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部门沟通的解决之道

焦点解决亲子沟通》下 如何与孩子沟通
1个回答2024-03-27 22:29

1、多与孩子交流。

有不少的家长由于工作忙,忽视了孩子,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很少。还有的家长认为:家长的观点,孩子必须无条件接受。这样,时间长了,在感情上孩子和家长就疏远了。所以家长必须与孩子沟通,使孩子理解父母的爱,孩子才能接受父母的指导。

2、不要总是批评、指责、抱怨。

现在,家庭教育中存在三多三少:看缺点太多,看优点太少;批评太多,激励太少;训斥太多,表扬太少。

在训斥中长大的孩子,往往爱谴责别人,这样的人最不受欢迎。训斥和指责往往收不到任何良好效果,只会使别人加强对你的防备,并想尽办法来证明自己是对的;训斥与指责,还会伤害一个人的自尊,而过分的伤害就会激起对方的怨恨。

3、学会倾听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非常重要,但在这种沟通中,我们做家长的还要注意一点就是:少说多听。

有一位母亲,有一天得了喉炎,嗓子哑了。儿子放学回来后说:“妈妈,老师批评我了。”接着就诉说老师怎么怎么不对。当时,这位母亲特别想批评儿子:你错了,老师是对的。可是因为嗓子哑,说不出话,就只好瞪着眼睛,看着儿子说。等儿子终于说完了以后,突然儿子又说了一句:“妈妈,我谢谢您。”她当时一愣,不知儿子是什么意思。儿子又说:“谢谢您,今天听我说了这么多话。”第二天,儿子又对妈妈说:“妈妈,你昨天虽然什么都没说,但是我已经明白了,我错怪了老师。”这就是倾听的力量,不需要你去评论,孩子在说的过程中自己就醒悟了。

4、真心地欣赏和感激别人

人类本性最深层次的需要是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每个人都乐意跟欣赏自己的人在一起工作和生活。让孩子成为受欢迎的人,一定要让孩子学会真诚地欣赏和感谢别人。

美国一家超市的老板,和儿子有隔阂,常批评儿子。有一天,他去儿子主管的店时发现,那家店从亏损变为盈利,而且顾客和店员都很喜欢他儿子。他把儿子叫到一边,说:“你做得太好了,没有人比你更能招来这么多的顾客!”没想到,牛高马大的儿子竟流出了眼泪,说:“爸,你从来没有这样称赞过我,我很高兴你对我有这样的感觉。”这位父亲后来对别人说:“这是儿子长大后,我与他的第一次真正的沟通。”

如果你希望孩子和丈夫喜欢你,你一定要对他们感兴趣;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受到同学、老师的喜爱,一定要让他及时去感谢别人对自己的帮助。

5、指导孩子与人相处。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大方有礼、开朗活泼的性格,鼓励孩子发展多种兴趣、爱好,帮助孩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教会孩子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并真诚地赞赏别人,当别人有缺点时,要善意地帮助,用适当的方法指出,使别人容易接受,加深友谊。当与他人发生矛盾时,不回避矛盾,如果是自己受委屈,可以用适当的语言道出自己的内心感受,让对方理解,进而化解矛盾,绝不可以斤斤计较,耿耿于怀,要有容人的量度。如果是自己使别人受委屈了,应感到内疚、惭愧,要主动承认自己的错,并赔礼道歉,求得别人的原谅,不固执,不加深矛盾。同时家长也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好言传身教。

6、多发现别人的长处,不说别人的闲话。

一位农民母亲,很善于教自己的孩子去发现村里和家族中的每一个人的优点,并告诉孩子说:“每个人都是一棵小草,每棵小草上都有一颗露珠。太阳底下,每颗露珠都会发光。”于是,她的孩子学会了善良。

我们有些年轻妈妈不太注意这点,常常在背后说别人的闲话,天长地久,孩子就容易学会说闲话。爱传闲话的孩子,朋友最少。在这里,我尤其要告诫女孩子们,千万注意不要在背后议论人。

