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课】《陷阱熔炉》——如何规避职场的陷阱

2019-06-14 19:06:3335:19 738
声音简介

周处除三害”的启示


人在成长过程中,由于主观原因所犯的错误或造成的失误,从而对自身成长造成重大影响的,此类熔炉我们称之为“陷阱”熔炉。在本书所研究的四类熔炉中,受访者首选“陷阱”熔炉的比例最高,有32%的受访者认为一生中对它们影响最大的是“陷阱”熔炉。


与其它三类熔炉相比,“陷阱”熔炉最显著的特点是,进入这个熔炉是因为一个人的主观原因,也就是因为自己在价值观、性格、行为或能力方面存在的短板,在某些方面出现错误,把自己逼入到熔炉之中,备受煎熬。


“陷阱”熔炉作为熔炉的一种,体现了熔炉的一些本质特征。由于人自身的短板导致出现错误,使自己遭受到重大挫折;无论为了规避“陷阱”,还是从“陷阱”中走出来,都需要一个人采取前所未有的行动,或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态度;一个人修正自己的错误并不容易,尤其是涉及到自己长期赖以信奉的价值观,或者一个人早期形成的性格特征,这都会极大激发一个人的潜力,成为完善自身必不可少的心路历程;最后,“陷阱”熔炉通常会极大地改变一个人,使之展现出前所未有的能力与心智模式。


在中国历史上,人们最熟悉的一个曾遭遇过“陷阱”熔炉的人就是周处。“周处除三害”的故事深入人心。


周处(公元242年-297年),字子隐,义兴阳羡人。其祖父周宾为三国东吴咨议参军,后转广平太守。父周鲂为东吴名将,任鄱阳太守,赐爵关内侯。周处父亲死后,母亲过于溺爱他,年少时身材魁梧,臂力过人,武艺高强。好驰骋田猎,不修细行,纵情肆欲,横行乡里。民谣说:“小周处,体力强,日弄刀弓夜弄枪。拳打李,脚踢张,好像猛虎扑群羊。吓得乡民齐叫苦,无人敢与论短长。”当时义兴的河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白额虎,两者一起侵害百姓。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害,而这三害当中周处最为厉害。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个祸害互相拼杀。周处就去杀死了老虎,又下河斩杀蛟龙。蛟龙在水里有时浮起有时沉没,周处与蛟龙一起漂游了几十里远。经过了三天三夜,同乡的人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大家在一起互相庆祝。周处最终杀死了蛟龙从水中出来后,他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互相庆贺,才知道自己被世人当作一大祸害,因此也就有了极大的悔意。他到吴郡去找文学家陆机和陆云求教。当时陆机不在,只见到了陆云,周处就把义兴人认为他是祸害的情况告诉了陆云,并说自己想要改正错误,可是又担心自己年纪太大,最终也不会有什么成就。陆云说:“古人珍视道义,认为早晨听闻了圣贤之道,就是晚上死去也甘心,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再说,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如果有了志向,又何必担忧好名声不能传扬呢?”周处由此幡然悔悟,拜陆机、陆云为师,终于才兼文武,得到重用,历任东吴东观左丞、晋新平太守、广汉太守,迁御史中丞、建威将军等,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改邪归正的标志性人物,为后世所敬仰。


这个故事暗示了人们看待“陷阱”熔炉的一些基本观念:第一,许多人有错但不自知;第二,当一个人认识到自己错误的时候,状况往往已经非常严重;第三,有勇气有智慧的人可以正视自己的错误,完全可以从陷阱中走出来,并取得成功。在对首选“陷阱”熔炉的受访者访谈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确实如此。


相当多的受访者开始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进入“陷阱”。有的受访者在担任管理者的过程中,只相信自己,不相信团队,认为自己非常勤奋努力,事事冲锋在前,但实际上已经开始遭遇到团队的不信任危机,自己还还浑然不觉;有的受访者在工作中事事妥协,不愿担当,使得整个组织的风气不断恶化,但自己还觉得这是无为而治。对自我的错误认知,对自身短板的视而不见,遮蔽了很多人的眼睛,让他们一步步走入“陷阱”熔炉。


