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道一如道德经 第74章

2024-03-15 16:06:1709:33 23
声音简介
-第 74 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
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
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
希有不伤其手矣”。
解析: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意思是,人
不畏惧死亡,为什么还要用死来吓唬他们呢?这里有个问题,一般人是很怕死的,蝼蚁尚且贪生
呢,人怎么可能不怕死呢?事实上,人真不怕死,
谁都知道自己将来要死,但大家依然一路凯歌地
奔向死亡,很少有人想一想,人生注定是一条死
路,我们有没有什么办法逃离这条死路?
“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
孰敢?”意思是,假如人真的畏惧死亡的话,对
于为非作歹的人,我们就把他抓来杀掉。谁还敢
为非作歹?现在医院、药店越来越多,生意都非
常红火。别的生意竞争都很厉害,唯有火葬场不
需要打广告。而墓地的价格更是高到很多人都死
不起了。我这么说肯定有人不同意了,文中说的是
“为奇者”,你说的是广大良民。我说,我们六
道众生都是“为奇者”,都是自取灭亡!我们生
生死死不知道多少轮回了,谁警醒过?谁觉悟
过?
“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
匠斫”,意思是,经常有专管杀人的人去执行杀
人的任务,代替专管杀人的人去杀人,就如同代
替高明的木匠去砍木头。这个“司杀者”是谁?
是自然法则,是“天道”。这里,大家千万别着
相的把“天道”理解为“大力神”。
“天道”是一个绝对公平、公正的法则,是
一个无与伦比的力量,随着宇宙诞生初始的那一念妄动,就有了“天道”。牛顿惊叹于星系运转
的神奇,找不到答案,于是追上帝去了,却不知
道这正是“天道”所为。我们每个人的命运竟然
是如此的不同,也如此的无常,却不知道这也是
“天道”所为。总之,十法界一切事物都无不遵
从于“天道”。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掌管”
这个“天道”的竟然是我们的自性!打个比喻,
在一个转动的圆盘上,一切事物都得随着它转,
而驱使圆盘转动的是圆心。而从数学的角度来
说,圆心是没有数值大小大小的,也可以说它是
空的,不动的,一个不动的圆心驱使着圆盘不停
的转动,“天道”就是这么运行的。关于“天道”,
大家初步了解一下就行了,因为只有彻悟后才能真正明白。有些修行高人以为成就后想干什么都
行,甚至可以胡作非为,其实,他还是没懂“天
道”。
一直以来,我们都把“司杀者”理解为掌管
权势统治阶层,事实上,自古以来,历朝历代的
统治者,不管他多么的仁治,都是“代大匠斫”
者!毕竟大家都是吃五谷杂粮的俗人,只是因为
幸运的取得了权势,就以为自己高人一等了,就
可以生杀予夺了,大错特错!
“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那代
替高明的木匠砍木头的人,很少有不砍伤自己手
指头的。看看朝代的更替,看看家族的兴衰,看
看个人的成败,我们这些“代大匠斫者”,有一个真正的成功者没有?我们以为自己是正义之士,是在替天行道,自己是好人,别人是魔王,
而对方也持同样的观点,这样下去只能越来越糟
糕,最后往往是两败俱伤,“希有不伤其手矣”。
《道德经》为什么难解?因为我们老是用自
己的心意识去分析、研究,说到“司杀者”“大
匠”之类,最高就只能想到国王了,也难怪,世
俗人的眼界就只能看这么远。所以,哪怕是学富
五车的大文豪解《道德经》,如果不能跟老子一
样站在“道”上看问题,都只能是一叶障目不见
泰山。
这一章要按这么说下去,似乎都是大道理,
与我们的切身利益没多大关系。现在换个说法,我们把“民”解析为“妄想”。我们绝大多数修
行人是不是都想把妄想给灭了?要知道,妄想是
灭不掉的,“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
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要是
妄想怕灭的话,它出一个灭一个,出两个灭一双,
那修行何其简单!
“常有司杀者杀”,这个“司杀者”是谁呢?
它就是我们的真如本性。所有的妄想都是它的儿
孙,只有它能管控得了妄想。既然这样那就好办
了,要真如直接灭妄想不就得了,还搞那么多麻
烦事干嘛。事情要是有这么简单就好了。虽说真
如能够管控妄想,但是,如果他真想管控,只要
一动念,真如自身立马变成了妄想,所以说“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真如变成妄想之
后,就是以妄想来除妄想了,结果除来除去还是
妄想。那么,妄想能干什么呢?除了造业,实在
干不了别的,所以说“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
其手矣”。
照这样修行的人往往越来越烦恼,越来越灰
心丧气,最后没招了,干脆彻底放弃修行了。当
然,不修归不修,面子还是要的,于是给自己找
个借口:“哎呀,想成佛,想成道都是一样的贪,
做个平常人,该吃吃,该喝喝,生活就是修行嘛。
自心就是佛,直心就是道场,只要不坑人、害人,
凭良心做事,不就是很好的修行吗?你看看那些
和尚、道士……”
看看,说得还好像是那么回事,然而,我们
绝大多数人吃亏就吃亏在这个“好像”上,拿了
一点相似佛法当究竟的东西,除了遗憾终生,只
能造业无量。
若问,那到底怎么除妄想呢?答案是:无妄
想可除,守真如就是除妄想!真修行人一定要在
这一点上下功夫。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佛道一如道德经

终日学佛不识佛造业总比消业多若能见性明根本贪嗔痴慢皆弥陀

by:听友212210666

佛道一如道德经

书籍信息:【佛道一如道德经】内容重点:一部《道德经》,仅仅五千言,却流传了几千年,散播到全世界。尽管无数人诋毁,却依然不损它的光辉。尽管无数人解读,却依然扑朔迷...

by:云光梦人

佛道一如道德经

《道德经》分为道经和德经,一共81章,它汇聚了老子李耳的哲学思想,论述了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等,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

by:宙斯宇

佛道一如道德经

本书作者山顶洞人,以道解道,观点得到,直指人心。揭示了佛与道的无二法门,愿诸位有缘人,读后能有所感悟,皆大欢喜。【特别声明】节目中的章节「标题」是朗读者根据自己...

by:枫烨无住

《佛道一如道德经》

以“道”解“道”,颠覆性的解读。是一本万宝全书,我们都可以从中找到我们需要的营养。我在这本中找到了营养,解决了我的很多问题,更重要的是常听常新。我很幸运遇到这本...

by:墨挽清

紅爺戏说|佛道一如道德经

还道德经一个公道颠覆三观即可入道老子是站在“道”的高度俯瞰宇宙的,而所有解《道德经》的人都是站在地球上仰望星空。即使用最高倍的望远镜,看到的星空也是极其有限...

by:江湖紅爺

佛道一如道德经~山顶洞人

终日学佛不识佛造业总比消业多若能见性明根本贪嗔痴慢皆弥陀

by:此我独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