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物论》第二讲(6)真如心与烦恼心

2023-07-01 20:44:0609:57 2万
声音简介

 “冯学成先生最新出版著作《禅说庄子》系列共16本,以通俗的语言,对《庄子》中的26篇,通过逐句分析的方式进行解析,结合佛教禅宗思想分析庄禅之间的内在关系,并结合现实人生,突出每篇文字的现实警讯与指导意义,为浮躁迷失的现代人指出另一条安身立命的途径。文字浅白易懂,说理深刻。 ”

 

以下内容为节选,学习更多请购买正版书籍


 

“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独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人生就是这么茫然无知,绝大多数的人都是这么茫然无知。难道仅仅是我茫然无知吗?庄子在这里面还是很谦虚的,没有说自己是一个道人了。难道是我一个人犯愚痴吗?我自己一个人茫然无知吗?有没有人能够在其中觉悟呢?庄子在这里说得非常深刻,任何人都逃不脱这个金刚圈。我们学《庄子》,要像佛教说的,一定要发大的菩提心,一定要有出离心,一定要有道心。

通过上面这一段,我们就该明确,道心应该建立在什么上。什么叫道心?不是现在某些人学佛的那些感觉,他们那些感觉,与这里说的没有什么关系。如果对人生、对生命、对精神没有如是深刻的认识,学佛、学道就不可能有个入处。

 

真如心与烦恼心

庄子在《齐物论》里的语言一层层推进,就像波浪一样不断起伏。他不断地提问,不断地解答,有的也不解答,留给大家去参。庄子的书,如果单纯当成学术文章来读,那就学术化了。如果把它作为道家的一个根本经典来读,那它就是道家的根本经典,对我们修身养性的作用非常大。一篇《齐物论》,除开它入世的功能,在修身养性方面的能耐不比《道德经》差,甚至可以说,它的深度与广度远远超过《道德经》。当然,它对入世的功能和策略不像《道德经》那么明确和精练。

“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什么叫“成心”?前面说“必有所真宰”,真宰是“成心”吗?“成心”是真宰吗?大家可以去参。“夫随其成心而师之”,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成心”。学佛法的人如果看过《大乘起信论》,就知道我们每个人都有真如心,也有生灭心。真如心,是我们的成心,每个人都具备;生灭心,是污染后的烦恼心,也是每个人都具备的。我们每个人实际上都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一半是烦恼,一半是菩提,这个是成立的。

每个人都有“成心”,每个人都有真如心。我们要师法我们的真如心吗?谁没有真如心呢?我们要师法我们的生灭心,也就是我们的烦恼心吗?谁又没有烦恼心呢?庄子这里的语言不好读,我们要善于去破解它,善于去感受它。“成心”,人的菩提自性本自具足。佛祖说,“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六祖大师也说,“何期自性,本自具足”。那么我们就要去师法它,就要让它在我们的身心之中好好地工作,好好地为我们服务。反过来说,如果没有明心见性,没有现证菩提,那我们所表现的、所见到的就是烦恼生灭心。我们也是生生世世地去烦恼,被我们的烦恼心所支配、所左右、所奴役,谁又没有这个烦恼生灭心呢?

“奚必知代而心自取者有之?愚者与有焉!”对这个“成心”,不论它是烦恼心也好,菩提心也好,不论它是生灭的也好,是不动的也好,我们是否知道其中的变化呢?是“奚必知代而心自取”吗?当然“愚者与有焉”。作为一般的愚者、众生们,是不知道这个变化的。“而心自取”,我们一般人取的都是生灭心,取的都是烦恼心。众生嘛,没有办法。“奚必知代而心自取者有之”,这个“代”,就是变化,就是生灭,就是烦恼。

“未成乎心而有是非,是今日适越而昔至也。”上次我在成都遇见一位印度的学者,是研究泰戈尔的专家,也是逻辑学和数学的专家。一位集团的老总,也是研究泰戈尔的,就向他提问说:“泰戈尔说,悖论是生命的秘密的秘密,请问你怎么理解?”那位学者尽管是研究泰戈尔的,但却不熟悉泰戈尔的这句话,他说回去查查资料再说。我就回答了这个问题,什么叫悖论?悖论就是“是非”,一个是“是”,一个是“不是”,一个肯定判断,一个否定判断,这个就是“是非”。人皆有之,谁没有是非心?我们都是生命体,我们从母亲身体里生出来的时候,是自然生命,自然生命进入社会生命有一个明显的分界线,就是“是非”两个字。“是非”这两个字使我们从自然生物变成了社会生物,从自然生命、自然精神状态进入到社会生命和社会的精神状态。是非,是一个根本判断,是人人本具的。什么叫“真宰”?什么叫自性?是离不开这两个字的。

佛教里面讲根本智,中观里面也谈了那么多。中观见,说来说去都离不开“是非”两个字。是,是肯定判断;非,是否定判断。用佛法来说,是,是诠法,对佛法的诠释,是“是”;非,是遮法,是否定判断。中观的特点就是否定,“离四句绝百非”,只有否定,否定一切,从来不建立、不肯定,但是它肯定这一条,肯定“遮”的运用。中观学说的这种无量的法力、无穷的法力,就像一把解剖刀,把宇宙、原子、分子,乃至任何东西都放在我们理性的审判台上进行无情的剖析。这剖析的过程,哪怕你用的是“非”的这么一种办法,但仍然有“是”藏在里面。

是非从哪里来?是非从“成心”来。刚才说了“成心”,不管它是真如自性也好,烦恼生灭心也好,肯定是先就在那里了,是先天的。用康德的话来说,叫“先天综合判断”。所以康德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判断:“人在对世界进行审视的时候,首先要检查自己的思维能力。”这个思维能力,从根本处来说,就是“是非”这两个字。

“未成乎心而有是非”,可不可能?石头有是非判断吗?它有心吗?没有。所以这是一句不成立的话,就像有人说,无眼耳鼻舌身意了,这个世界还存不存在?既然无眼耳鼻舌身意,这个世界存不存在跟你有什么关系?既然你都能够对世界存不存在进行判断,你的眼耳鼻舌身意都在动了,你就没有离开眼耳鼻舌身意。这样说,能够把“未成乎心而有是非”说明白吧。

那么,“今日适越而昔至也”,有没有这个可能呢?我今天要到北京,飞机票也买好了,但我昨天就到了,这是不可能的事。这也是一个悖论,但有的人就要在这方面去犯傻、犯愚痴,老是要去搞这样的事。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齐物论》笔记

诸子百家,《庄子》是最难懂的,之一。《庄子》三十三篇,《齐物论》是最难懂的,没有之一。这里记下的,是我努力读懂《齐物论》时,得到的点点滴滴。

by:段学俭

《庄子·齐物论》

《齐物论》是《庄子·内篇》的第二篇。“齐物”的意思是:一切事物归根到底都是相同的,没有什么差别,也没有是非、美丑、善恶、贵贱之分。庄子认为万物都是浑然一体的,并...

by:国风小语

《庄子》齐物论篇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by:螃蟹学无止境

禅说庄子(一)齐物论

冯学成老师的《禅说庄子(一)〈齐物论〉》用平实的语言,参合禅宗的语句和公案,为我们解开了《齐物论》文字背后的玄旨,指给我们一条如何超越智慧、思辨以及生命的局限性...

by:见素抱朴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