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十篇精彩的易传

2023-07-27 19:03:5505:29 99
所属专辑:易经自修课
声音简介

3.十篇精彩的《易传》

《易经》的经文包括卦的符号、卦名、卦辞及六爻爻辞。卦辞是总论,六爻爻辞则是各阶段、各立场的分论,文字都很精简,六十四卦总共才四千多字,每卦平均不到一百字。《易传》是最早解释《易经》的权威性文献,和孔子关系密切,依上下经的编排,共分七种十篇,总字数约两万多,称为“十翼”。“翼”是辅助之意,鸟有了翅膀,才能飞高行远;经有了传的解释,得以发扬光大。易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就是这些两万五千字不到的经和传。《彖传》附于每卦卦辞之后,解释卦辞的意义,分析卦体的结构,凸显其中最主要的爻的地位,以及和其他爻间的关系,有时还超越了卦辞的范畴,将道理讲得更圆融而精深。这其实也是《易经》的精神——后来居上,创意无穷,《易传》受经启发,本来就可以有新的想法。“彖”是《易经》特有的字,据说是一种古代的巨兽,牙很刚利,能咬断又粗又硬的绳索,故取为刚断之义。《彖传》的行文风格也是如此,气势雄劲,断言斩钉截铁。

《象传》分为《大象传》、《小象传》。《小象传》附于每卦六爻爻辞之后,解释爻辞的意涵,寥寥数字,一语中的。《大象传》一般附于《彖传》之后,专就上、下卦的互动关系,申论人事的应对之道。“象”是草食性的动物,体躯虽大,温和稳重,和“彖”的刚断不同。《大象传》的风格宽和内敛,任何自然现象都引导为人事的修行,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即为显例。《彖》、《象》二传皆依上、下经次序,分成上、下传各二篇。《系辞传》也分为上、下传二篇,但与上、下经的编排无关,通常编附在经文后独立成篇。上传十二章、下传十二章,共二十四章,总篇幅四千多字,和经文字数约略相当。《系辞传》内容丰富,文辞优美,学术价值极高,在“十翼”中也是最接近论述体的文章。二十四小章中,从各个不同角度阐发《易经》的宗旨、特色、价值及应用,也有专章介绍占法,里面还引述了许多孔子论《易》的见解,确实高明得很。

《文言传》专论乾、坤二卦,以师生课堂问答的方式,不厌其详地解释卦辞及爻辞的意义,而且偏重在组织人事的运用上,通篇“子曰”到底,完全反映孔子经世致用的精神。乾、坤二卦最基本,其他六十二卦皆由其衍生而出,基本稳固了,全《易》即纲举目张,得心应手矣!《说卦传》专论八卦的来历、先后天方位、功能特性、彼此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其基本象征、推广运用等。《序卦传》将六十四卦的排序方式作了番说明,前因后果、来龙去脉,都有简洁的交代。“十翼”的压轴是《杂卦传》,将卦序又全部打乱,拆解重组,并对每卦加以极精简的解释,甚至少到只有一个字。《杂卦传》的作者必然深通《易经》,透过卦序的重新安排,呈现出他心目中崭新的人文世界观,自成篇以来,一直深深吸引易学研究者的注意,其中奥秘还有许多未明,值得后继者深入挖掘。全传才两百五十字,却是“十翼”中的盖顶之作,对易理的弘扬,价值绝不容轻估。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易传》“十翼”凡七种十篇(完)

《易传》是战国时期解说和发挥《易经》的论文集,其学说本于孔子,具体成书于孔子后学。《易传》共7种10篇,分别是《彖传》上下篇、《象传》上下篇、《文言传》、《系辞...

by:行者雅

易傳

《易传》是一部古代哲学伦理著作,是诠释《易经》的经典著作。属于战国时期解说和发挥《易经》的论文集,众多学者考证今本受道家阴阳家思想影响相当多,而帛书本阴阳家自然...

by:自然张君

易传

《易传》是一部战国时期解说和发挥《易经》的论文集,其学说本于孔子,具体成于孔子后学之手。《易传》共7种10篇,它们是《彖传》上下篇、《象传》上下篇、《文言传》、...

by:乐天伊人

易传

《易传》是一部战国时期解说和发挥《易经》的论文集,其学说本于孔子,具体成于孔子后学之手。《易传》共7种10篇,它们是《彖传》上下篇、《象传》上下篇、《文言传》、...

by:故磊溪边

商州十篇 李硕

周文明与商文明有很大不同周武王灭商建立周王朝,这不仅是朝代的更迭,也是一种文明的交替,自此,礼乐文化、宗亲文化代替了巫鬼文化、祭祀文化。这几篇奇文细节描绘生动,...

by:前进马

易传吟诵

周易易传的读书录音

by:暑秋晴日

子夏易传

作者:卜子夏《子夏易传》一为二卷,一为十一卷。旧本题卜子夏(前507一?)撰。子夏姓卜名商,春秋末晋国温(今河南温县)人,孔子学生,为莒父宰。孔子死后,到魏国...

by:善意流传

易传系辞

易传系辞上、下传,经典诵读。

by:菲杨f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