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音斋瓷器

明清瓷器有哪些区别?
1个回答2024-01-09 15:58
明清瓷器在瓷胎方面的区别

明代瓷器胎骨颜色与元代相同,皆为白色,但更白一些,明代早期、中期胎质较为精细,胎壁也稍薄一些,而晚期胎质逐渐转为粗糙,胎壁也变厚一些。
但从瓷胎总的情况来看,明代瓷器胎土比元代淘洗得要精细,故瓷胎内所含杂质较元代少些,因而在一些器物的沙底上所呈现的火石红色氧化铁红斑的现象也有着明显的减少,器物的胎壁比元代也相应变薄了。
清朝瓷器的瓷土一般都淘洗得比明朝精细一些,因而胎骨内所含杂质较少。明朝瓷器胎骨上所反映出的那种氧化铁红色斑点的现象此时就比较少见了。另外这时瓷胎的胎质坚密以及洁白透明程度都超过了明代。(但由嘉庆时期开始资器的胎质逐渐趋向粗松)。

明清瓷器在瓷釉方面的区别

明代景德镇瓷器在瓷釉方面有了较大发展,制釉工艺技术得到了提高。这时的釉质比以往更为紧密、精细,釉色品种大为增加。瓷器之釉由元代比较单一的白釉、红釉、蓝釉,逐渐过渡到种类繁多的各种颜色一道釉。红釉在这时期已烧制成功,颜色已变得鲜艳了。同时又出规了黄釉、绿釉、彩釉、洒蓝釉、豆青釉、孔雀绿釉等釉色.
清朝景德镇瓷器在瓷釉的烧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这时它不仅继承了历代的一些釉色,而且还创造出许多新的釉色品种,烧制的釉色多种多样。大致可分为青釉、白釉、红釉、黄釉、蓝釉、绿釉、黑釉、紫釉以及炉均种,茶末釉、窑变红釉等,品种非常齐全。属于以上这些种类的单一色釉,一般都称之为“一道釉”或“一色釉”。
当时烧制一色釉的工艺技术是比较高的。一种釉色可以烧成若干不同的品种,如红釉中就可分为:祭红、变窑红、豇豆红、芸豆红、郎窑红、珊瑚红、抹红、胭脂红等。蓝釉可分为:霁蓝、天蓝、砖蓝、洒蓝、孔雀蓝等。绿釉可分为:水绿、瓜皮绿、孔雀绿……等。由于当时烧制一道釉器物,无论是瓷彩的配料,还是烧制的火候,都掌握的非常好,所以烧制出同种颜色的器物,颜色基本上一致,仅此一点就足以说明清朝瓷器在质量方面和工艺水平方面都已经远远超过了以前。
清时的白釉瓷器与明朝的也有所不同。清朝的白釉一般可分为洁白的和白中微闪青两种,同时在施釉方面一般都施的比较薄,瓷釉和瓷胎结合得也比较紧密,俗称贴骨釉,这和明朝时期白釉的那种白中微闪黄、白中闪青及施釉肥厚的特征有所不同。