相当多的受访者在遭遇到职业上或生活中的重大挫折后,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或不足。有的受访者是在企业内部的360度评估中,才真正自己的人际关系已经恶化到什么程度;有的受访者在组织遭遇到重大损失之后,才知道自己对所在组织产生了何等的伤害;有的受访者破坏了组织内部的底线,一直心存侥幸,直到遭受惩罚。“陷阱”熔炉就像足球场上的裁判一样,以红黄牌的形式,对犯规球员给以警告。


许多受访者经过痛彻骨髓的反思和改变,最终得以从“陷阱”熔炉中走出来。有的受访者在得到提拔之后,过于急切地证明自己,反而导致日常工作中的“动作变形”,最后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得以走出陷阱。有的受访者,由于自己的不当行为给组织带来损失后,幡然悔悟,用诚恳的态度和实际的行动来改变自己,得到了团队的重新认同。有的受访者长期处理不好工作和家庭的平衡,在家庭出现状况之后,开始改变自己的行为,使两者回到平衡的轨道上。


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说过,“和自己的心进行斗争是很难堪的,但这种胜利则标志着这是深思熟虑的人”。正如周处的案例,遭遇并走出“陷阱”熔炉的过程非常艰难,但也是一个人走向成熟,获得重生的开始。


职场人的陷阱故事


针对32位首选“陷阱”熔炉的受访者,我们通过深度访谈,进一步了解了受访者们遭遇的具体事件,并进行了分类分析。


在所有的受访者中,有高达31%遭遇到的具体问题与人际关系或人际冲突相关。有的受访者过于强调团队和谐,对团队精神差的下属过度纵容,最终导致业绩下降,矛盾爆发;有的受访者明明知道下属的能力不够,但始终下不了决心调整;有的受访者认识到企业要发展,组织结构和一些重要岗位就必须改变,但却始终犹豫,直到自己被调走。一位受访者这样谈到自己的遭遇,“担当自己所在企业的一个子公司总经理,本来决定调整干部,但在调整中做了妥协,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结果企业风气也没有好转,业绩也没有做上去,最后自己的职业发展也受到了影响”。还有的受访者身处一个管理团队之中,并担任正职,但过度看重班子团结,对其它几位副总过度授权,造成企业整体业绩不佳,管理团队内部也矛盾频发。还有一位受访者,在一家企业担任部门总经理,与副总经理关系很好,对他非常信任,甚至到达了纵容的程度,对他的日常工作也缺少监控。结果这位副总经理逐渐偏离轨道,最终因索贿锒铛入狱。这是这位受访者职业生涯中最后悔的一件事情。


受访者中,有28%的人遭遇的陷阱,与过于急切得到认可有关。有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比别人优秀,自己始终被埋没,没有被发现,感觉非常委屈,对于工作的态度也日益消极,与同僚的配合也越来越差;有的受访者提升到新的管理层级后,自我感觉良好,处处主动表现,总是显示自己很强,结果在内部360度测评中遭到了一致差评;还有的受访者,既希望在领导面前展现自己能独挡一面的能力,又希望一些两难决策由领导拍板,顾忌过多,导致工作不能顺畅开展,周围人都能看得出他心性中的犹疑。一位非常优秀的受访者坦诚地谈到了他当时的心路历程,“我最艰难和痛苦的经历是从基层经理升职到中层经理的前一到两年,由于承担的责任完全不一样,又年轻,又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压力非常大,开会的时候甚至有点哆嗦,不敢讲话。” 这部分受访者比例之高有些超出我们的想象,但这真实地反应了职场现状,许多职业经理人非常渴望能尽快成功,尽快出人头地,从而导致心态失衡、动作变形。


受访者中,有16%的人遭遇的陷阱,与在推动组织变革过程中,采取了不当的变革策略有关。有一位受访者工作于外资企业,他所在的企业兼并了另外一家企业,并提出了融合、团结、相互包容作为在兼并整合期间的基本文化原则。但是,他在自己主管的部门中进行的人事调整,都或明或暗地指向了那些来自于被兼并企业的员工,这使他受到了上级主管的严厉批评,甚至被调离原岗位。还有一位民营企业的总经理,在组织内部发起变革,但对中层经理的动员激励不够,导致中层普遍不配合,自己亲自上阵推动,同样遭遇了很多阻力,最终的效果不佳。还有一位受访者,为了奖勤罚懒,推出了新的考核激励方案。但在具体推行中,却没有一以贯之,放弃了原则,对于方案中所宣称的奖惩举措不能真正贯彻,导致人员积极性受挫并使得自身的威信大打折扣。从这部分受访者的遭遇可以看到,在变革中犯错,在职业经理人中间是很普遍的。


