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微旨大论2:移光定位,正立而待

2024-05-14 20:23:3514:48 23
声音简介
六微旨大论2
帝曰:愿闻天道六六之节盛衰如何?岐伯曰:上下有位,左右有纪.故少阳之右,阳明治之;阳明之右,太阳治之;太阳之右,厥阴治之;厥阴之右,少阴治之;少阴之右,太阴治之,太阴之右,少阳治之.此所谓气之标,盖面南而待也.故曰:因天之序,盛衰之时,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此之谓也.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阴;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太阳之上,寒气治之,中见少阴;厥阴之上风气治之,中见少阳;少阴之上,热气治之,中见太阳;太阴之上,湿气治之,中见阳明.所谓本也,本之下,中之见也,见之下,气之标也,本标不同,气应异象.
讲解:
六六之节:天道六六之节一语,首见于素问.六节脏象论.原文云:天以六六之节,以成一岁.因此多数注家均根据素问六节脏象论的一段原文: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复而终岁,三百六十日法也.来加以解释,认为六六就是指六个甲子,即六个六十天,六六三百六十天为一年.这个解释我们认为并不确切.因为,第一,内经中对于一年的时间,是采用三百六十五天来计算的,并不是按一年为三百六十天计算的.以五运而言,主运分五步,分司一年中的五个运季,每步所主时间为七十三天零五刻,则每年为三百六十五天多一点;以六气而言,主气分六步,把一年为二十四节气分属于六步之中,从每年大寒日开始计算,十五天多一点为一个节气.四个节气为一步,每一步为六十天又八十七刻半,六步为一年,如此则每年也是三百六十五天多一点.就是在素问.六节藏相论一篇中,也是首先提出了三百六十五日而成岁,文中首先提出了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行有分纪,周有道理,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有奇焉,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岁,积气余而盈闰矣.然后才提出,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复而终岁,三百六十日法也.从这一段原文中可以明显看出,内经对于一年的时间计算,是采用了三百六十五日,即一个回归年的日数.之所以在后面又提出三百六十天的问题,只不过以此说明内经对一年时间的计算方法上与三百六十天的问题.第二,素问.六节脏象论中,对于六六一词,已经作了比较明确的解释,原文云:夫六六之节,九九制会者,所以正天之度,气之数也.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气数者,所以纪化生之用也.这里所说的天之度,气之数,就是指日月运行与气候变化规律.因此,这里所谓的六六,很明显的就是指观测自然气候变化的一种方法,根本不是只谈什么六六三百六十天的问题.
我们的意见,所谓六六之节,一个六字,应该是指风热火湿燥寒六气;一个六字,应该是指三阴三阳.节有节令,节段,节制之意.因此,天道六六之节一语,直译之,也就是说一年中的风热火湿燥寒等自然气候变化情况,可以根据阴阳多少的特点而用三阴三阳区分为六个节令或六个阶段.我们的根据:其一,素问.天元纪大论中明确指出: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在天为气,王冰注曰:气谓风热湿燥寒.这就是说,六气的变化情况可以用三阴三阳来加以归属和测算.其二,本篇对帝曰:愿意闻天道六六之节,盛衰何也问话的回答完全是以三阴三阳的概念来作答,整个运气学中,在分析风热火燥湿寒六气变化时,也无一处不是以三阴三阳来立论,毫无例外,根本不涉及什么六六三百六十日的问题.因此,我们认为所谓六六之节,实际上也就是以三阴三阳来归属和测算六气的一种方法.这就是天以六六之节一语的含义.
盖南面而待也:上节谈天道六六之节,此节谈天道如何六六之节.前已述及,六六中的一个六字,是指三阴三阳,即阴和阳都可以根据其阴阳之气的多少而各再分为三.阴可以再分为一阴,二阴,三阴;阳可再分为一阳,二阳,三阳.按照阴阳学说,阴阳之间总是消长进退,循环运转,阳极阴生,阴极阳生,由阳入阴,由阴出阳.因此,三阴三阳的运转总是按照一阳,二阳,三阳,一阴,二阴,三阴,再到一阳,这样的次序进行,如此周而复始,如环无端.他们在一年之中各有一定位置,按照一定规律进行运转.这也就是原文所谓的:少阳之右,阳明治之;阳明之右,太阳治之,太阳之右,厥阴治之,厥阴之右,少阴治之;少阴之右,太阴治之;太阴之右,少阳治之.因天之序,盛衰之时也.不过,以上所述三阴三阳的位置及其运转刺血的确定,是有条件的,即一定是在面向南面的条件下进行观测,这也就是原文中所谓的南面而待.
