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的智慧

2018-01-06 15:58:3528:06 411
声音简介

中庸的智慧  

    李楠讲述

天地之道,一字可表:诚。 天地通过‘诚’,才可达到广博、深厚、高大、光明、悠远、长久。为人之道,一字可表:诚。人通过‘诚’,方能令自己广博、深厚、高大、光明、悠远、长久。

修学中国传统文化,当从四书开始。先读《大学》,抓住儒家修身根本法则。再读《论语》、《孟子》,私塾孔孟二位中华先贤,直接学修、实证活泼泼的中国文化大智慧。最后修学《中庸》,以达到至诚无息、博厚悠远的人格之境。欢迎收听李楠老师的中国文化讲座《中庸的智慧》。

讲座精要:

1~什么不是中庸?

和事佬?世故?和稀泥?都不是。

2~简单理解_中庸

允执厥中。 《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看图:我在左由各画一直线,此平行二线即代表做事的两边,两个极端。又在两线中间再画一线:智慧者,做事不走两边,不走两个极端,而取中间。中庸之道,即是此也。


中庸之道,其实非常简单。既是两边取中间之意。举例:运动员,高考生。

松与紧:松大劲儿了,懒惰成蛀虫。紧大劲儿了,焦虑恐惧。

自信与反省:自信大劲儿了自负。反省大劲儿了自卑。

心理健康爱与力量的平衡。

 

3~深入理解_中庸

中庸就是中和。那中和怎么理解呢?‘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什么是中和呢?一个人,喜怒哀乐等情绪还没表现出来的时候的状态,就是‘中’了。若表现出来以后,不极端而有节度,这就是‘和’了。中国文化的修身的根本目标:就是让自己身心处于这样‘中和’的状态。

为什么要这样呢?效法天地。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是天地之根本;和,则是天下万物能生发的原因。因为天地是“中和”的,便在其位,万物才能生长繁育了。

如果把人比做天地,万物代表智慧的话,也就是说:人若能像天地那样中和的状态,就会生出源源不断的智慧。  

 

4~中庸在人为:  至诚

中庸之道,在天地为中和。在个人则为“诚”,至诚。中庸即中和。中和即至诚。也就是说至诚即中庸。人若能让身心达到至诚的状态,就可以达到中庸,就可以活出内心的全部智慧。《中庸》云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 ;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一个人惟有让身心达到至诚,方能真正明了自己的仁爱本性,进而活出本性,才能活出良知量能,智慧力量。能够做到这样的人,才是一个好老师。他才能引领他人体认本性、活出本性、良知良能。进而就能充分发挥万物的本性。进而就可以帮助天地培育生命;这样的人,就可以与天地一样尊贵,而与天地并列为-天地人三才啊。

 

5-实修中庸,实修_至诚之六步

(1)入静

体会-诚。去体会:喜怒哀乐之未发的中,体会天地中和的状态。人往往能在静中,生出智慧。就是因为由静而让心诚。诚的状态-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也就是不需要刻意就可以达到中和的状态。不需要思虑就可以生出智慧。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这就是诚的状态。

(2)尊重

说到底,‘诚’就是在内心始终:尊重自己,尊重每个人,尊重天与地。尊重万事万物的状态。诚,就是尊重。说到底,‘诚’就是在内心始终:不看轻自己,不看轻他人。说到底,‘诚’就是在内心始终:恭敬自己,恭敬每个人,乃恭敬万物。若能时刻内心带着对自己和他人的尊重与恭敬,你就在诚的身心状态里了。

(3)由诚而明

这样内在始终尊重恭敬之诚心,外在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久而久之,人即可由‘诚’达‘明’,通达明了一切智慧了。

由诚而达明。人可由至诚而终达明了一切的智慧。

中庸:‘自诚明,谓之性’。人若能通过内在的不断修养,而自己达到诚明,也就是真正的明了自己本性,活出自己本性。 “自诚明”,是中国文化窍诀中的窍诀,中国文化心法中的心法。一个人可以通过内在的至诚,就可以通达明了天地万物的一切。这是每个人都有的潜能啊!

 

(4)不离本分

普通人下手学习诚明,还是得从某一方面下手。比如,你是一个厨师,那么你就要就以内心最大的至诚来做菜。这样的至诚久了,就会让你的外在气质发生变化。人修习至诚、诚明,不能脱离自己本分。如我,做好一名老师,以至诚之心面对每个学生,讲每节课。在这样的脚踏实地的每一天工作中,我最终就可以至诚,诚明了。切记空说大话。要脚踏实地,不离本分。

       

(5)至诚无息 博厚悠远

天地之道,一字可表:诚。 天地通过‘诚’,才可达到广博、深厚、高大、光明、悠远、长久。为人之道,一字可表:诚。人通过‘诚’,才可达到广博、深厚、高大、光明、悠远、长久。

希望大家能:至诚无止,至诚无息。在以后的人生中,你若能至诚无息,则你的人格德行自然会长久悠远。最后,你的人格如地一样博厚,承载万物。你的智慧则如天一样高明,照耀万物!

(6)至诚如神

对一个至诚之人来说,祸福将至时,善,必先知之。不善,也必先知之。所以:至诚如神。至诚之人的感受是很准确了。因为心干净,不被欲望与怨恨所遮蔽。所以说到底,能做到去掉心中的怨恨与欲望,才能真正的诚。

温馨提示:开启内心慈慧,圆满幸福人生。欢迎加入李老师光明公益大讲堂,一起成长。报名学习请加光明书院微信:gmsy55.邀请李楠老师讲课、合作的机构、团体、平台、个人,请加光明书院微信:gmsy55进行沟通。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中庸智慧

《中庸智慧》是一本深入探讨中庸之道的著作,作者通过对中庸思想的研究和理解,为读者展现了中庸智慧的奥秘与应用。本书从多个角度阐述了中庸智慧的内涵,包括中庸的本质、...

by:马良星河

中庸现代人生智慧

陆圣丰原名陆会明,古文化应用师。高级针灸推拿师,中药药剂师,国学讲师,中国伏羲易学研究会,高级周易预测师。高级命理风水师。中华国学古为今用的实现者,继承,发扬,...

by:逍遥居士陆圣丰

中庸

《中庸》是儒家著作,朱熹认为它“忧深言切,虑远说详,”只要认真学习并思考,便可终生受用不尽。

by:快乐书童贺变丽

中庸

不间断诵读中庸一年

by:兰亭之舟

中庸

《中庸》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是儒家思想经典之一,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所作。其内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

by:陕西电子音像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