受访者中,有13%的人遭遇的陷阱,与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对自己过度自信,对团队成员过度不信任有关。有的受访者,担任部门总经理期间,总是认为下属能力不行,效率低,对每项工作抓得很很紧,对下属也极为苛刻,最后的结果是团队气氛差,人员能力没有成长,业绩也不好。一位受访者是一家企业的CEO,对同事极为苛刻,始终没形成对下属各业务团队的有效驾驭,也无法赢得众人信服,尽管自己极为勤奋,但最后仍然被董事会罢免。还有一位受访者从技术部门负责人调任负责销售部门,他从内心深处认为销售团队的下属浮躁、冒进,从内心看不上自己的团队,自然也很难赢得认同。从这部分受访者可以看到,相当多职业经理人在成为中高级管理人员之后,领导力没有同步提升,还沿用基层团队的管理模式,不能有效指导、培养下属团队,甚至在价值观深处无法与团队融为一体,这通常会带来职业上的挫败。


受访者中,有6%的人遭遇的陷阱,与打破了组织的规则底线有关。一位受访者在担任所在企业的子公司总经理期间,为完成不可能实现的指标,压力一层层传递下去,最后出现业绩造假,他对此也持默许态度,后来遭到总公司的通报批评和惩罚,这种行为对企业产生了极为负面的影响,他所在的子公司几年都没有恢复元气。另一位受访者为了给员工多发奖金,私设小金库,试图加大对员工激励来挽留人才,但四年后被审计发现,受到严厉处罚。此类违反规则的陷阱,通常对一个人所在企业和自己的职业生涯,都会带来极大的打击。


受访者中,有6%的人遭遇的陷阱,与自己社交网络和职业人脉有关。其中一位受访者多年从事技术,平时结交行业内外的朋友很少。但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被公司裁员,由于自己缺少人脉网络,而且专业方向较窄,很长时间找不到工作,陷入极度焦虑之中。另一位受访者常年在国外工作,刚刚回国的时候,几乎没有任何社会交往,他回忆说,“2000年的时候,刚刚从国外工作3年多回来,对国内环境需要适应,也没有社交圈,还有一些其它原因,经常会有强烈的孤独感,生活总感觉是灰的。”


通过以上对于32位受访者所遭遇的具体陷阱事件的统计,一共可划分为六个类别,包括人际冲突处理、自我认知、管理手段、变革领导、职业操守、职业生涯管理,几乎涉及到一个人职业成长中的各个方面。从中可以发现,一个人在职场上的健康可持续成长是很不容易的。人皆有错,成长维艰。


在你的职业生涯中,最后悔的事情是什么?


对32位首选“陷阱”熔炉的受访者,我们通过访谈和观察,希望了解到他们在熔炉的感受是什么,包括他们在熔炉中的情绪和思考。


从情绪上,悔恨是许多受访者所共有的,尤其是那些由于困扰于人事问题而遭遇“陷阱”熔炉的人。这不仅让我们联想到,根据一项对于美国退休CEO的调研,“你在你职业生涯中最后悔的事情是什么?”排名第一的答案是“对于组织中起破坏作用的人没有及时调整”。在我们的熔炉研究中,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许多受访者由于对于畏惧潜在的人事冲突,怯于进行人事调整,过了多年之后仍然感到后悔。他们后悔的主要原因是,他们认为由于过多不必要的担忧和恐惧,让自己放弃了自己的管理原则,没有尽到作为一个职业经理人应尽的义务。对于所在组织和团队的负疚感,让他们久久难以忘怀。


焦虑,也是身处“陷阱”熔炉的人所共有的一种情绪,有的受访者由于违背了企业规则而受到惩罚,自己的职业生涯曾一度面临危机;有的受访者过于急切的证明自己,那种迫切地对自己揠苗助长的欲望引发焦虑;有的受访者在人到中年之后遭遇裁员,参加了许多次面试而毫无结果,这样的心理压力也让人焦虑。焦虑的情绪,让很多人患上了失眠,或是向家人的情绪发泄,或是难以开怀的阴郁心情,这都是“陷阱”熔炉中的典型状态。