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一语,张介宾解释云:光,日光也.位,位次也.凡此六气之次,即因天之序也.天即有序,则气之旺者为盛,气之退者为虚,然此盛衰之时,由于日光之移动,日光移而后位次定,圣人之察之者,但南面正立而待之.则其时更气移,皆于日光而见之矣.故盛气通天论曰:天运当以日光明,正此移光定位之义.这就是说,六气的变化与日光对地面的照射密切相关,因此,通过观察日光照射地面物体的投影移动变化情况,就可以反映六气的进退盛衰情况.这也就是说,前述的三阴三阳的位置及其运转次序并不是主观臆测的,而完全是根据日光在地面上的投影的移动变化情况实测得出的.即张氏所谓的:其时更气移,皆视日光而见之矣.
移光定位,古人是用圭表来进行实测的,圭表是我国最古老,最简单的天文观测仪器之一.表,是垂直立于地面的一根标杆或石柱,圭,是正南正北方向水平位置带有刻度的尺.日中时用来度量表影的长度.圭和表互相垂直,就组成了圭表.一般在日中时量度太阳光照射标杆所成影长,从这个影子的长短周期变化,可以测定一个回归年的日数和一年的各个季节.这就是圭表的应用.
古代的表,一般是由竹,木制成.汉以后改用铜来制造.圭,一般都是用石制造,早期的圭比较粗糙.梁代以后,石圭面上凿上深沟,里面浇水,用来校正圭面的水平.以后历代对于圭表代由改进.较大的改进见于宋代宋代沈括在其中记述了对圭表的改进方法.他用铅垂线来校正表的垂直,为了减少日光散射对表影测量的影响,他建议建造晷影堂,即把圭表设置在一个密室内,仅使日光通过表端,并建立副表.观测时使副表适在正表的阴影中,正副两表影端重合,这就增加了表影的浓度,可以更准确的测量影长
移光定位,正立而待,运用圭表进行实测,不但说明了我国古代学者的聪明智慧,也同时说明了运气学说的基本内容,都是古人在认真观察自然变化的基础上实际测定,不是主观臆测,更不是随意编造.
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阴;太阴之上,湿气治之,中见阳明:这一段主要谈六气中的标本中气的问题.所谓标,就是标识或标志.所谓本,就是本气;所谓中气就是中见之气,质言之,也就是在本气之中可以见到的气.标本中气之间,三阴三阳为标,这是因为三阴三阳本身只是作为一个标识或标志,分列以之代表六气.厥阴代表风,少阴代表热,太阴代表湿,少阳代表火,阳明代表燥,太阳代表寒.六气为本,这是因为风热火湿燥寒本身才是六气变化的本气.风就是风气,热就是热气,火就是火气,湿就是湿气,燥就是燥气,寒就是寒气.中气为与本气相关或者相反的气.少阳火的中气为厥阴风阳明燥的中气为太阴湿,太阳寒的中气为少阴热.反之也是一样,厥阴风的中气为少阳火,少阴热的中气为太阳寒,太阴湿的中气为阳明燥.这就是原文所谓的:少阴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阴;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太阳之上,寒气治之,中见少阴;厥阴之上,风气治之,中见少阳;少阴之上,热气治之,中见太阳,太阴之上,湿气治之,中见阳明.为什么本气之中又可以出现与之相关或相反的中气呢?原因之一是:六气变化到了一定限度,常可向相反反面转化.例如,热可以向寒方面转化,燥也可以向湿方面转化,所以太阴之上湿气主之,中见阳明.阳明之上,燥气主之,中见太阴;风,可以转化为热,火借风威;火可以转化为风,热极生风.所以厥阴之上,风气治之,中见少阳,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阴.原因之二是:六气本身也有个盛衰和有余不及的问题;热气有余是热,热气不及便是寒;寒气有余是寒;寒气不及便是热;所以,少阴之上,热气治之,中见太阳,太阳之上寒气治之,中见少阴.燥气有余是燥,燥气不及便是湿;湿气有余是湿,湿气不及便是燥.所以,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太阴之上,湿气治之,中见阳明;总的来说,标本中气问题,从阴阳概念来说,就是阴阳之间不但要注意到阴阳本身的特点,还要注意到他们之间的相互转化;从表里概念来说,要注意到表里本身的特点,还要注意到他们之间的相互出入;可以由表入里,也可以由里达表,这也就是一般所说的:太阳与少阴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为表里.一句话,不管是推测气候变化抑或是分析疾病转变,都要从整体恒动的观点来加以认识.这就是标本中气提法的实质所在.
所谓本也,本之下,中之见也,见之下,气之标也,本标不同,气应异象:素问.天元纪大论谓:所谓本也,是谓六元.张志聪亦谓:风寒暑湿燥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故以天气为本而在上.六元就是六气,这就是说:由于六气是本,居于根本地位,所以六气在上.中之见也.就是中见之气,前已述及,中见之气是在本气的基础上提出的,所以位列本气之下,因此原文谓:本之下,中之见也.气之标也,标是标识或标志,是代表本气的符号,所以位列最下,因此原文谓:见之下,气之标也;这种以三阴三阳配六气的方法是根据什么呢?是根据六气本身客官的相应表现定制的,因此原文谓:本标不同,气应异象.
述评:
本节说明了三个问题:其一,提出了以三阴三阳配六气,其二,提出了标本中气及其间的相互关系问题;其三,指出这种以三阴三阳配六气的方法,是根据实际测定观测出来的,这就是原文所谓的:本标不同,气应异象.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再次说明运气学说中的若干测算方法是从实际观察中总结而来的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论六家要旨》

