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前预嘱”入法,“临终决定权”到底属于谁?

2023-10-07 12:38:2707:11 4097
所属专辑:法律明白人
声音简介

如何理解死亡?这是我们有幸活着的每一个人都要面对的课题,死亡也是中华文化最大的禁忌之一,而禁忌的背后则是死亡恐惧。近些年来,关于死亡文化的讨论不绝于耳,最戳中人们神经的就是人的生命尊严问题,也就是,我有没有权利决定以怎样的方式度过人生最后的阶段。近日,深圳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其中第78条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尊重患者生前预嘱的要求,收到患者或者近亲属提供具备规定条件的生前预嘱后,在患者不可治愈的伤病末期或者临终时,医疗机构实施医疗救治措施应当尊重患者生前预嘱的意思。这意味着,临终抢救时患者本人自决权终于有了法律保障。这个《条例》的施行,让深圳市成为了全国第一个实现生前预嘱立法的地区。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部条例。

一、什么是生前预嘱?

生前预嘱,预防的预,嘱咐的嘱,顾名思议就是提前进行嘱咐的意思,是指患者在意识清楚、具有决定及表达能力时,预先对失去表达能力时想要进行的医疗救治手段的一种提前指示。这个提前指示,以人们在健康或意识清楚时签署的,说明在不可治愈的伤病末期或临终时要或不要哪种医疗护理的指示文件为准。也就是说,《条例》正式施行后,当个人的意愿与亲属的意愿相矛盾时,法律将会保护个人的意愿。

二、生前预嘱和安乐死是不是一回事?

订立生前预嘱,最大的障碍是观念问题。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患者因难以承受巨大的病痛或者昂贵的治疗费用而产生放弃治疗的想法,但家里人出于传统观念要“尽孝”“不留遗憾”,仍要选择尽力抢救,患者生不如死,家属心力交瘁。而医生呢,明知对于一些末期病症的抢救会造成患者的痛苦,从结果上判断也是“徒劳”,但出于职业操守,医生必须尊重家属意见,还是得抢救。所谓的“传统观念”,只是在实现家属的意愿,而患者本人的意愿和医生的专业意见均被忽略。生前预嘱的意义在于帮助患者控制痛苦和不适症状,既不加速也不延缓死亡,重视身体、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护和人文关怀,能令患者有质量地度过人生最后阶段,最终安详、有尊严地离世。患者可以自主选择“我要或不要什么医疗服务”“我希望使用或不使用支持生命医疗系统”“我希望别人怎么对待我”“我想让我的家人朋友知道什么”“我希望让谁帮助我”,可见,执行生前预嘱其实是开展安宁疗护,其核心是尊重,是保障仍旧活着的患者的生命尊严。而安乐死则是通过某种特殊手段,来人为改变患者的死亡进程,加速死亡,二者不是一回事。在国际上,生前预嘱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至少有30个国家和地区允许在医疗护理过程中合法使用生前预嘱以及功能相似的一系列文件。其中,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法国、西班牙、希腊、新加坡、韩国等对此有专门立法。

三、与生前预嘱配套的服务有哪些?

我们前面说了,生前预嘱最大的意义是保证患者有尊严地离世。那么如何实现有尊严?这里就要提到安宁疗护,是为疾病终末期或老年患者在临终前提供身体、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料关怀服务,控制痛苦和不适症状,它不等于放弃治疗,是采用安宁缓和的医疗方式让患者自然、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最后一程。而要开展安宁疗护,生前预嘱则是重要前提。除此之外,在做“生前预嘱”的同时,最好跟“意定监护”配合着做全套的家事服务,将生前预属和意定监护的公证书一并做了,这样更有利于“生前预嘱”的执行。意定监护,是指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与其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事先协商,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协商确定的监护人在该成年人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履行监护职责。这样,在患者无法自行向医院提交生前预嘱公证书的情况下,意定监管人就可以代患者出具。目前,深圳首宗“生前预嘱”公证书已经出炉。

四、为什么是深圳先行立法?是否有望推广至全国?