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做,也是许多受访者的共同感受。对于那些在组织变革中受阻的受访者、以及管理行为不当的受访者,在熔炉中的感受是,四处似乎都是质疑自己的眼睛,和窃窃私语充满不信任的声音。有些受访者甚至已经严重到,当看到有人在小声说话的时候,他都会觉得是在背后批评自己。他们的压力很大,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似乎也找不到帮助自己的人。孤独,茫然,是他们在“陷阱”熔炉中的真实状态。


这样的感受,必然会把熔炉中人的思考推入到深入状态。如同本章开始介绍的周处一样,这些受访者在进入陷阱之后,很多人开始重新反思自己一直信奉的基本信念,因为熔炉已经告诉他,他之前的信念可能是错误的。有些受访者开始反思自己一直习惯的行为模式,在新环境、新岗位中是否适用,他们隐隐地感觉到自己的行为模式过于单一,需要有更加平衡中庸的行为模式。有些受访者所遭受的煎熬,已经迫使他全面地剖析自己,开始感觉到自己需要一个颠覆性的改变。


每个人在熔炉中的人都很痛苦,但是,这也是改变的开始。


让子弹先飞一会儿


对32位首选“迷失”熔炉的受访者来说,他们在本章中所提到的“陷阱”熔炉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那么,他们是否已经真正走出了陷阱?他们发生了哪些改变?他们是否又重蹈覆辙?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通过深度访谈和观察,对受访者的状况进行了分析。


我们首先的感受是,如果说,“陷阱”熔炉的本质是一个人一生中必然要出现的错误。那么,对于错误的改正,带来了成长。在32位受访者中,经过了“陷阱”熔炉的历练,超过半数获得了职位晋升,还有的受访者已经开创了自己的事业,有的受访者还在原来的岗位上,但领导力水平已经有显著改善,对自己的工作能够驾驭得更好。这些受访者共同的感受是,曾经遭遇过的陷阱事件,在后来的职业生涯中又遇到过,但他们曾经的经历赋予了他们战胜陷阱的能力。他们即便不能全部克服后来的陷阱,但也已经很大程度上掌握了战胜这些陷阱的勇气和方法。从他们的经历中可以看到,挫折,哪怕是曾经犯过的错误,是一个人成长中的老师,它帮助人不会绊倒在同一块石头上。


我们另外一个强烈的感受是,在远离了当年陷阱之后,这些受访者普遍能够以客观理性的态度,看待自己曾经遭遇的陷阱,许多受访者甚至还以轻松的语气调侃自己当年的“糗事”。一位曾经过于急切证明自己的受访者谈到,“后来慢慢走出来,一个是调整心理,不要太在乎别人的眼光,也不要太苛责自己,另一个是付出努力,多经历之后对事情更有把握了,自然更有自信心了。学到的东西是,一定要有对事情在乎,但又不能太在乎的心态。看淡些。另外就是,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要把自己放在地上,甚至需要的时候再自己踩上两脚,哈”。一位曾经非常封闭的受访者谈到如何搭建起自己的社交网络,“我装电脑上网,买了车周末出去,考mba,结识一批非常好的朋友。渐渐走出艰难,生活丰富了,心情好了。我的工作和生活都有了很大的变化。”还有一位以往喜欢事必躬亲,只相信自己的受访者谈到,“以往看到问题就有压力,并把这种压力很快传递给团队。但现在,我学会了‘让子弹先飞一会儿’,让心态放松,通过合作和授权解决问题”。当一个人能把自己的恐惧、贪婪和虚荣充分晒出来,让阳光直射,那么他曾经的短处往往已经消失。


