渑池会面的简单意思

2023-12-21 07:57

1个回答

渑池会面主要讲了蔺相如陪赵王去和秦王在渑池会谈,蔺相如在秦向赵索要十五座城池时寸步不让的故事。“渑池会面”又称“渑池之功”。本指战国时赵国蔺相如在渑池会上不畏秦王,为赵国立下功勋。后泛指为国立下巨大功勋。

渑池会面的故事简短概括主要讲了蔺相如陪赵王去和秦王在渑池会谈,蔺相如在秦向赵索要十五座城池时寸步不让的故事。

秦王派使者告诉赵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谈。赵王害怕上当,又不敢不去。蔺相如为了祖国荣誉,不怕牺牲,决定亲自陪同赵王前往渑池。在宴会上,他与秦国君臣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在赵王被迫鼓瑟的情况下,他为了使赵国取得对等的地位,据理力争,使秦王不得不击缶。

后来,泰国群臣向赵国要十五座城,蔺相如寸步不让,提出用秦国的国都咸阳作为交换条件,使秦王理屈词穷,毫无所得。蔺相如机智地保护了赵王的安全并且不被羞辱。“渑池会面”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渑池会面相关介绍

“渑池会面”又称“渑池之功”。本指战国时赵国蔺相如在渑池会上不畏秦王,为赵国立下功勋。后泛指为国立下巨大功勋。蔺相如是今保定市曲阳县相如村人,战国时期赵国上卿,赵国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赵惠文王时,秦昭王写信给赵王,愿以十五个城池换取“和氏璧”。蔺相如奉命带“和氏璧”来到秦国,据理力争,机智周旋,终于完璧归赵。

公元前279年,秦王与赵王相会于渑池,他随侍赵惠文王,当面斥责强大的秦国,不辱国体,使赵王没有受到屈辱,因其功,任为上卿,居官于廉颇之上。



相关问答
渑池会见是三国演义故事吗
1个回答2024-01-27 13:21
不是的。 出自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讲述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为集中力量攻打楚国,主动与赵国交好,约赵惠文王会于渑池(今河南省渑池县)。秦王派使者告诉赵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谈。赵王害怕...
全文
渑池会面是成语吗?
1个回答2024-01-26 05:19
不是成语,是典故。 指公元前279年, 蔺相如 随从 赵惠文王 与 秦昭王 会于 渑池 之事。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京剧《将相和》第十六场:“ 渑池 会上杀气高,两国君臣假谈笑。”参见“...
全文
渑池相会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6 04:00
我是在网上帮你搜索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赵惠文王作国君的时候,得到楚国的一块宝玉和氏璧。贪得无厌的秦昭襄王听到这个消息,派人送信给赵王,愿意拿十五个城池换这块璧。赵王不敢拒绝,但又怕上当。地位...
全文
将相和渑池之会的起因经过结果
1个回答2023-02-06 10:57
上面说的都不对
渑池会见是成语么
1个回答2024-02-12 14:52
不是成语,是典故。 指公元前279年, 蔺相如 随从 赵惠文王 与 秦昭王 会于 渑池 之事。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京剧《将相和》第十六场:“ 渑池 会上杀气高,两国君臣假谈笑。”参见“ 渑池...
全文
渑池相会成语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2-12 01:28
释义:渑池:古城名,在今河南渑池县南。本指战国时赵国蔺相如在渑池会上不畏秦王,为赵国立下功勋。后泛指为国立下巨大功勋。
渑池会故事
1个回答2024-02-11 00:21
故事的起因是: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见,想在会见时侮辱赵王,侮辱赵国。 故事的经过是:蔺相如出谋,自己跟赵王前行,廉颇率军做好抗秦准备。在会见中,秦王要赵王鼓瑟并让人记录下来,以此侮辱赵国和国君。蔺相...
全文
将相和,渑池之会
1个回答2024-02-27 01:46
同意,1击了缶是低级乐器,而赵王鼓的瑟是高级乐器;2他受辱又不敢进攻赵国,怕廉颇
渑池相会故事 简单点
1个回答2024-02-27 05:26
公元前279年(赵惠文王二十年),秦昭王想和赵国讲和,以便集中力量攻击楚国,于是派使者到赵国,约赵王在西河外的渑池(今河南渑池县境内)见面,互修友好。赵王害怕,想不去,大将军廉颇和大夫蔺相如商议,认为...
全文
渑池会面是四字词语吗?
1个回答2024-02-04 02:45
渑池会面不是四字词语。 渑池之功是汉语成语,战国时赵国蔺相如在渑池会上不畏秦王,为赵国立下功勋。后泛指为国立下巨大功勋。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渑池之会,出自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