众所周知,深圳是经济特区,拥有一定的自主立法空间,再加上2020年10月的时候,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其中提到:“支持深圳扩宽经济特区立法空间,在新兴领域加强立法探索,依法制定经济特区法规规章。”于是,深圳就在保障人的自决权方面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事实上,《民法典》第1002条就规定了,自然人的生命安全和生命尊严受法律保护。这里的“生命尊严”包含三个方面,一个就是生的尊严,一个就是活的尊严,还有一个是死的尊严。虽然临终关怀、尊严死亡、生前预嘱等相关问题因为现实条件、技术标准等因素,立法条件尚不成熟,关于生前预嘱也未能在民法典中予以体现,但深圳的这个《条例》与《民法典》关于人格权的相关规定并不冲突。在此之前,北京和深圳的生前预嘱推广协议也已经做了很多民间探索。所以,生前预嘱极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上升到国家立法的层面。当然,生前预嘱涉及众多的法律和医学的专业概念,比如,对于什么是条例中规定的“不可治愈的伤病末期或者临终”患者,应当予以科学专业的界定,因此需要出台更多的细致的配套制度来保证实施,也需要医疗机构、公证机构等建立一套严格的审核流程,以保证患者意愿的真实性,防止生前预嘱流于形式,或在实践中走形变样,这些仍有待细化完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记得著名的科幻小说《三体》当中有一段关于死亡的经典语句:死亡是一座永恒的灯塔,不管你驶向何方,最终都会朝它转向。是啊!我们每个人的面前都有一堵无法绕开的墙,这墙是什么?不是宇宙,而是死亡。我们无法选择生与死,但我们可以选择以怎样的方式向死而生。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手机用户2743967501

希望能全国普及,对于已经进入暮年的我们,能主宰自己将来的命运,也不用在痛苦的煎熬中拖累儿女,能用这种方式安详的走完人生,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儿孙们也不会受谴责而痛苦,我举双手赞成👍👍👍

沪晓律 回复 @手机用户2743967501

我们都希望

涉外法治沙龙

人生不过生死

猜你喜欢
生前预嘱十讲

生前预嘱(Livingwill)是指人们事先,也就是在健康或意识清楚时签署的,说明在不可治愈的伤病末期或临终时要或不要哪种医疗护理的指示文件。“一个走到生命尽...

by:马尚2018

寄生前夜

倘若要谈及日本当代科幻小说,就不能不提到濑名秀明和他的代表作《寄生前夜》(パラサイト・イヴ)。这部小说为濑名秀明赢得了第二届“日本恐怖小说大赏”,而根据小说改编...

by:精神病科关小二

养生前沿 每期都实用

其实啊养生的知识方法有各种各养,有很多可能会让你看不过来学不过来,其实这些都不要仅,只要稍微用心选择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就行!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虽然养生方法千万...

by:四季养生行

《豹变》——木心生前的心愿之作

《豹变》——木心生前的“心愿之作”,木心身后的“木心小说选”*本专辑为《豹变》编者童明的介绍及选文朗读。

by:看理想vistopia

克服拖延一小步,人生前进一大步

探究拖延真相,提升人生品质

by:周三草

寄生前夜|PS科幻恐怖游戏原著小说

内容简介······倘若要谈及日本当代科幻小说,就不能不提到濑名秀明和他的代表作《寄生前夜》(パラサイト・イヴ)。这部小说为濑名秀明赢得了第二届“日...

by:老柯读书

声音主播

36621.1万

简介:言重则有法,行重则有德,貌重则有威,好重则有观。 ——汉·扬雄《法言·修身》 律师,从事法律行业工作12年,擅长婚姻继承家事、劳动纠纷等民事案件的处理。我热心普法事业,希望与所有优秀的同仁一起,聚焦司法热点问题,深入互动研究,共同助力法治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