这些受访者在遭遇到“陷阱”熔炉后,让我们印象深刻的是,没有人驻留在陷阱中不能自拔,每个人都采取了某种积极的行为来走出陷阱,并在行动的过程中带来了内心哲学的转变。许多曾经对于人事调整犹疑的受访者,在后续类似的事件中,都普遍坚守了原则,勇敢地将已经不适合组织的员工调离。有的受访者谈到,“转变我的价值取向,从与所有人处好关系导向,转变为结果导向,必须要面对现实,不可能所有人是一样的,不可能讨好所有人”。有曾经为了维护团队虚假繁荣,不能对团队严格要求的受访者谈到,“对下属严格才是对其成长的帮助,一定要堵住管理漏洞,要对组织和大家负责,而不是做老好人”、“首先是领导者和指导者,然后才是朋友”。还有些曾经在变革中采取了不当策略,没有得到组织认同的受访者谈到,“变革,应该从企业内部发起讨论,改变组织理念和认同度,至少花50%的时间用于准备,转变观念才能改变行为”、“要体现改革的真正含义,而不是形式上,过程中需要有足够的技巧化解既得利益者的阻碍”。


这些曾经踏入“陷阱”熔炉的受访者,普遍来看,从行为上和观念上,都已经走出了陷阱。这个过程并不轻松,而且只能由他们自己来完成。这充分验证了尼采的观念,“唯有自己,才有资格成为自己的导师和解放者”。


你的领导力哲学是什么


“陷阱”熔炉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当受访者遭遇陷阱之后,往往给所在组织,以及受访者的职业生涯带来了明显的负面影响,一经发生,即已铸定,不能挽回。因此,对于32位首选“陷阱”熔炉的受访者,我们下一个问题的重点是,我们已经知道他们在陷阱中遭遇了挫败,但我们希望了解,他们在遭遇到此次挫败之后,以及在以后遇到类似陷阱的时候,具体做了些什么,让自己不再重蹈覆辙。我们对于访谈的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


在受访者中间,有31%的人选择了提升领导力水平,丰富管理技能,让自己不再第二次落入陷阱。相当多的陷阱案例表明,当一个人在组织中担任管理者的时候,如果自身领导力水平不到位,很容易遇到问题。有一位受访者在从基层管理岗位提升到中层管理岗位后,仍然沿袭以往的管理方式,很多任务都自己来,对团队的信任、指导和授权都不够,用他自己的话总结就是,“事必躬亲,亲力亲为;机械僵化,关系紧张”。后来,他开始有意识运用教练技术,在团队中更多时候退一步,站高一步,扮演教练而不是运动员的角色,通过强化团队的力量,来达到团队的目标;有一位受访者为挽留人才,私设小金库,当时的目标是加大对员工激励,但违反了企业规定,四年后受到严厉处罚。他经过反思,自己提出了一套方案,按业绩每年从部门利润中固定分配一定比例用于激励,并设计了按照岗位贡献进行砍块分配的方法,把原来不透明的提成潜规则,变为了与业绩挂钩的一整套激励方案,并获得了公司的审批同意,这也带动了团队的士气。 “失败是成功之母”,这些受访者以切实的行为,让自己的领导力水平不断提升。


在受访者中间,有28%的人在遇到人事问题的时候,选择了勇于面对。人事问题,正如本章的研究表明,是困扰很多职场人的大问题。解决人事问题,简单地说,一靠勇气,二靠智慧。有一位受访者在民营企业担任总经理,属于“空降兵”,对于人事问题尤其是一些老员工的人事问题非常头疼。有部分老员工,已经不能给企业带来积极的价值,同时经常在企业内部传播负面消息,甚至有一些挪用贪腐的行为,起了极坏的作用。这样明显的问题亟待处理,但这位受访者却顾虑很多,他顾虑这几位老员工与该企业创始人私交较好,这让他不知道该怎么办。随着问题愈演愈烈,负面的东西不清除已经不行了,这位受访者内心压力越来越大。他决定采取行动。他首先和老板进行了沟通,随后和这几位员工一对一面谈,列举了大量事实、数据以及财务原始单据,证明这些员工曾经破坏组织的行为。这几位员工看到这么多证据,无话可说。最后这位受访者采取了非常中国式的解决方案,没有把这些事情公诸于众,让这几位员工自己主动提出离职。最后此事得以顺利解决。就我们的观察,是不是善于解决人事问题,往往是一个管理者功力的重要体现。经过“陷阱”熔炉的洗礼,很多受访者的功力确实明显上了一个台阶。