明清瓷器在纹饰方面的区别

明代瓷器在花纹装饰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其装饰方法和元代基本相同,依然是以绘画纹饰为主,也也有少量的刻划纹饰。在纹饰的绘画上明代比元代更趋于工整精细,但绘画中所表现的生动豪放风格却不如元代。
①龙纹 这时候的龙纹,龙头较长,嘴部突出,两眼均在同一侧面斜点。此时龙纹有猪嘴龙之称,其龙爪大多数都为三、四、五爪,如若风车形,龙发向上,所画龙鳞也比较简单。
②八宝纹 明代绘画八宝纹其顺序与元代有所不同。明早期、中期八宝纹顺序大多为“轮、螺、伞、盖、花、鱼、罐、肠”。晚期的顺序多为:“轮、螺、伞、盖、花、罐、鱼、肠”。
②明代画儿童,一般头顶后部特别大,比例不大合理。
清代由于瓷器彩色的发展,使得瓷器绘画这一花纹装饰方法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清代彩绘瓷器数量相当多。清代初期,瓷器绘画的风格和明代晚期近似,大部分为写意画,初期以后瓷器的绘画大多变为工笔画,这与当时纸绢画的风格是相一致的。这种绘画,线条柔和、画面精细、布局规矩,但缺乏明代及清初写意画那种线条流利、画面自然、生动、豪放的风格。
在绘画题材方面,清代与明代相比,更加广泛丰富,主要内容有:花鸟、花果、草虫、云蝠、云龙、龙凤、鱼藻、八宝、山水、人物、仕女、楼台殿阁、历史故事等无所不包,无所不有,其中一些花纹图案与明代有所变化和不同。
龙纹 清代的龙纹,龙头比较大,如同杯子头,龙角比较明显和突出,龙须较多,两只眼睛点的立体感较强,下唇伸出较长,龙身较短,比较短笨,龙爪分为四爪、五爪(官窑一般是五爪龙,民窑为四爪龙)。龙爪皆粗壮有力,形式如同鸡爪一样。
八宝纹 这时八宝纹的顺序和明晚期相同,即轮、螺、伞、盖、花、罐、鱼、肠。
文宇装饰 清代比较盛行文字装饰,有名人的诗、词、歌、赋,也有像出师表、赤壁赋的长篇文字,另外还有“喜”、“寿”、“福”字等。
这时,特别是中后期,由于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往来日多,在瓷器上出现了西洋人物、洋狗、洋房、西方船舶等内容的东西。这些西洋纹饰主要绘在出口瓷和一些珐琅彩瓶瓷上。
另外,在清代除绘画的纹饰外,在瓷器上还有少量的刻划、镂空、堆塑、模印等纹饰。
明清瓷器有哪些区别?
1个回答2024-01-11 01:05
明清瓷器在瓷胎方面的区别

明代瓷器胎骨颜色与元代相同,皆为白色,但更白一些,明代早期、中期胎质较为精细,胎壁也稍薄一些,而晚期胎质逐渐转为粗糙,胎壁也变厚一些。
但从瓷胎总的情况来看,明代瓷器胎土比元代淘洗得要精细,故瓷胎内所含杂质较元代少些,因而在一些器物的沙底上所呈现的火石红色氧化铁红斑的现象也有着明显的减少,器物的胎壁比元代也相应变薄了。
清朝瓷器的瓷土一般都淘洗得比明朝精细一些,因而胎骨内所含杂质较少。明朝瓷器胎骨上所反映出的那种氧化铁红色斑点的现象此时就比较少见了。另外这时瓷胎的胎质坚密以及洁白透明程度都超过了明代。(但由嘉庆时期开始资器的胎质逐渐趋向粗松)。

明清瓷器在瓷釉方面的区别

明代景德镇瓷器在瓷釉方面有了较大发展,制釉工艺技术得到了提高。这时的釉质比以往更为紧密、精细,釉色品种大为增加。瓷器之釉由元代比较单一的白釉、红釉、蓝釉,逐渐过渡到种类繁多的各种颜色一道釉。红釉在这时期已烧制成功,颜色已变得鲜艳了。同时又出规了黄釉、绿釉、彩釉、洒蓝釉、豆青釉、孔雀绿釉等釉色.
清朝景德镇瓷器在瓷釉的烧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这时它不仅继承了历代的一些釉色,而且还创造出许多新的釉色品种,烧制的釉色多种多样。大致可分为青釉、白釉、红釉、黄釉、蓝釉、绿釉、黑釉、紫釉以及炉均种,茶末釉、窑变红釉等,品种非常齐全。属于以上这些种类的单一色釉,一般都称之为“一道釉”或“一色釉”。
当时烧制一色釉的工艺技术是比较高的。一种釉色可以烧成若干不同的品种,如红釉中就可分为:祭红、变窑红、豇豆红、芸豆红、郎窑红、珊瑚红、抹红、胭脂红等。蓝釉可分为:霁蓝、天蓝、砖蓝、洒蓝、孔雀蓝等。绿釉可分为:水绿、瓜皮绿、孔雀绿……等。由于当时烧制一道釉器物,无论是瓷彩的配料,还是烧制的火候,都掌握的非常好,所以烧制出同种颜色的器物,颜色基本上一致,仅此一点就足以说明清朝瓷器在质量方面和工艺水平方面都已经远远超过了以前。
清时的白釉瓷器与明朝的也有所不同。清朝的白釉一般可分为洁白的和白中微闪青两种,同时在施釉方面一般都施的比较薄,瓷釉和瓷胎结合得也比较紧密,俗称贴骨釉,这和明朝时期白釉的那种白中微闪黄、白中闪青及施釉肥厚的特征有所不同。

