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物论》第二讲(7)禅宗公案的陷阱

2023-07-24 21:18:4309:21 1.7万
声音简介

 “冯学成先生最新出版著作《禅说庄子》系列共16本,以通俗的语言,对《庄子》中的26篇,通过逐句分析的方式进行解析,结合佛教禅宗思想分析庄禅之间的内在关系,并结合现实人生,突出每篇文字的现实警讯与指导意义,为浮躁迷失的现代人指出另一条安身立命的途径。文字浅白易懂,说理深刻。 ”

 

以下内容为节选,学习更多请购买正版书籍



禅宗公案的陷阱

“是以无有为有。无有为有,虽有神禹,且不能知,吾独且奈何哉!”“无有为有”,这个涉及哲学的命题。在黑格尔的逻辑学里,开章第一篇是《有论》,就是论“有”。“有”是什么?就是存在。《有论》的第一节是什么?是“无”。我们说,我存在,世界存在。存在是有,有什么?没有规定性,没有规定性就是无。我存在,我存在什么?没有具体化,没有因缘参与其中,没有内容参与其中,就是无。世界存不存在?存在,如果只是存在而没有内容,也是无。所以《有论》里面的第一节是“无”,“论无”。如果“无”不存在,那就有规定性,就有内容,这个内容就是不存在,没有内容就是它的内容。然后反复在是非之中、在判断之中运行,出来的这个判断就是“有”。我有一个判断,就是对无的判断,这个也是有。所以,我们看庄子在这方面也是非常高明的,“是以无有为有”。

“无有”,是一个判断,这个判断是有。“无有为有,虽有神禹,且不能知”,我们的思维都离不开概念,通俗一点说,我们的思维都在念头里面运行,学术一点来说,都在概念中运行。如果连概念都没有,你想一想,思维在什么空间运行?学佛的人、学道的人,经常说要洗心,要无念,要一念不生。那我们就试一试一念不生的状态,谁能做到一念不生?当然佛法里面讲,进入非非想天,进入无想定,就像把人冻在冰箱里,生命还存在,处于冰冻状态。现在西方有的人得了不治之症,相信一百年之后,乃至一千年以后能够有治疗这种病的方法,于是在自己还没有完全死亡之前,出几千或几万美金把自己放在液化氮的罐子里面储存起来,几百年乃至几千年以后,能够解决这种病的时候,就迅速解冻,恢复生命,再来治疗他的疾病。在这种冰冻状态下,可能进入无想定。但这个生命毫无意义,所以佛祖对这些无想定也是持呵斥的态度。

尽管“天上方一日,世上已千年”,但在红尘里面、在烦恼世间学修,成佛的速度远远超过在天堂里享受。没有烦恼就没有菩提,所以“无有为有,虽有神禹,且不能知”,这个也是肯定的。烦恼即菩提,没有烦恼就没有菩提,哪怕是尧舜禹这样的圣人,他也不能知。为什么禅宗公案里面说“无边身菩萨不能见如来顶相”?大禹尧舜可以说就是无边身菩萨了,但为什么不能知?“无有为有”,这是个什么样的境界?大家可以存一念,去参这样的境界。

“吾独且奈何哉!”我拿到这个境界有什么办法呢?佛祖三藏十二部放在藏经楼里面,有几个人去看?现在的出家师父有多少在阅藏?哪怕去阅藏了,又有几位开悟?有几位得真知?也就是说“无有为有”这样的境界是不可思议的境界。

“未成乎心而有是非,是今日适越而昔至也”,这样的语言,我们要反反复复地去感觉,从正面去感觉,从反面去感觉,从上面去感觉,从下面去感觉,还要从中间去感觉。什么叫“未成乎心而有是非”?自己要找一找,要敢于让自己处于一种“未成乎心”的状态。这种状态有没有是非?有是非的时候,我能够“未成乎心”吗?这里面讲来讲去,要把很多人的脑袋讲晕、讲大,禅宗里面很多公案也是这样,挖一个坑,让大家掉入思维的陷阱。

