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前期需要治疗吗?医生4问4答解除您的疑惑

2024-04-22 05:44:0106:46 24
声音简介

弘爱讲糖/周日科普

我国流行病学显示,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ADA 2018年指南诊断标准,我国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为35.2%,每3个人中就有1人处于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前期究竟是不是糖尿病?糖尿病前期是糖尿病发病前的过渡阶段,包括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减低以及两者的混合状态。

糖尿病前期是在正常血糖与糖尿病之间的中间高血糖状态,还不是糖尿病,但已经离糖尿病不远了,是糖尿病的后备军了,要注意了。

1、糖尿病前期有什么症状?

起病隐匿,基本没有症状,但如有出现口干多饮、多食、多尿及体重减轻等高血糖的典型症状时,可能已经是糖尿病。

2、糖尿病前期有哪些危害?

糖尿病发病风险增加

糖尿病前期个体每年约有5%~10%进展为糖尿病。荷兰的一项研究显示,若不进行任何干预,64.5%的IFG+IGT个体、33.0%的IFG个体及33.8%的IGT个体将会在6年内转变为糖尿病。我国的大庆研究表明,如不进行干预,每年约有7%的IGT个体转化为糖尿病,糖尿病前期患者30年后糖尿病的累计患病率为95.9%。

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显著增加:

与血糖正常人群相比,糖尿病前期人群的全因死亡、心血管疾病复合终点事件、冠心病、卒中的相对风险分别为1.13、1.15、1.16和1.14。

微血管病变风险增加

相关研究显示,糖尿病前期人群视网膜病变患病率为8.1%。糖尿病前期人群中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为17.7%,而在一般人群中CKD患病率则仅为10.6%。

肿瘤发生风险增加

与一般人群相比,糖尿病前期人群患肿瘤,特别是肝癌、胃癌及结肠直肠癌的风险显著增加。

痴呆发生风险增加

抑郁发生风险增加

3、如何确认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前期因为没有症状,通常是在体检或糖尿病筛查的过程中发现的。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推荐,在成年人中,具有下列任何一个及以上的糖尿病危险因素者,即为糖尿病高危人群,具体包括:

有糖尿病前期史;

年龄≥40岁;

BMI≥24kg/m2 和中心型肥胖;

一级亲属中有糖尿病史;

缺乏体力活动者;

有巨大儿分娩史或有妊娠期糖尿病病史的女性;

有PCOS病史的女性;

有黑棘皮病者;

有高血压史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者;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90mmol/L和甘油三酯>2.22 mmol/L,或正在接受调脂药物治疗者;

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史;

有类固醇药物使用史;

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或抗抑郁症药物治疗;

中国糖尿病风险评分总分≥25分。

对于具有至少一项危险因素的高危人群应进一步进行空腹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 小时血糖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其中FPG筛查是简单易行的方法,宜作为常规的筛查方法,但有漏诊的可能性。

根据《中国成人糖尿病前期干预的专家共识》制定的糖尿病前期诊断标准如下:

4、确诊糖尿病前期该如何治疗?

糖尿病前期个体的干预目标是通过适当的干预方法控制体重,超重或肥胖者体重减轻3%~5%是体重管理的基本要求,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更严格的减重目标,使体重指数BMI达到或接近23kg/m2或体重至少下降7%,男性腰围<85cm,女性腰围<80cm,腰围身高比<0.49,并长期维持。改善血脂异常等危险因素,使血糖逆转为正常,预防或延缓其进展为糖尿病。

饮食干预

建议合理平衡膳食。每日所需总热量中40%~50%来自碳水化合物,30%~40%来自脂肪,15%~20%来自蛋白质。

限油、控制总热量:主要是避免食用反式脂肪酸;鼓励进食粗粮、蔬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限盐、限酒:建议糖尿病前期个体控制血压,每日限盐5 g;不建议饮酒,如饮酒须计入总热量,每克酒精可提供7 kcal的热量。

运动干预

有氧运动通过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增加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有氧运动不增加肌肉质量,不改变机体有氧代谢能力。抗阻运动能增加肌肉质量,有利于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

推荐每周≥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活动。此外,应避免久坐的生活方式。

保证睡眠

充足的休息,建议平均每晚睡眠时间达大约7小时。

药物干预

对于糖尿病前期人群,特别是体重指数BMI>32.5 kg/m2、年龄在25~59岁、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女性,无论生活方式干预能否降低糖化血红蛋白HbA1c值,均可考虑使用二甲双胍预防糖尿病。

另外,α糖苷酶抑制剂、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噻唑烷二酮类等药物干预可以降低糖尿病前期人群发生糖尿病的风险。

药物的使用均应在医师的建议下进行使用,切勿自行服用。

总之,对于糖尿病前期的患者,应当早发现、早治疗,以免耽误病情;对于正常普通人群,则应当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控制体重,定期体检,从而达到预防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 中国成人糖尿病前期干预的专家共识[J]. 中华糖尿病杂志,2023,15:484-494.

[2]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J]. 中华糖尿病杂志,2021,13:315-409.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糖尿病专科郭医生(糖尿病前期康复专辑)

我是内分泌科医师(糖尿病专科医师),7年生活方式干预教育与指导一线经验,曾帮助1200余高血糖高血压等人群平稳血糖、减停药物胰岛素,逆转各项代谢指标,如有需要帮...

by:糖尿病专科郭医生

糖尿病

在工作中经常碰到糖尿病的病人,有些病人发现不及时,有些发现了,害怕去见医生,不愿治疗,有些不敢去治,有些病人治疗中,却依从性不好,常自行停药。用药不彻底,量不够...

by:营养科曹主任

糖尿病专科郭医生(糖尿病治疗康复专辑)

我是内分泌科医师(糖尿病专科医师),7年生活方式干预教育与指导一线经验,曾帮助1200余高血糖高血压等人群平稳血糖、减停药物胰岛素,逆转各项代谢指标,如有需要帮...

by:糖尿病专科郭医生

糖尿病金句

《糖尿病金句》是海归吴医生大专辑《糖尿病医学的哲学》的高度精华版,一共20期,以世界分子生物学最新进展和在吴医生及其团队自己身体所做实验数据进行精辟分析讲解。全...

by:海归吴医生

糖尿病治疗与保养

饮食控制好,血糖没烦恼

by:进步猫猫

糖尿病专科郭医生(糖尿病药物专辑)

我是内分泌科医师(糖尿病专科医师),7年生活方式干预教育与指导一线经验,曾帮助1200余高血糖高血压等人群平稳血糖、减停药物胰岛素,逆转各项代谢指标,如有需要帮...

by:糖尿病专科郭医生

糖尿病专科郭医生(糖尿病诊断专辑)

我是内分泌科医师(糖尿病专科医师),7年生活方式干预教育与指导一线经验,曾帮助1200余高血糖高血压等人群平稳血糖、减停药物胰岛素,逆转各项代谢指标,如有需要帮...

by:糖尿病专科郭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