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严经论》讲解14 ▏第一卷释义11

2024-05-11 14:41:0621:40 33
所属专辑:新华严经论
声音简介
《新华严经论》讲解14 ▏第一卷释义11

四、所设法门对根别者,此《维摩经》对二乘根,令回向菩萨菩提入大乘故。又对大乘中,滞净菩萨悲智未满者,令进修故。
第四种差别,是所设法门对根别。《维摩诘经》和《华严经》所施设的法门、所对应的根机是有区别的。《维摩诘经》对应两种根性众生,一种是二乘根性、钝根、小根的众生,让他们回小向大,回向菩萨菩提进入大乘。另外一种是大乘中的滞净菩萨,这类菩萨滞于清净,心中有净土与秽土、清净与不清净、成佛与不成佛的区别,难免会趋向净土,回避污浊的秽土或者烦恼,其悲心和智慧并不圆满,需要让他们继续进修。即如众香世界诸来菩萨众欲还本土,请佛世尊愿赐小法。如来依根,见彼菩萨滞于净土、悲智心劣,便为说法,令学有尽无尽解脱门。比如从众香世界来的菩萨众要回归本土的时候,请释迦牟尼佛为他们赐予小法。如来根据他们的根性,见到这些菩萨滞于净土,悲智心劣。因为众香世界的净土非常殊胜,娑婆世界与众香世界相比较,娑婆世界的人生命很短,长相丑陋,又很矮小,五浊恶世的众生烦恼非常重,刚强难化。所以,这些菩萨心中难免会有这个地方怎么这么差,有高下和净秽的分别。比如有的人在繁华的地方生活习惯了,让他去偏远的地区支教以后,他的心量就会被打开,就会有另外一种人生境遇和价值观的取舍。同样的,佛让众香世界的菩萨来到娑婆世界之后也是深受教育。他们临回前请佛说法,佛便令他们学尽无尽解脱法门,在任何世界让薪火相续,令佛种不断。佛以这种方便来教化执着于净土、有净秽分别心的众生,让他们达到更大的慈悲和平等心。下文云:不离大慈、大舍、大悲,深发一切智心而不忽忘,教化众生终不厌倦,于四摄法常念顺行,在诸禅定如地狱想,于生死中如园观想,见来求者如善师想。广如《维摩经》说。此经对此二乘、三乘悲智未满,令且渐修增长悲智,未即一下顿示佛门,未即说言十住初心便成正觉,未即示其广大妙事,皆有分齐故。
《维摩诘经》中说:不离大慈、大舍、大悲,深发一切智心而不忽忘,教化众生终不厌倦,于四摄法常念顺行,在诸禅定如地狱想,于生死中如园观想,见来求者如善师想。于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摄法要常常忆念随顺并如理而行。很多人追求禅定,是因为禅定会给其带来极为超越的快乐,初禅就开始胜世间乐。禅定境界和禅定功夫会令人非常快乐,有的人甚至以为这就是涅槃,实际上这两者不是一回事,这样理解是个误区。菩萨在诸禅定中要想和在地狱中一样,不能贪着于禅定中的快乐。禅定快乐会让你生到某一种禅天,但它还是生灭法。菩萨在生死烦恼苦海里边要作在游乐园中想,要有幻化游戏的精神。看到前来求法或者求各种东西的人,要视他为自己的善知识或师友。这样做会消除我们的高下心,从而达到一种平等和圆满,进一步才能悲智圆满。《维摩诘经》是对二乘人和三乘悲智没有圆满的菩萨讲的,目的就是令他们渐渐修行增长悲智,没有像《华严经》一样一下顿示佛门,也没有直接说明十住初心便成正觉,也没有向他们展示事事无碍的广大妙事。李通玄李长者判《华严经》为圆顿教,十住初心便成正觉是本经最大的特点之一。《维摩诘经》里面还有分齐、有差异、差别,不像《华严经》是圆满无碍、平等无碍的。五、诸有来众闻法别者,如《维摩经》中,所有来众,除文殊慈氏等大菩萨众、舍利弗等影响声闻,余外来众,总是三乘之中权学之众。设有于中菩萨生于诸趣、同类俱来,皆欲成就三乘权学,渐令增进,未说圆满诸佛本乘。第五,是前来的听法众有区别。《维摩诘经》中的听法众,除了文殊菩萨、弥勒菩萨等大菩萨众,舍利弗等有影响的声闻以外,其他前来的听众都是三乘中的权学之众。权学不是实学,权学还没有达到真正的佛之知见,还局限于佛的权说、方便说。假如这中间的菩萨生到其他趣中,与其同类都来听法,也都是想要成就三乘权学,所以只能慢慢让他们增进,尚未直接向他们说圆满的诸佛本乘,一佛乘。三乘权学菩萨对于佛之实学或者佛之本乘、一佛乘等佛的本来终极境界还不了解。