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稿人形象之一:才子形象(下)

2021-12-26 23:38:5906:29 2136
声音简介

作者:余自华

语音分享:尤国兴

背景音乐:Kevin Kern - A Time Remembered


        毛主席才华盖世、独步古今,但是他从不搞文人相轻,相反爱才如命,对有真才实学者情有独钟。在毛主席所有诗词中,以历史人物为题的只有4 首,其中3 首写屈原、贾谊,足见这两人在他心目中的分量很重。他在《七绝·屈原》一诗中写道:“屈子当年赋楚骚,手中握有杀人刀。艾萧太盛椒兰少,一跃冲向万里涛。”是说,屈原的《离骚》如同一把刺向暗夜的尖刀,但令人惋惜的是,当时世风日下,当朝者昏聩不已,非但没有用好这把尖刀,反而听信谗言,放逐了屈原,屈原投汨罗江而死。在毛主席的心目中,屈原不仅是一个悲愤、绝望的天才诗人,更是一个嫉恶如仇、英勇无畏的爱国志士。毛主席在《七绝·贾谊》中写道:“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梁王坠马寻常事,何用哀伤付一生。”在另一首《七律·咏贾谊》中又写道:“少年倜傥廊庙才,壮志未酬事堪哀。胸罗文章兵百万,胆照华国树千台。雄英无计倾圣主,高节终竟受疑猜。千古同惜长沙傅,空白汨罗步尘埃。”这两首诗,表达了毛主席对贾谊的才情、抱负、韬略的倾心爱慕,同时,又对其怀才不遇、仕途受挫、英年早逝的人生际遇痛惜不已。

        毛主席对绝世才子王勃的评价非常高,说他“高才博学,为文光昌流丽”,并将他与贾谊、王弼、李贺、夏完淳等大才子们并列,说他们“都是英俊天才,惜乎死得太早了”。他曾写信给陈毅元帅说:“李贺的诗值得一读。”并且在自己的诗中化用李贺的名句,最出名的两句是“天若有情天亦老”“一唱雄鸡天下白”。正因为对才华心存敬意、对才子情有独钟,毛主席把“有学问”“有才华”作为挑选秘书首要标准。比如,胡乔木学识渊博、思想深邃、文笔优美、酷爱填词,1939 年,为了纪念五四运动20 周年,胡乔木写了一篇《青年运动中的思想问题》发表在《中国青年》上,引起了毛主席的注意,认为“乔木是个人才”。1941 年皖南事变之后,毛主席因为工作太忙,急需一个秘书帮他处理文件,就直接点名胡乔木当他的秘书,一干就是25 年,直到1966 年离开。毛主席评价胡乔木“总还是一介书生”,甚至满意地说“靠乔木,有饭吃”;比如,田家英才思敏捷、文笔老练,加之忠厚老实、细致干练,1942年,田家英在《解放日报》上发表了《从侯方域说起》一文,针砭时弊,文笔老辣,见解深沉,精通文史,给毛主席留下了深刻印象,1946 年,毛岸英从苏联回国之后,毛主席邀请田家英当毛岸英的文史教员。1948 年,胡乔木推荐田家英当毛主席的秘书,深得毛主席的信赖、倚重,从起草文件、下乡调查、处理信访,直至存折、稿费、印章都交给他保管,是为名副其实的大管家、大掌柜。田家英写了一首诗给自己画像,说:“十年京兆一书生,爱书爱字不爱名。一饭膏粱颇不薄,惭愧万家百姓心。”

        自古才子可遇不可求,他们自带光芒,人见人爱,花见花开,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人人皆向往之,但是未必求而得之,因此,才子是一个时代的稀缺品,要像爱护大熊猫一样爱护才子、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才子。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才子不能认为理所当然、理所应当。自古“峣峣者易折,皎皎者易污。阳春之曲,和者盖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才子不能使气任性,不能自娱自乐,孤悬于现实之外,陶醉于虚名之中,善于和社会打成一片,习惯和现实握手言和,练就强大的“钻石心”“铁肩膀”。人无完人,学无止境,实践永无止境,才子不能恃才傲物,不能站在原地思考问题,需要一直自我革命下去,一直走在学习的路上,重心向下向下再向下,务实务实再务实,做真人,求真知,弘扬正能量。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百分百个人形象管理

百分百个人形象管理,上传很辛苦,打个赏吧!你的支持是我努力的动力,欢迎关注,订阅分享,谢谢!

by:汪思机

内外兼修—塑造个人形象

这是一个借由你个人的着装,重新觉察自己,读懂自己,了解自己,协助你如何呈现一个你理想,喜欢的,魅力形象的课程。这是一个帮助你,看见真正的自己,并消融掉那些妨碍你...

by:郭展内在成长导师

个人形成论

与我们对话的这个人,资源异常丰富,而且又十分耐心,他仔细聆听,别人也聆听自己,这种全神贯注地聆听有助于促进个人的成长,也有助于我们思考一个宏大的理论问题,成为一...

by:心桥融合心理

情之一字

有人说:情之一字,最难说清;也有人说:情之所起,一往情深:还有人说:情之所至,生之所达。情,发之于内心,栖之于性灵。只有诗才是其最好的表达,只有读诗才能体...

by:盐店掌柜

主持人林非的个人形象宣传片

林非的个人形象宣传片

by:DJ林非

声音主播

2216325

简介:用声音传播自己及一地之本土原创作品,是我作为曾经的文学青年,现在的文字经营者多年来的一个夙愿。一个偶然的机缘,在好友同仁们倡议和帮助下,我终于在喜马拉雅有了这方声音平台。以文学的名义,以声音者的平民姿态,传播本土作者的原创佳作,声音之旅就此启程。先从云南双柏诗人余自华的诗歌开始做起,渐渐地,将其他本土作者的原创佳作也拉将进来。哪一天我有自己满意的作品,也来挤一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