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小说历史刘罗锅全集

历史上有没有刘罗锅这个人
1个回答2024-04-16 06:41
刘墉(公元1719-1804年)是清代著名书法家。字崇如,号石庵,诸城人,大学士刘统勋子。乾隆进士。乾隆二十七年(1762)授太原知府,后擢翼宁道。三十一年因失察发往军台,旋以父荫授江宁知府,又迁陕西按察使。四十一年署内阁学士,在南书房行走。四十三年疏奏举人徐述夔所著《一柱楼诗集》有悖逆句,铸文字狱。曾任湖南巡抚,有政绩。四十七年仍值南书房,充三通馆总裁。历工、吏部尚书。 嘉庆二年(1797)晋体仁阁大学士,疏请宽浚黄河下游。后卒于京,卒谥文清。近年更以《宰相刘罗锅》而噪名于世。
历史上有没有刘罗锅这个人?
1个回答2024-05-14 11:42
刘墉这个人在历史上是存在的。只不过,在清朝的正史和野史中,刘勇这个人同刘罗锅的影视剧里所表现的形象大有不同。没有那么智力超群,能力无限。
历史上的刘墉真是个罗锅吗?
1个回答2024-03-17 03:36
刘墉系科甲出身,必在“身言书判”四方面合格,方可顺利过关。因此几乎可以肯定地说,刘墉不会是“罗锅儿”。姜纬堂先生早在1996年时,就曾在《北京晚报》上专门撰文《刘墉绰号“罗锅”考》,指出过这一点。
历史上刘墉是罗锅吗?
1个回答2024-03-06 23:09

历史上刘墉不是罗锅。

当时刘墉80多岁了,人一老了,背也就驼了,嘉庆帝开玩笑的称其为刘驼子,自此才有了刘罗锅的称号。也有另一种说法,刘墉常年低头弯腰练习书法导致了驼背现象,但无论如何,年轻时的刘墉是绝无驼背症状和刘罗锅这个外号的,这一点姜纬堂先生早在1996年的时候就曾经在《北京晚报》上专门撰文《刘墉绰号“罗锅”考》指出过。


人物简介

刘墉生于官宦世家,因父亲恩荫而直接以举人身份参加科举。乾隆四十二年(1777),刘墉在江苏学政任上时,曾检举徐述夔的著作悖逆,掀起一场文字狱。其为官以奉公守法、清正廉洁而闻名于世,特别是其担任江宁知府时,深得百姓爱戴,甚至被比作宋朝的包拯。

乾隆四十七年(1781),他支持监察御史钱沣弹劾贪官、和珅党羽国泰,因其主持正义,被民间写进了公案小说《刘公案》中。嘉庆四年(1799),刘墉被任命参与对和珅的清算审理。

刘墉是乾隆朝的名臣,官至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太子少保。嘉庆九年(1804),刘墉善终于北京的家中,享年85岁。死后得追赠太子太保,谥号文清,入祀贤良祠。

历史上真实的刘罗锅是不是真的很罗锅
1个回答2023-11-22 06:27
说到罗锅其实小编也不太知道是什么意思,但是这些问题都不大的,不知道可以学啊,经过小编的各种查询资料了,发现了这个罗锅其实就是驼背的意思啊,而且是那种很驼很驼的那种的,想必大家也听说过这个宰相刘罗锅吧,那这个意思就是指的有一个宰相是驼背?那么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
说到刘墉的体貌特征,人们大都知道他是个罗锅身材。因为在许多文艺作品里,比如刘宝瑞先生的相声段子《金殿斗智》和评书《刘公案》里面的刘墉形象,都是罗锅。
电视剧《宰相刘罗锅》里面的刘墉,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罗锅形象,那么,历史上的刘墉真的是“罗锅”吗?
回答:不是,肯定不是。
原因是,在中国的封建社会里,选官是有一定标准的,其中既有身体检查,又有政治审查,清代选官又很重视被选者的相貌,这样说吧,即使刘墉算不上仪表堂堂,也不至于是个罗锅什么的残疾体形。
既然刘墉不是罗锅,可这“刘罗锅”的名又是怎么来的呢?
在相声段子《金殿斗智》里面曾说过:“罗锅”这个称号是乾隆皇帝所赐,乾隆皇帝在赐封刘墉“罗锅”这个称号的同时,还特地做了一首诗来寒碜刘墉。诗是这样说的:
人生残疾是前缘,
口在胸膛耳垂肩。
仰面难得观日月,
侧身才可见青天。
刘墉自然不敢顶撞乾隆皇帝,又想到因为皇帝赐封“罗锅”二字,还可以每年多挣两万两银子的俸禄,就很高兴地接受了乾隆的赐封,并回敬了乾隆一首诗:
驼生脊峰可存粮,
人长驼背智慧广。
文韬伴君定国策,
武略戍边保家邦。
臣虽不才知恩遇,
诚蒙万岁赐封赏。
别看罗锅字不多,
每年得银两万两!
由此以后,一般的故事书,包括影视剧作品和相声里面,都说刘墉是“罗锅”了。
事实上,一个人到了七十、八十岁高龄了,身体有些弯腰驼背,哪能算是“罗锅”吗?
我可以肯定地说:刘墉这个人,他年轻的时候不“罗锅”,后来年岁大了才有可能弯腰驼背了!
历史上真实的“刘罗锅”,真的是一个罗锅吗?
1个回答2023-04-19 19:45
不是,他被称为驼子的时候已经是老年人了,加之他长得比较高,所以有点驼背也很正常。
刘罗锅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1个回答2023-02-25 10:06
刘罗锅真名叫做------刘墉。刘墉确实是有真才实学的,正因为如此,乾隆皇帝才会对其貌不扬、还是驼背的刘罗锅器重有加!对于刘墉的才学举一例说明:刘墉金殿面试时,因其驼背,受到了和珅的嘲笑,刘墉当即赋诗一首,回击和珅,其才学和应变能力由此可见一般,诗文如下:背坨负乾坤,腹内满经纶。一眼辩忠奸,单腿跃龙门。丹心扶社稷涂脑报皇恩,以貌取人者,岂是圣贤人。包括和珅在内的满朝文武,当即对刘墉刮目相看。
历史上的刘墉是“罗锅”吗?
3个回答2022-05-14 09:12
刘墉,刘统勋之子,天姿聪颖,有才。但形象欠佳,不属于小白脸一类,且略显驼背,故玩笑之刘‘罗锅’,并非真罗锅。
刘罗锅是真的历史人物吗
1个回答2022-10-21 17:02
刘墉,历史上确有其人。刘统勋之子,清代名臣,著名书画家。

“刘罗锅”的称号,也事出有因。史书上记载,嘉庆帝曾称刘墉为“刘驼子”,可见他确实有些驼背。不过,刘墉当时已经年届80岁,难免会驼背弯腰,这就很可以理解了。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