如《华严经》中所有来众,皆是乘如来乘、佛智果德、自体法身、具普贤行,而随影现十方刹海一切道场,还成如来所乘本法,无有一个三乘根机。设有根机,如盲如聋,不知不觉,犹如盲人对于日月,犹如聋人闻天乐音,如业贫人对天宝藏,如大福德处于地狱,亦如饿鬼临大海边。三乘之器道力未穷,未回心者,常居法界海中,诸佛境界、与佛同德同身——终不能信、不能知,别求佛见。《华严经》中所有前来的听法众、请法众、讲法众等等,都是乘如来乘、具有佛的智慧果地功德、自体法身、具普贤行,都是开显了法身智慧和法身见的菩萨,而随影现十方刹海一切道场,还成如来所乘本法,其中没有一个三乘根机,都是佛乘根器的众生。“乘如来乘”,其知见、因地所行和想要得到的果都是终极的、与佛齐等的。有一种解释是《华严经·世主妙严品》中所讲的神、仙、天主等等都是佛的化现和方便,都是佛的化身在某个层次某个境界中的一种显现。从果垂因可以说是化现,从因到果来讲,他们是开了圆解、得到佛之知见的修行人。即使有其他根机的众生在此华严会中,也是如盲如聋,不知不觉,对他们来讲什么感觉都没有,犹如盲人对于日月,犹如聋人闻天乐音,如业贫人对天宝藏,如大福德处于地狱,亦如饿鬼临大海边。三乘之器的道力没有圆满,没有回心向终极佛境的众生,没有真正一念回到圆顿教、终极境界的众生,虽然常居法界海中,在诸佛境界之中,与佛同德同身,但他们始终不能相信、不知道,日用而不识,在佛见中别求佛见。就像《法华经》中的穷子喻,虽为大富长者的儿子但自己不知道,到处流浪到处走,他父亲知其志意下劣不能当下承当,把他请到大宅中做苦力做监工,他不知道自己就是宅子的主人。从《华严经》的角度来看三乘的道理,三乘之器道力未穷,未回心者,就和《法华经》中的游子一样,身在福中不知福,身在法性之海,贵为佛子,而不知道自己是佛。他由大变小,本来自己是富可敌国的大富长者的儿子,自己作践自己,要去做其他下劣的事情。这里指知见上的狭隘,心性、心量的狭隘,所以他无法达到根本的佛境。如《华严经》云:“佛子,设有菩萨于无量百千亿那由他劫,行六波罗蜜修集种种菩提分法,若未闻此如来不思议功德法门,或时闻已,不信、不解、不顺、不入,不得名为真实菩萨,以不能生如来家故。” 《华严经》中说:假使有菩萨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劫这么长的时间里,行六波罗蜜修集种种菩提分法,如果没有听说这个如来不思议功德法门(原经文是如来不思议大威德法门[1]),也就是说没有听到华严大教、圆顿教。华严圆顿教是显示果地令产生信心。释迦牟尼佛现证的境界是毗卢遮那佛、卢舍那佛和化身佛释迦牟尼佛三身一体佛,所以他讲《华严经》就是讲的根本的毗卢遮那佛的境界。或者有菩萨偶尔听了华严圆顿教以后,不信、不解、不顺、不入,听了以后没有感觉,或者觉得不大可能,不理解,不随顺经中所讲,总的来说就是听了以后没有真正进入圆顿教的大门,这些菩萨不得称作真实菩萨,因为他们不能生如来家,不能成为佛子,不能真正成佛。比如成了罗汉,以为自己是佛了,其实不是佛。李长者有这样的判教,是有《华严经》经文的依据,就是说未闻华严圆顿大教的人,实际上始终是个门外汉。不管他多么勤苦的修行,没有佛种,没有圆教智慧的种子,没有圆教智慧的熏习,他就不能生如来家,就不是佛种。当知闻法众全别。《维摩经》中娑婆之众彼此未亡,香积诸徒垢净全在。当知《维摩诘经》和《华严经》的听法众是大不相同。《维摩诘经》中娑婆世界的众生彼此没有消融,有彼有此,有大有小,有时间空间的感觉,没有离开凡夫六根的境界。从香积佛国来参访的菩萨垢净全在,他们心中还有清净的香积佛国与污秽的娑婆世界,五浊恶世等境相,心中还有对立,尚未开佛知见,所以他的菩提智慧心不圆满。他岂知在本然的法界中,任何一个点都是全体法界,都是圆满的,这是佛境。当知此类并是见解未真、守一方之净刹,虽名菩萨,谛道未圆。如是之徒,未详佛意,虽有忻菩提之志愿,滞净刹以居心,彼与法身智身玄隔。是故《法华经》云:“不退诸菩萨,其数如恒沙,亦复不能知。”当知此类菩萨没有真正得到佛之知见。《法华经》讲,诸佛如来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就是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这类菩萨没有得到佛的知见,不知道佛的境界是什么,佛的智慧是什么样,佛是怎么看待这个世界的。