南泉祖师的那个公案很有趣。池州刺史陆(gèn)大夫说:“老和尚,别人给我提了一个问题,我没法回答。”南泉和尚就问:“什么问题?”“听说有个古人,养了一只鹅。这只鹅怎么养的呢?是在一只葫芦形的花瓶里面,把小鹅放进去养。这个瓶子肚子大,口小。现在鹅养大了,要把这只鹅从瓶子里取出来,鹅的头能出来,但肥胖的身子怎么出来?不能把鹅剁成肉块,不能把瓶子打碎,你怎样把鹅取出来?”有什么办法把鹅完好无损地取出来?这个就叫思维的陷阱。有的人就会傻乎乎地去想怎么弄,怎么弄。南泉和尚看着他,叫他一声:“刺史大人。”“哦,老和尚叫我什么事?”老和尚说:“鹅已出来啦。”

另外一个公案,讲的是唐武宗灭佛时,把很多庙宇拆了,很多经书也烧了,很多寺院都没有了,老和尚们只能穿在家人的衣服。唐武宗灭佛以后第二年就去世了,民间说是暴卒,是报应。他的小叔叔唐宣宗即位后马上就恢复佛法。黄檗祖师当时也在外面流浪,看见恢复寺院了,就在宛陵开元寺当清众,本来他是大和尚,但他也不想当方丈,就在那里扫地。恰好那天,宰相裴休去视察,到了大殿里,看见墙上的壁画,就问方丈:“这个壁画画的是谁?”“画的是我们历代祖师。”裴休就问:“像在这里,祖师现在哪里?”这个方丈就回答不出来了。那些都是一些义学僧,是教授、博士后之类的。裴休就说:“你这里有没有真正的道人,有没有禅者?”老和尚想一想,最近来了一个扫地的,看那个味儿好像是禅宗路上的,就把黄檗请过来了。裴休将这个问题问黄檗:“画上的历代祖师,像在这里,人在哪里?”黄檗祖师就叫了一声:“裴休!”“喏,弟子在。”黄檗马上就紧逼一句:“在什么处?”就这么一句,裴休就当下有悟啦。

所以,我们看这里面的语言,“未成乎心而有是非”,我们怎么去感觉这个?禅宗经常说,一念未萌之时,一念未动之时,到底是非在先,还是成心在先,这个先后在哪里?

上面讲了那么多,从心理、生命讲到理性思维的运作,都是在对人籁做面面观,能从中感受到“自己”“自取”“怒者其谁”的天籁吗?下面继续展开这个话题,看看“吹万不同”的这个“吹”在人籁中的形态,这可是足以使我们开窍的,大家还得留意呀!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鑫鑫Nancy

“無有”是判斷,無有為有。 沒有煩惱,就沒有菩提

听友205398144

佛日:不二,无分别心,庄子曰:是不是,然不然。孔子日:一视同仁。古今中外同是乎!

玄墨_2f

你已回未萌之态,就是鹅出来了!你还管它什么时候出来的!

听友95440062

喜欢,但恍恍惚惚,不太懂。还是喜欢听。

牵牛绳

打烂,揉碎,不落是,也不落非,就在那么处

猜你喜欢
《齐物论》笔记

诸子百家,《庄子》是最难懂的,之一。《庄子》三十三篇,《齐物论》是最难懂的,没有之一。这里记下的,是我努力读懂《齐物论》时,得到的点点滴滴。

by:段学俭

《庄子·齐物论》

《齐物论》是《庄子·内篇》的第二篇。“齐物”的意思是:一切事物归根到底都是相同的,没有什么差别,也没有是非、美丑、善恶、贵贱之分。庄子认为万物都是浑然一体的,并...

by:国风小语

《庄子》齐物论篇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by:螃蟹学无止境

禅说庄子(一)齐物论

冯学成老师的《禅说庄子(一)〈齐物论〉》用平实的语言,参合禅宗的语句和公案,为我们解开了《齐物论》文字背后的玄旨,指给我们一条如何超越智慧、思辨以及生命的局限性...

by:见素抱朴1111

庄子(逍遥游,齐物论)

庄子名为庄周,出生年不详,宋国蒙人,曾经担任过蒙地漆园吏,生活在战国时代前期。当时周朝已经名存实亡,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庄子身处黑暗的政治当中...

by:悠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