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运行大论6:道生智,玄生神,化生气

2024-05-02 17:13:0709:13 18
声音简介
五运行大论6
帝曰:寒暑燥湿风火,在人合之奈何?其于万物,何以生化?岐伯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化生气.
讲解:
寒暑燥湿风火,在人合之奈何?其于万物,何以生化?寒暑燥湿风火,即指天之六气,在人合之,即指自然气候变化,亦即六气变化与人体生理及病理生理变化方面的关系和影响.其于万物.指自然气候变化与自然界各种物化现象的关系.全句即自然气候变化与自然界各种物化现象包括人体生理及病理生理现象的密切关系.合之奈何及何以生化是作为问话提出,其意在于要求六气与自然界一切物化现象加以具体化.在这一小节中,指出了自然气候变化是一切生命现象的基础.把六气摆在了主导的地位.质言之,也就是没有自然界正常的气候变化,也就没有人,没有物,没有生命.这是对前篇中所提到的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总统坤元,一段进一步的阐发,也是中医学中天地人合一以及原文如何对自然现象取类比象的理论基础.
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本节及以下各节均是承上文而言.上文要求就风火湿燥寒等气候变化与自然界一切物化现象,包括人体在内的生命现象加以联系并具体化.本节以下即是对客观自然现象进行长期周密的观察中做出的,是古人与自然界作斗争及生活实践的经验总结.它首先就自然加以定位,即以东南西北中五方作为基础,联系与这五个方位有关的一切自然物化,包括人体在内的各种现象,运用五行学说加以经验归类.这一归类虽然非常广泛,但仍属举例性质.其具体方法也就是在天元纪大论中一开始就提出来的: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本节首先确定方位是东方,东方多风,由于植物的萌芽生长与风密切相关,因此便又把风与木联系起来归为一类,这就是原文所谓的风生木,由于植物生长出来的果实多有酸味,因此便又把木与酸联系起来归为一类,这就是原文所谓的木生酸.由于酸味根据中医临床经验又与藏象学说中的肝密切相关,肝病常表现为发酸,喜酸,治疗肝病的药物常为酸味,因此便又把酸与肝联系起来归为一类,这就是原文所闻的酸生肝,由于在临床观察中发现人体五脏中的肝又常与五体中的筋密切相关,肝有病常可表现为拘急挛缩或肢体屈伸不利,筋病常是肝病的外在表现,因此便又把肝与筋联系起来,归为一类,这就是原文中所谓的肝生筋,由于在临床观察中发现肝与心之间,肝对心有资生助长的作用,在治疗上补肝也就可以补心,因此便又把肝与心联系起来.这就是原文所谓的肝生筋,筋生心,从以上举例可以看出,本节是以寒暑燥湿风五气为基础,广泛联系其与人体,万物的生化关系进行分类.其具体方法就是列举自然方位,其次联系万物生长变化,再次联系人体脏腑及其所属器官,最后联系本方位,本物体,本脏腑与它方位,它物体,它脏腑之间的关系.这也就是素问.五脏生成篇中所谓的:五脏之象,可以类推.也就是一般所说的取类比象,而取类比象的物质基础,则又是根据客官存在的自然界现象.是从生活实践中周密观察和认真总结而来.
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化生气:在研究自然气候变化与万物生长 ,人体生理活动方面,为什么要采取取类比象的方法呢?本节作了解释,这里所说的玄,有玄远,深远或不能完全理解之意.道即道理或规律,在人为道,即天道虽然玄远,但人总得要探索其道理,寻找其变化规律.这里说说的化,即变化.天元纪大论曾对化字作过解释,即物生谓之化,五位主要是指可以供人食用或药用的动植物.化生五味,即天地之间的变化可以从自然界动植物的生长变化情况反映出来.智,即聪明才智,也就是指人的智慧,道生智,一即由于人的智慧可以总结出自然变化的规律.联系上句,就是说由于人的智慧,就可以根据自然界动植物的生长变化情况来探索和总结自然界变化规律.玄生神,句中的神字,张介宾在类经图翼.医易中云:存乎中者神也,寂然不动者神也,见而可进,知难而退,我之神也,春夏为岁候之神,昼午为时日之神,推之于人,则仁义礼智,君子之神,乐天知命,道德之神,推之于医,则神圣工巧,得其神也,精进日新,志唯神也.察之形声,则坚凝深邃,形之神也,长洪圆亮,声之神也,诊之脉色,则绵长和缓,脉之神也;清苍明静,色之神也.这就是说所谓神,质言之,就是指整个自然界包括人体在内的一切生命活动的正常外在表现.化生气的气字,指作用或动能,前后加以联系,这就是说自然界变化的道理虽然极其复杂而深远,当前一时还弄不清楚,但是由于它本身的变化和运行规律总可以通过对土地上的各种物化现象表现出来,因此也就可以根据自然界各种物化现象来探索其内在实质,总结其变化规律,这就是中医学在研究自然变化的规律时,为什么要采取取类比象的观察,认识和说理方法.
述评:
本节介绍了以自然界气候寒暑燥湿风为中心来联系人体的生理及病理生理变化,联系自然界中的一切物化现象的具体方法.认为自然界的变化虽然复杂深远,但是完全可以根据其外在的表现来探索其内在的实质,总结其变化规律.这些认识是符合朴素的唯物论和辨证法思想的,因此,我们对于这一方法总结出来的许多内容,应该认为这是古人在长期生产实践和生活实践中认真观察所做出来的经验总结,必须加以认真对待,不能轻率加以否定.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黄帝内经·素问》篇六十七《五运行大论》

《黄帝内经》中的一篇,大意论木火土金水五运五行各主岁气。阐明何为“天地者,万物之上下,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上下相遘,寒暑相临,气相得则和,不相得则病”及五行...

by:導法自然1

真气运行学

第一章真气运行-生命活动的核心几千年来,我国劳动人民在改造大自然的实践中,为战胜疾病、保健强身,积累了极为宝贵的经验,形成了独特的医疗、养生体系。在我国古代的...

by:李少波真气运行

真气运行法

学习。自我感悟。

by:卫卫道来

真气运行法

真气运行五步功法(静功)是著名中医、养生学家李少波教授根据《黄帝内经》"全真导气"理论和古代各家行气养生要旨,结合自身实践,经数十年的临床观察、科学实验所创编的...

by:唯健康不可或缺

真气运行法

真气运行法(静功)分为五步,前一步是后一步的基础,后一步又是前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概括来看,真气运行的整个过程中,身体将起到三种不同的变化。即第一、二两步主要是...

by:安利红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