“见解未真,守一方之净刹”,认为这个地方清净,那个地方不清净等等,虽然叫做菩萨,但是并没有达到圆教,没有悟到圣谛第一义谛。这类菩萨并没有真正透达、没有真正体会到佛的本意。虽有欣求菩提的志愿,想要成佛,成大菩提,但是滞净刹以居心,他的见地停留在自己舒适的佛国净土之中,似乎其他地方都很凶险,很不安宁,不干净,不究竟等。“彼与法身智身玄隔”,他们没有得到法身和圆满的智慧,与法身智慧有隔碍,没有得到法身见。所以《法华经》中说:“不退转位以上的大菩萨,纵使有恒河沙数那么多,也不能知道佛的境界。[2]”《法华经》中讲“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这个佛在《华严经》中指初住位以上的菩萨,他就得到佛的知见,就可以修行圆满成佛。即如《华严经》之乐,自身与佛身无别,自智与佛智无差,性相含容一多同别。居法界海之智水,示作鱼龙;住涅槃之大宅,现阴阳而化物。主伴自在,交映相参;师弟互融,因果通彻。并如斯之众也。如《华严经》法喜禅悦的大乐,自身与佛身无别,自智与佛智无差。《华严经》的见解就是自己包括法界一切众生的身心性相,当下都是本自圆满的。自心的智慧与佛的智慧没有差别,性相含容一多同别。性和相、一和多相互交涉,融通无碍。圆教是无在无不在,无所不能,无可无不可,可以种种的示现、化现。本心的法身智慧和法身见就是居法界海之智水,示作鱼龙;住涅槃之大宅,现阴阳而化物,是真正得到了佛境圆顿教的根本见地和智慧。主伴自在,交映相参;师弟互融,因果通彻。并如斯之众也。主伴自在转换,交映相参,佛和弟子互融,因果通彻。华严境界中都是化现,都是得到佛根本智以后化现出的种种形象,在种种世界中,在种种法会中示现,以众生相应的形式、身体和语言来度化众生。六、设教安立法门别者,此《维摩经》以净名居士现少许不思议之通变,令二乘回心;第六是设教安立法门别。根据所教化众生的根性和对象不同,《华严经》和《维摩诘经》施设的法门和宗旨也有区别。《维摩诘经》以净名居士(维摩诘大士)现一点点不思议神通变化,令二乘回小向大。其实维摩诘大士所显的神通对于三乘菩萨来讲,已经非常非常厉害了,不可思议,达到天花板的天花板了,但是在圆教来看,就是小意思,一个小波浪,法海微澜而已,是稀松平常的一件事情。又处于生死现身有疾,令知染净无二;又表菩萨大悲有疾,具陈不二之门。维摩诘居士,示现身体疾病,以此作为因缘,令众生超越病和非病的区别,知道染净无二。同时也表法,菩萨大悲有疾,菩萨的病就是大悲心。菩萨最大的问题、最大的病就是不舍众生,怜悯心、同情心、同理心、大悲心太大太强。菩萨悲不入涅槃,智不住三有(欲界有、色界有、无色界有)。菩萨智观三有是生灭变化之法,所以不留滞贪恋三界。同时由于大悲心,也不愿意停留在纯粹的涅槃净土之中,还要来度化众生。菩萨在任何地方既是清净无染,同时也可以随缘变化。菩萨大悲有疾,具陈不二之门。不二法门是进入圆觉法界种种法门的方便。建定慧观智,用彰不求之法最要。故云:夫求法者,于一切法应无所求。然未似《华严经》具陈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五位,六位行、相、因、果、同、别法门。《维摩诘经》中建立定慧和大乘的种种观法智慧,但最终是要用这些来彰显不求之法才是最为重要的。显示当体无动无转、无去无来的本具法,这是最根本的。《维摩诘经》中有一段话:“夫求法者,于一切法应无所求。”这种说法虽然很清晰,也很直接,但讲到这里就停止了,这已经是该经的最高层次和最高法门。但是和《华严经》相比,不如《华严经》中重重开显,详细陈述列举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五位的法门、因果、境界和用心方法。“六位行、相、因、果、同、别法门”,六位包含了十信位,六位各自的行门、表现形式、因、果、同、别法门。相比《维摩诘经》,《华严经》讲得更加丰富圆满。两部经的设教安立法门有区别,因为针对的对象不同,所以讲到什么程度也不一样。

