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2022-09-17 18:23:2911:19 56
所属专辑:333带背之外教史
声音简介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实践理论德CT,PT成熟有标志
简介:赫尔巴特是德国著名教育家,代表作是《普通教育学》是教育学和教学论学科发展成熟的标志,也被誉为现代教育学之父2.内容:(1)理论基础:a.伦理学上: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内心自由、仁慈、完善、公平、正义的人。b.心理学上,教学是统觉的运动(2)德育论:教育性教学原则这一原则称为德育存在于一切教学之中的理论虽然说有弊端,但是理论价值不可低估赫尔巴特提到的很多,德育方法都是有效的。(3)课程论:课程设计要考虑儿童发展、兴趣、经验、统觉团(4)教学论:教学形式阶段理论,将教学步骤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3.评价:赫尔巴特的教学理论体系完整,极大的影响了世界各国教学论的发展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实践理论德CT,PT成熟有标志
赫尔巴特是德国著名教育家,代表作是《普通教育学》一、教育思想1.理论基础:(1)伦理学上,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伦理五德的人。赫尔巴特提出有五种道德观念是维持现存社会永恒真理和道德标准,包括内心自由、仁慈、完善、公平、正义(2)心理学上,教学是统觉的运动,在有兴趣的条件下,新刺激发生作用进入意识域,与意识域中已有的经验结合形成统觉团2.德育论:“目的原则与方法”(1)教育目的:a.可能的目的:发展多方面的兴趣是人的各种潜力得到和谐发展 b.必要的目的,养成伦理五德(2)教育性教学原则:德育有且只有通过教学才能产生实际作用,T是德育基本途径(3)方法:儿童管理防止恶行,教学,训育形成美德3.课程论:课程设计要考虑儿童发展、兴趣、经验、统觉团4.教学论:教学形式阶段理论,将教学步骤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二、评价1.理论基础上,赫尔巴特是西方历史上第一个把心理学作为独立学科研究的教育家,他的心理学是一种教育化的心理学,被誉为“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2.在德育论上,将教育、教学、德育紧密结合,保持最高教育目的统一性,使道德可教在实践中获得落实,但德育教育和教学概念混淆,忽略了德育的其他途径,具有机械论倾向3.在课程论上,提出了近代教育史上最完善,最系统的课程理论,提出了课程编制最重要的依据,防止课程编制盲目性,随意性,但在实践中课程编制过分注重知识体系,弱化了学生经验,兴趣需要走向机械性4.教学论上,重视知识系统性,重视学科课程和知识逻辑,重视心理学与兴趣理论指导,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班级授课制的作用,为教学里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模式,提高了教学质量,但忽视学生的差异性和主体性,教学过程虽然操作性强,但机械性更强,缺乏灵活性,忽视课程编制的心理逻辑5.总之,赫尔巴特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思想传播广泛,引领了19世纪全世界教育发展,但《普通教育学》全书充满思辨神秘色彩,后人实践中容易机械化、片面化

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赫尔巴特教育思想有双重理论基础,即伦理学基础、心理学基础一、伦理学基础赫尔巴特提出有五种道德观念是维持现存社会永恒真理和道德标准,包括内心自由、仁慈、完善、公平、正义二、心理学基础1.含义:在有兴趣的条件下,新刺激发生作用,进入意识域,与意识域中已有的经验结合,形成统觉团2.条件:统觉的条件是兴趣3.教育顺序:教育管理,教学,训育三、评价1.在伦理学、心理学所建构的基础上,赫尔巴特提出了完整的教育理论2.是西方历史上第一个把心理学作为独立学科研究的教育家,他的心理学是一种教育化的心理学.被誉为现代E心理学创始人3.统觉论是赫尔巴特课程论的重要基础,它启示了课程编制要依据统觉原理,人们应当从儿童从熟悉材料过渡到不熟悉的材料4.局限性,虽然比其先辈更加科学化,但并非完全科学。