在受访者中间,有28%的人在经历了“陷阱”熔炉之后,往往有一段煎熬的心路历程,他们的努力我们称之为“改变自己的领导力哲学”。有一位受访者对下属过度放纵,结果这位下属自律不严,锒铛入狱。这位受访者很长时间处于自责之中,甚至在我们访谈中仍然能感觉到她的内疚。她谈到,“作为领导者,对下属是负有道德责任的。对下属严格才是对其成长的帮助,并一定要堵住管理漏洞,要对组织和大家负责,而不是做老好人”。有一位受访者曾担任某企业子公司总经理,据他自己回忆,自己“刚担任总经理时说话啰嗦、拖沓,过度迁就,没有管理威信,工作也开展不起来”,他后来的反思是,“自己一定要做到,聚焦关键事项,增强自信与战略定力”。一位曾经过于急切证明自己,同时看不起同僚的受访者反思到,“在摔了跟头之后,觉得以往的自己太浮躁,也过于清高,发现自己对同事缺乏同理心,逐渐懂得了多跳到高处发现自己不足,找出‘不成熟’,平衡心态,成长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事情,浮躁早晚要出事”。就这样,“陷阱”熔炉通过改变一个人的领导力哲学,进而重塑了这个人。


在受访者中间,有16%的人经历了“陷阱”熔炉之后,通过沟通学习,寻求走出陷阱的支持力量。如同本章前面“周处除三害”的案例中,周处需要找到陆机、陆云这样的人作为自己的精神导师,许多受访者也是通过找到自己的导师,帮助自己走出陷阱。有位受访者过度放权,过度看重班子团结,造成业绩不佳并矛盾爆发,他寻求的导师是自己的直接上级,他通过和上级领导多次沟通,就自己的管理风格进行诊断,最后的结论是自己要坚持原则,要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工作方向,把握好用权放权的度,不必事必躬亲,但也不能过度放纵。还有位受访者把自己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作为导师,她遭遇到的问题是,对过往做法墨守成规、缺少改变勇气,对顽疾视而不见,最后引发了重大问题。通过朋友客观全面的分析,这位受访者最后懂得自己要“在企业内部成为客户声音的代表者,成为企业问题解决的推动者,勇于说不的职业经理人才是负责任的职业经理人”。一个人的职业成长历程很不容易,尤其在遭遇到熔炉的时候,确实需要有导师式的人物帮助自己走出熔炉。这部分受访者的导师,对于他们走出“陷阱”熔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改变一个人的信念往往像改变一个人的鼻子那么困难—它们都处在核心地位,一个处在脸的中央,一个处在性格的中心。 — 享利·詹姆斯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荆门中通快递

我推荐做生意做事业的人都要听

猜你喜欢
陷阱

夏花女孩《陷阱》歌曲介绍歌曲的创作主旨是描述主人公对另一个人的强烈情感,他们之间的关系异常复杂,充满挑战和激情,主人公感受到了对方的吸引力和诱惑力,他希望对方能...

by:华语音乐

爱的陷阱

本书用生动有趣的语言从一个崭新的视角为你提供了独特而有效的解决方案,帮助你走出爱的迷思与陷阱,看清爱的本质不仅仅是彼此之间美好的感受,更是接纳包容、基于初心、价...

by:郭毅为你读书

能力陷阱:能力是优势,也是陷阱

樊登读书力荐好书!教你如何摆脱能力陷阱,花更多时间进行策略性思考!

by:杜克学习力

时间陷阱

是否常常因为虚度光阴或错失良机,而懊悔不已?赶飞机、赶会议、赶考试……是否为了赶上各种时间节点,而时刻紧绷神经?被逼婚、催生孩子,耳边充斥着“到什么时间,就该干...

by:情绪倾听师6

思维陷阱

在当今社会,自我提升和人生智慧被认为是成功的关键。富人思维与穷人思维之间的差别在于对财富和机会的不同看待。通过听《思维陷阱》和个人成长,我们可以不断拓展思维,提...

by:天天读书会馆

能力陷阱

作者简介:埃米尼亚·伊贝拉,全球50大管理思想家(Thinkers50)之一,哈佛商学院巡视委员会成员,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组织行为学教授,世界经济论坛全球议程理事...

by:慕言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