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6 戏曲

2022-06-13 16:25:5107:32 95
声音简介

六、戏曲


中国戏曲,其涓涓细流从原始仪式,汉代百戏,唐代参军戏,宋金诸宫调,到元杂剧始蔚为大观。杂剧成为一种主要的文艺形式,一批杰出人才成为剧作家,如关汉卿qīng、王实甫fǔ、马致远、白朴等人,产生了一批优秀作品,如《窦娥冤》、《西厢记》等。明清戏曲不断地高潮迭起。明代的各种声腔(海盐腔、弋阳yìyáng腔、余姚腔、昆山腔等)兴起,清代形成五大声腔系统:高腔、昆腔、弦索、梆子、皮簧。从乾隆至道光,各大声腔在“合班”演出中相互影响,又陆续形成了一些新的大型剧种,如京剧等。清末,民间的地方戏也很兴盛,如花鼓戏、采茶戏、花灯戏、秧歌戏等。作为中国古代戏曲最优秀的代表还是昆曲和京剧。广义的中国古代艺术发展到明清,小说和戏曲占据了中心地位,小说更典型地代表了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市民趣味,而戏曲则代表了对整个古代艺术的总结。


戏曲以其本身的综合性质把各门艺术(音乐、舞蹈、文学、雕塑、绘画)结合在一起并使之精致化了。


音乐构成戏曲的一大因素。器乐不但调控全剧节奏(场与场的转换,唱、做、念、打的变换),还为演唱伴奏,配合表演,渲染气氛。声乐在戏曲里不但要唱字,讲究“字正腔圆”,还要唱情、唱韵。戏曲的故事性使其吸收了小说的结构技巧和情节安排,但它刻画人物、推动情节又主要是靠念唱来进行的。念,取散文和白话之精华;唱,吸诗、词、曲之丰采。戏曲之得于绘画,一是脸谱服饰的年画般的装饰风俗,一是演员和背景的空白所形成的画意。


戏曲的雕塑因素,一在于表演中不断地亮相和定型,再者在于主要人物大段大段演唱时,次要人物总是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戏曲在诉诸观众视觉上,除了服饰的装饰性之外主要就是靠“舞”了。舞在戏曲里有优美而程式化了的文舞,也有包含着杂技和特技的武打。戏曲里的武打完全艺术化为一种非常有节奏和韵律的表演性的舞型。


戏曲是古代各类艺术的综合,这种综合的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整个中国艺术的原则在这里得到了一种形式美的定型。


戏曲之美首先表现在程式化上。其角色分行是程式化的,生、旦、净、丑为四大基本分行。每基本行又可再分,生可再分为老生、小生、武生,小生又可分为中生、冠生、穷生。每一行都有角色特有的性格、道德品格及唱腔、念白的规定。如老生为中年以上刚毅正直人物,重唱功,用真声,念韵白,动作造型庄重。


与角色分行相对应的:


一是脸谱划分。如昆、弋诸腔的净、丑角色明确分为大正(正净)、二面(二净)、三面(丑),其中又有各种正反面人物。如大面的红面、黑面、白面。不少剧种的脸谱式样多达百种以上。各剧又有不同的谱式句法,如京剧基本谱式有整脸、水白脸、三块窝脸、十字门脸、六分脸、元宝脸、碎花脸、歪脸等。


二是穿戴类型。仅说纱帽,正直官员戴方翅纱帽,贪官污吏为圆翅纱帽;帽翅向上为皇帝或高官,帽翅平伸为一般官员,平时私下时为向下的帽翅。


三是唱法分类。如老生用本嗓,响亮的“膛音”或“云遮月”;小生大小嗓并用,文小生须刚柔相济,武小生则刚健有力。人物的心理活动除了通过唱念表现外,还通过身体和穿戴的一系列程式化动作表现出来,有翎líng子功、扇子功、手绢功、髯口功等等。如耍髯口就有擦(思忖)、挑(观看)、推(沉思)、托(感叹)、捋(安闲自得)、撕(气愤)、捻niǎn (思考)、甩(激恼)、抖(生气)、绕(喜悦)等等。


戏曲除了唱、念、做、打表现人物故事外,在推动情节上也形成了一系列动作程式。如起霸,是表现古代战士出征上阵前整盔束甲的一种程式,男霸要刚健有力,女霸重英姿飒爽。走边,表现侦察、巡查、夜行、暗袭、赶程等。跑龙套,四个龙套代表千军万马,一个圆场象征百里行程,如此等等。


戏曲的程式性源于要在一个小小戏台上表现大千世界。西方戏有布景,给了每场戏一个焦点,使得美学设计向现实化发展。而中国戏曲无布景的空白,给表演以一种流转行动的自由,其美学意趣是向程式化发展。程式化一方面是类型化;另一方面又是虚拟化。通过演员在台上的一些程式化动作,就可以实现戏台时空的转换。由屋内到屋外,由一地到另一地,可以使观众想像出戏台上没有的东西。用挥鞭程式表现骑马,用划桨程式表现行船,仿佛真有重物的搬东西,仿佛真有花的嗅的动作。戏台表现愈需虚拟化,表演动作就愈显程式化。正是在虚拟与程式的相互推进中,中国戏曲创造出了最具文化意味的形式美。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戏曲

名家名段

by:菩萨蜜

戏曲

好听动人的戏曲就在此专辑,中国五大国粹(京,豫,越,评,黄梅)样样俱全,包括地方戏曲(如东北二人转,太康道情,河南越调,曲剧,河北梆子等)。

by:梅之韵芳之魄

【 戏曲 】河南戏曲

传统文化路上不孤单,我们一起在进步【微信公众号:致中文化】

by:精品相声大全

戏曲60分——电台戏曲节目

该专辑是天津广播电台农村频道中的戏曲专栏节目《戏曲60分》的部分录音,内容以介绍和欣赏评剧、河北梆子等北方地方戏曲剧种为主,主持人田翔。

by:倚竹听琴

京昆戏曲

由于主播喜爱戏曲,特别是京剧和昆曲,以前在学校的时候办了一个戏曲社团″小梅花苑",带领孩子们参加省市区级的各种比赛,和孩子们一起采唱京剧。教育部提倡传承我国戏曲...

by:乃心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