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 阳货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2024-03-28 20:28:4505:11 43
声音简介

《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悦读》

子曰:唯上知(zhì)与下愚不移。

孔子说:“只有上等的知者与下等的愚者是改变不了的。”

本章是孔子的教学经验之谈。

“唯上知与下愚不移”中的“唯”,只有。“知”,通“智”,智慧。“上知”,指智力超凡之人。“下愚”,愚蠢至极的人。“移”,变化、改变。“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只有心智超凡的人和愚蠢至极的人是改变不了的。

“唯”字强调“只有”处于两个极端的天生聪明者和愚笨至极者。不管“上智”、“下愚”,具体是什么样的人,都是受教化影响很小的对象。教学对所谓的中人影响较大,通过教化他们可以在很多方面发生明显地变化。

人的智愚指才智,善恶指品性。可以从德才两方面来判断“上智”和“下愚”。《论语》中论述“上智”之人的特征是:“生而知之者,上也”;“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下愚”之人可分两类,一是指智商低下,学不会;二是指智商不低,坚决向恶之人。“愚”中之下者,或可称之为白痴。“下愚”不是指地位低的人,例如颜回是纯粹的无产阶级,却属于“上智”之人。

“不移”可以分为“不愿移”与“不可移”两类。“不愿移”指的是品性恶劣之人;“不可移”指的是白痴等智力低下者。

在《论语·泰伯》第十六章孔子生动地刻画了品性恶劣的“下愚”之人的性格特征:“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大意是:“狂放而不正直,无知而不厚道,无能还不守信,我真不理解这样的人。”“下愚”之人意识不到自己的局限性,保持着某种倔牛般的冥顽不灵,是那种“困而不学”之人。孔子曾说:“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孔门教人之法,学是根本,唯有学习能改变品性,改变气质,唯有学习才能“下学而上达”。

“上智”和“下愚”的共同点是不受外界影响。“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其中的“不改”,就是本章所说的“不移”。《论语·公冶长》中有集“上智与下愚”于一身的人。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孔子慨叹“愚不可及”的宁武子因为时势而表现出的“愚”是不可企及的“大智”。

孔子为“上智”,阳货为“下愚”,“上智”的孔子是自学成才的,“下愚”之阳货,是不会通过教育而能够改过迁善的。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子曰

人随两念丨一念谓之离一念谓之留

by:听友3704866

赵子曰

【内容简介】讲述大学生赵子曰爱慕虚荣,不务正业,在学潮中沽名钓誉而被学校除名,赵子曰的邻居莫大年在赵子曰钦慕的对象——王灵石女士的门口,碰巧发现了赵子曰的最好的...

by:北京声动华夏文化传媒

赵子曰

小说描写北京的名正大学掀起风潮,赵子曰、武端、莫大年等学生追打教师、校长。事后,赵子曰被开除学籍。以后赵子曰到天津呆一段时间,后又回到北京。他看到公寓里有不少变...

by:徐来有声_故事有力量

子曰原创

子曰原创文章欣赏,喜欢自己写一些东西,不管是文章还是诗歌,或者是古体诗。欢迎大家来欣赏

by:子曰A

赵子曰|老舍作品

《赵子曰》是作家老舍创作的长篇小说,于1927年发表,1928年4月首次出版。作品以天台公寓一群大学生为描写对象,展示了学生运动“严重而混乱的场面”,对之进行了...

by:顾16