        今天晚上分享的是如何纠正孩子。

        著名的亲子教育专家尹建莉在她的书中讲过这样一个案例:

        在他上大学的时候,曾经到一个亲戚家去玩,亲戚三岁的儿子很聪明,他想给尹建莉讲一个童话故事表现一下,但孩子太小,很多地方词不达意,或者是情节颠倒了,尹建莉一边听一边纠正,结果一个故事没讲完,孩子就大哭起来。

       尹建莉一开始,还觉得莫名其妙,以为孩子被刺扎到了。事后才知道,是自己的纠正刺伤了孩子的自尊。

       像这样的纠正孩子错误的情况在很多家庭都非常普遍。

      孩子吃饭,撒了一桌子,我们会去纠正。孩子扣子没扣好,鞋带系坏了,我们会去纠正。孩子洗澡的时候玩水,我们会去纠正。孩子的积木摆错了,我们会去纠正。

       在纠正的过程中,家长经常会着急,会生气,会训斥孩子,脾气控制不好的家长还会打孩子。但是很少有家长知道,这样的做法会给孩子带来心理创伤。

       事实上。家长们需要明白一点,并不是孩子所有的错误和偏差行为都需要被纠正的。

       我跟很多家长讲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要允许孩子犯错,每个人都是在试错中成长。如果孩子一犯错就被纠正,就被批评,孩子就会很受挫,在频繁的纠正过程中,孩子感受到的是父母对自己犯错的不允许,是父母对自己的不接纳。这样的纠正行为在剥夺了孩子犯错的权利的同时,也就剥夺了孩子成长的可能性。孩子会变得自我怀疑,退缩,不敢迎接挑战,会失去探索未知的勇气信心和快乐。

        如果一个孩子自卑,敏感。而父母在日常互动中并没有对孩子有过多的批评,那么就很有可能是因为父母纠正过多的原因。

       另外,在纠错的过程中。父母把自己摆在了一个全知全能的位置。无意中把孩子摆在了一个无知无能的位置。父母知道事情应该怎么做,父母知道问题的解决方案。而孩子只应该听父母的才是对的。但事实是当下的孩子对平等和话语权的要求非常高。如果我们不停地告诉孩子什么样是对的,应该怎么做?其实也是把孩子摆在了一个无知、弱小、错误、没有话语权的位置上。这样的感觉一定是孩子非常抵触的。

       曾经有一位年轻的妈妈写信问尹建莉。自己一岁多的儿子喜欢玩马桶里的水,玩儿的不亦乐乎。妈妈问,自己到底应不应该管?

       尹建莉回复说,把马桶洗干净,让孩子高高兴兴的去玩儿吧。

尹建莉说起自己养育孩子的时候。就非常放纵孩子的小错误,只要不涉及道德和安全,孩子在生活中打了碗,尿了床,往墙上乱画,甚至是一些有意的恶作剧,他都一笑置之,即使造成了损失,也不会责怪孩子。

       听到这些,有人会认为。这是溺爱,会不会惯坏孩子呢?其实呢。爱和溺爱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东西。溺爱不是爱,是贴着爱的标签儿的过度管制和包办替代,是在弱化孩子,阻止孩子成长。在溺爱中父母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

       所以对于家长来说。在帮助孩子之前,首先要分清孩子的哪些行为需要纠正,哪些行为不需要纠正。那么,如何判断孩子的行为是否需要纠正呢?我们需要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个是不良行为的频率。我们要问问自己。孩子的不良行为是经常发生呢,还是偶尔发生一次。比如说,孩子把你收拾好的玩具扔了出来,是只有这一次呢,还是他经常就这样做。如果孩子只是偶尔一次发生这样的行为,那么我们让他帮妈妈把玩具收拾好就可以了,不需要进一步上纲上线的说教。

        第二个是孩子不良行为的严重程度是怎样的?是比较轻微还是比较严重。比如说孩子爱生气,那么你就要留意孩子生气的时候具体的表现是什么。如果他只是一个人坐在那里哭,而且一会儿就像没事儿一样自己去玩儿了,那么你就要允许孩子把情绪发泄出来哭泣,在这时候也许是他发泄情绪的最佳手段。但是如果他因为和爸爸妈妈或者小朋友闹不愉快。就会咬人打人乱扔东西,那么你就要马上制止孩子的行为。不仅告诉孩子不能咬人,打人、乱扔东西还要教会孩子。应该怎么做来缓解不好的情绪。

       第三个问题是我们判断孩子行为好坏的标准是否合理,前后是否一致。我们可以问问自己,判断孩子的行为好坏的标准是什么。有两种情况都是错误的,第一种是仅仅是因为自己不能忍受就去纠正孩子,第二种是虽然孩子的行为是在自己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但是一想到别的家庭都不会允许孩子这么做,就去纠正孩子的行为。这两者都是不可取的,对孩子也不公平。

        比如说,如果自己的孩子实在不肯睡午觉,但是他能够在中午安静的自己玩。那么就不要别的孩子都睡午觉,而强迫自己的孩子睡午觉

       我们真正需要做的是,不要以个人的偏好和需求作为衡量孩子行为好坏的标准。这个标准,要公平合理,在时间上前后一致。

       也不能够因为父母的情绪化随意变动评判标准。如果父母一高兴,就放松了对孩子的要求,或者是不高兴,就对孩子步步紧逼,要求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符合父母的标准,这样的做法反而更加不利于孩子养成好的习惯。

