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 卷下 黄以方录 298 先生诲人 不择衰朽

2023-08-22 09:00:1702:28 630
声音简介

298 先生诲人 不择衰朽

【原文】

尝见先生送二三耆宿门,退坐于中轩,若有忧色。

德洪趋进请问。

先生曰:“顷与诸老论及此学,真圆凿方枘。此道坦如道路,世儒往往自加荒塞,终身陷荆棘之场而不悔,吾不知其何说也!”

德洪退谓朋友曰:“先生诲人,不择衰朽,仁人悯物之心也。”

【翻译】

曾经有一次,德洪看到先生送两三位老先生出门后,回来坐在长廊里,似乎面有忧色。

德洪便上前去询问怎么情况。

先生说:“刚才我和几位老人谈至我的良知学说,真是像圆孔和方榫一样,彼此间格格不入。圣道像大路一样平坦,世俗儒生往往自己让它荒芜阻塞了,最终陷入荆棘丛中也不懂得悔改,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德洪后来对朋友们说:“先生教诲他人,不管对象是否老朽,真是有一颗仁人悯物的心啊!”

【解读】

王阳明也有教育失败的时候,他碰上顽固老儒生也是一筹莫展。这节从一个侧面也表明了当时有许多人不信服阳明先生的学说。阳明先生一片仁民爱物之心拳拳在握,恨不得能感化天下之人,以恢复圣学于当世,但是面对残酷的现实,先生也只能对天浩叹。

王阳明这番感慨,孔子也说过。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想象一下这个场景,一间房子,门前正对着一条大道,大道上空无一人,孔子站在门口,很奇怪的自言自语:“谁能不经过屋门就出去呢?为什么这平坦通达的大道没人走呢?这屋里的人从哪儿出去的?都走到哪条道上去了呢?”

这就是实际情况,人们世世代代都这样,不走大门大道,非要翻窗、翻墙找小道,孔子以为怪事,王阳明也无语,到今天也见怪不怪了。

为什么呢,那大门大道,他认为一眼看穿——我晓得的嘛!然后眼神游离,往别的地方看,我要找到更高妙的办法,这就走向孟子说的拨苗助长。

世间多少事,都是不愿意下基本功,总想拔苗助长。你跟他说,他是不信的。明白人不知道糊涂人有多糊涂,糊涂人不知道明白人有多明白,圆凿方枘,格格不入,也只能无语凝噎。

这段最后钱德洪“先生诲人,不择衰朽”的感叹,正是反映出王阳明的包容一切的仁人悯物之心。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传习录

传习录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阳明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词源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杨明学不仅影响了中国,而且享誉海外,春熙路是在王阳明...

by:风舞阳光

传习录

《传习录》是哲学著作,由王阳明的门人弟子对其语录和信件进行整理编撰而成。

by:爱录音的陈先生

传习录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by:伟伟录读

传习录

《传习录》,哲学著作,作者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理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此书记载了他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词源出自《论语》中的...

by:故磊溪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