赫尔巴特的道德教育理论/教育性教学原则
目的原则与方法,可能兴趣要五德,E性教学管教训”
1.简介:赫尔巴特的道德教育理论是他教育理论中最为重要的内容。教育性教学原则是赫尔巴特提出的道德教育原则。2.教育目的:(1)可能的目的:发展人的多方面的兴趣,进而促进人的各种潜能和谐发展(2)必要的目的:教育要达到的最高和最基本的目的是伦理五德:内心自由、仁慈、完善、公平、正义3.教育原则:教育性教学原则含义是教育有且只有通过教学才能产生实际作用,教学是德育的基本途径4.教育方法:管理、教学、训育人,最终形成美德5.评价:“优点:(1)保持最高教育目的统一性(2)将教育、教学、德育紧密结合 (3)重视兴趣作用(4)使道德可教在实践中获得落实 局限性:(1)德育、教育、教学概念混淆(2)忽略了德育的其他途径,具有机械论倾向
赫尔巴特的课程论“发展兴趣经统觉,三最心理实践错”
赫尔巴特以心理学为基础,提出了课程论一、课程设置1.儿童发展与课程的关系:(1)课程设计要依据人心理发展的规律和顺序,也要依据人类发展的顺序(2)婴儿期要注意身体养护,加强感官训练,发展儿童感觉;幼儿期发展想象力;儿童期、青年期发展理性,这与文化纪元理论相符。2.兴趣与课程的关系:(1)课程分类依据是兴趣,只有学生对外界刺激引起了注意,产生了解新刺激的意愿,即产生兴趣,才能有效的学习课程(2)兴趣分为两类:同情的兴趣、经验的兴趣3.经验与课程的关系:课程内容选择应与儿童经验一致,教材应有直观成分。4.统觉论与课程的关系:(1)统觉论是课程设计的依据和基础,是指在有兴趣的条件下,新刺激次发生作用,进入意识域,与意识域中已有经验,结合形成统觉团,从而完成一次学习(2)根据统觉论,课程设计要从熟悉的材料,过度到不熟悉的材料(3)课程设计原则:相关、集中。不同课程相互联系影响,以历史、数学为中心,其他科目作为学习理解历史、数学的手段二、评价“三最心理实践错”优点:1.提出了近代教育史上最完善,最系统的课程理论2.提出了课程编制最重要的依据,防止课程编制盲目性,随意性3.编写课程要重视学生心理发展规律,重视兴趣,重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重视心理学的基础价值4.局限性:在实践中课程编制过分注重知识体系,弱化了学生经验,兴趣需要走向机械性
赫尔巴特的教学形式阶段论学生心趣与教师”
赫尔巴特的教学形式阶段论是一个包括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等在内的规范化教学模式一、四阶段1.明了:“明静专心意直观”
指教师讲解新知识时,把新知识分解为若干部分提示给学生,以便学生领悟掌握(1)学生心理处于:静止的专心(2)兴趣阶段:注意(3)教师教学:要用叙述、直观教学2.联想:“联动专心期交流”
师生谈话,把新旧观念结合起来,但又没出现最后的结果(1)学生心理状态:动态的专心(2)兴趣阶段:期待是期待新知识(3)教师教学:应与学生交流、分析3.系统:“系统静止审要求”
在教师指导下寻找结论,使观念系统化,形成概念(1)学生的心理状态:静止的审思(2)兴趣阶段:要求(3)教师教学:要运用综合的方法使知识系统化,从而获得新知识4.方法:“方动审思行与用”
把所学新知识应用于实际,以检查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是否正确(1)学生的心理状:动态的审思(2)兴趣阶段:行动(3)教师教学:要让学生运用新知识二、评价“师生班级系质量 ,差异主体机械心”优点:1.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2.重视心理学与兴趣理论指导3.重视班级授课制的作用 4.知识系统性,学科课程和知识逻辑5.为教学里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模式,提高了教学质量局限性:1.忽视学生的差异性和主体性2.教学过程虽然操作性强,但机械性更强,缺乏灵活性3.忽视课程编制的心理逻辑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世界著名教育思想家:赫尔巴特

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1776—1841)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在西方教育史上,他被誉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其代表作《普通教育学》被视...

by:启辰说过要听话

《教育思想的演进》

《教育思想的演进》这本书考察了长达十几个世纪的教育制度和观念史,几乎涵盖了法国启蒙教育从早期教会的“肇发时期”到19世纪的“危机时期”的演进过程,并集中刻画和分...

by:不吃白菜的猪

从柏拉图到巴特:西方文艺思想史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内容简介】《从柏拉图到巴特(西方文艺思想史)》评介了自柏拉图到罗兰·巴特的重要文艺思潮发展阶段,以及...

by:大吕文化AI电子书

卡尔•巴特神学研究 (思想与社会)

卡尔·巴特(KarlBarth,1886—1968)是“我们时代最伟大的神学家”。巴特之所以是“我们时代最伟大的神学家”,是因为他最深刻、最本己、最彻底、最清...

by:启辰说过要听话

西方教师教育思想(14)

教师认识自我就是觉悟自我教育,生命之根就是对教育教学之本的认知和把握,就是悟教育之道。一个教师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的教育生涯中尽早地发现了自己的教育使命,...

by:慕汐读书

《赫尔墨斯秘籍》

译者:肖霄原著:三倍伟大赫尔墨斯相关阅读:《异邦者》《一的法则》《道德经》《与神对话》诺斯替教相关《西游记》(了解一些丹道/修心解读)《抱朴子》《斯坦科夫宇宙法...

by:特制水母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