明清瓷器在纹饰方面的区别

明代瓷器在花纹装饰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其装饰方法和元代基本相同,依然是以绘画纹饰为主,也也有少量的刻划纹饰。在纹饰的绘画上明代比元代更趋于工整精细,但绘画中所表现的生动豪放风格却不如元代。
①龙纹 这时候的龙纹,龙头较长,嘴部突出,两眼均在同一侧面斜点。此时龙纹有猪嘴龙之称,其龙爪大多数都为三、四、五爪,如若风车形,龙发向上,所画龙鳞也比较简单。
②八宝纹 明代绘画八宝纹其顺序与元代有所不同。明早期、中期八宝纹顺序大多为“轮、螺、伞、盖、花、鱼、罐、肠”。晚期的顺序多为:“轮、螺、伞、盖、花、罐、鱼、肠”。
②明代画儿童,一般头顶后部特别大,比例不大合理。
清代由于瓷器彩色的发展,使得瓷器绘画这一花纹装饰方法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清代彩绘瓷器数量相当多。清代初期,瓷器绘画的风格和明代晚期近似,大部分为写意画,初期以后瓷器的绘画大多变为工笔画,这与当时纸绢画的风格是相一致的。这种绘画,线条柔和、画面精细、布局规矩,但缺乏明代及清初写意画那种线条流利、画面自然、生动、豪放的风格。
在绘画题材方面,清代与明代相比,更加广泛丰富,主要内容有:花鸟、花果、草虫、云蝠、云龙、龙凤、鱼藻、八宝、山水、人物、仕女、楼台殿阁、历史故事等无所不包,无所不有,其中一些花纹图案与明代有所变化和不同。
龙纹 清代的龙纹,龙头比较大,如同杯子头,龙角比较明显和突出,龙须较多,两只眼睛点的立体感较强,下唇伸出较长,龙身较短,比较短笨,龙爪分为四爪、五爪(官窑一般是五爪龙,民窑为四爪龙)。龙爪皆粗壮有力,形式如同鸡爪一样。
八宝纹 这时八宝纹的顺序和明晚期相同,即轮、螺、伞、盖、花、罐、鱼、肠。
文宇装饰 清代比较盛行文字装饰,有名人的诗、词、歌、赋,也有像出师表、赤壁赋的长篇文字,另外还有“喜”、“寿”、“福”字等。
这时,特别是中后期,由于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往来日多,在瓷器上出现了西洋人物、洋狗、洋房、西方船舶等内容的东西。这些西洋纹饰主要绘在出口瓷和一些珐琅彩瓶瓷上。
另外,在清代除绘画的纹饰外,在瓷器上还有少量的刻划、镂空、堆塑、模印等纹饰。
清代雍正青花瓷器鉴定哪里好
1个回答2024-03-05 01:13
清代雍正青花瓷器鉴定方法:

