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弘一大师(李叔同)传 |翩然而归

2024-06-05 22:03:2710:00 601
声音简介

空门:万籁俱寂丛林

寒翩然而归

西湖附近,有一所寺院,是为虎跑寺。寺院与虎跑泉之间,有一条婉曲的石板路相连,大约二里的路程。小径两侧是茂密旺盛的山林,给人以清凉之感。一条溪流从山上蜿蜒而下,潺潺而流,距离寺院越近,水声越响。赏着郁郁葱葱的山林,听着激越的水声,一路走过石板路,迎面便会看到一座四方凉亭,墙上印着三个大字:虎跑泉。

此地极为幽静,秋天甚至能闻晓叶子落地之声。寺中房子很多,平日里都关着。游客来访,不能进入。方丈的楼上,只居住着一位出家人,此外并无人居住,很是清净。

人与物的缘分,总是奇妙得很。这样一所清幽静谧的寺院,好似冥冥之中在等一位有缘人,等他在懵懂迷茫中走入,而后在此处参禅打坐,释然往事,洞悉未来,洗净心之尘埃,顿悟虚无之人生,直至渡到彼岸。

属于你的终会穿过曲折的山路与朦胧的雾霭,与你久别重逢,要耐心等待。

身心之苦聚集在心中已久,李叔同在教书之余便追索消除的办法。听闻夏丏尊从日本杂志上看到的以断食更新身心的修养方法,李叔同觉得颇为可行,决心一试。

学校已放冬假,学生与教员相继离校,平日里热闹的校园瞬时便静了下来。李叔同坐在居所窗前,愣愣地出神。桌上放置着雪子寄来的书信,问他何时回去。他回信极为简短,并未告知回程日期,只是说暂且有事,故有延误。

仅靠信笺维持的爱情,能否长久?雪子坐在梳妆台前,默默地看着镜中的自己。眼角不知何时有了些许细微褶皱,从前清亮的眸中如今满是落寞的神情。爱情托付给一个遥远得见不到面的男人,花样年华抵押给冷寂的深闺。爱是什么?雪子问自己。心中荡起的回声告诉她,爱是心甘情愿忍受疼痛。

李叔同心中不是不觉亏欠,然而自己尚且不知路在何方,又怎能将旁人照顾周全。

民国五年(1916年)十一月三十,李叔同携带灰色棉袍、布棉鞋,以及日常用具、笔墨纸张,来到虎跑寺。与之同往的,还有一向照料李叔同起居的校工闻玉。

起程之前,他已做了详密的断食计划,全程共三星期:第一个星期逐渐减食,直至完全不食;第二个星期,除饮水外,完全不食;第三个星期,由汤粥开始,逐渐增加至常量。同时,嘱托闻玉:断食中,不会任何亲友,不拆任何函件,不问任何事务。家中有事,由闻玉答复,处理完毕。待断食期满,告诉我。断食中尽量谢绝一切谈话。

闻玉是他虔诚的护法,只是,他并未完全按照嘱托行事。

午后约四时入山,人声渐渐疏落,心也慢慢静下来。于他而言,断食与新生之间有着必然联系。棉布鞋踏在青石板上,每一步都好似通往崭新而奇妙的世界。

李叔同下榻于客堂楼下,居室朝南,清晨之时,曙光会透过窗子渗进来。闻玉即住在其后一所小室内,两室之间仅仅隔着一块板壁,故而两人呼应便捷。

当晚李叔同吃了些素菜,精神异常饱满。点燃菜油灯,作楷书八十四字。纵然前些天伤风微嗽未愈,喉紧声哑,倒也不觉碍事。静坐片刻后,早早就寝,只是楼上所住僧人的脚步声,让他入睡有些慢。

这是一场灵魂的追逐,镜花水月或许并非虚幻,这种美应该一直存在内心一隅,唯有将俗务清除干净,方能显现。这更是一种神圣的仪式,在灵修锻炼中,控制食欲,磨炼心智,以此找到一条心灵之路,如凤凰那样,经浴火焚烧之后,获得涅槃。

欲望总与痛楚毗邻而居,是以克制欲望,痛楚自然减轻。

断食期间,所食之物,不过是些清淡的素菜,不沾丁点荤腥,紫苏叶、白豆腐之类,以及颗粒有限的白米,饮品多半是清冷水,有时混杏仁露,实在顶不住时,便食几枚梅干,几枚小橘,半个香蕉。