7、理解尊重孩子。

理解、尊重孩子能够有效地拉近你与子女之间的心理距离,缩小代沟。理解是一种无条件的喜爱与尊重的情感,它需要你的无私和爱心。但作为父母,我们往往把自己的“面子”看得很重,我们往往希望子女无条件的服从我们,我们却不能无条件的去尊重子女。当然,这并不是要求家长去认同孩子的一切观点和行为,而是我们要能够设身处地站在孩子的位置,用他们的眼睛去看,用他们的耳朵去听,用他们的头脑去想。

如何解决和孩子沟通难的问题
1个回答2024-03-17 08:28
你好,你所提出的问题,我认为,属于亲子关系与亲子沟通交流方面的问题。因此,帮助自己寻求亲子关系与亲子沟通交流方面的心理咨询帮助,是你当前解决你所提出的困扰问题时首先需要做的事情。
亲子沟通有鸿沟,怎么才能跨越亲子沟通的鸿沟?
3个回答2022-11-11 00:03
可以尝试着理解孩子的思维方式,可以经常跟他沟通交流,可以主动了解孩子的想法。
亲子沟通有鸿沟,如何才能跨越亲子沟通的鸿沟?
3个回答2022-11-12 22:22
以朋友的方式去交流,不要拿出家长的架子,要和孩子以平等的地位去交流,去谈话。
跨文化沟通的含义是什么?
1个回答2022-09-29 14:36
跨文化沟通是就一般的所谓文化交流,通常是指国际间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发生的沟通行为。 就是不同文化之间,通过一定的 途径和方式,如指通过经商,婚姻,遣使,求学,传教等方式。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发生互相碰撞,相 互接触,从中互相学习,彼此融合,从而不断发展的 一种文化现象.
其工作故其可以理解为协调、和展进他们更有利的发展。为更好的交流提供更好的服务和平台。我想是这样的吧。
跨文化沟通最大的障碍是什么
2个回答2023-01-25 02:11
跨文化沟通时的5种障碍,跨文化沟通的心理障碍:语言、观念、思维、认同感、沟通风格。
求一位讲跨文化沟通的培训师?想做培训。
1个回答2024-03-07 00:50
戴愫女士有着多年海外工作和管理经验。居美期间,她曾在全球最大的雇员培训服务提供商ResCare华盛顿D.C.国际总部担任办公室经理和中国项目经理,在Astar教育集团的弗吉尼亚分部担任总监。她还曾担任过新加坡S P Jain商学院的东亚地区首席代表,负责中国大陆、香港、台湾、韩国的市场推广工作。
美国 “Job Corps Newsletter”《职业教育通讯报》总编辑
国际文凭组织大学预科项目英语科考官现任职业培训师,为跨国企业、国企、民企提供内训课程
曾在中山大学、广州新东方教育集团担任英文讲师[2]
在美国为Fairfax学区学校举办过多场跨文化交流培训
夫妻之间缺少沟通,该怎么解决呢?
1个回答2024-03-01 12:25
其实两个人走到一起是缘分,不要因为一点点小事而斤斤计较,不要总猜疑对方,要彼此相信,男人的性格就是那样,慢慢就会好的。打个比方说,对方的手机就不要看,要他(她)有了情况也会删掉的啊,绝对不能让你看见的啊。看了他感觉你还不信他的。免得猜疑。还是年轻啊,过几年就好了。
解决跟回避型的沟通问题
1个回答2024-03-13 14:37

解决跟回避型的沟通问题

“给回避型发消息,怎么样让对方愿意沟通”这里想要探究清楚如何引导回避型愿意回应,你得从两个层面入手:

你发的是什么消息?

对方真的感到约束后,你该采取什么应对措施?

了解回避型的人都知道,他们在亲密关系中为自己保留了足够多的个人空间,并且也会本能地认为你也是同样如此。回避型会把自己认为“这件事我一个人可以做,那你也应该可以做到”的想法嫁接到另一半身上,会选择性忽视另一半也需要陪伴的诉求,导致他们的另一半,如果没有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很容易怀疑他们是不是真的爱你,产生患得患失的心理。

回避型绝大部分时候,都是站在自我的视角下去进行的换位思考,而对方真正的核心需求,往往并不是他们能够思考到的答案。正因为回避型为自己,也为另一半保留了大量的独立空间并会在伴侣提出“想要彼此更进一步”的黏人状态时选择躲避。如果你给他们发的消息时类似于:

