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四十六章

2022-11-19 20:30:0205:24 28
声音简介

《道德经》第四十六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译文】

统治者治理天下如果遵循“道”的规律,就可以做到政治清明,民间太平安定,就能把战马还给农夫去耕种;如果治理天下不合乎道,政治不清明,祸乱四起,就连怀孕的母马也要上战场,并在战场上产下马驹。最大的灾祸莫过于不知满足,最大的罪过莫过于贪得无厌。所以,知道欲望有度,不贪得无厌,才能保持恒久的满足。


【解析】

在本章中,老子从大道的立场教人知足敛欲,以防物极必反。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有道”即把握、认识到世界的本质并遵此而行。“粪”即给农田里的庄稼施肥。施肥是农业活动的一部分,所以这里代指的是整个农业活动。这句话说的是:天下有大道可循,就可以指战马退还到田间去耕田;天下没有大道可循,那么战马就会在郊野战场产下马驹。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说,统治者应遵循大道,引导民众从事农业生产,而不要发动战事。春秋后期,各诸侯国为了争利,不断发动战争,而黎民百姓则在乱世之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处境极为悲惨。老子站在民众的立场上,表达了对统治者发动战争的不满。在本章中,老子分析了诸侯发动战争的原因。他认为,战争是统治者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而发动的。所以,要想避免战争,就得让统治者明白一个道理,即战争不但不能使国家强大,反而会削弱自己的统治。只有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统治者才能摒弃私心杂念,实行无为之治。无为而治是合乎大道的,只有合乎了道,天下才能太平。不实行无为之治,就不能合乎大道,战争频频,天下大乱,这正是老子所深恶痛绝的。

“祸莫大于不知足。”这里的“不知足”是人类心灵的最重要特征之一,它会让人产生出种种苦恼,同时它也引着人们跨越了动物和人之间的巨大间隔。不知足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带动着人类走出了漫长的原始蛮荒时代,它鼓动着人类逐渐脱离了无知无识的愚昧状态。然而,不知足也体现了人类的勃勃野心,正是因为它,人们才会为满足欲望而采取各种手段,其中包括杀人越货、发动战争等。所以,老子把不知足说成是人类最大的祸患,这一观点具有一定的道理,并不是危言耸听。

“咎莫大于欲得。”这里的“咎”即祸咎或过失,罪过;“欲得”指的是欲望得到满足。这句话的意思即最大的过失是贪得无厌。由前面可知,可欲与不知足都会引起罪恶、祸患,而“欲得”不但可憎,而且后果还非常严重。纵欲是一种不知收敛的放肆行为;不知足是一种不知内敛的贪取行为,而贪得无厌则是人心不知满足的无限扩大。所以,贪婪对于统治者而言,往往会把国家引向无穷的灾难;贪婪对于普通人而言,往往会把自己拖入众叛亲离的境地。

因此,贪婪是一切灾祸的根源。统治者为了满足贪婪的欲望而发动战争,结果人民深受其害;我们普通人为了满足贪婪的私欲,同样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欲望的外向性,决定了我们对外界事物的贪婪欲求只能是一个无底洞,如果我们深陷其中,所付出的代价将是无法估量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吸取教训,从贪婪中解脱出来。说到这里,怎样才能从贪婪中解脱出来呢?这就需要借助大道的德行了。大道的德行就是无欲无求,只要能够遵循大道,合乎大道的德行,做到无欲无争,就会感受到人生的快乐,而快乐正是知足对我们的最好的奖赏。所以,老子在本章的最后得出结论:“知足之足,常足矣。”也就是要人们知足敛欲,这样才能保持恒久的满足。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道德经解读《道德经》全文|道德经|老子道德经诵读

如果想领取更多有关提升记忆力的学习资料与课程,请添加卫领取资料:652021681中国人不是没有信仰,只是丢掉了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智慧!节选自文史哲《道德经白话...

by:记忆之树

道德经|老子道德经诵读|道德经解读《道德经》全文

如果想领取更多有关提升记忆力的学习资料与课程,请添加卫领取资料:652021681中国人不是没有信仰,只是丢掉了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智慧!节选自文史哲《道德经白话...

by:提升记忆力

道德经章节学习

《道德经》难学,难懂,但从中的规律运用到生活去践行,那就是好学,好用。每天聆听一章,领悟一章,运用到生活中去,那么,《道德经》的智慧,就成为生活的日常。

by:DX思信

道德宝章

白玉蟾对《道德经》的注释颇具特色。他的注本叫《道德宝章》,被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以楷体抄录,清时收入《四库全书》。...

by:小巫读经

禅解道德经|禅学|道德经

【内容简介】《禅解道德经》的目的只是告诉人们一个真相:就是宇宙中存在一个东西,一个亘古存在、永不变化的存有。它无变化,无生灭,无颜色,无来去,但万物又都离不开它...

by:大吕文化AI电子书

人之初——现代蒙学四十六课

现在,不断有人热心提倡少年儿童学习《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及《弟子规》,用心可嘉,但万难达到启蒙的目的。当今世界正经历前所未有之大变革,面对不断涌现的新的...

by:Shadow_熹

逐章讲解《道德经》

学习《道德经》,选哪个版本最好?大家好,我现在正在罗浮山上,用中秋、十一的长假,跟家人出来游玩,不过在这山上,有一种特殊的感受,因为这是道教名山,所以跟讲《道德...

by:宏播子窦树山

《道德经》全章诵读

《道德经》又称《老子》,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

by:仙人掌加油

《道德经》分章诵读

《道德经》,又称《老子》、《老子五千文》。共81章,5000余言,分上下篇。老子著。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时期人,生卒年不详,籍贯也多...

by:散落红尘的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