        父母一定要谨慎的干预孩子的行为,不要随心所欲的对孩子的一切指手划脚,一定要记住,纠正孩子不良行为的核心目的是为了让他健康快乐的成长。而不是满足家长的自恋和控制欲。只有充分的尊重孩子,保护孩子的求知欲和试错的热情,孩子才会对周围的世界更敏感更自信,成为高智商、高情商的佼佼者。

        针对确实需要纠正孩子的情况。美国亲子教育专家杰瑞.维科夫提出,父母需要注意以下六个原则:

        第一,要把孩子和他的行为分开。

        把你的表扬或者是批评统一集中在孩子的行为上,家长要做到对事不对人。只有孩子自己觉得这么做不好时,家长的教育才会起到积极的作用。所以呢,在纠正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而一个自尊心受伤的孩子在那一刻,会因为肾上腺素分泌的原因,处在情绪脑和,杏仁核的控制之下。大脑处在这种状态下,是完全听不进去合理和理性的意见的。所以,即使要纠正孩子,指出孩子的错误,也要先照顾到孩子的情绪和自尊心。

        第二点是家长发出的指令,不能抽象,必须要明确具体。

        只有明确具体的要求,才更有可能实现。比如,我们不要跟孩子说,你应该保持整齐。而是要具体的告诉他,我希望你把积木收拾好,再出去玩。

        第三点是用表扬正确的方法来替代纠正错误的方法。

在表扬的过程中,要表扬孩子的正确行为,而不是表扬孩子本身。比如说我们不要说你这样安静的坐着,真是个好孩子,而是要说你这样安静的坐着非常好。在纠正坏习惯的过程中,家长要不断地对孩子提出表扬,指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为止

       表扬孩子的正确行为是在不断的提醒她,你希望的是什么,也是在激励孩子采用正确的行为方式。

        第四点是使用定时器,避免和孩子正面冲突。

比如说你希望孩子快点儿上床睡觉,你就可以采用定闹钟的方式来督促孩子。

        第五点是要密切地关注孩子在做什么。

        这并不是说父母要每天每时每刻都跟着孩子围着孩子转。而是说,孩子需要你的实时关注。比如说,很多父母在关注孩子的学习时,总是在学期开始的时候,给孩子制定一个考试的目标,并不关注孩子学习的过程。只有到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的时候。考试结果出来的时候,才会对孩子提出批评或者是表扬。在这里面,最恰当的就是关注孩子学习的过程,遇到问题,及时纠偏避免出现积重难返的情况

        第六点是不要和孩子翻旧账。孩子过去的错误,如果被你老是提起,反复提起。不仅会让孩子产生不满,还有可能。在幼时,孩子故意犯错一次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张玉涛的心灵成长空间

听众朋友们,欢迎加入微信答疑群答疑解惑,需要的可以加我微信号:zhangyutaoxinli,加的时候备注:进微信答疑群,等通过看到后会邀请加入微信答疑群。

猜你喜欢
3到6岁孩子要纠正的15个坏习惯

儿童时期最好的教育莫过于养成良好的习惯。因为一个人的行为习惯会影响其一生。很多家长也都认识到了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但是,有很多孩子依然存在各种各样的坏习惯,父...

by:听书八点半

坏习惯:纠正孩子学习坏习惯87法|成长

【内容简介】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总会在不经意间形成一些坏习惯,从而影响学习。父母应如同好的园丁懂得如何修剪树木的杂枝一样,懂得如何帮助孩子纠正学习过程中的坏习惯。...

by:大吕文化AI电子书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肯说

本书围绕“如何说”和“怎样听”两个主题,提供了可行的思路和操作性建议,让父母切实掌握这些技巧,灵活运用。当家庭教育出现类似的问题时,...

by:静舞初梦

如何爱孩子

“没有孩子,只有人”,科扎克超越了时代,一直在向成人表达着如何去爱,去理解和尊重儿童。在他所有的著作中,《如何爱孩子》是他的儿童教育理念的基石。这本书能为所有的...

by:爱如花在野

如何爱孩子

《如何爱孩子》是古国治先生所著,先生于2008年开始讲述“如何爱我们的孩子”这一课程,这本书是由课程录音整理而成。现在我开始拜读此书,为了保证学习效果,特在读时...

by:清明常在

易错字读音纠正

每日一练,常见易错字纠正。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读音错误,打好语文基础,对辅导孩子功课、有声书演绎,都是很有益处的。

by:飘飘小语

孩子如何学习

在《孩子如何学习》中,3位世界知名儿童发展专家,首度揭示了孩子学习的奥秘,用丰富而具有创造性的实验,将孩子超越成人的学习天赋细致入微地展现在你面前,从理解他人、...

by:湛庐阅读

孩子如何社交

●为什么有的孩子合群,有的孩子不合群?为什么有的孩子外向却交不到朋友,有的孩子内向却有好人缘?那些政治家、谈判专家、社会精英,他们的强大社交能力从何而来?国际公...

by:启辰说过要听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