中国思想史上曾有一段绚烂如烟花的时期,即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历史阶段。这一时期出现了诸子“彼此诘难,相互争鸣”的学术局面,仿佛深邃的夜空中突然有众多超新星爆发...

by:天行_石

星愿大陆6晨光微曦

(已完结)“我曾经梦到遥远的海岸,那里有美人鱼哀婉歌唱。我曾经触摸到星穹,它是永恒的谜语。所有的瑰丽风景,都不如你在黎明时分的背影。”

by:纵横小猫

微光

美丽的灵魂会发光,在暗夜中给我指引。

by:熊敏_1a

微光

箫韶韵声工作室出品,靠靠原著现代剧《微光》

by:今天的今子

微光

身在遥远的异国他乡,心系祖国的每一个呼唤。愿一点微薄之力,可以带来一丝力量,让黑暗中炯炯有神的眼睛,看到人间的希望,点亮智慧的光芒。为公益事业而努力!让爱的声音...

by:Elsa美清

微光

经典散文集阅读,触碰你心底最最柔软的地方,与那个简单、真诚的自己相遇。

by:穆语千华

《论语》微言大义

《论语》中很多章节、很多字词都有很多种不同的解释,并且,每一种解释都有不少人提倡,到底哪些解释对、哪些解释错,为什么对为什么错,我都按照自己的观点分门别类、详细...

by:临观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