[1]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52卷)》:佛子!设有菩萨于无量百千亿那由他劫行六波罗蜜,修习种种菩提分法。若未闻此如来不思议大威德法门,或时闻已不信、不解、不顺、不入,不得名为真实菩萨,以不能生如来家故。若得闻此如来无量不可思议无障无碍智慧法门,闻已信解,随顺悟入,当知此人生如来家,随顺一切如来境界,具足一切诸菩萨法,安住一切种智境界,远离一切诸世间法,出生一切如来所行,通达一切菩萨法性,于佛自在心无疑惑,住无师法,深入如来无碍境界。[2] 《法华经·方便品第二》:不退诸菩萨,其数如恒沙。一心共思求,亦复不能知。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新华严经论

一听就悟本自光明华严经解说

by:照至悟

国学经论

讲述中国传统文化各种经论,阐述中华优秀的文化基因,结缘优秀的青年才俊,为未来中华崛起铺垫文化之路!

by:紫微水镜先生

新华FM

新闻现场,新华社一直在。

by:新华社

新华诗叶

人生与诗歌四季相伴,感悟与阅读形影相随,让我们一起,透过美,照见自己。

by:新华出版社

孟有儀【经论哲学】

大家好,我是孟有儀,欢迎来到我们的节目!在这里,我将带领你们深入道家和佛家经论的世界,探索那些古老智慧的精髓。无论你是初探哲学的新手,还是深谙古典思想的行家,这...

by:孟有儀

声音主播

163629253

简介: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正闻、正见、正学、正行,大道至简。没有分别心,也没有分别相……直指事物本源,我们开始找寻人生的意义,寻找自己、达到精神富足,慧眼带领我们与圣贤的顶级经典对照、校对,认识本自具足,让身心归位,重新下载自己,向更高维度,更广阔的天地,积累更更新自己。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