午后时常独自散步至山门,归来时略微疲惫。稍作歇息,便上楼访弘声上人,向其借几部经书。静坐与写字,是每日必备课程,有时静坐半小时,精神好时,便延长静坐时间。所写之字,以楷字居多,其次便是篆字、隶书,也有魏碑,纵然体力时有不支,笔力与往日相较,并不减弱。

断食期间,闻玉违背嘱托,拿了雪子信笺给他。他摇摇头,并不拆开,而后在杏色纸笺上写下:“情”可畏也。心灵就这样渐渐起了变化,从前游戏风月场,嗜情嗜爱,乐此不疲。如今,只觉情爱是种牵绊。

一天快要结束时,李叔同总要记录下当日的时间、气候、饮食、起居行止,以及生理反应、心理状态。周详细致,毫不遗落。

第六日,断食正期第一日。起床之后,手足略感乏力,脑力稍有衰退,写日记时有几笔误字。那一日,他共饮梅茶一杯,梨汁一个,橘汁两个。早早入睡后,竟梦见自己变为少年,眉目清秀,穿着素色锦缎衣袍。醒来之后,他欣喜异常,认为断食渐渐起了功效。

食物断了,心也就轻了。自此之后,他入睡无梦,心清,意净,体轻,无挂,无虑。静坐之时,耳根灵明,能听平常人不能听,悟人所不能悟,觉大地间皆是不息之声。正期第四日,他一时兴起,作印一方,是为“不食人间烟火”,并于当天的日记中写道:空空洞洞,既悲而欣。

放下,是另一种收获。唯有秋天,花树方能结果。置身烟火俗世,内心应当留一片清澈湖泊。空中流云,寺中竹林,书中文字,都是生命的隐喻。他恍然听到前方有声音传来,是呼唤,也是引领。

此后,他缓慢进食。最朴素平常的青菜、豆腐,如今尝来竟觉是人间美味。精神极佳,足力极健,午后常于山中散步,采撷花草或是松子。闲下来时,便诵天理教《神乐歌序章》,或是抄写《神乐歌》。

十二月十九日,断食结束。李叔同与闻玉走出虎跑寺时,回头看那扇赭红色的大门,觉得门内外是两个世界。微雨轻洒,落于他周身。他觉得他还会再回来。

山路婉曲折回,脚步轻快有力。接下来,便是另一种人生,另一种极致了。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求生西方

欢迎收听新专辑《李叔同的人生智慧》,感恩。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弘一大师作品精选 |弘一大师传

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精通绘画、音乐、戏剧、书法、篆刻和诗词,为中国近代著名书法家、教育家、画家,重兴南山律宗第11代祖师。

by:求生西方

弘一大师传

长篇传记文学《弘一大师传》,作者:陈慧剑播讲:觉新监制:法量大和尚六榕寺为全球听众荣誉出品有声书《弘一大师传》。弘一大师一生63载,半生艺术半生佛,在俗...

by:榕荫之声

李叔同说佛 弘一大师著

李叔同(弘一大师)清光绪六年(1880年)阴历九月二十生于天津官宦富商之家,1942年圆寂于泉州。他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前驱,卓越的艺术家、教育家、思想家、革新...

by:鹏哥有声

李叔同(弘一大师)全集

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

by:求生西方

弘一大师讲演录

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

by:一些好声音

弘一大师李叔同一生的故事

弘一法师李叔同是在我国近代史上,一位值得人们怀念和思考的人物,从一个风流倜傥的翩翩富家公子,再到光彩照人的艺术大师,最后步入清冷孤寂的佛门落发为僧。真可谓跌宕起...

by:神话居士讲故事

跟着弘一大师修心

佛法即活法,淡定即幸福。车流人海,谁又知道谁的心事;满脸漠然的表情中,谁又理解谁的境遇。我们大喜过望、我们纠结恐惧、我们孤独寂寞……这一切都需要温暖祥和的包容,...

by:孤舟蓑笠独钓寒雪

《学佛常识》弘一大师传李叔同著

人生的意义是经历实现梦想的过程,经历通向幸福的过程。所以,有梦想、有创造、有挑战、有目标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一切被烦恼所扰,被诱惑所蒙蔽的选择都是离自己越来...

by:语小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