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先生则言》36

2021-08-13 02:12:4402:11 48
声音简介

【原文】谓举业与圣人之学相戾者,非也。程子云:“心苟不忘,则虽应接俗事,莫非实学,无非道也。”而况于举业乎?

【直译】称谓科举学业与圣人的学问相互违戾的观点,是不对的。张载说:“内心假若没有忘记,那么虽然应酬接洽世俗事务,没有不是真实学问,没有不是道义的。”而何况科举学业呢?

【原文】谓举业与圣人之学不相度者,亦非也。程子云:“心苟忘之,则虽终身由之,只是俗事。”而况于举业乎?

【直译】称谓科举学业与圣人学问没有相互度化的观点,也是不对的。张载说:“内心假若忘记了,虽然终生经由大道,也只是世俗事务。”而何况科举学业呢?

【原文】忘与不忘之间,不能以发,要在深思默识,所指谓不忘者,果何事耶?知此则知学矣。

【直译】内心忘记与没有忘记之间,不能因为发挥,要领在于深入思考,沉默觉识,所指称为没有忘记的,果真是什么事情呢?知道这个就懂得学问了。

【原文】君子之政,不必专于法,要在宜于人;君子之教,不必泥于古,要在入于善。

【直译】谦和明理君子的政策,没有必要专一于法治,要领是在适宜于人民;谦和明理君子的教化,没有必要拘泥于古训,要领是在进入到善良。

【原文】君子之学,以“诚意”为主,“格物、致知”者,“诚意”之功也。犹饥者,以求饱为事;饮食者,求饱之事也。

【直译】谦和明理君子的求学,以“真诚意志”作为主体,“格究事物、导致良知”是“真诚意志”的功夫。犹如饥饿的人,就以寻求吃饱作为专门事务;饮水食饭的人,就是寻求吃饱的普通事情。

【原文】“格、致、诚、正”之说,是就学者本心日用事为间,体究践履,实地用功,多少次第,多少积累,正与空虚、顿悟之说相反。

【直译】《大学》里“格究事物、导致良知、真诚意志、端正内心”的论说,是针对求学者的本体内心与日常运用行事作为空间,体会探究,实践履行,实在具体运用功力,多少高低次序等第,大小多少积聚累加,正好是与道家空洞虚无、佛家禅宗顿悟的论说相反。

【原文】如人,必有欲食之心,然后知食,欲食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食味之美恶,必待入口而后知,岂有不待入口,而已先知食味之美恶者耶?

【直译】比如人们,必然具有欲要饮食的内心,然后知道饮食,欲要饮食的内心就是意志,就是行为的开始了。饮食滋味的美好恶劣,必然待到进入口中,而后知道,怎么会有不到进入口中,而已经预先知道饮食滋味的美好恶劣呢?

【原文】必有欲行之心,然后知路,欲行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路歧之险夷,必待身亲履历而后知,岂有不待身亲履历,而已先知路歧之险夷者耶?

【直译】人们必然具有欲要行走的内心,然后知晓道路,欲要行走的内心就是意志,就是行走的开始了。道路歧途的险峻平夷,必然待到亲身履行经历,而后知晓,怎么会有不到亲身履行经历,而已经预先知晓道路歧途的险峻平夷呢?

【原文】若如世儒之论“知行”,是乃所谓“不见是物,而先有是事”者矣。

【直译】如若世上儒家学者的论述“知识与行为”,这是所说的“没有见到这个物品,而预先具有这个事情”吧。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阳明先生说

格物致知,知行合一

by:朝花之夕

王阳明传|闻所未闻的阳明先生传记

【内容简介】王阳明传:修炼心灵安定、强大的神奇学问每天十分钟,听阳明心学,悟人生智慧王阳明是何许人物?他是明朝名闻天下、神秘莫测、文武全才、功高盖世,并以其悟...

by:暖惞

王阳明|品阳明先生一生|悟心学之二三之理

如果说品读心学,感悟知行合一其中真意要如何才能感受的更深,那一定是要从阳明先生的生平中来真正体会才更有深意,刚开始只是单纯去阅读知行合一,有时也会去思考阳明先生...

by:龙音品生活

阳明心学|阳明序记说

王阳明(公元1472年10月31日亥时—1529年1月9日辰时),孔元诞辰日2023年9月30日,汉族,幼名雲,五岁更名守仁,字伯安。因曾筑室修道于会稽山阳明洞...

by:明凡书苑

云柯说阳明 | 王阳明和阳明心学

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故又称王阳明,浙江余姚人。中国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

by:九合天下

俯首拜阳明(天天读阳明)

阳明先生,敢担当、能担当的典范。1、平时看得出来2、关键时候站得出来3、危难时刻豁得出来

by:居尘出尘知行合一

阳明天下:王阳明传

他在祖母的天神之梦中“从天而降”。《论语》中“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让他从此得名王守仁。平顺的人生中,他掀开了不凡的命运。在他眼中,科举并非第一要紧事,天下最要...

by:有声野马

阳明心学|读懂王阳明

阳明心学最佳入门读物

by:明凡书苑

《王阳明箴言录》

王阳明是中国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他不但精通儒家、道家、佛家,而且集众家之大成自成一家,他创立了著名的心学体系并终身倡导、弘扬“知行合一”...

by:高山流水沏清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