需要获得情感回应

提出想要解决问题(因为他们的回避)

以“谈判”的方式/指责抱怨类话题

你需要知道他们的不回应,是因为你这些过于表露自己付出或情感需求的话题,把他们给“吓跑了”。因为他们害怕与另一半的亲密感会使他们再次对人产生依赖。

这是违背他们内心的想法的。为了避免再次受伤,他们会本能的选择回避。作为另一半你需要知道,很多时候,他们的回避是处于不信任自己能够依赖他人,而非代表他们真的不需要爱。这时候你需要注意千万不能够给回避型一种“落空感”。落空感指的是有一茬没一茬的聊天,今天因为对方不回应你了,你就开始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结束的断联or冷暴力,冷暴力对于回避型来说是一件非常伤人的事情。

他们本身对于亲密关系的信心就是不足的,你这时候因为对方的不回应而开始冷暴力,被动的等着他们来主动破冰,万一他们没来破这块冰,你就也继续被动等,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了。这样的应对措施对于回避型来说,会打击到他们为数不多的对于感情的信心。他们内心的OS必然是“原来感情真的是很微弱的,原来你也是不够爱我的”。“他冷你也冷,他热你也热”,按照回避型能够接受的聊天间隔,既给他们喘气的空间,又能够制造一种若即若离的感觉,是最合适的沟通方法。

如果你已经踏进了沟通误区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保持适度沟通(间隔2~3天最佳),抵消落空感,让回避型知道你不会突然消失;另外下次聊天时避开上面的这些话题,多采用需求感类话题(找对方帮忙)去打破僵局。如果你给他们发的消息没有提及到敏感话题,而是一些日常话题,对方突然不回应了,有了回避的倾向。

这时候你需要在确保你们关系没有矛盾的前提下,等着对方回应,哪怕ta第二天才会回应你,你也不用催。你可以在中途,差不多对方3个小时后仍没有回应时,表达出对ta的尊重和理解,正确的话术模式可以参照共情式口吻:“你现在应该很忙吧,如果我是你的话,我应该也不会这么快的回复哈哈”多从换位思考的角度去替他们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注意,“替他们表达”,这层意思非常重要,如果你能够领悟到其中的精髓,这将是你和回避型相处的的一把金钥匙。

与之相反的是“没关系”“没事”之类的话。如果你每次遇到他们的不回应,采取的都是没关系的应对模式,会让回避型有深深的“负罪感”和“亏欠感”。回避型会认为你是在压抑自我和他们在恋爱,但本能的又不知道应该如何去解决,这样反反复复的循环会加剧他们认为“和你恋爱不舒服”的刻板印象。表达自己的情感对于回避型来讲是很难的。如果可以得到伴侣的支持和回应后,这将会慢慢改变他们觉得“亲密关系不值得信赖”的想法,从而与你建立起信任。信任是缓解回避的有效解药。

沟通力取决于什么
2个回答2022-06-14 23:05
所谓提高沟通能力,无非是两方面:一是提高理解别人的能力,二是增加别人理解自己的可能性。

主动沟通者与被动沟通者的沟通状况往往有明显差异。研究表明,主动沟通者更容易与别人建立并维持广泛的人际关系,更可能在人际交往中获得成功。

沟通时保持高度的注意力,有助于了解对方的心理状态,并能够较好地根据反馈来调节自己的沟通过程。没有人喜欢自己的谈话对象总是左顾右盼、心不在焉。

在表达自己的意图时,一定要注意使自己被人充分理解。沟通时的言语、动作等信息如果不充分,则不能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如果信息过多,出现冗余,也会引起信息接受方的不舒服。最常见的例子就是,你一不小心踩了别人的脚,那么一对不起就足以表达你的歉意,如果你还继续说:"我实在不是有意的,别人挤了我一下,我又不知怎的就站不稳了……"这样罗嗦反倒令人反感。因此,信息充分而又无冗余是最佳的沟通方式。

真诚是一种美德,而言行一致则是真诚的体现。口头语言与身体语言不一致,会使人觉得你很虚伪,就如口说留客,身体语言已经送客一样。你必须记住,你什么也掩藏不了,你的眼睛早已说明了一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