雍正官窑青花器胎骨糯白,民窑器稍粗。典型的官窑青花釉层白中泛青,纯净厚润。釉中密含气泡,大小混杂套叠,釉表有细桔皮纹。有些民窑产品见粉白釉,火多含青。

青花呈色有纯蓝、灰蓝和青紫三种。标准的官窑青花呈色极为纯正,见深浅色阶,略聚散。民窑粗器灰蓝色,民窑仿明作品青紫色。

官窑青花在仿明中形成自己的风格。仿明早期青花以仿真求象为目标,仿明中后期作品则作改造,纹饰更工致精雅。

雍正仿明永乐、宣德的大盘都很象,区别有三:一是仿品圈足为圆脊,真品圈足平削。二是仿品砂底并有旋削痕,真品砂底经打磨平滑有火石红。三是仿品青花中重笔点染仿铁锈斑,真品黑斑分布自然且有下凹,表面哑光。

雍正青花的纹饰有八宝、八仙、梵文、花卉及各种吉祥纹。康熙青花常见的戏曲故事人物已少见,折技花、三果、花鸟、花蝶、 团花、石榴、九桃等都属典型纹饰。画面疏朗清新,风格典雅。

雍正民窑青花上多见1.5 —20CM的方形标记,中以弧线及直线构成图案,形式很多,属雍正或乾隆初特有标志。

饮流斋说瓷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1-31 22:08

《饮流斋说瓷》是在兄早总结前人知识与个人见闻的基础上而成的一部研究中国陶瓷史的专著。作者运用比较科学的分类、排比方法,博览约取,叙述有条。书中收集了大量古陶瓷的学名和俗称,为后人保留下众多的历清橘史名词与古董术语,至今仍为中外博物馆及文物界相沿使用。书中内容深答尘团入浅出,雅俗共赏,有较好的教益,并有助于中外文化交流和学术研究 。

嘉斋 请问嘉斋在瓷器笔洗底部做落 印。这个嘉斋是?意思。
2个回答2023-01-03 08:40
这是瓷器的堂名款,它是瓷器的款识一种,主要出现在明清时期,这是一个不出名的堂名款。谢谢
古瓷器瓷碗
1个回答2024-03-02 03:24
不是cm(厘米)吧,应该是mm(毫米),从图上看,应该够宋朝。你发了。
瓷 母是什么瓷器为什么叫瓷母
1个回答2024-03-18 20:57

瓷母,是指清朝乾隆年间烧制的一件86厘米高的大瓷瓶,当时瓷器施釉技法汇总,瓷器技法之母,可称瓷母。

乾隆一朝官窑瓷器普遍精美,一是因为乾隆本人提倡,二是因为唐英的管理。瓷母就是这一时期的作品,整个器物从上到下依次运用了色地珐琅彩、松石地粉彩、仿哥釉、金釉(耳饰)、青花、松石釉、、窑变釉、斗彩、冬青釉暗刻、祭兰描金、开光绘粉彩、仿官釉、绿釉、珊瑚红釉、仿汝釉、紫金釉等15种施釉方法,16层纹饰,颈部对称夔耳,腹绘12扇开光图案,包括 “三羊开泰”、“太平有象”等画面。此瓶集高温低温色釉和釉下彩釉上彩于一体,其烧造工艺繁复至极,至今无法复制。

瓷,母是什么瓷器为什么叫瓷母?
1个回答2024-04-23 18:05

瓷母是指康熙年间的一个釉瓶。

由于它的工艺精湛,后人很难仿制,现我国仅存一件。

以前叫多彩大釉瓶,解放后专家认为叫瓷母更贴切。

什么是瓷器?
3个回答2022-10-27 07:26
你这问题问的~~~~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啊??
瓷器不就你们家吃饭用的那瓷碗,那瓷盘啊~具体关于瓷器的知识那还是有很多的。
还有就是,瓷器还有个意思就是形容好兄弟的,特铁的哥们。
瓷器的意思是什么.
3个回答2022-10-15 21:51
形容女孩子,洁白,细腻.娇贵,一碰就碎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